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始先揭秘當年天幕公司和華仔與麥紹棠官司的始末。
香港有名氣的富豪,中建電訊集團主席,社會人稱「兇悍股王」。
麥紹棠於1979年成立投資公司,從事物業投資及經營電子廠,因房地產買賣致富。
1996年轉投資電訊業,並在2000年科網熱下入股華仔旗下天幕公司。
麥紹棠曝光最多的那段時間,是他和華仔打官司的時間。
麥紹棠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麥俊翹創辦了香港經理人公司,旗下藝人包括弟弟麥浚龍等,Silly Thing亦經營唱片業務,並與臺灣滾石唱片作為聯盟。
二兒子麥浚龍一心要闖娛樂圈,向環球唱片自薦做歌手,被陳少寶取錄,大家對麥浚龍可能熟悉一些。
華仔自1990年創辦天幕電影公司開始,到2002年加盟加際娛樂。
但是華仔好像命中注定要屢嘗失敗,而且每次都要賠上過千萬的血汗錢。
在1995年天幕經營失敗,華仔蝕去四千多萬,2000年麥紹棠以中建名義注資天幕。
兩年過後,2002年兩人決裂。
2001年天幕準備上市,因為受到股市影響未能成功,第二年麥紹棠又要上市。
華仔不同意,因此雙方產生了長達一年的分歧和糾紛。
事件始末時間表:
2002年4月
中建電訊以華仔違反股東協議為由,向多家製作公司發出函件,禁止華仔有關的演藝工作。
2002年6月6日
劉德華發出律師信,向中建有股份的天幕公司追討為數1500萬元的演員酬勞。
2002年6月18日
中建向華仔反索償1·5億港元,並要求法庭禁止華仔所有未經公司同意的演藝工作。
2002年7月3日
中建電訊集團主席麥紹棠開出和談條件,表示只要華仔按舊條件再籤約,一切事情便迎刃而解。但華仔當時未積極反應。
2002年7月26日
中建電訊名下一家公司以天幕電影股東的名義,要求法院禁止華仔參與任何電影製作及演出。
上訴狀更特別點名,要求華仔終止電影《無間道》的拍攝、製作、推廣及發行工作。(現在想想這部經典電影差點就胎死腹中啊)
2002年8月
中建再度入稟高等法院禁止華仔演出《無間道》,並要求劉德華就違反股東協議作出賠償。
2002年10月21日
據傳中建電訊與劉德華達成和解協議,劉德華將付給中建電訊8000萬港元,(另外有說是5000萬港元)換回自由身。
2002年11月11日
中建與華仔分別在香港報紙上刊登聲明,劉德華宣稱已購回對方所持有的天幕股份。雙方的官司糾紛終於以和解收場。
官司經過多次內庭聆訊仍未有定案,事件纏擾了6個多月。
最終在林建嶽的調停下,雙方達成不涉及金錢的和解協議。
在與麥紹棠的官司期間,華仔在接受查小欣主持的電臺節目訪問時。
曾經心灰意冷地表示「的確對影迷和我是有打擊,總之短期內,
我也不會做老闆開戲了,我也不會在電影中參與意見,否則就會涉及官司,所以我專心做演員。」
對於傳聞華仔要賠償5000萬港元或8000萬港元給中建電訊,
Ba叔說:「不用賠,只是各自拿回自己應得的,完全不涉及金錢,亦不算是賠償。
」說到他今次出面做中間人,Ba叔笑說:「不要這樣講,兩邊都是好朋友,好兄弟,和氣握手言和就好了,本來30日要上庭,我現在在搞手續取消?」
映藝娛樂建立是基於1990年成立的天幕電影有限公司。
2002年華仔成立了映藝娛樂有限公司,並於2004年分別聯合投資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巨片《天下無賊》及由年青導演黃精甫執導的電影《江湖》。
其實2002年華仔剛好和麥的糾紛解決清楚,當年有記者採訪華仔的片段:
記者問華仔在這場官司風波令你學會了什麼?
