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跨界篇:亞馬遜(NASDAQ:AMZN),探索構建無人物流體系,Zoox自動駕駛出租開啟路測

2021-02-09 六合商業研選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大幕開啟,讓我們共同見證百年汽車產業變革,洞悉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把握其中投資機會。為此,我們精心準備,推出【智能電動汽車專題(第一季)】,深入研究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及代表性公司,構建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分析框架,並做系統性梳理。智能電動汽車專題第一季,目前規劃40期報告,分為車企篇(19期)、行業篇(1期)、跨界篇(7期)、產業鏈篇(5期)、科技篇(7期)、總結篇(1期)6部分;2020817日起,每周一更新一期(國慶、春節等假期暫停更新,自動順延),預計持續更新時長約9個月。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跨界篇第23期:亞馬遜(NASDAQ:AMZN)亞馬遜作為全球性電商巨頭,已面向未來,緊密圍繞自身業務,前瞻布局下一代物流與出行領域,成為重量級玩家,致力204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亞馬遜的前沿性探索,給國內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帶來啟示與借鑑,目前看,王興對這塊最為重視。亞馬遜從倉儲到最後一公裡,積極探索無人駕駛對配送方式、效率、成本的重構,構建未來交付系統,提升配送效率同時,降低成本;成熟的應用場景,支撐自動駕駛、電動車等領域持續高額技術投入;並利用在雲計算、語音識別領域優勢,發展車聯網服務。亞馬遜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商巨頭,前瞻布局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等領域。公司通過自研、併購、投資等方式,多維度布局自動駕駛、電動汽車、車聯網、新能源領域,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構建無人物流體系,降低配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採購電動汽車,打造新能源送貨車隊,減少碳排放;與傳統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合作,利用自身在雲計算、語音識別領域優勢,發展車聯網服務;設立清潔能源風投基金,支持可持續發展技術與服務,致力204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公司主業仍是電商業務,以無人物流為核心布局,物流是決定電商平臺競爭力的核心環節之一,直接影響配送成本、效率、用戶體驗等。公司在物流無人化領域持續投入,廣泛覆蓋倉儲、幹線物流、城配物流、最後1公裡配送等環節,在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配送成本,成熟的應用場景能夠支撐自動駕駛等領域持續高額的技術投入。公司2019年在全球範圍內投遞包裹超過30億個,其中50%由自有物流體系完成配送,形成巨額倉儲物流費用。據摩根史坦利分析師Brian Nowak測算,2019年運輸成本佔公司電商業務總成本12%;而如使用無人車,亞馬遜每年至少可節省200億美元成本。公司積極布局無人物流配送領域,探索構建面向未來的交付系統。2012年,公司收購3D地圖製作服務商Upnext,布局地圖基礎設施,不僅能為物流網絡提供支持,也可為汽車出行業務服務;2012年,收購Kiva Systems,進軍倉儲機器人領域;2013年,推出Prime Air計劃,探索開展無人機送貨服務;2017年,收購Dispatch,布局送貨機器人,並在2019年初,基於Dispatch,推出自動交付機器人Scout,完成最後1公裡配送;2019年4月,收購倉儲機器人企業Canvas,擴展倉儲機器人規模與應用場景。公司2019年開始著重布局自動駕駛與電動汽車,投資+收購多維度推進。2019年2月,公司與紅杉資本共同投資自動駕駛技術企業Aurora Innovation;同月,投資電動汽車製造商Rivian,並向其訂購10萬輛電動送貨車,打造新能源送貨車隊;2020年6月,收購矽谷知名自動駕駛企業Zoox,深度布局Robotaxi出行服務;2020年12月,Zoox在舊金山推出其首款自動駕駛計程車,無方向盤或儀錶盤,可容納4人乘坐,續航16小時,最高時速120km/h。公司依託AWS雲服務、智能語音系統Alexa等優勢業務,進軍車聯網領域。2017年11月,公司推出AWS車聯網解決方案,依託AWS雲服務,實現車輛連接、無人駕駛、電動傳動等功能,並與豐田、富士康、黑莓等合作;2018年,將智能語音系統Alexa與汽車深度融合,推出Alexa Automotive Core SDK(軟體開發工具包),幫助汽車製造商將Alexa語音控制集成到汽車及其信息娛樂系統,支持汽車控制、娛樂、通信、導航等,實現最自然的語音交流方式。公司外延布局外賣服務,積累路徑規劃等數據。公司2015年在美國西雅圖推出外賣服務Amazon Restaurants,為亞馬遜Prime會員提供餐廳送餐服務,消費者可在1小時內拿到外賣,隨後擴展至美國20多個城市及英國倫敦。2018年11月,Amazon Restaurants宣布退出倫敦市場;2019年6月,退出美國市場。公司2019年5月領投英國外賣企業Deliveroo,Deliveroo由英國華裔許子祥(William Shu)與其兒時好友Greg Orlowski共同在倫敦創立,目前Deliveroo在英國、荷蘭、法國、比利時、愛爾蘭、西班牙、義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阿聯、中國香港等地展開業務。公司推出清潔能源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清潔能源領域。根據華爾街日報2020年6月報導,公司啟動20億美元清潔能源風險投資基金,主要圍繞技術投資,減輕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該項基金名為氣候宣言基金The Climate Pledge Fund,投資範圍包括交通、能源生產、電池儲能、製造、食品與農業領域,支持可持續技術與服務,致力助力公司204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該基金已投資電動汽車企業Rivian、電池回收再利用企業Redwood Materials、智能汽車初創企業Turntide Technologies等。公司積極研發相關專利,進行技術儲備。2015年底,公司成立內部自動駕駛團隊,探索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根據路透社對美國專利商標局在2016年12月~2019年5月授予公司的5,000多項專利分析,發現其中至少210項專利涉及無人機與自動駕駛相關主題,與汽車相關專利數量超過蘋果等企業。2017年1月,亞馬遜獲得道路引導系統專利,該專利可幫助自動駕駛卡車,在遇到可變換車道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路線。該技術可被用於亞馬遜雲服務中,讓其他使用雲服務的自動駕駛汽車也能使用此項功能。該專利的負責人,是亞馬遜無人機項目的技術顧問Jim Curlander。2018年1月,亞馬遜公布由Amazon Robotics公司首席科學家Tye Michael Brady與負責直播平臺Twitch Prime項目的副總裁Ethan Zane Evans發明的無人搬運車AGV(Autonomous Guided Vehicle)專利,定位解決最後1公裡需求,在亞馬遜貨運卡車到位後,分發包裹給各無人搬運車AGV,由其向用戶配送。2019年11月,公司申請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遞送包裹專利,通過該專利構建的物流配送系統,形成幾乎不需要人類參與、從倉庫到家門口一站式送貨服務,可讓自動駕駛地面車輛將包裹運送到客戶所在社區,甚至是客戶門前的街道,並用無人機配送到客戶門口。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車企篇+行業篇合集+六合年度會員」,歡迎掃描識別下方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六合商業研選付費專題報告,歡迎掃描識別下方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六合商業研選優惠組合大禮包,歡迎掃描識別下方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六合研選推薦:

