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 心中都住著一個王彩玲。
當她站在欄杆邊遙望天安門時,她的背影顯得那麼無助,霓虹燈在遠處如夢幻般閃耀,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2007年,蔣雯麗憑藉電影《立春》一舉奪得羅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一次巔峰。蔣雯麗飾演的貧窮家庭出身的小縣城音樂教師王彩玲對歌劇藝術有著痴迷的熱愛,她知道自己其貌不揚,但好在有一副好嗓子。在世俗的生活裡,她堅持著自己的音樂夢想,帶著好嗓子和自身散發出的清高,總是和那個年代顯得格格不入。她最大的渴望是進入北京的歌劇院工作,並有朝一日登上歌劇舞臺演出,多年來,她一直為這一切努力著,失敗著,受傷著,掙扎著。
每一個見過王彩玲的人,都會跟失意畫家黃四寶一樣,第一印象都是「醜」,齙牙、痘臉、不施粉黛
一、她是真正在奔向藝術之路越挫越勇的踐行者。
二、生活是什麼?讓你碰得頭破血流,然後接受現實。
周瑜是30多歲的光棍漢子,也是一名鋼鐵廠的工人,外表庸俗肥胖,但他很欣賞王彩玲的歌聲。周瑜的表弟是一個愛好繪畫的人,一心想要去北京念美院,但屢考不中。周瑜帶著表弟去找王彩玲,慢慢的周瑜喜歡上了這個其貌不揚的女人,而王彩玲喜歡的卻是周瑜那個愛繪畫、高大帥氣的表弟黃四寶。80年代的人們,思想還很局限,黃四寶卻向王彩玲提出讓她做裸模的要求,對於為了藝術為了愛情的王彩玲來說,這些不算什麼,他們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一次醉酒後,她甘願放棄自己一直打造的清高形象,主動投懷送抱,最後卻被說醜陋,噁心,甚至眾目睽睽冠以她汙名。
如果王彩玲可以像高貝貝那樣,為了出名不擇手段,也許她已經站在國家歌劇院的舞臺上
影片中,最悲哀的人物就是胡金泉,簡單的芭蕾夢,一雙可以翩翩起舞的雙腿,在那個年代的人們看來,是飯後閒談的笑話,或者說什麼時候想起來了,狠狠的朝他呸上一口,人們都覺得痛快,到底是人庸俗還是胡金泉過於高雅,在如今的世界裡,一位優秀的芭蕾舞演員,無論男女,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時,是令人驚嘆與高貴的,像一隻展翅的天鵝,蠢蠢欲動,舞蹈藝術是神奇的,它能表達情緒,表達內心世界的美好。擁有舞蹈天賦的胡金泉卻成為了那個年代的變態。為了急於證明自己是個真漢子,他用了最極端的方式——強姦女學員,雖然強姦未遂,但是卻要永遠住在牢籠裡,被世人所唾棄。
三、她用另一種方式與這個世界言和,帶著一絲遺憾,又隱約有一份倔強。
《立春》中三個主要人物的命運各一,王彩玲回歸生活,依舊一輩子單身,收養了可愛的小凡,開起了豬肉店;黃四寶成為了小流氓,到處騙吃騙喝;胡金泉可能依舊活在藝術的世界裡,可是變了味道,他們再相遇時已經是擦肩而過的路人,萍水相逢過罷了。
如果王彩玲可以像高貝貝那樣,為了出名不擇手段,也許她已經站在國家歌劇院的舞臺上,然而她不會的,她跟胡老師一樣是一個藝術的苦行者,她總是覺得自己的歌聲能夠打動任何人,在狹小的小學老師宿舍內,她彈奏著鋼琴,唱著世界名曲,可是最終敵不過半夜讓她痛得死去活來的胃病,她還是敲了鄰居的門,喝了那一碗溫情的粥,用了偏方治臉上的痘痘,最後她在街頭賣起了羊肉,去婚介所找對象,但活著就要有點念想,於是,去福利院領養了一個有先天性兔唇的女孩,取名叫王小凡,她的光輝最後在現實裡被消耗殆盡了。
是的,命運似乎對王彩玲顯得那樣的不公和無情,只是因為她有著一個聖潔崇高的藝術夢想,影片最後還是留給了王彩玲一個夢,一個只能在夢中實現的夢。在夢裡的這場演出,她把那首悲徹心魂的歌劇《託斯卡》詠嘆調《為藝術為愛情》唱出了一種快樂的心境,這應該是導演對人物和觀眾內心的一種寬慰和補償。
這是部成功的文藝片,沒有拖沓,將藝術與電影完美融合在一起,呼喚著舊時代人們對藝術的渴望,警醒著後人對藝術的珍惜。一切就像《暮春》一樣,在春天重生,儘管被冷眼旁觀,有著刺骨的疼痛。我們每個人都身處一個庸俗的世界,跟王彩玲一樣,然而這個尋常的世界裡,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也跟王彩玲一樣。你看,春天來了,萬物都騷動起來了。最後希望,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實現美好的夢想,不被兇殘的命運之神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