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鑫——把衛星當成自己的孩子

2020-12-24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主發動機關機!第一次軌道控制正常,結束!」6月24日凌晨,伴隨著清晰洪亮的調度口令,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第一指揮大廳再次迎來「牧星人」特有的慶祝儀式:巨大的螢屏上亮起「大紅屏」,一行「熱烈祝賀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第一次軌道控制圓滿成功」的金色大字在鮮紅底色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

10多個小時前,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飛向茫茫太空。這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收官之戰,也是王鑫參加工作20年來,第25次護送北鬥衛星成功入軌。

2000年10月31日,我國北鬥一號首顆衛星成功發射,讓世人為之震驚,也讓剛剛畢業的王鑫立下航天報國的遠大志向:一定要熟練掌握「守護」北鬥的本領,為我們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保駕護航!

從此,王鑫認真鑽研衛星技術資料、潛心學習測控系統業務知識,不到一年時間就成長為北鬥一號衛星在軌長期管理技術負責人。3年後,王鑫從衛星長期管理崗位上脫穎而出,轉戰到衛星測控總體崗位。

從新人到技術專家,王鑫不知經歷過多少次突如其來的實戰淬火。2007年2月3日,北鬥一號04星剛剛發射入軌就突發意外——太陽帆板在展開過程中,下行信號突然消失。

「立即搶救!」建立初態、重新捕獲、變軌控制……王鑫帶領團隊連續展開300餘個遙控操作,應急處置500餘次,發送遙控指令11萬餘條……經過2個多月的全力搶救,終於牽引衛星逐步飛入正軌。

「你知道我有多擔心你嗎?」當王鑫長舒一口氣回到家中,丈夫對她如是說。那時候,王鑫剛剛懷孕不久。

在每名「牧星人」眼裡,遨遊太空的一顆顆衛星同樣是他們心中無限愛戀的孩子,縱使千難萬險,也要精心守護。

2015年,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正式提上日程。從區域導航到全球組網,表面上看,只是多發幾顆衛星的區別,然而3年30星的空前發射密度、獨特的星座組網部署理念、全新的衛星平臺、更為複雜的通信體制……對王鑫的年輕團隊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北鬥三號某顆衛星軌道控制過程中,王鑫準確地發現了重大異常,並及時組織團隊進行處置,確保衛星順利進入工作軌道,為北鬥系統如期完成全球組網作出了重要貢獻。

