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和快手是明星們的下一個「微博」?

2021-01-13 鈦媒體APP

文丨網際網路江湖,作者丨劉志剛

5月29日,周杰倫名為「周同學」的首個中文社交媒體在快手開通,並於6月1日上午,發布首個短視頻作品。作為超人氣歌手,周杰倫入駐快手瞬間引發外界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在此之前已經有大量明星入駐短視頻平臺。抖音方面有陳赫、鹿晗、歐陽娜娜等。快手方面,「趙家班」早已活躍的風生水起,此外還有潘長江、蔡明、王祖藍、柳巖等明星。

或入駐拍攝分享,或進行直播帶貨。

今年以來,明星入駐短視頻平臺變的更加高頻,平臺方也主動伸出自己的橄欖枝。這也讓人不禁聯想起微博剛上線時,通過網羅一大批名人入駐吸引大眾圍觀的歷史。如今的短視頻平臺似乎也開始走類似的路子,二者背後的動因有相同之處,但亦有新的環境因子所驅動。

明星密集入駐平臺背後:各取所需後的一拍即合

沒有無緣無故的現象級行為。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的行為都有思考伴隨的,可能是不經察覺的下意識思考也可能是有意識的主動考量。如今明星與平臺的雙向選擇行為背後,自然有著相應的價值和利益思考。

從明星的角度來看,價值思考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內容網際網路價值轉移:從圖文時代的「文科生」到短視頻時代的「藝術生」

當前依舊是個流量時代,有流量才有價值。對於很多明星而言,更多的關注和曝光是他們想要的,成熟後的微博就具備這樣的流量價值。

如今內容網際網路價值發生轉移,短視頻這一娛樂形式實現爆發,明星也需要跟著流量走,就像當初微博帳號一般,紛紛開設出自己的短視頻帳號。

從能力上來看,相對於圖文的表現形式,短視頻可能更適合藝人。明星入駐短視頻平臺從某種層度上講亦是一種降為攻擊。

最早只是單純的人氣降維,明星們自帶流量和粉絲,不需要像一般的短視頻新人那般難以實現從0到1的跨越。

如今從人氣降維轉移到表演藝術降維,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在表演上具備專業的素養,自然具備降維攻擊的能力。今年86歲高齡的遊本昌老師,這麼大年紀能在年輕人集聚的抖音上走紅,離不開幾十年的表演經驗。

專業對口,又有流量需求,入駐平臺成為正常。

2.疫情刺激是表,經濟周期是裡

一場疫情讓中國影視圈遭受到史無前例的衝擊,影視城不讓拍戲,編劇賣不出劇本,演員們也都無戲可拍。隨著而來的,就是大量明星演員入駐自媒體和短視頻平臺以此來刷臉維持自己的人氣在線。

然而事實上,疫情只能算是加速器。娛樂產業的周期性因素驅使。

從娛樂公司方面來看,去年,泛娛樂上市公司天神娛樂被立案調查通知書和警示函,而其它幾家大的娛樂公司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娛樂圈數據造假產業鏈曝出,電影、電視劇、唱片製作,整個娛樂產業投資也不如之前那般高漲。

大樹尚且如此,大樹庇護的藝人更無需多言。過去娛樂圈大量資本花在請明星和買版權上,如今資本寒冬,過去的路子已然是走不通了。諸如「迪麗熱巴等一線明星無戲可拍」、「中年女演員無戲可拍」之類的話題討論從去年就開始展開,流量明星更是會受到來自監管部門和媒體的巨大壓力。從唯流量論時代的人挑戲,轉變成了強監管、資本寒冬下的戲挑人。

娛樂圈的產業周期所使,無戲可拍越來越普遍,疫情?只不過算是一個加速器罷了。

3.搶灘登陸卡位:挖掘新媒介價值金礦

姚晨的走俏離不開《武林外傳》的爆紅,但「微博女王」的身份稱號也是她持續吸粉的大殺器。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太多的明星藉助微博實現人氣增長,現在微博依舊是娛樂圈打榜和通報的第一平臺。