「智能電動汽車第一季+頭號玩家第一季」優惠組合+六合年度會員,歡迎掃描識別下方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第一季+六合年度會員」,歡迎掃描識別下方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頭號玩家第一季+六合年度會員」,歡迎掃描識別下方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IPO觀察第一季+IPO觀察第二季」優惠組合+六合年度會員,歡迎掃描識別下方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IPO觀察第一季+六合年度會員」,歡迎掃描識別下方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IPO觀察第二季+六合年度會員」,歡迎掃描識別下方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相關研報:

【重磅】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車企篇+行業篇合集,系統研究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及代表性公司

九宇資本趙宇傑:對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碎片化思考

雙11季,我們來了,六合商業研選優惠組合大禮包正式上線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預售】百年汽車產業加速變革,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大幕開啟

【頭號玩家第一季預售】:科技巨頭探索未來,頭號玩家梯隊式崛起

【首份付費報告+年度會員】直播電商14萬字深度報告:萬億級GMV風口下,巨頭混戰與合縱連橫

【重磅】六合品牌全新升級,正式更名六合商業研選,六合研選商城+六合研選Plus小程序正式上線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7期:谷歌佔據全球搜索與廣告市場霸主,「AI優先」打開新成長空間

【頭號玩家】第4期:谷歌2019年Q4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紀要,YouTube、谷歌雲表現亮眼

Waymo:Alphabet旗下全球領先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累計路測裡程超過1,600萬公裡

【重磅】365家明星公司,近600篇報告,六合君4年多研究成果全景呈現

九宇資本趙宇傑:CES見聞錄,開個腦洞,超級科技巨頭將接管一切

【萬字長文】九宇資本趙宇傑:5G開啟新周期,進入在線世界的大航海時代|GBAT 2019 大灣區5G峰會

【IPO觀察】第一季:中芯國際、寒武紀、思摩爾、泡泡瑪特、安克創新等11家深度研報合集

【IPO觀察】第二季:理想、小鵬、貝殼、螞蟻、Snowflake、Palantir等12家公司深度研報合集

【重磅】年度觀察2019系列合集:歷時3個多月,超20萬字近500頁,復盤過去,展望未來,洞悉變與不變

【珍藏版】六合寶典:300家明星公司全景掃描,歷時3年,210萬字超5,000頁,重磅推薦

九宇資本趙宇傑:對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碎片化思考

九宇資本趙宇傑:九宮格分析法,語數外教育培訓領域的道與術

九宇資本趙宇傑:抓住電子菸這一巨大的趨勢紅利,抓住產業變革中的變與不變

【2020回鄉見聞錄】20位90後2萬字,特殊的春節,時代的集體記憶

【重磅】22位「90後」2萬字回鄉見聞錄,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縣城、鄉鎮、農村

