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2月25日,陰陽五行之爭重燃戰火,科學家親自上陣,強勢開撕,激辯陰陽五行到底該不該入《準》。
2016年4月,全國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基準》涵蓋了中國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學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識、具備的能力,其中明確將「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觀念」作為其132個基準點之一。消息一出,各家媒體及各位網友迅速分成立場鮮明的兩派,並在從此之後就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互懟。
這場互懟在2月25日晚上達到了最高境界。在SELF格致論道講壇「煮酒論道」第一期的舞臺上,來自中科院和清華的三位科學家繼承春秋諸子百家之遺風,為追求真理和正義,當面進行激辯。
正方英雄是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的孫小淳教授,他認為陰陽五行應該入《準》。他儒雅善辯、讓人如沐春風,俘獲一大批自由粉。
反方英雄是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的張雙南研究員,他認為陰陽五行和科學半點關係都不應該有。張教授邪魅狂狷,盡顯硬漢風範,擁有物理學家的傲氣和對硬科學的絕對自信,令現場擁躉們捧心高呼。
兩虎相爭不一定傷,本場活動請來了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吳國盛教授做主持人兼「和事老」。他幽默犀利、直指問題核心!「看熱鬧不怕事大」,問題之犀利令兩位辯手為之瞠目。
高手過招令人目不暇接,現場吃瓜群眾紛紛表示意猶未盡。沒能親眼見到科學大咖的「刀光劍影之唇槍舌戰」也沒關係,小編帶你一起回顧現場,看看究竟發生了哪些火(ku)星(xiao)四(bu)濺(de)的場面。
Round 1:立論回合,辯手10分鐘陳述觀點
正方英雄孫小淳觀點可以簡單總結為:傳播科學並不應該只傳播正確的知識(驚訝臉),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過去的思想和觀點。孫老師指出,陰陽五行是一種概念,可能被誤用,但本身並不是封建迷信。它與現代科學相比起來可能很不科學,但它在歷史上的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科普不僅要傳播科學知識,更要讓人們學會思考、批判、比較。陰陽五行學說是科學的歷史,應該和西方地心說、日心說等學說一樣得到公平對待,讓其「入準」。
反方英雄張雙南並沒有立刻接招。在陳述觀點前,他首先表示,「君子和而不同」,作為孫小淳和吳國盛兩位教授的好朋友,他們相互之間的友誼是絕對堅固的(羨慕臉),並現場合影存照,以示忠貞。
但是,「吾愛朋友,吾也愛真理」!他指出,同西方古代不同,中國古代的哲學文化體系是缺乏科學因素的。兩小兒辯日、杞人憂天這樣的故事告訴我們,太陽離我們有多遠,天為什麼不會塌下來這樣的科學問題在中國古代得不到正確嚴肅的對待。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偉大的技術但不是科學。陰陽五行不是科學,沒有產生科學,也不會產生科學,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裡面沒有科學的元素。陰陽五行不應該放到《中國公民科學素養基準》裡面,應該放到《中國公民傳統文化素養基準》裡面。
Round 2:對辯回合,雙方互相提問,見招拆招。
這一回合總結下來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針鋒相對,客氣是什麼東西我們並不知道。
第一招:張雙南→孫小淳
張雙南一出手就搬出了一尊大佛砸了出去:要對手點評一下楊振寧先生「正是易經使得中國沒有產生現代科學,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天人合一」的說法。
孫小淳猝不及防,連忙接招,強調了天人合一的合理性,順便強調,中國古代學問發展不了科學不是天人合一的責任,而是政治體制的禍(笑哭)。
第二招:孫小淳→張雙南
緊接著第二招,孫小淳馬上還擊,直指對方推崇的西方古代科學發展道路,以實驗數學為例,指出實驗數學發源於希臘,但牛頓、克卜勒反而是英國人,請對方答為什麼。
然而這個時候主持人吳國盛「和稀泥」,指出:孫老師強調一種廣義的科學概念,不光指現代科學,也包括歷史上成功存活過的思維方式。張老師是科學家,一直強調一種狹義的科學。說完之後就此徵求了二人的看法。
沒想到張雙南教授「毫不領情」,說出了本場金句之一:我不認為我是狹義的科學觀,我是正確的科學觀。面對如此答案,吳國盛毫不客氣地對張雙南做出評價「科學家就是zhou」,全場爆笑!
Round 3:現場與網絡吃瓜群眾的狂轟亂炸
本場關鍵詞只有1個字:懟。我們見識了科學家懟天懟地懟同行懟觀眾的全過程。
吃瓜群眾問:張老師,量子糾纏超越了時空,按照你的邏輯它還是科學嗎?
張雙南:如果潘建偉老師看到我說不是,肯定會把我掐死。
問:孫老師,陰陽五行「入準」難道不會為騙子神棍提供便利麼,入準之後微博上各路「神醫」、「大仙」歡欣鼓舞,這種情況要怎麼解決?
孫小淳: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這不是陰陽五行的責任。
更多問題:
我們要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朝野上下都呼喚要回歸傳統,您對我們傳統這麼不客氣,這怎麼弄?
許多人的親身經歷都認為中醫是有用的?而陰陽五行恰恰是中醫的理論基礎,這難道不說明陰陽五行具有科學性麼?
面對這些犀利問題專家們又要怎麼回答?堅決支持真理的吳國盛教授遇到了人生中最嚴重的一次頭腦分裂,他到底被哪一方說服了呢?這些就要等待視頻放出後大家一起回顧啦!
關注SELF講壇,你將get到它!
「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中國科普博覽承辦的科學講壇,致力於精英思想的跨界傳播,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登陸「SELF格致論道」官方網站、關注微信公眾號「SELF格致論道講壇」獲取更多信息。本期視頻也將在中國科普博覽上推出,敬請關注。更多合作與SELF工作組self@cnic.cn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