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圓圈帶你了解陰陽五行

2021-01-13 飲食本草

在中醫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裡,最難以理解,也最受現代科學詬病的,恐怕就是陰陽五行學說,有人說它是迷信,有人說它是最高哲學,其實本質上,它不過是古人研究這個世界的一個分類法,沒那麼神秘,也絕不是迷信。

清朝御醫黃元御被後世醫家認為是對五行理解得最深透的一位大家,故有「學醫不讀黃元御,五行生剋迷蹤趣」的說法,今天咱們就跟著黃宗師的指點,了解一下陰陽五行吧!

其實很簡單,它就是一個圈兒:

首先是脾胃,脾胃屬土,它的位置在中間,就是圓心。

脾主運化,它消化了食物之後呢,運化成了氣血,就把它送到左邊的肝。

肝屬木,木主生發,元氣從這裡開始往上升,升到最頂上去滋養心神。

最頂上是心。元氣從心這裡升到了頂點,就要開始下降,分成兩股,一股送到脾胃去滿足它的需求,另一股降到中間是肺,從肺出來以後繼續往下降,就到了腎。

腎這裡又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儲存起來備用,另一部分從腎再往上升,跟從脾來的元氣在肝混合,繼續下一圈運行。

在這個圈裡,從腎到肝,再從肝到心的這一段是上升的,屬於陽的一面,從心到肺,在從肺到腎的這一面是下降的,屬於陰。升不上去就是陽虛,降不下來就是陰虛。

這就是咱們體內元氣運轉的路線。中醫認為,所有的病都是這個圈出了問題,或者是元氣少了,或者是轉得慢了,或者是某個地方堵了,或者是有的地方倒轉了。

咱們中國文化向來講究天人合一,人的運行規律跟天地之間的萬物是一樣的。舉個例子來說,自然界中的水是這樣運行的:

看!是不是一樣?

大地熱起來,才能帶動地下水上升,滋養山川樹木,水分蒸發到空中變成雲,遇冷又變成雨落下來,最後回到地下。如果這個水運行的圈兒出了問題,無論在那兒堵了,大地是不是就要得病了?

