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才明白:不想悽涼沒人養,就要提前留下這三條「後路」

2020-12-22 檸果育兒

執筆:檸兒【原創內容,歡迎個人收藏轉發】

父母老了,最擔心的問題,不是沒錢花,而是沒有子女養老。畢竟,現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年輕人壓力也越來越大,父母擔心自己晚年的養老問題也無可厚非。

鄰居林大媽,今年69歲了,老伴前幾年去世了。現在她總說自己沒福氣,養了三個子女,晚年沒有一個孝順的。倒不是他們對老母親多不好,而是都沒有時間和條件接林大媽去自己家裡養老。比如,大女兒說,她現在47歲了,兒子要結婚,她馬上要當奶奶了,到時候要照顧孫子,根本沒空管自己的老母親。小女兒今年40歲,前兩年添了二胎,現在每天被老大的學習弄得焦頭爛額,還得再帶老二,自己有時候都沒時間吃飯睡覺,再讓她照顧母親,她都要累死了。

而小兒子,今年30出頭,每天不務正業,媳婦結婚沒多久就離婚了。現在他吃喝還要伸手問老母親和連個姐姐要求,指望他給母親養老更指望不上。所以,林大媽說自己有三個子女,晚年依舊悽涼。

其實,很多人都是到了晚年才明白:不想悽涼沒人養,就要提前留下這三條「後路」。

年輕時努力奮鬥,給自己攢下養老錢

現在越來越多老年人開始感悟,養老還是要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錢。因為有錢了,既可以吊著子女多回家看看父母,還可以在子女不想管和沒空管自己的時候,拿錢自己養老。比如,自己想吃什麼買什麼,生病了自己花錢看,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時候,就出錢找保姆或護工來家裡伺候自己。

所以,這也提醒我們年輕人,現在趁年輕一定要努力奮鬥,給自己攢下養老錢。以後就算子女指望不上,我們也不至於悽涼沒人管。

兩口子鍛鍊好身體,爭取多相互陪伴幾年

從上文林大媽的事,我們可以看到,她69歲老伴已經去世好幾年了,子女又一個個結婚,所以她才一個人孤零零的。試想,如果她老伴身體健康,能多陪她幾年,她也不至於總感覺孤單,更不會總奢求子女來管自己。

所以,兩口子趁年輕要鍛鍊好身體,沒事散散步,練練太極,跳跳廣場舞,把身體練結實了,爭取少生病又長壽,這樣老兩口也就可以多相互陪伴彼此幾年。畢竟,子女再好,晚年也不如有知冷知熱的老伴在身邊更靠得住。

要有自己的「朋友圈」,真不行了晚年「抱團養老」

其實,我們老一輩的父母,奉獻犧牲的精神都很強,他們一輩子都圍繞著子女轉,連自己的交際圈都忽略了。所以,晚年所有精神寄託都在子女身上,也正是因為如此,萬一子女忙著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老人就會感覺無比失落、悽涼,還會罵子女沒良心。

其實,作為父母,應該想到的第三條「後路」,就是要有自己的「朋友圈」,真不行了晚年「抱團養老」。想一想,幾個志同道合的老友,三五成群,在一個大家庭裡聚群養老,一起下下棋、喝喝茶、聊聊天、跳跳舞,別提多愜意了。這種養老生活,不比幫子女操心、帶娃、做家務好嗎?

