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幕到映藝|從寧浩到文牧野,劉德華的電影精神正在薪火相傳!

2021-03-04 華迷俱樂部

我們開始先揭秘當年天幕公司和華仔與麥紹棠官司的始末。

香港有名氣的富豪,中建電訊集團主席,社會人稱「兇悍股王」。

麥紹棠於1979年成立投資公司,從事物業投資及經營電子廠,因房地產買賣致富。

1996年轉投資電訊業,並在2000年科網熱下入股華仔旗下天幕公司。

麥紹棠曝光最多的那段時間,是他和華仔打官司的時間。

麥紹棠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麥俊翹創辦了香港經理人公司,旗下藝人包括弟弟麥浚龍等,Silly Thing亦經營唱片業務,並與臺灣滾石唱片作為聯盟。

二兒子麥浚龍一心要闖娛樂圈,向環球唱片自薦做歌手,被陳少寶取錄,大家對麥浚龍可能熟悉一些。

華仔自1990年創辦天幕電影公司開始,到2002年加盟加際娛樂。

但是華仔好像命中注定要屢嘗失敗,而且每次都要賠上過千萬的血汗錢。

在1995年天幕經營失敗,華仔蝕去四千多萬,2000年麥紹棠以中建名義注資天幕。

兩年過後,2002年兩人決裂。

2001年天幕準備上市,因為受到股市影響未能成功,第二年麥紹棠又要上市。

華仔不同意,因此雙方產生了長達一年的分歧和糾紛。

事件始末時間表:

2002年4月

  中建電訊以華仔違反股東協議為由,向多家製作公司發出函件,禁止華仔有關的演藝工作。

2002年6月6日

  劉德華發出律師信,向中建有股份的天幕公司追討為數1500萬元的演員酬勞。

2002年6月18日

  中建向華仔反索償1·5億港元,並要求法庭禁止華仔所有未經公司同意的演藝工作。

2002年7月3日

  中建電訊集團主席麥紹棠開出和談條件,表示只要華仔按舊條件再籤約,一切事情便迎刃而解。但華仔當時未積極反應。

2002年7月26日

  中建電訊名下一家公司以天幕電影股東的名義,要求法院禁止華仔參與任何電影製作及演出。

上訴狀更特別點名,要求華仔終止電影《無間道》的拍攝、製作、推廣及發行工作。(現在想想這部經典電影差點就胎死腹中啊)

2002年8月

  中建再度入稟高等法院禁止華仔演出《無間道》,並要求劉德華就違反股東協議作出賠償。

2002年10月21日

  據傳中建電訊與劉德華達成和解協議,劉德華將付給中建電訊8000萬港元,(另外有說是5000萬港元)換回自由身。

2002年11月11日

  中建與華仔分別在香港報紙上刊登聲明,劉德華宣稱已購回對方所持有的天幕股份。雙方的官司糾紛終於以和解收場。

官司經過多次內庭聆訊仍未有定案,事件纏擾了6個多月。

最終在林建嶽的調停下,雙方達成不涉及金錢的和解協議。

在與麥紹棠的官司期間,華仔在接受查小欣主持的電臺節目訪問時。

曾經心灰意冷地表示「的確對影迷和我是有打擊,總之短期內,

我也不會做老闆開戲了,我也不會在電影中參與意見,否則就會涉及官司,所以我專心做演員。」

對於傳聞華仔要賠償5000萬港元或8000萬港元給中建電訊,

Ba叔說:「不用賠,只是各自拿回自己應得的,完全不涉及金錢,亦不算是賠償。

」說到他今次出面做中間人,Ba叔笑說:「不要這樣講,兩邊都是好朋友,好兄弟,和氣握手言和就好了,本來30日要上庭,我現在在搞手續取消?」

映藝娛樂建立是基於1990年成立的天幕電影有限公司。

2002年華仔成立了映藝娛樂有限公司,並於2004年分別聯合投資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巨片《天下無賊》及由年青導演黃精甫執導的電影《江湖》。

其實2002年華仔剛好和麥的糾紛解決清楚,當年有記者採訪華仔的片段:

記者問華仔在這場官司風波令你學會了什麼?