然而,歲月催人老,唱衰微博的聲音其實一直沒有斷過,如今的微博似乎早已度過自己最輝煌的時候。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圖文的價值永遠不會消失,但用戶注意力的價值天平似乎在由圖文向視頻牌偏移,流量價值的瓜田變遷近乎成為必然。

新的媒介形式出現,誰能保證不會出現一個「快手女王」、「抖音女王」?沒成就沒成了,多了個高頻媒介入口也不是什麼壞事,一旦真能做成,那就意味著賺到。

從平臺來看,告別野蠻生長轉為精細化運營的短視頻,引入明星也是平臺發展的規劃所使。

對於快手而言,快手雖然有不少現象級主播,但需要的是去土味化,把自己的「車」開進五環內。我們看到在快手上最活躍的明星似乎還是劉能、謝廣坤等一幹「趙家班」成員,與快手的人群調性相符合。如今,對周杰倫的引進,其實是對平臺調性的一種調和,也是快手現在一直在做的功課。

不同與快手方面有散打哥、辛巴等一眾耳熟能詳的大主播,抖音頭部的辨識度高的主播似乎有所缺乏。如今,短視頻內容大爆發的時代早已過去,超級網紅的塑造也越來越難。主播不夠,明星來湊,抖音通過明星合作吸引入駐倒不失為一彌補頭部高知名度網紅缺失的一種方法。

在共性方面,頂尖帶貨網紅已經很難再出現,直播帶貨的網紅格局已經基本固化,現在只有通過與那些自帶流量知名度的明星合作,才有可能從中挖掘出明星界的薇婭、李佳琦。

總的來看,明星與短視頻平臺走到一起,其實也是基於各自需求的一拍即合。

降維攻擊也可能「水土不服」:專業的明星,業餘的網紅

雖說有降維打擊的味道,但從本質上來看明星與主播分屬兩個不同的領域。對於明星而言,短視頻可能是自己的詩和遠方,也可能是自己的卸妝水甚至照妖鏡。近幾年來發展不錯的仝卓,就因為直播翻了車,甚至還要連累一批人。

可見,直播短視頻雖然很美,但入局與否可能還是要更謹慎一些才行。

1.直播水平欠缺,帶貨能力不足

網上一直流傳這句話:「不要拿自己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的專業。」

貴婦人設的李湘就曾因直播帶貨撲街,162萬人觀看的直播,賣的貂毛外套開始前剩26件,結束後還是26件。賣黃景瑜代言的奶粉也只賣出77罐。到現在,凡是談及明星帶貨這件事總能被人想起。

明星與主播都有自己的人設,然而前者是「只可遠觀,不可近看」,背後有一大堆人運作操盤。後者相反,靠近距離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例如李佳琦的「男閨蜜」形象、薇婭的「鄰家大姐姐」形象等。網紅們深諳直播時的互動之道,但明星們卻不行,根本不一個路子,拋卻明星身份,很多明星的直播專業性還不如一菜鳥網紅也未嘗可知。

此外,明星如同公司一般,對外發聲是要嚴謹的,要有類似「公關部」般的統一口徑。然而直播是要與人進行實時互動,稍有不慎就會人設崩塌,導致粉絲對偶像的堂吉訶德式想像破滅。楊穎此前只是接受採訪就能說出「我現在應該把獎項拿個大滿貫」這樣引起爭議的話術,明星如果走進直播間與網友互動可能出現更多問題。

2.抖音、快手缺乏強爆發價值

某某官宣導致微博(又)癱瘓了、某某上微博熱搜了、何炅的生日祝福排行......微博上有不少諸如此類的爆發性活動,已經成為當下娛樂圈衡量人氣的一個標準。故而微博可以成為娛樂圈打榜、通報的第一入口,但抖音和快手目前卻缺乏這樣的價值能力。對於明星而言,短視頻平臺目前的價值只是聊勝於無的改善而並非剛需。