所以,父母晚年不想悽涼沒人管,提前就要想好這三條「後路」,越早打算越好。

今日話題:網友們,你覺得提前安排好這三條「後路」可行嗎?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過五十,提前給自己留好「後路」,才不至於晚年悽涼
    文|諸葛如煙馮諼三窟,狡兔三穴,真正智慧的人總會給自己留條後路。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些老人晚年生活很悽涼,並不是他們沒有兒女,只是不懂得在年輕的時候提前給自己留後路,到了晚年才措手不及。一個人如果年輕時因為準備不到位,在年老時,就會影響晚年生活質量,尤其是五十歲這個年紀,真的很關鍵。
  • 人老了以後,讓你晚年悽涼的,往往是這「三道坎」
    「少年莫笑白頭翁,不愁你也會白頭」,老了,這似乎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人老後真的是萬般無奈。所以,在變老的日子過好餘生很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雨綢繆才是明智。人老了,讓你晚年悽涼的往往是這「三道坎」,要警惕。
  • 古人常說:人到五十知天命,為自己留好三條後路,才有幸福晚年
    聰明的人都會明白,留下三條後路,就能有效避免老年悽涼。那麼,是哪三條後路呢?1、經濟的後路。人到五十歲之後,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花錢的地方也有很多,給孩子一個安身立命之所,一場盛大的結婚典禮,不巧出現身體健康問題,就會一朝回到解放前。這時候,就不一定會有好的經濟能力。那麼,就要學會存錢,畢竟,這世間上最不怕多的就是錢了。
  • 人老了才明白:聰明的人早已經留下三條「退路」,以防晚景悽涼
    我之所以經常來照顧老人,一方面是作為老鄰居的責任,另一方面就是能夠跟過來人多總結一些經驗,這次聊天的過程中,又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分享給大家一起聽一聽。 人老了才明白:聰明的人早已經留下三條「退路」,以防晚景悽涼。
  • 人到晚年,如果這三樣東西太早給子女,老了難免晚景悽涼
    執筆:檸兒為人父母,雖說養兒子養女兒,不是為了養老。但是,自己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孩子,自然還是希望他們長大能夠孝順。如果子女不孝順,晚年難免悽涼。原本,她以為辛辛苦苦養大三個孩子,他們再指望不上,也比人家一個人孩子強。畢竟,倆兒子結婚,他們都給出首付買了房。女兒結婚,他們也給了豐厚的陪嫁。可結果,她跟老伴現在都60多歲了,身體不太好,腿腳不靈便,想讓子女們多抽時間照顧他們,或者接他們到自己家裡養老,三個子女沒有一個願意的。而且,三個子女還都埋怨他們二老偏心,甚至還為了爭二人的養老金鬧得不可開交。
  • 人到50,不想晚年過得悽涼,就要狠心做到三不碰
    50歲是人生的一道坎,50歲的你已經體會到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年少時候的倔強和激情也早就已經被歲月給磨平了!俗話說「50知天命」,這時候你也漸漸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知道了自己活著的目的是什麼!這時候聰明的人,都有意放慢了自己生活的腳步,將自己那顆充滿欲望的心都給收起來了!
  • 人到晚年,手裡要緊握這樣東西,弄丟了容易晚景悽涼
    人這一生,雙手緊握來到這個世上,最終都是赤手空拳離開這個世界。人活一生,走過一路,曾經瘋狂過,愛過、恨過、哭過、笑過,最後都會老去。容顏的衰老,誰也控制不了,時光的流逝,誰都無法阻擋。人到晚年,想要生活幸福,就要學會為自己打算,手裡一定要緊緊握著這樣東西,才能避免自己的晚年生活悽涼。前幾天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一個新聞,18歲女孩取走了奶奶28萬養老錢,看的我是淚流滿面,倍感悽涼。
  • 那些晚年悽涼的人, 年輕時有「三過」
    人們最怕的,不是年輕時受了多少磨難和挫折,而是年齡大了以後,沒有晚年生活可以去安享,這才是讓自己無法接受的現實呢。凡事有因才有果,今日的果取決於從前的因。日子都是一天一天過的,你從前的行為決定了今後的人生。有些事不是過了就算了,有些事是過不去的,會一直留在一個人的心裡。那些晚年悽涼的人,年輕時有「三過」,別不信。對於自己的愛人,沒有珍惜過。
  • 人到晚年,不想被兒女嫌棄,請記住這4種活法,才能避免晚年悽涼
    所以,人老了,請記住這4種活法,才不至於被兒女嫌棄。畢竟作為父母都希望能夠給孩子最好的,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孩子已經長大了,他們應該要承擔起自己的家庭和責任。如果,父母毫不保留的將積蓄都給了孩子,當自己年邁沒有收入的時候,一旦生病或者著急用錢的時候,還是要跟孩子伸手拿錢。如果孩子孝順,一切都是好的;可萬一遇到了不孝順的孩子,晚年生活只會過得悽涼,無法保證自己的晚年生活。
  • 「我20多萬養老錢被孫子取出來花光了」老人晚年悽涼,讓人心疼
    我同事小區的一位70多歲的老人,辛苦一輩子攢了20多萬的養老錢,結果前段時間去看病,發現裡面的錢幾乎被人取光了。後來才知道,是她孫子拿著她的卡和身份證,輸密碼取的。老人說:「我20多萬養老錢被孫子取出來花光了,以後養老指望誰啊?」原來,這麼多年老人每月的退休金都拿來貼補兒子一家了,這20多萬積蓄是她留著養老用的。
