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成功「剎車」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全程測控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29日電 (呂炳宏 寇瑞強 郭超凱)「近月制動軌控開機!」「『林海』跟蹤正常!遙外測數據正常!」

11月28日20時58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成功上注來自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遙控指令,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動機成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環月橢圓軌道,第一次近月制動獲得圓滿成功。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工況正常。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研人員正在工作。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供圖

連日來,黑龍江省東部普降大到暴雪,惡劣的天氣狀況無疑為「林海牧星人」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暴雪天氣過後,我們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開展通信線路巡檢與積雪清理,確保參試設備能夠正常投入任務中。」佳木斯深空站站長韓雷說。

與此同時,地處戈壁深處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在同步接收探測器遙測及數傳數據。在採訪中,喀什深空站站長楊延濤告訴記者,嫦娥五號任務飛行階段多、重要節點多、探測器組成部分多、姿態變化頻繁、信息傳遞關係複雜,切換時間十分緊湊,任務要求之高前所未有。為此,喀什深空站三套深空測控設備將首次同時投入到單一任務中,以確保他們能在不同測控模式下完成多目標跟蹤測控。

作為支持嫦娥五號任務實施的重要系統,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青島測控站等測控站點組成的深空測控網將持續接收、記錄探測器遙測和數傳數據,實施測軌和上行遙控及幹涉測量原始數據的採集記錄與傳輸,為嫦娥五號提供強大測控支持。

在後續全任務階段中,深空測控網將持續接收、記錄探測器遙測和數傳數據、實施上行遙控、測軌以及幹涉測量原始數據的採集記錄與傳輸,全程保障嫦娥五號奔月之旅。

與此同時,在青藏高原與內蒙古草原,第一、第三活動測控站正在嚴密組織任務演練。為準確預報返回器落點,精準指引搜救單位快速實施回收,他們已相繼組織千裡轉場、裝備展開與聯調聯試。目前,「追星大篷車隊」已完成任務準備,時刻嚴陣以待,靜候「嫦娥」滿載凱旋。(完)