當然了,從去年開始帶貨打榜,短視頻的點讚、評論似乎也成為新一代流量小生人氣的比拼標準。但是,圖文與短視頻完全不同的模式,關於微博上點讚、轉發、評論、粉絲關注等數據的「灰產」說法由來已久,有較大的可操作空間。而帶貨卻不同,可操作空間極小。去年一淘寶店店主,由微博帳號「張雨晗YuHan」推廣的視頻,雖然播放評論數量極高,滿屏的「買買買」、「下單下單下單」,然而其商品帶來的轉化率卻為零。即便以後有明星帶貨刷銷量後面再退貨,這也很容易被商家察覺到,網紅或許能這樣搞,明星不至於為了副業帶貨影響了主業前程。

傳統圖文的數據造假問題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未來,短視頻的帶貨量或許會逐漸成為衡量人氣的重要標誌。只不過就目前而言,一些明星們習慣了微博給自己營造出的人氣繁榮,來短視頻平臺會有所顧慮。況且短視頻的娛樂打榜價值尚未爆發,現在只能說是食之無味棄之有肉罷了。

從平臺角度來看,引入明星入局或許也有相應的顧慮。

快手也好、抖音也好,始於草根,本身其實具備「普通人社區」這樣一個定位,這也是平臺如今流量價值實現的緣由。就像快手宿華曾說的:「我們把所有的用戶抽象當成一個人來看,他相當於一個『社會平均人』」。

然而,明星本身卻具備一定的公共屬性,微博也有著「公共事件討論區」這樣一個定位,微博熱搜、話題討論皆是輔助工具。從這個維度來看,明星引進戰略其實與短視頻平臺本身的成長土壤是相悖的。

當然,對於平臺而言或許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理由。尤其是快手,高調引入周杰倫背後會讓人感到一種轉型的迫切感。

經濟影響甚至可以決定文化消費喜好,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剔除價格因素,近兩年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於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不斷地發展,這也意味著這部分人群在物質需求與精神需上勢必會產生相應的變化。畢竟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沒有改變,消費分級是暫時的,有的只有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快手方面,始於「五環外」,過去在很多人眼裡一度被貼上「土味」的標籤認知。如今吃老本只能坐等觸及天花板,平臺流量其實受內容標籤、圈層特徵所影響,現在必須有所改變。而周杰倫的影響力決定他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圈層突破口。自己身邊真實案例,一位從來沒玩過快手只喜歡B站的朋友現在為了周杰倫開始下載了快手,說明快手的努力是有作用的。

至於說將來如果協調好平臺過去定位與明星入駐之間的關係,這或許會是短視頻平臺需要考慮的問題,目前,明星與平臺之間將長期處在打磨、試探階段。

短視頻平臺只是微博的敵人?可能不止

明星入駐,帶貨比拼、關注點讚評論比拼,大有一幅加強版微博的味道。故而微博的焦慮或許是在所難免的,短視頻平臺對傳統圖文媒體的衝擊也是在所難免的。然而目前看來,短視頻平臺不只是微博的敵人,現在似乎也有些從在線數位音樂平臺口中以及長視頻平臺口中搶肉的味道。

音樂方面,據了解,快手獲得杰威爾音樂旗下歌手周杰倫全部歌曲及歌曲MV的短視頻平臺版權授權。平臺用戶可以在快手聽到周杰倫的眾多經典歌曲及觀看歌曲MV,快手創作者在創作短視頻時將可以使用周杰倫的歌曲及MV作為配樂及素材。

