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鴻燊去世:人到晚年,手裡要握緊兩樣東西,才不至於晚景悽涼

2020-12-18 詩詞世界

據港媒報導,

知名愛國企業家賭王何鴻燊,

於2020年5月26日13時05分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8歲。

何鴻燊的一生堪稱傳奇,他是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第9屆至第11屆全國政協常委。

他曾多次受到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曾參與見證中英、中葡談判及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並把圓明園豬首銅像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

他生前積極參與對祖國內地的經濟建設,文化慈善等事業,為澳門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他家財萬貫,風流一生,子女眾多,自去年生病住院以來,家族繼承風波不斷。

或許早在幾十年前他就已經預料到自己百年之後家中子女及太太們會為了爭產鬥個你死我活。

但那個時候的賭王在家中一言九鼎鎮得住局面,幾房太太也不過是暗鬥而已,為了平衡各房,賭王採取「人人有份」的原則,分配了自己的一部分財產。

原配黎婉華,因長子之死與賭王心生芥蒂,在黎婉華臨終時,兩人幾乎是彼此厭棄的狀態,也因為這個原因,賭王對於長房子女一向不太「待見」,長房子女也知道自己在財產分配上沒有任何優勢,早早遠離「戰團」,自謀生路去了。

二太與賭王在某種程度上是夫妻,更是商業夥伴。賭王盛讚二太有膽識,巾幗不讓鬚眉,是生意場上的一把好手。

二太與賭王的幾個子女也因為這個原因備受重視:何超瓊拿下賭王產業中的信德、何超鳳拿到澳博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的位置;何猷龍則另立門戶,成立新濠國際,繼父親之後拿下了博彩牌照不說,公司還將要進軍日本。

三房比起二房與四房的各有千秋,三太所代表的三房則顯得有些黯淡。

澳博公司的執行董事,有三太一席,但三太的幾個子女都沒能在集團中謀得一官半職,三太手中也沒有四太那麼多股份。

因此這幾年的三太,一直處於自己努力、低調做人的狀態。雖然面對媒體的採訪,賭王的家人們都在打太極,稱自己沒有爭產的想法,但是誰都知道這不過是場面話而已。

四房是最有存在感的一房,最強大腦上大放異彩的何猷君,後與超模奚夢瑤率先「造人」成功,更為賭王家族增添第三代的第一名男丁,一時之間風光無兩。

四房在財產爭奪戰中也是真正的狠角色,四太與賭王因跳舞而相戀,賭王相當鍾意這位太太,不僅培養她與一眾老臣子之間的工作默契,更是給了她澳博公司最多的直接股份。

二房四房之間勢同水火,二房子女年富力強,入主集團多年,四房四太獨受寵愛,賭王暗地裡分她不少資源,三房雖說暗淡,卻也暗中蓄勢,靜觀其變。

如今賭王去世,一代傳奇就此落幕,至於賭王的事業將由誰延續下去,則是個未知數。

想想賭王這一生也頗為傳奇,生而富貴卻遭遇家道中落,雖然相貌英俊,但在那個時代,混血兒被視為異類,遭受各方排擠。

在不被他人看好的情況下,賭王搏殺出自己的一番事業,開創了自己的商業時代。

在感情上,賭王也有著一身風流債,他為兒女們留下了巨額財富,也留下了四房紛爭的導火索。

守業更比創業難,賭王家族的事業能不能繼續輝煌下去呢?

這個問題或許只有時間能夠回答。

人,活這一生,走這一程,有年輕,就有年邁,有成長,就有老去。

容顏的衰老,誰都控制不了,年齡的增長,誰都躲避不開,生死的輪迴,誰也無法左右。

要想晚年生活幸福,就要學會未雨綢繆。

手裡要握緊這兩樣東西,才能避免晚年生活的悽涼。

01

錢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尤其是人到晚年後。

畢竟人老以後,身體狀況變差,吃藥打針看病是在所難免的。

如果你手裡沒錢,指望子女的話,只會連累他們,增加他們的負擔。

自己手裡留點錢,衣食住行更方便,既能幫子女分憂,也能讓晚年無愁。

02

人老以後,房子是最重要的容身之處。

有了房子,就能遮風擋雨,安心生活,和老伴一起安度晚年,不至於居無定所。

不會因為沒有房子,和孩子擠在一塊兒,父母與孩子比較是兩代人,生活習慣有很大的差異,和子女擠在一起,容易發生小矛盾和不愉快。

自己的房子,哪怕是瓦屋茅舍,也是自己的家,也是舒服的居處,踏實的歸宿。

子女回家,好菜好飯招待,子女工作忙不來打擾,自己好好生活,讓孩子安心。

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不依賴任何人,不麻煩孩子們,老年生活才會自在,人生最後才無遺憾。

