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會友發展特色產業
懷來是中國第一瓶乾白葡萄酒、第一瓶香檳法氣泡葡萄酒、第一瓶國際標準白蘭地、第一瓶酒莊酒誕生地,也是著名長城葡萄酒的產地,葡萄酒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經過40年的發展,葡萄產業已成為懷來縣最具特色的主導產業。目前,懷來產區葡萄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其中釀酒葡萄面積6萬畝,葡萄酒年產銷量5萬噸,葡萄產業年產值15億元。
做強做大葡萄酒產業,成為懷來綠色發展的一個「窗口」。特別是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先後四次到懷來考察葡萄酒產業,提出了「打造中國波爾多」等一系列要求,懷來堅持把葡萄產業作為最大特色產業來抓,強力實施「一個發展目標」「一項振興計劃」「一套政策體系」「一批示範項目」的「四個一」發展戰略,聘請IBM等三家國際諮詢公司分別編制《懷來縣葡萄產業三產融合發展規劃》《懷來縣葡萄酒產業提升戰略規劃》《懷來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的品牌體系及營銷戰略規劃》,為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懷來縣財政投資3.4億元,對葡萄種植、技術創新、推廣銷售等關鍵環節給予政策資金支持,建設優質高效節水葡萄基地1萬畝,建成投用恆大葡萄酒交易中心,25家葡萄酒企業入駐,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多年以來,懷來以葡萄產業為媒,以節會友,積極舉辦「中國·懷來葡萄節」,打響「花鄉果海」休閒遊特色品牌。旅遊節慶的舉辦真正將農業觀光、文化旅遊與產業脫貧有機結合,全方位、多元化宣傳展示懷來水果產業和旅遊資源,進一步彰顯了中國葡萄之鄉、葡萄酒之鄉的魅力。
目前懷來縣持續推進8個酒莊集群和桑園葡萄小鎮、萬畝葡萄生態體驗園項目,改造提升現有葡萄酒莊,不斷完善旅遊觀光、餐飲住宿等配套功能,打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加速推動葡萄產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相信葡萄酒將來會成為懷來最大的IP、最閃亮的名片。」孫曉函表示。
小縣城,大數字
2020年9月19日,在「2020數字經濟大會」上,河北省數字經濟聯合會會長吳顯國在大會致辭時表示,加強大數據產業創新應用領域的深度交流合作,是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短短3年時間,懷來縣的大數據產業從零出發,牢牢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冬奧會籌辦等重大戰略機遇,利用本地富集的可再生能源支持超大規模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懷來正迅速崛起為大數據產業的新高地,這對於一個縣域而言,機遇難得然而挑戰巨大。
謀定而後動。近年來懷來圍繞數字經濟制定了「2+8」發展戰略,全力打造1個數字懷來產業園+5大軟體平臺,1批大數據總部基地+3個數據園區,推動數字產業集聚發展。投資80億元的今日頭條人工智慧中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的政府軟體園已經運營,投資300億元的騰訊華北信息技術總部基地、全國最大的軟體外包企業軟通動力全球交付基地等一批龍頭項目已經封頂,即將運營,華為軟體人員入職培訓基地、百度無人駕駛車等一批項目已註冊。秦淮大數據產業基地三期已交付投產,並獲得貝恩資本注資,已於2020年10月1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創造了大數據公司在國內主板和國際資本市場上市的最快速度。
與此同時,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京懷骨幹路已經建成,總長375公裡的縣內三線環狀路即將建成交付;與冀北電力合作建設的6座220千伏變電站正在建設之中;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數字企業佔地有2000多畝,未來5到10年,懷來將結合國土空間規劃拿出3個點約15000畝建設用地用於發展數字經濟。目前懷來運營伺服器超過42萬臺,畝均稅收30萬元以上的6個信息技術產業項目已開工並加緊推進,總投資達550億元。
在孫曉函看來,懷來數字產業集聚速度還不夠快、鏈條還不夠完整,需要繼續引進大量相關配套企業,才能形成全產業鏈集聚發展,這也是懷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巨大空間。
「這些大數據企業選擇落地懷來是因為我們有良好的生態,這也是我們堅持『生態第一』理念所得到的紅利。作為環京縣域,我們要『靠北京吃北京』,更要借力北京謀定而後動,規劃出符合自身發展的產業,主動而為擁入京津冀協同戰略,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孫曉函表示。
(中國小康網 獨家報導)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10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