  華仔:我懂得了交朋友和做生意要分開,大家從剛開始合作已經錯了。起初大家意見分歧,他(麥紹棠)竟要求我解僱由我聘回的三大部門要員,包括導演,我做不到。

他又要求公司(天幕)上市,但當時天幕根本未達到上市標準,既然大家理念不同,我便打算購回他所持有的「天幕」股份,但他拒絕,最後便要打官司。

經此一役,我不再跟人合作搞生意,日後由我一人管理。我知道自己太好心,但以後只有我一個人做,我不會去奸自己呀!今後我會將生意控制在自己手上,不用再向人交代。

雖然合夥做生意彼此溝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我覺得連10港元的開支都要向對方解釋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好像是我令對方無端端損失了5港元。

所以華仔在2002年自己創立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已經很有自己的心得,而且也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2006年,映藝娛樂全力打造名為《亞洲新星導》的高清電影計劃。

由來自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臺灣的新晉導演執導六部極具創意的高清電影,

包括《瘋狂的石頭》(中國)、《得閒飲茶》(香港)、《師奶唔易做》(香港)、《太陽雨》(馬來西亞)、《愛情故事》(新加坡)及《人魚朵朵》(臺灣)。

其中《瘋狂的石頭》大受歡迎,在國內取得超過二千萬元人民幣票房的好成績,同時亦贏盡各地的口碑。

此外,《瘋狂的石頭》與其餘的電影如《師奶唔易做》、《太陽雨》等亦獲多個海外國際電影節邀請參加競逐多個獎項,電影質素再次被肯定。

2006年,華仔也憑「亞洲新星導」項目獲得了釜山電影節組委會頒發的「年度最有貢獻電影人」(Asian flimmaker of the year)大獎。

2010年,映藝娛樂推出《打擂臺》,於第三十屆香港金像獎上一舉包攬最佳影片、最佳男女配角和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四項大獎。

2011年,映藝娛樂出品的《桃姐》,在2011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

葉德嫻一舉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葉德嫻憑藉《桃姐》奪得威尼斯影展影后,這是繼1992年鞏俐之後,中國女演員再次獲此殊榮,

同時華仔也憑藉《桃姐》拿下金馬獎和金像獎影帝。

現在我們談到中國的新生導演,寧浩肯定是優秀的導演之一。

在過去,《瘋狂的石頭》被大家深深地印在了心裡,然後《無人區》、《心花路放》等等電影也有著良好的口碑。

在贏得自己的成功之後,除了自己的導演計劃外,他還繼續的支持著新導演。

2016年,寧浩的壞猴子影業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

第一批推出的新導演名單被公布,有路陽、文牧野、沙漠、申奧、王子昭、曾贈、吳辰珵、牛涵、夏鵬、劉曉世這些人。

這個扶持新人導演的計劃被叫做「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令我們最熟悉的是電影《我不是藥神》,票房31億元,豆瓣9.0的超高分,一直深受觀眾喜愛。

無論是電影的主題,故事的層次,還是演員的完美表現,它都是一部出色的作品。

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中,獲得了三個獎項:「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

在第17屆華表獎頒獎禮上,陶紅向寧浩問道:「你為什麼這麼忙,還要不遺餘力地支持新導演。」

在這個時候,寧浩提到了那年幫助他的華仔:「這麼說吧,我要感謝劉德華先生。我本人也因為參與了劉德華先生的「亞洲新星導」計劃,才有了我的處女作《瘋狂的石頭》,

我才有幸進入電影圈。「寧浩繼續說:「我覺得我有責任讓更多更優秀的青年導演和創作力量,幫助他們為電影事業做貢獻,這是我的榮幸。」

在寧浩成功之後,還支持新導演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在最新的《我和我的祖國》裡就有受益於「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也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

顯然是受華仔「亞洲新星導」的啟發。這就是電影優秀電影製作人的良性循環,這也讓我們對新生代導演們充滿著更高的期望。

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熱愛電影的電影人能夠把華仔這種難能可貴的電影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讓我們的華語電影在世界發光發熱。

分享一段老大在2003年6月16日的一段手記:

  「有朋友說我新唱片的《如果有一天》很勵志,很適合這時候聽。

其實我寫這首歌時還沒發生那麼多事,也沒有SARS。

我只是看到這個世界有很多人會給人欺負,所以唱一首歌作為安慰。

其實人善天不欺的,放心吧,好日子終會來到,就像我那樣,做一些事情太過心軟和善良,結果常常吃虧。

不過大家都看到,我雖然吃了這麼多虧,但現在我的事業和各方面都很好,還得到你們這班忠心的歌迷支持,我做得不好,大家也會跟我說,這種關係真的很棒。

希望大家透過我的手記,永遠知道我的心情,今天,我是開心的!」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老大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老大也經歷過很多的痛苦和挫折,經歷過很多的坎坷和不幸!