人也是如此。無論什麼病,都能從這個圈上找到位置。要想治好病呢?一方面要匡扶正氣,讓元氣充足,另一方面要祛除風寒溼邪,讓這個圈兒通暢,如此而已。

相關焦點

  • 中天易學論陰陽五行
    我們知道天幹地支和陰陽全部是易學的基礎!即使命理的基礎又是風水易學的基礎!還是其他等等易學學科的基礎!所以今天我們第一講就講易學的第一講陰陽學說!陰陽是一個概念!他是一個詞彙!定位的詞彙!把男人定位陽!女人就為陰!這是相對的!如果南邊定位陽!北邊肯定是陰!手背定位陽!手心肯定陰了!這就是定位的五行概念!陰陽的概念!首先我們了解的就是陰陽!所有的易學的知識就是陰陽五行來結合進行推算的!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許多人認為陰陽是形上學玄之又玄的,因為他們無限地討論陰陽之間複雜的轉化關係。其實,陰陽的概念本身就很簡單。如果我們用符號來表示: 陽: 陰: 舉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磁鐵分為正極和負極。
  • 五行起源,陰陽五行到底是什麼
    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璀璨而令異邦羨慕,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是人類開悟最早的一個族群。現在很多人之所以感受不到這種內在的榮光,原因在於特定歷史階段形成了傳統文化的斷層,不學就不懂,不懂又怎知其妙。陰陽五行理論起源於天文和自然科學,對於宇宙和自然的觀察,我們的祖先並不是從人本位、甚至不是從地球本位出發,而是從宇宙的視角看待地球、看待人。遠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人就發現地球受太陽影響極大,晝夜明暗、冷暖四季都是太陽說了算。而且除了太陽,還發現了與地球最近的其它幾顆行星同樣對地球磁場影響很大,並分別以金木水火土命名。
  • 金庸筆下的陰陽五行
    金庸筆下的陰陽五行題記作為一個金庸迷,本人早已習慣於從金庸小說入手加深對各種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之前學道德經時如此,如今拜入醫門,繼續不自量力,以金庸小說來解析陰陽五行,穿鑿附會,班門弄斧之處因為他的小說法於陰陽,充滿了陰陽五行的元素。陰陽五行本身又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因而能夠發揚光大。《素問》雲,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也,這說明陰陽五行是萬事萬物的規律。《靈樞》曰,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這說明,掌握了陰陽五行,就能掌握萬事萬物的規律。一言以蔽之,武俠小說如果法於陰陽,就是天下之至道,當然會流傳天下。
  • 陰陽五行八卦圖
    陰陽五行八卦圖  陰陽五行八卦太極是天地未分的混沌狀態,後盤古開天地,混沌初開,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是為陰陽兩儀
  • 陰陽五行的本質
    以上不難看出,五星產生寒暑燥溼風,由於五行麗地,所以對大地有著密切聯繫,而且產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或者說是產生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鹹張,也就是說,萬物生長不僅僅靠日月之精氣,而且也依靠五星之精氣,足證日月、五星對人類有很重大影響,    由於日月、五星之精氣由太虛布散到大地,並與相應的物質相應和,所以《史記·天官志》雲 「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同時也證明陰陽之精氣及盛衰來源於日月
  • 陰陽五行及天幹地支的關係,幾張圖錶帶您了解
    1.何為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根據其屬性可分為兩類,陰類和陽類。根據其特質又可以系統地分成五類,金木水火土,統稱為五行。
  • 不懂陰陽五行,難入道家醫學及武功大門,道醫有秘訣
    何為陰陽五行陰陽五行,是中國古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地萬物理解的一種方式,也可以說是開啟宇宙萬物的一個秘密通道或者說鑰匙。五行」,然而兩者互為關聯,五行必合陰陽,陰陽學說必兼五行。你不了解陰陽五行,就不了解自然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狀態以及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的力量;五行即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和變化所
  • 陰陽—五行—八卦系統的特徵
    陰陽—五行—八卦系統經歷代改善後,具有以下三個特徵:1.八卦與五行配套。
  • 簡說陰陽和五行的關係
    現在一說到陰陽五行八卦,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感覺頭暈,太玄乎了。陰陽說起來要簡單點,可以說就是「一分為二」在質和量兩個方面的描述。而五行的那個「金木水火土」是什麼鬼?怎麼來的?各種說法都有,也非常炫。五行的本質,就是陰陽運轉後的狀態。陰陽為傳統哲學中的最基本內容,內涵廣泛。基本表述,陽為外在、向上的,陰為內在、向下的。而在陰陽運轉的狀態中,向上、昌茂、繁盛、炎熱的「陽」表現為「火」,如《尚書.洪範》中所說的「炎上」;向下、寒冷、滋潤、靜藏的「陰」表現為「水」,為「潤下」。圖示如下:在傳統陰陽理論當中,「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是變化的。
  • 太陽曆與陰陽五行——「太陽與中華文化」之一
    「科玄之爭」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被眾多研究者忽略了,這就是:文化本土派,也視陰陽五行為玄學。肯定中華文化,否定陰陽五行,這是本土派的一大特徵。請看以下例證:   1.梁啓超先生批陰陽批五行。梁先生在《陰陽五行說之來歷》一文中說:「陰陽五行為兩千年來迷信之大本營,直至今日在社會上猶有莫大勢力。今當辭而闢之。」
  • 十二地支配陰陽五行
    我國古代賢哲認為:      寅卯五行為木——配屬肝臟;      巳午五行為火——配屬心臟;      申酉五行為金——配屬肺臟;      亥子五行為水——配屬腎臟。為何如此配屬?因為寅、卯為「木」,寅卯是正月和二月。
  • 為什麼「陰陽五行」不能成為一門科學?
    陰陽是內容,五行是形式。陰陽互存互變,五行相生相剋,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人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陰陽五行」哲學觀對中國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醫學和武學等影響巨大。比如,雷電被解釋為「陰陽相激為電」;地震被認為是「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在中醫中,有「肝屬木、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心屬火」的五行觀。
  • 來看八字測命的基石:陰陽五行
    上一篇已經給大家介紹了什麼是四柱八字,今天再給大家介紹一個和八字息息相關的屬性,即陰陽五行。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一個總稱。陰陽學說最早見於《國語·周語》,是我國古代的對立統一論,五行學說則是我國古代的唯物論,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陰陽家將二者相融合,於是就有了陰陽五行。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於「五行」有沒有過疑問,為什麼是「五行」而不是「四行」或者「六行」呢?
  • 從陰陽五行看運氣學說
    我們知道中醫講究陰陽之氣的運行,各個臟腑都保持著陰陽之氣的平衡,才保持著人體的正常與健康。人體與大自然是一體的,互為影響的。宇宙天體的運動,海洋的運動,氣象的變化都在陰陽之氣的變化中做運動。大氣做大動,小氣做小動。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
  • 青年中醫淺論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思考
    陰陽學說,是從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的對立鬥爭,依存互根、消長轉化,來說明事物的變化與發展。五行學說,是從事物矛盾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等規律,來說明事物的性質及事物間的相互關係。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則是以經絡、臟腑等為客觀依據,用自然現象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歸納、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又常常是相互聯繫而不可分割的。
  • 《大秦賦》:戰國服飾色彩與陰陽五行
    那麼,戰國服飾色彩與五行有何關係呢?先來了解一下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屬於道家哲學,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為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陰陽與五行兩大學說的合流形成了中國傳統思維的框架。
  • 周易陰陽五行太極八卦
    所 以八卦是智慧之學,我們看到京戲中孔明出場,身穿陰陽八卦袍,就是說明高度的智慧,太極圖就是一個圓,裡面畫著陰陽魚;八卦圖是一,個正八邊形,每條邊上都有一個特殊的符號(如題圖)。有兩條原因妨礙著人們去探討和認識太極八卦圖:一是神秘化觀點,認為太極八卦圖的道理深不可測,非一般人所敢於,問津;二是迷信觀點,認為太極八卦圖是卜卦算命的迷信東西,必須嚴加禁止。
  • 陰陽五行、太極八卦,中國人的文化淵源
    很多讀者對太極的了解,局限於小區裡的健身活動和武俠小說、電視劇。實際上,太極拳除了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之外,它還有著很深的文化淵源。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張三丰創立的,有人尊陳玉廷為正統,現在太極拳中最有影響力的一支就是陳氏太極。
  • 科學家強勢開撕:陰陽五行該不該入《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
    2016年4月,全國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基準》涵蓋了中國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學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識、具備的能力,其中明確將「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觀念」作為其132個基準點之一。消息一出,各家媒體及各位網友迅速分成立場鮮明的兩派,並在從此之後就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互懟。 這場互懟在2月25日晚上達到了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