「按照計劃,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衛星還要進行4次軌道控制,才能在地球同步軌道成功定點。」王鑫說,北鬥系統全球組網勝利在即,他們將精心呵護每一顆衛星,為全球用戶提供一流的高精度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田枝 呂炳宏 本報記者 安普忠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剎車」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全程測控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9日電 (呂炳宏 寇瑞強 郭超凱)「近月制動軌控開機!」「『林海』跟蹤正常!遙外測數據正常!」11月28日20時58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成功上注來自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遙控指令,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動機成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環月橢圓軌道,第一次近月制動獲得圓滿成功。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工況正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研人員正在工作。
  • 5分鐘帶你了解西安衛星測控中心
    航天熱點●中國航天測控系統的神經中樞昨天早晨,朝聞天下《從這裡走向星辰大海》系列節目走進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目前,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長期管理著我國200餘顆在軌太空飛行器,對境內外幾十座測控站進行信息和指令的收發、處理工作,是我國航天測控系統的「神經中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能夠統籌協調天地基測控網資源,具備支持我國四個發射場同時發射衛星的測控能力。
  •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各站點圓滿完成嫦娥五號第一次近月制動測控工作
    11月28日20時58分38秒,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成功上注來自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遙控指令,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動機成功點火,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環月橢圓軌道,第一次近月制動獲得圓滿成功。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工況正常。
  • 網際網路+時代下,衛星也能在線「網購」?
    日前,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西安航天基地開幕。大會特設數字共築新基建——商業衛星分論壇,聚焦商業航天,從衛星研製、測運控服務、星基導航等方面探討商業衛星的前沿技術、產業動態,分析產業邏輯與未來格局,探討商業衛星發展的可能。
  • 遠望7號船精準測控亞太6C通信衛星
    新華網南京5月5日電(魏龍、楊林海)我國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後,遠望7號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為衛星準確入軌運行提供了重要測控支撐。    據介紹,火箭升空飛離祖國陸基測控視線後,天鏈中繼衛星和遠望7號船在太平洋上空搭接海上測控弧段,遠望7號船及時捕獲跟蹤,並利用測控數據計算相關飛行參數,同時完成了各類信息交換傳輸,圓滿完成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星箭分離後衛星測控任務。
  • 海洋衛星應用發展研討會隆重召開!|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辦、航天五院總體部承辦
    2011年8月16日,衛星成功發射升空;2012年3月2日,交付給用戶國家海洋局,正式投入使用;五年來,衛星在軌運行穩定,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果,綜合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國內外海洋動力環境信息獲取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獲得了各界用戶的一致好評。值此海洋二號衛星在軌穩定運行八周年之際,由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辦,總體部承辦的海洋衛星應用發展研討會隆重召開。
  • 中國成功發射「亞太7號」通信衛星
    簡介:  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2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約26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正常,衛星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發射五周年
    北京時間2016年1月16日0時57分,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總承包商,為白方客戶建造並交付了白俄羅斯國家衛星通信廣播系統。五年來,在各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白俄羅斯國家衛星通信廣播系統運行平穩,向白俄羅斯國內外用戶提供了可靠衛星通信服務,尤其是向歐洲及非洲地區提供高畫質電視服務。目前,星上轉播了超過300個電視和廣播頻道。白俄羅斯通信衛星項目為白俄羅斯培養了50餘名衛星通信領域工程師,白方稱之為「國家新興領域不可替代的專家」。
  • 蒜泥科技與星眾空間聯合打造微小衛星聯合研發測試中心
    成立伊始,星眾空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就在商業航天領域展示出了自己的技術實力和優勢。 研發設計出世界首個基於金屬3D列印技術製造的立方星部署器 與蒜泥科技聯合打造「微小衛星聯合研發測試中心」
  • 追「嫦娥」的人:精準測控 為嫦娥五號找到回家的路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在即,為提供更加精準的測控數據,準確預報返回器落點,精準指引搜索回收分隊快速實施回收,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兩支活動測控分隊千裡轉場,分別來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和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靜候「嫦娥」「回家」。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一箭六星帶來火箭尾跡雲「奇觀」 |衛星|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
    12月7日16時5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
  • 在線航天日專訪|航天馭星趙磊:讓衛星更好用,讓衛星更易用
    讓衛星更好用,讓衛星更易用航天馭星CEO 趙磊航天馭星專注於為商業衛星提供在軌管理解決方案,如今已建成了覆蓋全國的商業衛星測控網,累計服務衛星數量已達42顆。趙磊:航天馭星是國內領先的商業衛星測運控服務商,以「讓衛星更好用,讓衛星更易用」為使命,致力於為全球商業衛星提供低成本、高可靠、便捷的衛星在軌綜合服務和衛星應用解決方案。公司現已建成了覆蓋全國的商業衛星測控網,完成了42顆衛星的測控任務,在國內商業衛星測控服務市場佔有率超過80%。
  •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上海這群孩子「指揮」衛星給地球和太空拍下合影,下一步是…
    12月13日下午,二十幾個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二年級的孩子,在活動中心老師指導下,第一次獨立操作獲得完整的衛星圖像數據。1小時後,第二顆衛星如約而至,但高頻無線信號被周圍的高樓阻擋,信標依然沒有出現。時間一分一秒流逝,計劃中的時間只剩下不到5分鐘了!終於,大屏幕上的譜線出現了變化,這顆衛星在眾人期盼中從蒼穹中閃現。隨著地面測控指令發出,衛星各項技術數據飛快下傳。胡仲奕同學帶領的測控組在老師指導下,在緊張的瞬間,輕按滑鼠,果斷地發出了拍攝指令。1、2、3……時間幾乎剛好!
  • 中國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覆蓋海上"絲綢之路"
    圖  新浪科技訊 10月17日消息,北京時間10月17日00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約26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正常,衛星準確進入近地點212公裡、遠地點41965公裡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遠望5號船圓滿完成亞太6D通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中新網遠望5號船7月10日電 中國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通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遠在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5號船精準測控,圓滿完成衛星海上測控任務。遠在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5號船精準測控,圓滿完成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王煦之攝火箭升空飛行約21分鐘後,順利抵達遠望5號船測控弧段。作為此次任務唯一的海上測控點,遠望5號船與陸地測控站之間無搭接,關鍵時刻還要做好應急測控準備。任務中,各系統默契配合,持續海上測控約300秒,準確高效地向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發送實時測控數據。
  • 中國發射亞太9號通信衛星 覆蓋全球75%人口地區(圖)
    10月17日0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   10月17日0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圖為火箭升空瞬間。
  • 「亞太九號」正式在軌交付香港衛星運營商
    「亞太九號」衛星設計有6個波束,可以實現波束間切換,並裝載32路C波段和14路Ku波段共計46路衛星轉發器,其在進一步提升亞太系列衛星通信服務功能的同時,也將為國家的海洋戰略及「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多支持,市場前景廣闊。  「亞太九號」是香港亞太公司首次採購基於「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建造的通信衛星,也是中國航天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