華仔:我懂得了交朋友和做生意要分開,大家從剛開始合作已經錯了。起初大家意見分歧,他(麥紹棠)竟要求我解僱由我聘回的三大部門要員,包括導演,我做不到。
他又要求公司(天幕)上市,但當時天幕根本未達到上市標準,既然大家理念不同,我便打算購回他所持有的「天幕」股份,但他拒絕,最後便要打官司。
經此一役,我不再跟人合作搞生意,日後由我一人管理。我知道自己太好心,但以後只有我一個人做,我不會去奸自己呀!今後我會將生意控制在自己手上,不用再向人交代。
雖然合夥做生意彼此溝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我覺得連10港元的開支都要向對方解釋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好像是我令對方無端端損失了5港元。
所以華仔在2002年自己創立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已經很有自己的心得,而且也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2006年,映藝娛樂全力打造名為《亞洲新星導》的高清電影計劃。
由來自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臺灣的新晉導演執導六部極具創意的高清電影,
包括《瘋狂的石頭》(中國)、《得閒飲茶》(香港)、《師奶唔易做》(香港)、《太陽雨》(馬來西亞)、《愛情故事》(新加坡)及《人魚朵朵》(臺灣)。
其中《瘋狂的石頭》大受歡迎,在國內取得超過二千萬元人民幣票房的好成績,同時亦贏盡各地的口碑。
此外,《瘋狂的石頭》與其餘的電影如《師奶唔易做》、《太陽雨》等亦獲多個海外國際電影節邀請參加競逐多個獎項,電影質素再次被肯定。
2006年,華仔也憑「亞洲新星導」項目獲得了釜山電影節組委會頒發的「年度最有貢獻電影人」(Asian flimmaker of the year)大獎。
2010年,映藝娛樂推出《打擂臺》,於第三十屆香港金像獎上一舉包攬最佳影片、最佳男女配角和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四項大獎。
2011年,映藝娛樂出品的《桃姐》,在2011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
葉德嫻一舉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葉德嫻憑藉《桃姐》奪得威尼斯影展影后,這是繼1992年鞏俐之後,中國女演員再次獲此殊榮,
同時華仔也憑藉《桃姐》拿下金馬獎和金像獎影帝。
現在我們談到中國的新生導演,寧浩肯定是優秀的導演之一。
在過去,《瘋狂的石頭》被大家深深地印在了心裡,然後《無人區》、《心花路放》等等電影也有著良好的口碑。
在贏得自己的成功之後,除了自己的導演計劃外,他還繼續的支持著新導演。
2016年,寧浩的壞猴子影業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
第一批推出的新導演名單被公布,有路陽、文牧野、沙漠、申奧、王子昭、曾贈、吳辰珵、牛涵、夏鵬、劉曉世這些人。
這個扶持新人導演的計劃被叫做「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令我們最熟悉的是電影《我不是藥神》,票房31億元,豆瓣9.0的超高分,一直深受觀眾喜愛。
無論是電影的主題,故事的層次,還是演員的完美表現,它都是一部出色的作品。
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中,獲得了三個獎項:「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
在第17屆華表獎頒獎禮上,陶紅向寧浩問道:「你為什麼這麼忙,還要不遺餘力地支持新導演。」
在這個時候,寧浩提到了那年幫助他的華仔:「這麼說吧,我要感謝劉德華先生。我本人也因為參與了劉德華先生的「亞洲新星導」計劃,才有了我的處女作《瘋狂的石頭》,
我才有幸進入電影圈。「寧浩繼續說:「我覺得我有責任讓更多更優秀的青年導演和創作力量,幫助他們為電影事業做貢獻,這是我的榮幸。」
在寧浩成功之後,還支持新導演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在最新的《我和我的祖國》裡就有受益於「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也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
顯然是受華仔「亞洲新星導」的啟發。這就是電影優秀電影製作人的良性循環,這也讓我們對新生代導演們充滿著更高的期望。
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熱愛電影的電影人能夠把華仔這種難能可貴的電影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讓我們的華語電影在世界發光發熱。
分享一段老大在2003年6月16日的一段手記:
「有朋友說我新唱片的《如果有一天》很勵志,很適合這時候聽。
其實我寫這首歌時還沒發生那麼多事,也沒有SARS。
我只是看到這個世界有很多人會給人欺負,所以唱一首歌作為安慰。
其實人善天不欺的,放心吧,好日子終會來到,就像我那樣,做一些事情太過心軟和善良,結果常常吃虧。
不過大家都看到,我雖然吃了這麼多虧,但現在我的事業和各方面都很好,還得到你們這班忠心的歌迷支持,我做得不好,大家也會跟我說,這種關係真的很棒。
希望大家透過我的手記,永遠知道我的心情,今天,我是開心的!」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老大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老大也經歷過很多的痛苦和挫折,經歷過很多的坎坷和不幸!
我們慶幸的是,老大一直在做真實的自己,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從1981年入圈到現在,華仔從未變過,一直都是娛樂圈那顆最耀眼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