六合君3周歲生日,TOP 60篇經典研報重磅推薦

下午茶,網際網路世界的三國殺

5G助推AR開啟新產業周期,AR眼鏡開啟專用AR終端時代

新商業基礎設施持續豐富完善,賦能新品牌、新模式、新產品崛起,打造新型多元生活方式

【重磅】得到:抓住知識服務本質,信用構建增長飛輪,以肉眼可見速度持續進化

【重磅】中國新經濟龍頭,赴港赴美上市報告合輯20篇


【珍藏版】六合寶典:200家明星公司全景掃描,歷時2年,150萬字超3000頁,重磅推薦

知識服務+付費+音頻,開啟內容生產新的產業級機遇,知識經濟10年千億級市場規模可期

從APP Store暢銷榜4年更替,看內容付費崛起

新三板,我們有個九宇會家族


新三板破萬思考:新三板日交易量10年100倍?

九宇資本趙宇傑:科技改變消費,讓生活更美好|2017 GNEC 新經濟新消費峰會

 

九宇資本趙宇傑:創業時代的時間法則,開發用戶平行時間|2016 GNEC 新經濟新智能峰會

 

九宇資本趙宇傑:網際網路引領新經濟,內容創業連接新生態|2016 GNEC 新經濟新營銷峰會

請務必閱讀免責聲明與風險提示

相關焦點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跨界篇:谷歌(NASDAQ:GOOGL),科技巨頭進軍汽車領域,Waymo自動駕駛技術全球領先
    為此,我們精心準備,推出【智能電動汽車專題(第一季)】,深入研究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及代表性公司,構建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分析框架,並做系統性梳理。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第一季,目前規劃37期報告,分為車企篇(19期)、行業篇(1期)、跨界篇(
  • 北京發布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建成無人駕駛物流線路
    報告公布了2019年13家企業在京開展自動駕駛路測的情況。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有13家企業,涵蓋6家網際網路企業、6家主機廠、1家地圖廠商共計77輛車,參與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一般性道路測試,路測裡程達104萬公裡,增長577%。申請企業數、車輛數、路測裡程均位居全國第一。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跨界篇:鴻海(2317.TW),「代工之王」布局智能電動汽車產業,打造MIH開放平臺
    為此,我們精心準備,推出【智能電動汽車專題(第一季)】,深入研究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及代表性公司,構建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分析框架,並做系統性梳理。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第一季,目前規劃40期報告,分為車企篇(19期)、行業篇(1期)、跨界篇(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行業篇:智能電動汽車大勢已成,百舸爭流推動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演變
    為此,我們精心準備,推出【智能電動汽車專題(第一季)】,深入研究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及代表性公司,構建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分析框架,並做系統性梳理。智能電動汽車專題第一季,目前規劃37期報告,分為車企篇(19期)、行業篇(1期)、跨界篇(7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事實是,在華為內部,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座艙、智能車雲五大汽車業務矩陣已然成型,幾乎覆蓋全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關鍵新技術。除此之外,百度、滴滴、美團、騰訊、阿里、京東……但凡能說得上名號的網際網路大廠和車企,都早已經成為自動駕駛牌局的玩家,趨之若鶩之下是對政策的即時反饋和未來的篤定。
  • 自動駕駛行業專題報告:Waymo公司案例研究分析
    Waymo目前跑的「最遠」美國加州是全球第一個為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制定路測法規的地區,也是全世界自 動駕駛路測最開放的地區。截至2020年3月,共有 64 家公司在加州獲得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而在 2019 年, 有 60 家公司在加州的公開道路上進行了測試。
  • 自動駕駛衝出亞馬遜
    這種技術將為我們打造無人機配送網絡、效率更高的醫療保健系統以及最重要的技術——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Zoox是掌握這項新技術的少數公司之一。Zoox的汽車幾乎每天都在拉斯維加斯繁忙的街道上行駛。這些汽車自動進出繁忙的酒店接送區,在建築區域附近行駛,還進入高速公路,而且人類的「安全駕駛員」一次也不必觸碰方向盤!Zoox的高解析度「眼睛」可以識別周圍的一切。
  • 東風公司、中遠海運、中國移動跨界合作 5G+無人駕駛賦能智慧港口...