有心摘花,花是否開尚不得而知,可無心插的柳卻已呈一副成蔭之勢。

快手的本意或許一是為了平臺整體調性轉型,二是為了短視頻內容創作的BGM資源。然而周杰倫的歌曲及MV都可以作為配樂,長期以往,隨著短視頻平臺BGM版權爭奪的日益激烈,音樂內容資源的豐富,是可以對在線數位音樂平臺部分功能實現替代的。

此外,越來越多的音樂從抖音、快手走紅,這一音樂內容分發渠道或許也會吸引優質音樂創作者們的重視。

視頻方面,QusestMobile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底短視頻流量已經對在線視頻完成超越,僅次於即時通訊。二者其實一直在特定功能效用以及用戶注意力上存在重疊度,相互有替代關係。而今年,疫情的「黑天鵝」催生出了影視內容的院轉網。《囧媽》《大贏家》登陸抖音,快手也在前不久獨播了院線電影《空巢》。

隨著國內疫情影響的放緩,電影首發院轉網常態化機率不太大,阻撓太多,牽扯也太多。但是從影院下降後,熱門電影進入短視頻平臺卻不是不可能,這樣一來與在線視頻平臺的重疊度會更大。

當然了,抖音也好快手也罷,想要取代騰訊音樂、網易雲以及優愛騰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個別插件的替代會使這些垂直音樂平臺和長視頻平臺的活躍度時長受到影響。尤其是一些付費音樂、會員專享視頻在短視頻平臺卻可以免費享用,這對於會員收入可能會帶來一定波及。

消費網際網路的主要入口已經被各大巨頭把持,網際網路下半場,跨領域的生態戰變得越來越常見。今日頭條做起了搜索,美團搞起了打車,順豐送起了外賣,皆是如此,其本質就是基於自身能力的一種周邊延伸。

擦槍走火的生態戰在所難免,短視頻作為新的內容承載形式,與生俱來的顛覆性導致它自帶招敵基因。未來,短視頻平臺與在線音樂、在線視頻垂直生態巨頭的碰撞也在所難免,最後短視頻能咬掉多大一塊肉,音樂與長視頻巨頭又會如何拆招?我們靜觀其變。