我們慶幸的是,老大一直在做真實的自己,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從1981年入圈到現在,華仔從未變過,一直都是娛樂圈那顆最耀眼的星!

相關焦點

  • 天幕製作 | 劉德華的電影創業血淚史
    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僅1988年便演出了13部電影,「劉十三」的綽號開始在業內叫響。1991年,一家名為「天幕」的製作公司更開啟了劉德華的創業源頭。蔡松林身陷困境的天幕,無意間卻成全了陳果。這位幾乎與劉德華同一時期入行的「老電影新人」用天幕的廢舊膠片,接連拍攝了《香港製造》和《去年煙花特別多》。
  • 15年前劉德華給寧浩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的未來
    15年前,如果沒有劉德華的300萬,就不會有現在的新銳導演寧浩,更不會有《流浪地球》、《風平浪靜》這類好電影的出現。劉德華和國內新興導演之間,看似沒有什麼關聯,實則密不可分,在他們的背後,是一個電影人薪火相傳的故事。
  • 劉德華沒有淪為爛片王,得感謝兩部電影
    20世紀90年代末,大名鼎鼎的劉德華淪落到了要四處找人借錢的地步。一直到2006年,他才終於如釋重負。這中間發生了什麼?故事要從1990年開始說起。那時離開TVB的劉德華在大銀幕站穩了腳跟,主演的電影大都很賣座,1989年他還憑藉《旺角卡門》首次提名了金像獎影帝。
  • 劉德華:學到就要教人,賺到就要給人,網友:不愧四大天王之名
    上篇文章小編寫到劉德華從出道到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一些經歷,下面小編將接著上篇文章,接著寫劉德華的後續經歷。在上世紀90年代,除了在演戲方面取得一定成功,劉德華在歌壇也闖出了一片天地。在這個時期,他出了一些傳唱非常火的歌曲,比如《愛不完》、《情感的禁區》、《共你傷心過》、《一起走過的日子》等。
  • 劉德華:「心機太深」,一手打造的電影工業真的很厲害
    到80歲,他三千青絲白如雪,仍喜歡別人稱他華仔,仍是眉眼彎彎,將歲月都溫暖。其實華仔去年在泰國墜馬受傷之後行事就愈發低調起來,可媒體和觀眾顯然還是不想錯過他,一有風吹草動「劉德華」三個字又會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頭條上。他如今已經快60歲,出道已經將近40年了。
  • 90年代劉德華天幕公司的五部電影,你都看過嗎?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那個年代真可謂群星熠熠,但只有兩位巨星開過公司,一是李連杰,還有一個就是華仔了。華仔於90年自主了創辦了天幕電影公司,但由於投資不利,虧損嚴重,最後不得已慘澹收場。
  • 正定縣北早現聯校:讓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傳
    本網訊(通訊員 戎志斌) 為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日前,正定縣北早現聯校組織全體師生開展了抗美援朝精神教育活動。通過抗美援朝精神教育活動的開展,進一步陶冶了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了大家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師生們紛紛表示,要讓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傳,努力工作,勤奮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來源:河北教育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天涯明月刀手遊薪火相傳怎麼做?薪火相傳任務完成攻略[多圖]
    天涯明月刀手遊版本更新之後帶來了很多新玩法,其中就有薪火相傳,想要完成薪火相傳任務需要怎麼做?接下來,小編會在下方的攻略中,為大家帶來最新的薪火相傳任務攻略,幫助大家了解薪火相傳的玩法。>薪火相傳看的是好友親密度,親密度的話刷刷禮物就上去了。
  • 你好,警察節|薪火相傳弘揚英模事跡 代代相續傳承公安精神
    你好,警察節|薪火相傳弘揚英模事跡 代代相續傳承公安精神 2021-01-08 2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傳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美軍仍執意將戰火燒到了我們的家門口。1950年夏,韓戰爆發。9月15日,美軍實施仁川登陸,22日,進抵漢城。23日中方向印度駐華大使傳遞了不會讓美方輕鬆打到邊境的警告,但美方卻不為所動。9月30日,韓軍越過三八線北進。10月1日,朝鮮正式向中國提出出兵請求。隨即中方警告稱,如果美軍北進過線就要出兵,但美軍仍是不以為然。
