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顧長衛如何用「攝影技術」解剖《立春》

2020-08-28 先驅娛樂

導語:小人物在坎坷人生中追逐遠大理想、嚮往美好春天的感人故事。

《立春》是導演顧長衛早期代表作品之一,這部影片反映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藝術青年的人生困惑與失意,記敘幾個小人物在追逐藝術理想時的坎坷經歷,他們都渴望外面的世界,希望新時代的大門能夠朝著有夢想的人打開。然而,在現實世界的捆綁下,每個人的理想都被淹沒在過往記憶中,現實擊碎了美好的夢想,最終他們在孤獨和失敗中學會了成長,等到了春天。—《新京報》

顧長衛導演最初是攝影師出身,他在拍攝技巧、手法上頗有研究,其電影風格極具時代特徵,在明暗設計、鏡頭調像時,有著特殊的架構。同時,顧長衛的電影一貫選擇與成長、夢想和未來有關的主題,類似於《孔雀》中清冷孤傲的高衛紅,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偏執的生活在個人世界中,對外界一切表示冷漠。

在《立春》中,顧導再次賦予不同角色以相同的性格成分,在背景設計時選擇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一批青年有著相似的特徵,如渴望唱到北京歌劇院的王彩玲,她清高、孤傲,靠著理想自我麻痺,在一次次的拒絕中,學會了接受現實。

導演顧長衛

顧長衛具備繪畫、攝影等眾多才藝,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帶給他眾多的靈感。電影的細節處理遊刃有餘,善於發現細微之處的物態美與動態美,懂得處理色彩和色調的對比和鋪墊。此外,他富有想像力,在多方式、多角度去展現畫面時,凸現人物的情緒、情感波動。在《立春》的人物活動設計中,利用細節加強性格特點,藉助細節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立春》宣傳海報

國內觀眾對《立春》的評價比較中肯,認為這部影片畫面很有感覺,人物形象立體,以強烈的反差來展開人物的頹敗和掙扎。而一些審美標準較高的影評人,對這部電影評價一般,認為這部影片缺乏立意,在拍攝時有些賣弄技巧的嫌疑,但成功就在演員的演技和劇情上,總體來看,這部作品是一部較為不錯的年代電影。

作為第五代眾多優秀導演其中的一員,顧長衛的知名度並不高,但如果從他所接手的影片製作中,能夠看出他對優秀電影的巨大貢獻,如《紅高粱》中大紅動燈籠與黃色麥田等色彩對比,顯示出濃鬱的感官氛圍,他深沉而又緘默,唯獨在拍電影時能自信的侃侃而談。如今的顧長衛擁有了多年拍攝經驗,他注重挖掘自身新的可能性,並開始關注新穎的選材視角和嫻熟的拍攝技巧,並將其完美的融合到時代發展之中

一、嫻熟得當的遠近鏡頭切換,賦予影片以適度的空間感

電影中反覆使用長鏡頭,有助於凸現人物活動的背景,設置寬泛的的視覺範圍,使得畫面語言更完整、詳盡,同時運用長鏡頭能勾勒人物形象、展現人物個性。而近鏡頭是為了近距離發現角色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包括言語、動作等細節,特寫鏡頭側重角色神態、面貌、表情描寫,暗示角色的情緒波動或變化。

《立春》中較多的使用遠鏡頭,在時代場景的搭建、設計上別出心裁,使得人物的行為變化突兀,人物形象鮮明。

王彩玲主動去工廠找黃四寶

影片開頭由近鏡頭特寫工廠外的喇叭,繼而轉向推著自行車的周瑜,他行走在比肩接踵的人群中,唯獨他停下腳步去細緻的聽喇叭裡的歌劇聲,搭配此時的背景樂《慕春》,臺詞、語調和繁忙的人群形成一派和氣、富有生機的畫面反差感。

此外,晃動鏡頭也出現在影片中,黃四寶母親大發脾氣、毀壞畫作時,體現人物的憤怒,反襯出母親的怒氣。

當王彩玲答應周瑜,去工廠找他時,鏡頭由拉長轉為特寫,繼而再次拉長,將周瑜的意外喜悅與王彩玲的清高孤傲展現出來。

黃四寶送王彩玲回家,並把衣服給對方穿

黃四寶與王彩玲互生好感,王彩玲決心讓黃四寶為她畫像,此時用遠鏡頭,營造出小房間中的曖昧、迷失感。

這段朦朧的情感維持了不久,黃四寶控訴王彩玲毀了他名譽,王彩玲身穿禮服爬上高樓,縱身一躍跳下,此處用中長鏡頭,鋪陳女主的心灰意冷和孤傲。

在電影後半部分,主要圍繞著女主的自暴自棄、頹廢,再到徹底想通一切,人物的活動鏡頭鬆弛有度,但是在突發的鏡頭轉變中,缺乏審美和邏輯思考,難免讓人產生視聽覺上的疏離感。

