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我常把珠寶綴滿了聖母的衣襟,把我的歌聲,獻給上帝和天上燦爛的群星…
愛情:我為他放棄了去北京的機會,他一直追我,我被他的勇敢打動了…
這是女主王彩玲的心聲,理想和愛情是她一直不懈的追求,也許很多人在觀影后會自然的嘲笑,痴人說夢一場空想,而我卻為她感動,因為是懷揣過夢想的過來人,因為憧憬過一個志同道合的男人。
對這部電影可謂慕名已久,而我的枕邊人看到一半,被告知女主是蔣雯麗他還是驚訝,可見其精湛的演技,這部文藝片豆瓣評分8.2,獲得很多大獎,導演連名字都反覆考究,只是「立春」一出就想不到代替,蔣雯麗也憑藉此片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羅馬國際影后,還有最佳故事片提名,觀影后除了啟發,就是四個字「實至名歸」。
每年的春天一來,實際上也並未意味著什麼,我總覺得有什麼大事將要發生似的,心裡總是蠢蠢欲動,等整個春天都過去了,根本什麼也沒發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錯過了什麼似的。
這是王彩玲的開篇獨白,很有代入感,就像是我們每個人,春天總是讓人產生期待,反反覆覆,的確我們都會有願望,然而放在她好像愈加艱難,因為即使歌聲令人陶醉,相貌卻讓人望而卻步,既不滿於眼前苟且的生活,詩和遠方又沒有她的棲息之地,北京始終沒能接受急切的她,所以,是人心陰暗,還是社會規則不公,我們不得而知。
但戒掉淺薄的直觀感受,如果世界漆黑,其實她很美。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濟剛剛復甦,清晨熙熙攘攘的人群,騎著自行車意氣風發的向前流動,國外的文化思潮和藝術形式激勵著,少部分人們的新思想,她們往往是天賦異稟的一類,因為出眾才會撥動幻想,就如影片開頭喇叭裡放著的王彩玲的歌聲,讓人不由的駐足,冥想,也很容易影響更多的人去追夢,那是一種不由自主的嚮往。
理想好像從未有錯,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們都被鼓勵要樹立遠大理想,然而,前赴後繼的逐夢赤子,只有極少數人完成了理想和現實的結合,遺憾的是,這些人卻不曾做夢。更多人只是證明了,理想無異於白日夢,開始明的晃眼,最後碎的像渣,過程如梗在喉,讓人難受。
所以,我們敬慕那些純粹的追夢人,不在乎他人的異樣目光,守護著自己的夢,王彩玲便是如此,儘管她長相醜陋,但聲音超凡,所以,為了看起來更接近夢想,她甚至編造一套謊言,騙過別人也麻痺自己,因為實力擔當得起,所以,人們都信奉如此。
她常常說:「北京劇團正往過調我了,我就要去北京了,」高傲且堅定,她不僅私下花錢找人給她過北京戶,還常去天安門廣場散步,似乎她早已經成為那裡的一員。
一如她的幻想,甚至她已經為自己親手縫製了,歌劇演出的「戰服」,甚至她還自學外語,為唱到巴黎做好準備,儘管最後都是一場空夢,但我們不該嘲笑她為之準備的樣子,專注而迷人,我想每一個追夢人都能在她身上,找到曾經的自己,可以說,她把夢做到了極致。
劇中還有個和她一樣不被接受,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男芭蕾舞演員胡金泉,他跳的好極了,然而少有人懂,人們更願意看歡樂熱鬧的扭秧歌,那的確更雅俗共賞,他忘情的舞著,卻換來人們無情的嘲笑,人們更熱衷於議論,他下身緊繃的絲襪,這一幕對比太過強烈,強烈的讓人想哭,還有王彩玲的獨唱,餘音繞梁卻走散了觀眾,所以演出後悻悻而歸,她們坐在一起,拼成一副大寫的孤獨,仿佛真正的才藝已經無路可走。
就像芭蕾男演員最後,寧願犯罪也要找到認同,希望人們覺得他是正常的,而不是大家口中的異類,當王彩玲看到獄中的男演員,穿著布鞋跳起來芭蕾,畫面太美她看不下去,為他心底喜歡的不值,也為自己碾壓成泥的夢。
最後,她學會了放下,像大夢初醒,已不在乎過去對歲月,是敬重還是蹉跎,她終於把理想變成了收藏,一身輕鬆,淡看雲捲雲舒。
王彩玲:你真的沒對我動過心思,哪怕一點點一瞬間都沒有?
黃四寶:我很敬重,一直把你當哥們。
王彩玲:你是因為我醜,才把我當哥們兒的吧?我覺得我不醜,就是古怪。
黃四寶:難道男女間,非得用愛情來表達感情?
