近日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基坑開挖和場坪工程正在加快實施計劃2021年開展主體結構工程建設確保2025年與渝湘高鐵重慶主城至黔江段、渝萬高鐵同步建成投用
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是重慶「四主」客運站之一,是我市新建的最大鐵路綜合交通樞紐、重要門戶樞紐,承擔京昆、包(銀)海、沿江、廈渝「兩縱兩橫」四條高鐵主通道貫通運行,我市「米」字型高鐵網中的渝湘、成渝、渝萬、渝昆、渝貴等五條高鐵,以及樞紐東環線、渝懷線等兩條普速鐵路的始發終到等功能。
重慶東站及渝湘、渝萬、渝西、渝昆、渝貴等高鐵建成後,將實現1小時到達成都、貴陽,3小時到達西安、長沙、武漢、昆明,4小時鄭州,6小時內到達北京、上海、廣州,顯著提升重慶鐵路樞紐地位,為推動重慶鐵路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重慶東站按照渝湘場、渝萬場、東環場三個車場自西向東橫列式布置,總規模為15臺29線。預測近期辦理客車226對/天、旅客到發量10200萬人次/年(平均28萬人次/天);中遠期辦理客車289對/天、旅客到發量11600萬人次/年(平均32萬人次/天);站房最高聚集人數1.5萬人。
建設特點
01
站城融合打造TOD
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按照敏爾書記關於「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現代城市」的指示,良智市長關於重慶東站「小區域、大功能、強帶動」和「五十年不落後」的要求,以「站城融合、城軌融合、景城融合」為指導思想,探索符合重慶市人文地域特徵、站城融合的TOD發展新路。
重慶鐵路投資集團在項目設計建設過程中,踐行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一體化設計、一體化報批、一體化建設、一體化運營」的思路,建設各種交通功能高效融合、各種交通方式快速換乘的樞紐體系。在一體化總體設計中還統籌設計建設了與東站站場相配套的運車所、客車整備所等生產設施。以鐵路樞紐為中心,將山城步道、跨線步道、空中連廊等形成連續性的步行通道,構建24小時開放的城市慢行系統。
依託高鐵換乘樞紐吸引的客流,形成車站與城市之間暢通融合的「城市客廳」,通過層層退臺形成旅客服務空間,激發周邊地區商業活力,提升車站及周邊地塊的整體價值;在樞紐及周邊規劃布局商業、餐飲、休閒、文化、娛樂、景觀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綜合設施,形成統一開放的「山、城、景」一體的城市公共空間,促進站城一體融合發展。
02立體布局高效換乘
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充分利用重慶山地城市的特殊地形地貌,巧妙利用站場、站房位置30-50米地形高差,進行「橋建合一」立體布局。採用高架橋的方式建設站場和站房,利用高架橋下方315畝土地以及形成的近60萬平方米空間,布局配套樞紐及設施,將橋上橋下建築結構融為一體,形成「上進下出為主、下進下出為輔、立體流線疏解」的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鐵路旅客在站內直接換乘渝湘、成渝、渝萬等多條高鐵及樞紐東環線等市域鐵路;鐵路出站旅客,通過無縫接的立體通道到達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換乘地鐵最遠步行距離約160米,換乘計程車最遠步行距離約200米,換乘公交、長途最遠步行距離約150米,從換乘中心至各類交通基本實現5分鐘內換乘,打造無縫銜接的換乘體系,同時周邊道路交通與樞紐實現了有效銜接,形成多維度的立體城市交通網絡。
站房及配套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上下共8層,其中站場高架橋以上3層,分別是站臺層、高架候車層、旅服層;橋下空間5層,分別是出站及快速進站層、城市通廊綜合換乘層、軌道交通站廳換乘層、軌道交通8號及24號線站臺層、軌道交通6號及27號線站臺層。
03綠色生態節能
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從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提高與創新等方面全面考慮,採取技術措施達到國內綠色建築最高標準,降低建築整體能耗,打造綠色、生態、節能的現代化國際樞紐站。
04智能智慧人性化
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利用最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將各類智能系統如智慧調度系統、客流採集及視頻分析、智能停車等集成利用,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信息共享來實現樞紐最大限度的便民服務。
同時,樞紐內還設置大量無障礙電梯、大噸位垂直電梯、扶梯、無障礙衛生間、母嬰室、機器人自動泊車等一系列智能化和人性化的設施,充分考慮不同旅客差異化的需求。
05一體化統籌推進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按照市政府和國家鐵路集團的相關要求,在項目的推進實施中,由重慶鐵路投資集團一個項目業主進行統籌謀劃、統一報批項目,進行「一體化設計,一體化報批、一體化建設、一體化運營」,確保鐵路站場及相關工程、站房與配套交通樞紐與高鐵線路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建成、同步運營。其工程如下:一是站場及相關工程,主要包括站場、張家山隧道引入、動車所、客車整備所,以及牽引變電站、信號樓、汙水處理、垃圾中轉站、加壓水泵房等生產配套設施等相關工程;實現高鐵動車及普速車隔夜存放和日常檢修的功能,滿足東站開行大量始發終到列車的需求。二是站房及配套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主要包括站房及雨棚、「橋建合一」主體結構,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公交車站及蓄車場、長途汽車站及蓄車場、軌道車站及區間、社會車輛、計程車、網約車、共享汽車停車場、城市通廊、配套疏解道路,中鐵快運、鐵路配套管理用房、調度指揮中心和綜合管理及旅客服務設施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