二、人物形象鮮明立體,故事節奏鬆弛有度

一部電影能夠成為佳作,不僅要靠視聽覺語言徵服觀眾,還要賞析劇中人物形象和故事節奏,因為視聽覺語言滿足的是感官需求,故事中角色和故事的內容是電影的內核,通過人物命運,觀眾能更深入角色的世界,享受到導演想要表達的情緒或想法。

《立春》這部影片的寓意內含,畫面所呈現的是五個小人物的生活和活動軌跡,其中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但在情感或經歷上有著相通之處。

王彩玲為孩子們演唱《慕春》

主人公王彩玲是小縣城學校裡的音樂教師,雖然外貌並不美麗,但她卻有一副好嗓子,她瘋狂地迷戀著歌劇藝術,甚至還想著有一天能到北京歌劇院裡去歌唱。她認為自己的夢想終究會實現,靠著這股決心,她堅定信心和勇氣,但內心深處卻有著對世界的畏懼和懷疑。

黃四寶也是個在藝術上不得志的青年,他喜歡繪畫,卻始終與美術學院無關。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靠著一腔熱血很難實現理想,他的個性偏執、清高。這一點與王彩玲相似,因而兩人才會萌生愛意,但王彩玲只是演獨角戲,黃四寶對王的欣賞僅僅是才華,而非肉體,兩人之間造成現實衝突。

王彩玲驕傲地告知小張自己要去北京歌劇院

周瑜與黃四寶相反,他深知王彩玲的心思,想要通過關心和愛護,來打動對方,他雖然不懂歌劇藝術,卻被對方的這股氣質深深吸引,在相處中王的孤傲與周的愛慕形成互補,但王彩玲經歷了一段情傷後,出於自尊是不可能接受周瑜的追求。

鄰居小張是個美麗的家庭主婦,她因為外貌能夠輕易獲得周圍人的青睞,但王彩玲卻毫不在意她,甚至無視她的存在,後來小張被丈夫拋棄,無意間的一句話傷害到王彩玲的自尊心,兩人由朋友成為陌生人。

胡金泉和王彩玲同坐一輛大巴車

對於舞蹈老師胡金泉而言,他承受著性別對職位的影響,周圍人對他的指指點點,甚至在背後議論他的性取向,社會偏見壓迫著他的神經,最終他竟然選擇用侵害女學生的方式證明自己,這何嘗不是另外一齣悲劇呢?

和王彩玲一樣,他們都是不得志的人,渴望自己發揮價值、實現夢想,卻被現實背叛、拋棄。

三、以夢想破碎、成長和諧為主題,賦予電影以現實意義

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沒有人能夠準確說出來,正如追逐成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受到外界的衝擊、挑戰,有些人磕破了頭、摔破了腿,也無法到達理想的彼岸。

而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主題便是與自我和解、學會成長,青年時期的任何人都有著對未來各式各樣的期待,導演選用上世紀青年迷茫一代的故事,去證明時代面前,個人實現理想所要承受的代價。

《立春》人物版海報

《立春》以八十年代初藝術青年的故事為例子,講了音樂老師王彩玲、繪畫青年黃四寶,以及舞蹈藝術青年胡金泉的逐夢故事,他們都有興趣愛好,並沉迷於其中,渴望得到世人認可,同時證明自己的獨特價值,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回歸現實的重要性。

對於新社會的青年一代,我們有著與電影人物同樣的青春煩惱,但與之不同是時代變了,我們的思想也會改變,社會在向前推進和發展,人的創造能力也在提升,群眾能夠實現夢想的渠道也在拓寬。電影中王彩玲在等候春天的到來,而如今我們身處的時代正是春天來臨之際,卻這一故事也警醒青年理想應紮根於現實,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王彩玲收養小女孩,決心好好生活

結語:追逐夢想需要腳踏實地做人、做事,脫離現實的夢想容易被壓垮,放棄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成全。