    以港口等特定區域開展智能汽車測試運行及示範應用,能夠驗證智能汽車環境感知準確率、場景定位精度、決策控制合理性、系統容錯與故障處理能力,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服務能力,以及「人-車-路-雲」系統協同性。無人集卡採用無駕駛室純電動底盤,雙電機直驅、雙向轉向系統,配備雷射雷達、高精定位慣導等技術,可實現環境主動感知、自定位、自主智能控制、遠程通訊和遙控控制五大功能,將為港口提供更為完善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也是東風公司在智能網聯技術領域的又一實力展示。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2020年2月,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代表我國智能汽車頂層設計出爐,戰略提出要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 零售商布局自動駕駛:亞馬遜投資沃爾瑪合作
    2、Rivian 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期間,Rivian的R1T全電動皮卡車在亞馬遜展臺上展出 亞馬遜已經向Rivian投資了數億美元,Rivian是一家電動汽車製造商,計劃在2021年發布其首款汽車R1T。亞馬遜還訂購了1萬輛Rivian電動貨車。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全球傳統車企巨頭:豐田汽車(NYSE:TM),傳統汽車產業霸主,加速推進電動化戰略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大幕開啟,讓我們共同見證百年汽車產業變革,洞悉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把握其中投資機會。
  • 谷歌無人駕駛弱爆了 京龍2號才是電動智能汽車新境界!
    然而在國內,北京聯合大學聯合北汽新能源研發的「京龍2號」無人駕駛電動汽車,進入了一種全新的境界。  雖說北京聯合大學沒有谷歌無人駕駛玩的那麼「新潮」,北汽新能源也不像通用公司那麼有「名氣」,但企業+大學的組合也高大上了一回。北汽新能源和北京聯合大學共同研發了中國首款真正無人駕駛的電動車。
  • 不及估值一半,頭部自動駕駛企業Zoox「賣身」亞馬遜
    頭部自動駕駛企業Zoox淪落「賣身」Zoox曾與Waymo、Cruise、Argo AI、Aurora並稱為矽谷自動駕駛「五大家族」。那麼,與美國一眾自動駕駛公司相比,被亞馬遜收購的Zoox 又有什麼不一樣呢?首先,Zoox是首個獲加州批准的可載客無人駕駛服務商。
  • 先機已佔,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這一次,答案越來越清晰!
    這意味著一旦谷歌無人汽車研發成功,未來交通的出行體系核心都將為之改變,綠色化、智能化和安全將會成為更多出行工具和服務的選擇標準。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汽車成為未來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那麼製造無人汽車的企業將會從中獲得多少的利益?難以想像。
  • 機器人變身快遞小哥 福特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物流配送機器人
    機器人變身你的快遞小哥我們都在期盼著自動駕駛世界的正式到來,汽車廠家也正在朝著這個美好的未來世界不斷努力。福特汽車已經宣布將於2021年推出具有L4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並將率先應用於物流運輸等服務領域。想像一下,如果大範圍的應用自動駕駛實施物流運輸服務,那從車到家門口的這段距離由誰來投遞呢?
  • 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汽車在美國送快遞了
    為解決這一問題,亞馬遜此前也曾表示,它計劃再招聘7.5萬人,包括倉庫人員和送貨司機等。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車隊由10輛改裝後的現代電動科納SUV組成,每輛車內會配備一位安全員。該公司預計,每輛車一次能處理10-20單,每輛車每天預計能處理100單。這一貨運服務將會持續到仲夏。
  • 高和汽車:開啟新一代智能電動嶄新時代
    高和汽車:開啟新一代智能電動嶄新時代 2020年12月28日 09:5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華人運通旗下首款全新豪華智能純電品牌高和,因其全域智能的特性成功地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 現在,廣州也能體驗無人駕駛了
    而其在生態大會上也指出,Apollo聚焦「智能」,通過智能化幫助車企造好車、幫助政府修好路,並堅持「開放」,與合作夥伴一道,共創「無人駕駛」美好出行的未來。除此之外,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MaaS平臺也正式啟動,包括自動駕駛計程車、自動駕駛公交、自動駕駛巡檢以及自動駕駛作業車在內的4支車隊已經部署在黃埔區。
  • 從中美日政策風向標,讀取自動駕駛發展進度條
    而《路測指南》、《路測許可標準》以及《安全指南》一併構建起了目前日本自動駕駛汽車路測的標準和安全制度。中國政府則是在2017年才開始推行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相關政策的制定。在2017年12月北京率先發布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成為最早嘗試公共道路測試和發放牌照最多的城市。
  • 從東八區出發|全球自動駕駛再加速,中國公司的等待與進擊
    本篇是「從東八區出發」系列的第3篇文章,歡迎關注公眾號36氪出海,持續收穫聚焦全球新經濟玩家的系列內容。 自動駕駛大概是最容易跳票的行業之一。 作為最複雜的大規模民用產品,汽車革新的難和貴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