有自己的窩,不至於在風雨來襲的時候,沒有遮風擋雨的屋簷。

有自己的窩,不至於在兒女不待見的時候,只能忍氣吞聲的活著。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手裡要緊握這樣東西,弄丟了容易晚景悽涼
    人到晚年,想要生活幸福,就要學會為自己打算,手裡一定要緊緊握著這樣東西,才能避免自己的晚年生活悽涼。前幾天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一個新聞,18歲女孩取走了奶奶28萬養老錢,看的我是淚流滿面,倍感悽涼。當然,這個事情經過了多方的調節,最後已經有了一個解決方案,孫女的男友賠償11萬元,而孫女要承擔4萬元。但從這個事件裡告訴我們一件事:人到晚年,手裡一定要緊握著錢。就像新聞裡的這個孫女,你能指望她給奶奶養老嗎?一個會偷走奶奶養老錢的人你能對她有所期待嗎?
  • 人,手裡要緊握兩樣東西,丟了一樣,晚年多半很悽涼
    人到晚年,手裡要緊握兩樣東西,丟了一樣,晚年多半很悽涼人生在世,辛辛苦苦奮鬥一輩子,無非就是為了追求名利,讓家人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每個人都晚年的那一天,今天我們說說晚年的話題。
  • 人到晚年,如果這三樣東西太早給子女,老了難免晚景悽涼
    可結果,她跟老伴現在都60多歲了,身體不太好,腿腳不靈便,想讓子女們多抽時間照顧他們,或者接他們到自己家裡養老,三個子女沒有一個願意的。而且,三個子女還都埋怨他們二老偏心,甚至還為了爭二人的養老金鬧得不可開交。吳大媽最後感慨:晚年靠誰都不如靠自己。確實,想要晚年日子過得好,不能光想著靠誰,而是要學會打算。
  • 70歲老人生5個孩子晚景悽涼:要想晚年幸福,一定要做到這兩點!
    有網友提問:什麼樣的人晚景最悽涼?網友眾說紛紜,有的說光棍漢,有的說獨生女父母,等等各式說法。其實在我看來,這些都不對,光棍漢同樣可能擁有幸福晚年,獨生女的父母更不用說,幸福的太多了。很多晚年悽涼的老人都有兒有女,甚至兒女成群子孫滿堂。
  • 人到晚年,手裡要握緊這兩樣東西,弄丟一樣,多半晚景悽涼
    人啊,活這一生,走這一程,有年輕,就有年邁,有成長,就有老去。容顏的衰老,誰都控制不了,年齡的增長,誰都躲避不開。人啊,要想晚年生活幸福,就要學會未雨綢繆。手裡要握緊這兩樣東西,才能避免晚年生活的悽涼。
  • 人過五十,提前給自己留好「後路」,才不至於晚年悽涼
    文|諸葛如煙馮諼三窟,狡兔三穴,真正智慧的人總會給自己留條後路。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些老人晚年生活很悽涼,並不是他們沒有兒女,只是不懂得在年輕的時候提前給自己留後路,到了晚年才措手不及。一個人如果年輕時因為準備不到位,在年老時,就會影響晚年生活質量,尤其是五十歲這個年紀,真的很關鍵。
  • 香港藝人李兆基去世,晚景又是悽涼為哪般?
    李兆基死了,香港曾經的又一個「惡人」去世。和許多的香港離世的藝人一樣,李兆基的晚年也是「非常的悽涼」於是就有人問了,為何這樣的在觀眾心中曾經是影響力很大的明星到了晚年非常的悽涼呢?今天,就以李兆基為例子說一下人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從李兆基的身上看一下或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李兆基晚年很可憐,甚至一度流浪街頭無人相助。那這種情況是怎麼形成的呢?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內地的影視演員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演出收入,那麼曾經紅火一時的大基哥為何會落到這般地步呢?想來,無非有以下幾種原因。
  • 人老了才明白:聰明的人早已經留下三條「退路」,以防晚景悽涼
    人老了才明白:聰明的人早已經留下三條「退路」,以防晚景悽涼。 不只是人與人之間感情的變淡,更多的是受迫於生活的壓力,有時候即便想擔負起贍養父母的責任,奈何根本就掏不起多餘的錢,甚至連自己都難以保持溫飽。 倘若你仍舊堅持「養兒防老」的觀念,其實就是拿自己的後半生去冒險,除了孩子們有足夠的經濟條件之外,還要保持濃濃的親情,倘若失去其中一個,都會讓你在晚年的時候,墜入晚景悽涼的境遇。
  • 真正晚景悽涼的人,大多有這些「共性」
    一個人若是年輕的時候不作為,不懂得為自己謀劃,甚至都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老來的時候必定是晚景悽涼,無人可以依靠,顯得悽苦。其實境遇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你怎麼對待人生,最後就會落得什麼下場,通常來說晚景悽涼的人,大都有這種「共性」,希望你一個也不佔。
  • 人到晚年才明白:不想悽涼沒人養,就要提前留下這三條「後路」