  • 是劉德華救了華語電影啊!
    不誇張地說,是劉德華救了華語電影,讓《流浪地球》出現,也難怪片尾要特別鳴謝 當年是劉德華給了寧浩一筆錢拍《瘋狂的石頭》,寧浩又支持了更多的青年導演拍自己想拍的中國電影,才有了這部科幻硬作的成功孕育。他說「香港電影不能死,我就是窮一輩子也要拍這部片」。這部電影就是橫掃一票獎項的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香港製造》,陳果導演,劉德華投資出品。
  • 傅謹:戲曲藝術——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靠的是一代代戲曲藝術工作者的長期共同努力,靠的是戲曲優良傳統的接續傳承,靠的是守正創新,靠的是從弘揚中華文化戰略高度推動戲曲藝術健康發展的使命和責任。  戲曲藝術薪火相傳,既要十分重視經典劇目的傳承傳播、戲曲表現技法的代際傳承,還必須致力於符合戲曲藝術規律的新劇目創作。
  • 《最美的鄉村》薪盡火燃,薪火相傳
    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可燃度從易到難的排個順序,然後點火方巾灶膛裡——易燃的火料會帶起不易燃但耐燃的煤炭,把「火」從自己身上傳下去。這就是俗話說的「薪火相傳」吧!在中國人的傳統之中,有著一種很執拗的「利他」精神,所以也只有中國的文人,才會能說得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話。
  • 琦菲亞媽媽是超人女人不畏,美出強大的精神薪火相傳
    不過沒關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精神將得到傳承,他們賦予子女的生活,改變生活,創造生活的方式將薪火相傳。今天我的媽媽是超人評選結束,但是數年之後,琦菲亞勵志圖強,奮鬥不息的精神將薪火相傳;琦菲亞超人媽媽用心澆灌出來的兒女將會接過他們的外衣,化身新生代超人,守護他們,子子孫孫,一脈相承,這不正是琦菲亞超人媽媽勵志所追求的永恆嗎?
  • 薪火相傳:央視紀錄片《傳薪者》致敬大師
    央視4集系列紀錄片《傳薪者》——薪火相傳,致敬大師  「敦煌女兒」樊錦詩、「譯界泰鬥」許淵衝、「半世清史」戴逸、「詩詞留香」葉嘉瑩潤物細無聲地向我們走來。  用影像留住文化風骨,讓閃光思想薪火相傳  文化有多重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民族的魂。魯迅先生1925年就說過:「文化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昭示著中華文化的閃耀與輝煌。文化界有一批德業雙馨的哲學社會科學家,經歷和見證了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
  • 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2020-09-11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佛山IN35 薪火相傳
    同時,嘉許一班以身作則、承諾、大愛的教練團隊,發揮IN35他們每一個人身上最漂亮的特質,活出成己達人的精神! 總教練:勞碧瑩Meko教練:IN22崔紅茵 , IN27廖成坤 無論您是介紹人,Buddy或教練,邀請你5月7日(星期日),晚上7點半回來IN35的薪火相傳,見證不一樣的他們
  • 從張藝謀到林超賢再到文牧野,中國導演2018生存現狀
    在這一年,內地電影市場悄然完成了一場商業電影由老年到中年的交接。在此之前,張藝謀、馮小剛、徐克等老導演牢牢霸佔內地商業電影的票房榜首,《金陵十三釵》《唐山大地震》《龍門飛甲》等影片也成為內地電影市場的中堅力量。 然而內地電影市場的局面卻在2012年迎來了一場變革。
  • 天王劉德華:我曾除了帥一無所有,卻因這個原因紅了一輩子
    ,到22歲時,劉德華便成為了《神鵰俠侶》的男主角楊過。於是劉德華便自己成立了天幕電影公司,在劉德華的理想中,天幕公司要逐漸成為香港精品電影出品最多的公司,只可惜天幕公司所出品的電影票房一個比一個慘澹,之後公司更是虧損了4000萬有餘。
  • 薪火相傳 | 中國芭蕾為何自成一派?
    這部充滿現實主義精神的革命歷史題材舞劇,因其精湛的藝術表現而成為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創排,藉助了當年同名電影產生的影響力。梁信的劇本、謝晉的導演藝術以及祝希娟、王心剛、陳強等表演藝術家塑造的鮮明的人物形象,為芭蕾舞劇提供了創造基礎。  1964年,《紅色娘子軍》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