《立春》這部作品的立意是深刻的,其人物性格、形象塑造鮮明,每個人物的辛酸經歷都令人為之同情、感慨。導演的拍攝風格趨向於藝術化,在畫面設計上營造出兩種疏離空間,其中包括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這兩個空間在鋪墊時相互交叉,能夠有效地牽引故事節奏,使得觀眾產生一種強烈的情感反差,既為角色的逐夢精神所感動,同時也為他們的選擇所惋惜和不解。

《立春》是一部富含文學氣息的優秀作品,整個故事沒有太過尖銳的衝突,只是藉助藝術青年的瑣碎生活,去放大個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深刻矛盾。

對顧長衛而言,影片含蓄地傳達了他所想要傳達的時代困惑,而他的確是經歷過那個迷茫階段的一代人。此外,這部影片拍攝的目的在於還原過去的真實經歷,也是在提醒當代藝術青年如何正確把握青春,從而實現自我和解和成長,從這一現實意義上看,該電影是個較為不錯的題材。

相關焦點

  • 從《霸王別姬》到《立春》,顧長衛對人性的挖掘愈加直白
    這就是剛剛破春的風,帶著幾絲潮溼和幾絲寒意,但寒冷之後就是春天,《立春》時節總在冬寒之後,堅持下去就有盼頭。嘗過生活酸苦的人,看電影《立春》都會被勾起內心的幾處潮溼,觸動不已!觀眾喜愛它,因為仿佛看到的就是自己,電影人喜歡它,因為無論情節、色度和演技都是難得的電影佳作。
  • 顧長衛的平靜與不安分
    對於當時二十來歲的顧長衛而言,能夠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意義非凡。顧長衛從小在西安長大,父母都是教師,對他的教育比較嚴苛。在他的記憶裡,父母都曾用「武力」教訓過他:要麼用笤帚疙瘩照著屁股上抽,要麼就是用腳「跟踢足球似的」揣。這些在大多數中國家庭裡都有的教訓方式,並沒有給顧長衛造成什麼心理陰影,但卻或多或少地促成了他安靜、謹慎甚至「不善言辭」的性格。
  • 顧長衛為什麼不喪了
    顧長衛為姜文導演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擔任攝影作為導演的顧長衛產量很低,13年就出了5部長片,自然出一部就得關注一部。說回《遇見你真好》。讓觀眾重回青春時代,並且樂在其中,這樣的評價,絕不可能出現在顧長衛以往的任何電影中,看過《孔雀》《立春》的朋友都知道,他的電影特別喪,如果某些情節讓人回憶起青年時期的光景,也多半不是什麼愉快的經歷。
  • 顧長衛 ,一張百元大鈔的視覺體驗
    憑藉《紅高粱》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霸王別姬》獲第66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的顧長衛,導演的電影《立春》2005年獲得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 顧長衛《立春》——春天總會來的,不要放棄希望!
    導演在講述這部電影片名的時候,說道「立春之時,春天卻未至,天氣依然寒冷,但人們心中已經有了對春天和溫暖的渴望」。趁熱打鐵,把顧長衛的《立春》看了一下,如果說《孔雀》給四顆星的話,這部《立春》可以給五顆星。
  • 專訪|顧長衛:由殘酷到溫暖,不是媚俗是和解
    60餘件作品囊括了攝影、視頻、裝置、雕塑等媒介。」雖然顧長衛自謙是當代藝術界的新人,但對早年習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他來說,舉辦攝影展,亦是在「做自己的專長」。這次攝影展的特別之處在於,所有的展品都取材於中國第五套人民幣的百元紅色大鈔,用微距鏡頭拍攝,作品面貌如同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用抽象的圖案發掘出日常不曾注意的局部和細節。
  • 深夜,顧長衛密會女郎,把車開進小胡同後,開啟減震器停留1小時
    那時,顧長衛是電影的攝影,已經在業內有了一些資源,和王全安比,。明顯佔了很大優勢。霸王別姬》,顧長衛擔任攝影,還幫蔣雯麗爭取了小豆子娘這個角色,隨著電影的大火,蔣雯麗也嶄露頭角。時間到了2005年,顧長衛從攝影搖身變了導演,執導了自己的首部電影《孔雀》。主演是23歲的張靜初。張靜初並非科班出身,當時也沒有什麼演出經驗。
  • 顧長衛的青春還沒結束
    之後《立春》《最愛》《微愛之漸入佳境》都有著不同的特點,但都保留著極致的浪漫。柚子君以前在時光網上班的時候(是的,我還有過這段歷史),正好趕上《立春》上映。因為當時是個小媒體嘛,所以就費盡心力要搞定顧長衛這樣的大導演。
  • 有部電影叫《立春》
    春天最適宜的是修復與新生,起點就在立春。
  • 《遇見你真好》:顧長衛的現實世界