【鈦媒體作者介紹: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網際網路江湖,微信號: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資訊,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抖音快手的明星戰事
    應該認為,這些發展和近期事件有著相當大的關係,但根本上還是脫胎於抖音和快手自身的平臺生態,兩家雖然存在直接競爭,但目前在明星領域並未形成直接對立。反過來說,明星為短視頻平臺站臺並不等同於消耗式站臺,這裡很大程度上也在成為明星們關鍵的宣發和營銷平臺。 抖音和快手的明星畫像有哪些不同?他們的明星路徑分別是如何形成,又是否走得通?
  • 百城關注|微博、抖音和快手的網紅戰爭
    B站則DAU超過3000萬,和微博、抖音、快手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但B站的內容層次相對完整,「動態+短視頻+長視頻」的產品體系讓它從一個純視頻網站變成了一個年輕人的亞文化社區。雖然B站DAU遠低於微博、抖音、快手,但和這三家用戶無門檻註冊不同,B站註冊會員時,需要進行註冊考試,回答100道題目超過60分之後,才能進場。高註冊門檻使得B站的用戶質量、用戶黏度、付費意願都遠超過其他平臺。
  • 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那些看得見的粉絲價值……
    抖音:抖音是大眾生活休閒娛樂的聚集地,幽默搞笑、音樂類KOL和明星最受歡迎,其粉絲量的佔比均高於KOL的佔比,美女帥哥類的KOL量佔比最高,但粉絲量佔比明顯低於KOL量佔比,表明抖音遍地都是「顏值派」。
  • 抖音快手加速拉攏明星,可生態圈子還沒建成
    快手也不甘示弱,此前在「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被世界看到」的普惠流量思維下,快手對明星戰略一直「佛系」對待。今年開始,快手一反原有的風格,邀請了多位高流量明星,黃子韜、鄭爽、張雨綺、周杰倫、迪麗熱巴、楊冪都先後入駐快手。
  • 抖音快手上的香港明星
    今天打算和大家聊聊一個現象 ,流量明星在過氣以後通常都做什麼。
  • 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知乎七大平臺的玩法
    以快消行業為例,像母嬰育兒、食品飲料和美妝日化,都用的是組合方式。比如說母嬰育兒最大的組合方式是抖音+微博+微信;食品飲料是抖音+快手,因為它的單價比較低,所以就需要更多的平臺曝光機會;美妝日化更側重於轉化的平臺,比如抖音+B站+微博等。
  • 抖音快手們在「娛樂至死」的爭議聲中將走向何方?
    短視頻並非長視頻的碎片版,也不是微博的視頻版,它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因而短視頻平臺在一些特性上與長視頻平臺、網路遊戲、微博等社交平臺都有共通之處,卻也有其獨特的特點。2011年初,快手推出短視頻前身——GIF快手,類似於「無聲版」短視頻,同年11月秒拍發布,而快手不久後也正式轉型為短視頻社區。2013年,微博引入秒拍、騰訊推出微視,這都是網際網路巨頭們最初在短視頻領域的布局。2014年之前,移動網際網路尚在建設,短視頻成長緩慢。
  • 從抖音快手到B站網易雲,巨頭們為什麼要做「畢業季歌會」?
    7月,仿佛是每年夏天裡最具青春彩色和離別意義的時間,又一批初高中學生黨們迎來畢業季。而今年的畢業季由於疫情影響,唱K、聚餐、看電影、集體旅遊等這些線下活動都被迫中斷,學生們「雲端見」,各內容平臺則以各種形式開啟了線上畢業活動。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內,已經有6家平臺舉辦了線上畢業相關活動。
  • 混在抖音快手上的香港明星
    三十年過去了,那些曾經當紅的香港明星們已經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可能有人會問,他們都去哪兒啦?但最近,我在抖音和快手上發現了他們的蛛絲馬跡。閒暇之餘,在抖音上發發視頻。分享的內容也無非是美食、寵物、喜歡的衣服。然而安穩富足的日常生活其實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在抖音濾鏡下她就像任何一個好看的女演員。她的青春沒有被白白浪費過,仍然美麗如昔。
  • 與抖音貼身肉搏的快手,為什麼需要周杰倫?
    有業內人士認為,快手與抖音的用戶重合度越來越高,已經進入互相搶流量階段,從近來雙方的動作看,明星流量池是雙方下一個肉搏的戰場。在這方面,抖音的布局更早,具備先發優勢,而快手拿下周杰倫的這一系列權益,相當於是補齊頂流空缺。這場名人爭奪戰中,抖音和快手的路線有何差異?它們分別看重明星的什麼能力?燃財經將從流量、版權、帶貨三個維度分析對比。
