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我們今天來講講筆者目前最喜歡的一部漫畫(沒有之一)——《竹光侍》。
這部漫畫出自 松本大洋(Matsumoto Taiyou),漫畫迷們應該都很熟悉這個名字,畢竟《惡童》和《桌球》兩部作品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筆者之前最喜歡的動畫也是這兩部。松本具體的其他履歷在此不多做贅述,畢竟在網上大家都能查得到。我們重點還是放在部漫畫上。
《竹光侍》的故事是一部以謎之浪人的男主角為主要線索的時代劇。(迷之浪人雖然很迷,但這是百度百科寫的,與我無關。)
故事一共八卷,前面四卷主要是講主角(有著過去故事的)宗一郎流浪到江戶定居。懷揣著高超武藝的他決定捨棄以前的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生活,重新開始一個相對簡單輕鬆的人生。中間穿插著很多江戶日常生活中的商人、武士、店家以及寺院裡的師父,路邊的貓狗等風土人情的描繪。 後四卷主要講什麼筆者也不清楚,因為還沒看到╮(╯▽╰)╭。可是看沒看到結尾並不重要。敘事劇情也不是我主要想講的地方。推薦這部漫畫,主要是因為,松本畫筆敘事的能力實在是令人驚嘆,才氣四溢。
比方說下面這兩張,江戶有人用活人「賤民」試刀(古時日本武士地位與平民根本不可同語,當街殺死平民可能也就給幾個錢。一些囂張至極的武士會用所謂的「賤民」去試他們新刀。江戶時代畢竟還是有巡邏的士兵,所以大白天試刀積怨也不是多明智的選擇,因此有些會在夜晚「試刀」)已經有四五個平民死在刀下。這天晚上主角在街上遇到了拿平民試刀的武士,
然後他衝了過去(不好意思我講故事就是這麼平淡)
之所以我要把這一段劇情拿出來,是因為這樣我們能夠明顯地看到松本處理畫布的方式。他的畫布並不是規規矩矩按照方格的規劃來進行的,每一個關鍵動作,都會用一種電影蒙太奇的方式去展現,並加上獨特的畫面分割。
從一個變形的大透視中看到畫面中作案的不明武士和主角宗一郎,再到畫布下方,宗一郎飛奔過去拯救平民時躬身跑步的局部特寫。再到面部怒吼,敵人的反應,飛起的衣服。格擋,出刀,對手倒下,緊接著是從敵人的角度對宗一郎背對月光俯視自己的恐怖表情。一串下來一氣呵成,相比看到漫畫的人很輕鬆就能想刀一連串的連貫動作。節奏和氣氛都因為畫面的黑白配比、鏡頭分割和線條張力渲染的淋漓盡致。
再看下一段,宗一郎向阿堪展示蝴蝶的姿態:
原本幾個狹窄閉塞的特寫,轉到下一個場景,突然佔據了兩頁(如果按照漫畫本來說)。撲面而來的大場景,微風吹拂下的空曠草地,張開寬大袖子的宗一郎,似乎真的變成了蝴蝶,在微風中翩翩飛起。(如果用翻頁的方式看,那一瞬間簡直驚豔)
再看這不漫畫中的基佬御與大三朗大人。這個人物松本畫的很搞笑,他長這樣:
騎在馬背上的就是他。這個人每天都帶著一個幫他拿槍的隨從,無所事事地在街上主動充當巡邏侍衛。但是卻還是一個不可小瞧的人,當有人罵他可愛的部下是狗的時候。他一怒之下斬了兩個。
這時候他的侍衛的表情是:
不過,我們說好了不聊劇情的!
我們看看與三郎大人揮槍的動作
那看似隨筆的兒童畫,卻展示出一種無法言說的氣勢。
這就不得不聊到松本的用筆。他筆下的人物似乎一點也不真實。但是就是這種奇怪的長相比例,卻讓人在感覺上體會到一種極致的真實。
再加上他以鋼筆入畫的緣故,他的畫總有一種木刻板印出來的感覺。
這部作品對寫實與虛擬的鏡頭轉化拿捏得出神入化。
路邊一直狗惹了「殺人魔」木久地
就在我們以為他就這樣把狗給殺了的時候
鏡頭一下轉成了一個武痴內心世界的狂歡。(我不覺得木久地是殺人魔,至於為什麼看漫畫吧,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咯~)
除了這些,這不作品中還用以往想不到的看似實景的繪畫,加上傳統日本浮世繪、版畫所用的花紋,來指代某些特定的意向:風、雲、水、樹、花等等.
鋒利隨性的線條,飽滿而有張力的構圖,以及木版畫式的黑白對比處理,蒙太奇的鏡頭處理方法。這部作品實乃鬼才之作。言盡於此,希望大家喜歡。
我們將繼續推送精彩內容,
請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