王彩玲: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最深的感情,只能是愛情。
這是王彩玲和「畫家」黃四寶的對話,是她一生中唯一的愛情,雖然有些一廂情願,甚至這次愛情給她致命的打擊,赤裸裸的無地自容。然而她說過:「寧吃仙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這也是她拒絕周瑜求愛時的斬釘截鐵,儘管這也是她唯一一次被表白,追尋和拒絕,她的愛情態度是極正確的。
這世上的愛情有萬種,但有一條亙古不變的定律,那便是發生時的唯一性和排他性,不然更像動物本能。
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因為周瑜想拜彩鈴為師,儘管她表現出來高傲和不屑,最後為了收入還是同意,一來二往這個好朋友時常出現,尤其在一次教課中,她見他獨自門一副孤獨,以為同是天涯淪落人,不由心生惻隱,還送他一本《梵谷傳》,甚至自願犧牲,給他當人體模特,她們談論理想和未來憧憬,互為知己。
然而,作畫過程中被查房驚擾,於是她們決定去北京追夢,卻在火車上始料未及的出現了上面的對話,一個人在說友情,另一個人在說愛情,兩人談崩,男方中途下車,她一路北上,卻處處碰壁,她沒有像自己描繪的那樣春風得意,反而是十分囧迫,首都劇院專業歌手人滿為患,連打雜都沒她的份。
失望而歸,正在她失魂落魄時,黃四寶醉醺醺來尋她,開門即倒,看著這個像自己一樣的可憐人,聽著隔壁的恩愛聲,猶豫再三,她給了他自己珍貴的第一次。
第二天她滿意的看著熟睡的他,難得打扮系上黃絲巾,塗了淡淡的唇色,笑容滿面正在上課,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黃四寶氣急敗壞的吼著:「王彩玲,你給我出來。」不知所措的跑出去,卻被一直拉到操場中間,在眾目睽睽之下,四寶竟說:「她讓他覺得非常厭惡,感覺被強姦了」。說罷,狠狠一把摔倒她,人便消失了。
這真是奇恥大辱,當晚,王彩玲穿上她夢寐以求的演出服,爬到塔樓頂端,毫不猶豫縱身一躍,但命運不允,她摔在雜草叢生上骨折了,爬起來繼續生活,重新彈奏教課,只是說起來,她嚴肅認真:「我為他放棄了去北京的機會,他一直追我,我被他的勇敢打動。」這是她活下去,必須依存的體面,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活法」。
想想彩鈴有什麼錯?她只是愛上一個覺得可心的人,只是這個人莫名其妙罷了,半夜三更大醉來找她,她怎麼就不可以認為,是愛情回來了。
《簡愛》裡最打動人們的便是這句:你以為我窮,不漂亮就沒有感情嗎?如果上帝賜給我美貌和財富,我也會讓你難以離開我的。
只是彩鈴沒有簡的好命罷了,她沒有遇到那個剛好欣賞,又同時發生愛情的靈魂。
儘管如此,愛情和理想都與她背道而馳,她依然熱愛這千瘡百孔的生活。
「癌症女」貝貝,毫無徵兆的闖入她平靜的生活,本來不相干,卻因為有著和她一樣的音樂夢想,而讓她心生憐憫,看著她眼中的渴望,善良的她把自己的夢想嫁接給了貝貝,不遺餘力甚至把她託人買戶口的錢都要回來了,果然不負所望,因為優越的條件和「特殊」的故事經歷,貝貝的演唱打動了觀眾,獲得了二等獎,在她激動的抱住貝貝喜極而泣時,貝貝卻跪下告訴她這是一場騙局,她們得癌症,也有幾年的音樂基礎,為了成名,她們使用了「特殊手段」,利用了王彩玲。這個打擊讓她奪門而去。
但是沒有責備,因為這理由讓人心酸,就像她一路的所遇,太難了,小地方的人想唱出去,沒點特殊手段幾乎不可能,荒唐又現實,就像霓虹燈和月亮的距離。
她的可貴之處就在如此,縱然一路走來,風塵滿面,心會疼痛,但是立春時節,她又有了新的希望,是的,希望!
最後,她帶著疲憊無悔的自己,和生活和解,相親不成,領養了一個有著兔唇的孤兒,用心扶養,給她教育,努力生活,帶她去看自己夢想的天安門,她的人生不但充滿意義,還有寄託和希望…
結語:
有人用一滴淚會紅顏禍水,是因為外貌優勢?還是人心過於膚淺,沒有好看的皮囊,就該卑微?不配愛情,難成理想,是不是太絕對,難道人們心裡都住著個「好色」的魔鬼?
電影《遺願清單》:人生意義幾何?這個很難計算,有人會告訴你,這要看那個人給後世留下了什麼,有人相信信仰可以衡量出人生的意義,也有人說愛可以,還有一些人覺得,生命根本沒有任何意義,而我…我認為你如何衡量別人,別人就會如何衡量你。
其實,太多事情沒有我們抉擇的機會,等我們開始察覺,一切都是定性比如出生,外貌,聲音等,但分配不均實在是常態,王彩玲有絕妙的歌喉,臉蛋卻不盡人意,當然還不止如此,出生條件也是硬傷,可是一個縣城的醜姑娘,就不能為自己的夢想而幻想一場嗎?
自命清高,她從來很珍惜自己,而這才是一個女子不該放低的姿態,沒有自輕,別人便不會作賤,溝渠裡的野草,也有嗅到春天的權力,她依然可以用自己的一生綠著,一邊追著未知的夢,一邊像天生的花朵般,任性地盛放。
也許最後,我們都是被自己感動的觀眾,哪怕理想終成炮灰,愛情不知所蹤,也有存在過的意義,不完美但是完整。
對自己不虧欠,任歲月風乾了憂傷,回首往事心有所祭…
(作者卿本佳一:如果這些文字走進你的心裡,那麼關注更多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