    它的藝術主觀性非常強,而且善用意象及象徵。在一般的優秀作家藝術家身上,超現實主義手法大都會自然融入到藝術創作當中,因為超現實主義以其解剖現實與觀念的獨有手段,早已成為了藝術家深入社會與人性,並且得以極其主觀地發揮其精神風格和世界觀的利器。
  • 風流大導演顧長衛的「任性」人生
    在工作的時候,顧長衛經常會給別人提出自己寶貴的意見,也是這樣顧長衛身上的特長就開始被人們給發現,後來的顧長衛也開始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攝影師。當然,顧長衛在這個過程中也是獲得很高的認可的,當年的顧長衛因為這兩部影片獲得了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 顧長衛已經投降啦,王彩玲坐著老高的摩託車飛奔啦
    這個春天,顧長衛的新片上映了。顧長衛和春天有著特別的關聯,當然是因為《立春》,以至於每年立春,老老少少的文青們都會從記憶裡翻拾點陳年舊事,然後念叨出那句經典的臺詞:「每年的春天一來,實際上也不意味著什麼,但我總覺得要有什麼大事發生似的。我的心總是蠢蠢欲動,可等著春天整個過去了,根本什麼也沒有發生。」
  • 立春之暢想
    王彩玲,儘管貌不出眾,但她同樣也有追求理想和愛的權利,並有著常人或缺的勇氣……看過由顧長衛執導,蔣雯麗主演的國產電影——《立春》之後,感想頗多:隨著每年立春的來臨,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個人人生的立春的到來,因為一年之際在於春,一生之際在於青。
  • 時光專訪顧長衛:不是我變了,是你不了解我
    這是時光網對顧長衛的一次專訪。對於他這部新片,兩款先行版預告片一經露出,時光網友立刻分成兩大陣營,力挺派認為:「影片看樣子不賤,憑藉老顧之前的現實主義情懷,這次大轉型一定有備而來。」吐槽派則說:「顧導您《孔雀》、《立春》的風格氣質哪兒去了,我好害pia爆笑喜劇真非您所長。」正是帶著上述矛盾複雜的心情,才有了記者與他的這次訪談。
  • 蔣雯麗明明是王全安的女友,為何最後嫁給了顧長衛?
    張藝謀第一次給觀眾呈現了輝煌大氣的攝影方法,一舉拿下了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陳凱歌《孩子王》的攝像則是顧長衛,兩人也是很好的朋友。 就這樣,三人成了鐵三角,在那些年橫行中國電影界拿下了無數的獎項。
  • 顧長衛,你變了
    它之所以未達到我們所預期的效果,也許更多的,是因為那個曾經沉迷在青春中的顧長衛,已經老了。在我看來,《遇見你真好》當中的所有演員,都用他們自己對於青春校園的理解,將自己那一部分詮釋得十分完整。《立春》說的是對青春的祭奠。講述的是所謂追逐夢想,不一定是為夢想所吸引,也可能是現實的逼迫。
  • 顧長衛在偏僻小胡同裡夜會神秘女子,蔣雯麗跑到法國私會小鮮肉
    1978年,懷揣著對電影的熱愛,顧長衛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被安排到西安電影製片廠做攝影助理。1987年,受陳凱歌導演的邀請,顧長衛在電影《孩子王》中擔任攝影,之後又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粱》中擔任攝影。
  • 顧長衛在小胡同裡私會神秘女子,蔣雯麗的報復讓他有苦說不出
    1978年,懷揣著對電影的熱愛,顧長衛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被安排到西安電影製片廠做攝影助理。1987年,受陳凱歌導演的邀請,顧長衛在電影《孩子王》中擔任攝影,之後又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粱》中擔任攝影。
  • 蔣雯麗顧長衛16歲兒子近照曝光,神奇撞臉夏雨,顏值也是不好描述
    顧長衛1957年12月12日生於西安,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與張藝謀同班。1982年畢業後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影助理。
  • 蔣雯麗情史:嫁給顧長衛後,與黃軒的情感往事
    那時候,像同齡人一樣,顧長衛也有自己的夢想。他的夢想是當一個畫家。直到高考落榜,他才意識到自己不是畫畫的料。他馬上發現旁邊的布告欄裡,貼出了電影學院正在招生的消息。於是,他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結果,他成功了! 他註定是要做電影的。 1978年,顧長衛順利考入北電攝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