相關焦點

  •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各站點圓滿完成嫦娥五號第一次近月制動測控工作
    11月28日20時58分38秒,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成功上注來自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遙控指令,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動機成功點火,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環月橢圓軌道,第一次近月制動獲得圓滿成功。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工況正常。
  • 追「嫦娥」的人:精準測控 為嫦娥五號找到回家的路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在即,為提供更加精準的測控數據,準確預報返回器落點,精準指引搜索回收分隊快速實施回收,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兩支活動測控分隊千裡轉場,分別來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和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靜候「嫦娥」「回家」。
  • 5分鐘帶你了解西安衛星測控中心
    航天熱點●中國航天測控系統的神經中樞昨天早晨,朝聞天下《從這裡走向星辰大海》系列節目走進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目前,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長期管理著我國200餘顆在軌太空飛行器,對境內外幾十座測控站進行信息和指令的收發、處理工作,是我國航天測控系統的「神經中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能夠統籌協調天地基測控網資源,具備支持我國四個發射場同時發射衛星的測控能力。
  •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鑫——把衛星當成自己的孩子
    6月24日凌晨,伴隨著清晰洪亮的調度口令,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第一指揮大廳再次迎來「牧星人」特有的慶祝儀式:巨大的螢屏上亮起「大紅屏」,一行「熱烈祝賀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第一次軌道控制圓滿成功」的金色大字在鮮紅底色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10多個小時前,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飛向茫茫太空。
  • 遠望7號船精準測控亞太6C通信衛星
    新華網南京5月5日電(魏龍、楊林海)我國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後,遠望7號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為衛星準確入軌運行提供了重要測控支撐。    據介紹,火箭升空飛離祖國陸基測控視線後,天鏈中繼衛星和遠望7號船在太平洋上空搭接海上測控弧段,遠望7號船及時捕獲跟蹤,並利用測控數據計算相關飛行參數,同時完成了各類信息交換傳輸,圓滿完成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星箭分離後衛星測控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打卡月球表面 西安力量助力「五妹」安全落月!
    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於預先選定的月球表面區域,舉世矚目的「五妹」成功「打卡」,標誌著我國科學探測器第三次成功軟著陸於月球表面。此次,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研製的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測控天線、數傳子系統是「五妹」輕盈落月的關鍵。
  • 陝西「智造」為「探月之旅」全程護航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返回地球母親的懷抱,成功降落在預定著陸地點。這背後,離不開陝西「智造」的全程呵護。航天五院西安分院「黑科技」護航「五妹」探月之旅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此次為嫦娥五號研製了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交會對接微波雷達、測控天線、數傳子系統,為其實現「繞、落、回」全程護航。
  • 「嫦娥五號」開啟月球採樣之旅 西安硬科技貢獻「最強大腦」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時隔48年的月球探測地月往返之旅。
  • 一圖回顧嫦娥五號這段不可思議的旅程!
    一圖回顧嫦娥五號這段不可思議的旅程!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成功著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及各測控站點成功實施探測器返回段測控任務。點擊視頻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全過程↓ ↓ ↓從11月24日凌晨發射,嫦娥五號經歷了近月制動、月面著陸、採樣、月面起飛、月軌對接、月地轉移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之後,終於成功回到地球。現在,讓我們重新回顧嫦娥五號這段不可思議的旅程☟☟
  • 成功返回!西安分院全程呵護「五妹」探月之旅
    12月17日,在完成繞月飛行、月面著陸、月面採樣、動力上升、交會對接等一系列精彩的動作之後,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家族的「五妹」——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西安分院研製的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交會對接微波雷達、測控天線、數傳子系統為探測器實現「繞、落、回」全程護航。
  • 嫦娥一號到五號的歷史成果
    這標誌著繼嫦娥一號完成「繞月」探測任務之後,我國開始進入探月二期工程——「落月」探測階段。 昨天,早報記者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國防科工局探月中心了解到,目前,嫦娥二號已完成各項準備工作,進入發射「讀秒期」,確切發射時間或將於9月29日正式對外公布。據央視報導,承擔著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號船隊已經全面做好準備。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針對新特點和新挑戰,擔任此次搜索任務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隊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最複雜情況,更新改造設備十餘套,準備了各種「神器」,還組織進行了多次貼近實戰的訓練演練。在距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早已啟航出海。由於嫦娥五號返回大氣層時,與周圍空氣劇烈摩擦,導致返回器表面的高溫高壓電離氣體層如劍鞘一般,隔絕其與地面測控站間的通信,形成黑障區。遠望3號船的使命,便是在預定海域執行返回器初次再入黑障區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等測控任務。
  • 遠望3號船圓滿完成天鏈二號01星海上測控任務
    新華社遠望3號船4月1日電(高超、何露東傑)3月31日深夜,我國成功發射天鏈二號01星。遠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3號船持續測控500餘秒,保障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飛行20多分鐘後,抵達遠望3號船測控弧段。
  • 合肥智慧助力嫦娥五號成功升空
    合肥在線訊(趙明玉 記者 王旭)2020年11月24日,我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收官之戰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來自合肥高新區的科研機構提供相關設備為「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助力。
  • 「硬科技」「軟實力」遍地開花 刷屏國內主流媒體 西安亮出多份...
    與此同時,西安硬科技助力「嫦娥」奔月、「奮鬥者」號逐夢深海,「博物館奇妙夜」啟幕,「陝味兒」電視劇《裝臺》精彩亮相央視等一大波好消息,被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等多家權威媒體爭相報導。硬科技領域捷報頻傳11月26日,《西安:全國第7,全球第60!》的消息一經推出,一度刷屏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各大平臺。
  • 遠望6號船起航執行嫦娥四號中繼星海上測控任務
    新華社南京5月5日電(李國利、魏龍)遠望6號船5日上午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赴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執行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海上測控任務。  根據計劃,嫦娥四號探測器年底發射,將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這顆被命名為「鵲橋」的中繼星承擔著地球與月球背面的通信重任,事關嫦娥四號任務成敗。
  • 嫦娥五號回程牽動幾個兵種?探月歸來發揮巨大作用,全軍矚目
    要說2020年下半年最振奮咱們國家士氣的事情,嫦娥五號上天探月一定榜上有名。在過去的半個月中,嫦娥五號的各種消息充斥在各大新聞客戶端的頭版頭條,經過漫長的等待,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終於回家了!網友等待嫦娥五號回家所做的海報根據官方消息,嫦娥五號已於17號凌晨返回地球。
  • 為了嫦娥五號回家,遠望人在「黑障區」牽線搭橋
    高 超 亓 創 科技日報記者 張 強攜帶著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此刻,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遠望3號船上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 嫦娥五號 月球之旅
    此次組合體成功分離前,在飛行控制團隊的精確控制下,經兩次軌道修正、兩次近月制動「剎車」,嫦娥五號得以成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 本次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成功落月,還要實現月面採樣、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首創性任務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