  • 人到五十,如果你還在異鄉奔波,要懂得給自己留下這3條「後路」
    人到五十,如果你還在異鄉奔波,要懂得給自己留下這3條「後路」易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是中華文化得以延承的靈魂,是國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從他產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準則,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他就像一個風向標,已經像血液一樣滲透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石所在。
  • 人到中年才發現,聰明的女人,都給自己留了3條後路
    人到中年,生活的苦辣酸甜已經開始品嘗,那些越過越好的人,都懂得給自己留條後路,才能在人生的長河裡立穩腳跟。01聰明的女人,永遠都不會放棄自己的事業。真正聰明的女人一定明白,這一生婚姻雖然重要,但是自我同樣不可忽視,所以一定不要輕易因為婚姻放棄你的工作。02無論如何,要有一個好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尤其人到中年,身體健康已經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
  • 何鴻燊去世:人到晚年,手裡要握緊兩樣東西,才不至於晚景悽涼
    三房比起二房與四房的各有千秋,三太所代表的三房則顯得有些黯淡。澳博公司的執行董事,有三太一席,但三太的幾個子女都沒能在集團中謀得一官半職,三太手中也沒有四太那麼多股份。因此這幾年的三太,一直處於自己努力、低調做人的狀態。
  • 人,手裡要緊握兩樣東西,丟了一樣,晚年多半很悽涼
    人到晚年,手裡要緊握兩樣東西,丟了一樣,晚年多半很悽涼人生在世,辛辛苦苦奮鬥一輩子,無非就是為了追求名利,讓家人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每個人都晚年的那一天,今天我們說說晚年的話題。
  • 易經:人到50,要想後半生過得舒服,要懂得給自己留這3條後路
    談到《易經》,很多人會認為它是一種迷信和欺騙。其實,這是對它最大的誤解。研究《易經》的人很多,比如周文王、孔子、諸葛亮、袁天罡等等。那麼多偉人被《易經》欺騙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易經:人到50,要想後半生過得舒服,要懂得給自己留這3條後路1、易經:注意身體,為自己和子女留後路《易經》中談到說,人到五十,我們開始老了,我們的身體機能開始下降。
  • 人到晚年:兄弟姐妹家走一圈才明白,誰老了都可憐
    我對生活沒有欲望,兒子一家幸福和美,我無病無災,日子保持恆溫,不冷不熱,吃普通食物,穿普通衣服,從此到老。 可是 人有旦夕禍福,兒子遭遇車禍去世,在失去老伴後,我又一次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我痛不欲生,整整躺了一個月,才勉強支撐爬起來,不知生活何以為繼?
  • 中年離異的夫妻,晚年誰更悽涼?看看這3位過來人的真實生活
    人若有了想離開的心思,你用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中年離婚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可離婚就真能收穫自己想要的幸福嗎?中年離婚的夫妻,晚年又會如何度過呢?針對這個問題,我採訪了三位中年離婚的過來人,看看他們的真實生活。
  • 人過五十,記住這四句忠告,以免晚景悽涼
    時間是把催人的利劍,一轉眼己到五十歲了,回頭望望,有種想哭的感覺。人吶,一晃就老了,簡單的活,開心的過,才不枉此生。
  • 易經:人到50天命之年,若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四條後路
    易經:人到50天命之年,若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四條後路人到五十,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更要守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啊。《易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 70歲丁克老人的話:「無子女,我甚至不能一個人洗澡」,晚年悽涼
    70歲丁克老人的話:「無子女,我甚至不能一個人洗澡「,晚年悽涼近日,一名83歲老人獨自去公共浴室洗澡被拒絕的事件,在網絡熱炒。那使我想起了老家的鄰居大娘,她和老伴也是「丁克」一族。沒人幫她搓背,又由於洗得慢,又有點缺氧,她最終暈倒在浴室裡。隨後,儘管她被搶救過來,但也發出了「無兒無女,我甚至不能獨自洗澡」的感慨,讓人十分痛心。選做「丁克」,難道真的是青春瀟灑,晚年悽涼?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不結婚不生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