  • 抖音淘寶狂叫囂,快手直播拼刺刀
    至於直播賣貨有多火,從李佳琦和薇婭天天上微博熱搜也能看出來,從前都是某某明星怎麼了,現在是某某明星在李佳琦/薇婭直播間幹什麼了,帶貨主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已經超出賣貨本身。吳亦凡在薇婭直播間吃大碗寬面: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所有平臺中,最能帶貨的紅人分布最多的地方不是淘寶直播,也不在抖音,是快手。
  • 快手、抖音搶食B站
    短視頻平臺們想要讓內容更加多元化。而擁躉眾多、凝聚力強的二次元用戶群體,開始成為抖音和快手爭奪的重點。2019年12月,快手發布了《快手二次元生態報告》,報告顯示,在2019年,快手泛二次元內容達到1000萬條,獲得500億次點讚,累計播放224億次。動漫IP們也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駐紮。
  • 快手抖音搶食B站
    二次元則是文化領域的「五環之外」人群,他們數量龐大,消費和表達欲望強烈,對於B站上市,也立下了汗馬功勞。龐大的用戶量意味著磅礴的流量紅利,如同下沉市場在前幾年引發了電商大戰一樣,二次元領域也正在引發內容平臺的激戰。畢竟,抖音和快手也正在面臨用戶(DAU和註冊用戶)增速放緩和營收壓力。
  • 海外版抖音快手的小姐姐們在玩什麼
    一是咳嗽,二是打噴嚏,三是……刷抖音快手。你別說,機哥最近刷不過癮,突然想到之前新聞說抖音、快手早已走向海外,席捲了日韓、東南亞等地區。說幹就幹,機哥費了好大勁,裝上了海外版的抖音(Tik Tok)和快手(Kwai)。
  • 抖音快手的「聲音」戰役
    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家短視頻流媒體,音樂一向是推動快手抖音社區運轉的高速馬達,而版權又是平臺發力音樂內容的關鍵,周杰倫的頭部效應是雙方音樂沙場上的一個縮影。不得不說,近兩年,我們能夠看到短視頻平臺走上了在線音樂平臺的「老路」,搶奪音樂版權,與各大唱片公司達成合作,搶奪頭部音樂人,這種在音樂內容領域雙管齊下——買版權造原創雙管齊下的方式似乎成為了既定方法論。
  • 帶貨三國殺:抖音、快手、淘寶直播,有何不同?淘寶直播、抖音快手...
    用一個各位看官都能理解的,不準確的描述:微淘可以看做是淘寶微博、有好貨就是淘寶小紅書、哇哦視頻就是淘寶抖音、品牌號是淘寶公眾號,彼此互相聯動,把文字、圖片、短視頻、直播(互動長視頻)各種內容工具串聯在一起。幫助品牌在一個app內完成聲量到銷量,種草到拔草的營銷短鏈。 淘寶直播的定位是「生活消費類直播」,要有趣、有料、有用。
  • 快手與抖音搶跑,能搶下「短視頻第一股」嗎?|焦點
    過去一年,抖音和快手之間的纏鬥,一路從用戶規模、產品形態、直播電商延伸至資本市場,現在它們或許會為「短視頻第一股」的名頭展開新的較量。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首發作者:海棠葉編輯:雷緩之設計:布冬編輯助理:朱智琪披荊斬棘9年,快手終於正式按下了奔赴資本市場的按鈕。
  • 社會搖正式進軍抖音,抖音要成為下一個快手?網友:封殺抖音
    然而這種早就消失的舞蹈卻被一個叫牌牌琦的網紅小火發揚光大。因為影響實在太大,而牌牌琦在前段時間也遭到封殺。很多人都表示欣賞不來這種舞蹈,當然小編也是。這種舞蹈以及現在的網絡傳播,很容易給未成年引導一種不健康的社會價值觀。牌牌琦是社會搖的祖師爺了,視頻點擊量也是非常高的。形成的影響風氣很是不好。
  • 攪局電商後,抖音快手開始「飆戲」
    早在今年 4 月,抖音就邀請話題人物羅永浩在抖音開啟了自己的直播首秀,為帶貨直播拉足噱頭,最終帶貨1. 1 億元。隨後越來越多的明星、企業大佬們也都相繼走進抖音直播間。當晚相關討論也衝上了微博熱搜,快手這位剛官宣不久的代言人猛刷了一波存在感。
  • 產品與算法:抖音、快手的生態成因_鳳凰網
    相對而言,抖音更側重內容與人的連接,社交屬性相對弱。快手:快手的創始人宿華說過「讓每一個人都有能力記錄自己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被世界看到,從而消解每一個人的孤獨感,提升每一個人的幸福感。」2)內容創作者(明星/KOL/KOC/素人等)們是反饋機制是怎樣的?3)結合以上兩點,用戶獲得持續增長。我們本章就討論兩大平臺的算法及運營邏輯,分別造就了如何的創作者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