    所以,林大媽說自己有三個子女,晚年依舊悽涼。其實,很多人都是到了晚年才明白:不想悽涼沒人養,就要提前留下這三條「後路」。年輕時努力奮鬥,給自己攢下養老錢現在越來越多老年人開始感悟,養老還是要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錢。
  • 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這幾個特徵
    真正一生幸福的人,是年輕的時候努力賺錢,為了理想而奮鬥,到了老年,可以享受年輕時候的成果,過得衣食無憂,家庭很溫暖,病了有人管,有人陪。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很多人到了老年,落得晚景悽涼的結局,孤苦無依,就像一棵冬天的樹,看起來都不寒而慄。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 人過五十,記住這四句忠告,以免晚景悽涼
    時間是把催人的利劍,一轉眼己到五十歲了,回頭望望,有種想哭的感覺。人吶,一晃就老了,簡單的活,開心的過,才不枉此生。
  • 真正晚景悽涼的人,大多有這些「共性」,希望你一個也不佔
    一個人若是年輕的時候不作為,不懂得為自己謀劃,甚至都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老來的時候必定是晚景悽涼,無人可以依靠,顯得悽苦。其實境遇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你怎麼對待人生,最後就會落得什麼下場,通常來說晚景悽涼的人,大都有這種「共性」,希望你一個也不佔。
  • 「過度善良,晚景悽涼」:這四大「善人」給我們敲響警鐘,醒悟吧
    這樣的人,看似善良,其實,是一種沒有原則的善良,是一種低智商的善良,這樣的人,往往會成為眾矢之的,在大家的批評和攻擊中,難以獲得好的名聲。到了晚年,這樣的人,沒有朋友,自然也就陷入晚景悽涼的境地了。所以,沒有原則的善良,是一種低智商的善良,我們一定要及時醒悟過來啊。
  • 晚景悽涼的老人,年輕時大多做過以下荒唐事,現在改正還不晚
    但對象若換成公公婆婆,他的熱情會立刻降到谷底,甚至連面都不願意見。老兩口經常罵他不孝子,奈何醫藥費和生活費全靠我家出,有些話也只能背後罵幾句。「都是年輕時的報應。」這是聊天時我得到的回答。老人家如今是年邁了,但年輕時可不是省油的燈,根據能量守恆定律,但凡晚景悽涼的老人,年輕時大多做過以下荒唐事,看看你家有沒有?
  • 人到晚年,手裡要緊握兩樣東西,丟了一樣,晚年多半很悽涼
    大家都放下手裡的東西,跑向自己喜歡的遊樂設備,開始'冒險之旅"。    很快參觀的時間到了,我們只好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這次的實踐活動,我們又好玩,又能了解到嶺南文化,還能學到知識,真是一次有意義的秋遊!【第3篇】一年一度的秋遊又來了,我很早起了床,期待著那個開心的秋遊。
  • 昔日央視一哥,60歲獨自現身街頭,無兒無女就一定晚景悽涼嗎
    我們看到這樣的字眼,想到的一定是「晚景悽涼」四個字,很正常,從我們普通人的視角來看,晚年之後體力下降,能有微薄的退休金已經算是不錯了,有的人晚年甚至沒有收入,只能靠吃老本。這種感覺是容易引發恐慌的,錢越花越少,身體越來越差,身邊卻沒有一個陪伴的人。
  • 為什麼強勢的人往往晚景悽涼,守弱的人反而不會?老人漏嘴道玄機
    這天,老人見我無趣,就邀我到他家喝茶聊天,笑談古來今往的趣事。老人的庭院裡,種著一些小竹子,在微風中,在暖日下,竹影婆娑,綠意泛濫,真讓人心曠神怡啊。和老人喝普洱茶,聊人生,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強勢的人往往晚景悽涼,守弱的人反而不會?老人卻笑而不談,只是天花亂墜地說起了古今中外的強勢人物的下場,身邊一些強勢人物的晚景悽涼。
  • 65歲劉家輝晚景悽涼,被妻兒侵吞財產,今坐輪椅骨瘦如柴認不出
    「邪劍仙」劉家輝晚景悽涼,枯坐輪椅骨瘦如柴,網友喊話認不出在娛樂圈,有很多知名的老戲骨前半輩子風光無限,備受尊崇,到晚年卻落得個孤身一人的悽慘下場。縱橫娛樂圈多年,卻落得個半身不遂,兒女無情無義爭財產,助理捲走200萬的悽涼場面,讓人唏噓不已。
  • 我那個「晚節不保」的大伯父,背負20年罵名,晚景悽涼了才懂愛情
    但是,人財兩空以後,回首往事,認識到自己的愛情辜負了自己以後,他才恍然意識到,他跟那個人之間,不是愛情,他無處了一個最基本的愛情道理:真愛一個人,不該欺騙和利用。 但明白了又能怎樣呢?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回頭找前妻復婚這條路早就斷了,或許就是為了防著他回頭,竹顏的到伯母跟女兒一起搬到外地去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