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發射五周年

2021-01-18 航天長城

北京時間2016年1月16日0時57分,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總承包商,為白方客戶建造並交付了白俄羅斯國家衛星通信廣播系統。

五年來,在各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白俄羅斯國家衛星通信廣播系統運行平穩,向白俄羅斯國內外用戶提供了可靠衛星通信服務,尤其是向歐洲及非洲地區提供高畫質電視服務。目前,星上轉播了超過300個電視和廣播頻道。

白俄羅斯通信衛星項目為白俄羅斯培養了50餘名衛星通信領域工程師,白方稱之為「國家新興領域不可替代的專家」。

長城公司積極協助白俄星公司創新業務模式,近一年來,轉發器出租率提高了近30%;此外,利用其地面站基礎設施及其成熟的人才隊伍,開拓了衛星數據接收以及衛星測控等服務。

相關焦點

  • 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殘骸墜落湖南綏寧山區
    2016年1月16日0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這是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顆通信衛星,也是中國航天首次向歐洲用戶提供衛星在軌交付服務。中國航天邁出了開拓歐洲市場、服務世界航天的重要一步。衛星殘骸,落在了湖南綏寧陽田村田野中,幸好未造成傷亡。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開啟空事衛星時代!天儀聯合北航發射成功空事衛星一號
    > 今天(11月6日)11時19分,由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中國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覆蓋海上"絲綢之路"
    中國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圖  新浪科技訊 10月17日消息,北京時間10月17日00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約26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正常,衛星準確進入近地點212公裡、遠地點41965公裡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作品徵集和評選...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導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特舉辦「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作品徵集和評選活動
  • 快舟一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失利
    9月1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來噩耗,由中國商業固體運載火箭主力—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任務失敗。火箭在發射升空之空之後飛行姿態出現異常,最後連帶衛星一同墜毀,目前正在排查失利原因。
  • 搭載長徵八號,廈大海絲一號衛星發射,在太空助力海洋研究!
    剛剛「海絲一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海絲一號衛星宣傳片海絲一號檔案體重:約180公斤波段:C波段海絲一號衛星可用於為全球變化背景下海洋動力環境參數的遙感反演、海洋災害監測、洪水監測和地表形變分析等提供有力支持。近年來,隨著微電子技術、快速低成本發射和衛星模塊化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全球微小衛星產業正處於蓬勃發展期,發射數量逐年大幅增長。
  • 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50年全景掃描[組圖]
    頃刻之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地動山搖,火光沖天。2000年10月31日晚,隨著01指揮員一聲令下,長徵火箭噴射出熊熊烈焰越飛越高,直至在太空布下我國第一顆「北鬥星」。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這個中心又接連發射北鬥一號衛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建成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通天蓋地45年——中國衛星通信事業發展的偉大徵程
    天通一號02星是我國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第二顆衛星,基於東方紅四號平臺,主要為我國周邊海域提供穩定、可靠的衛星移動通信服務。 早在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後,我國就已經提出了利用衛星進行通信的要求,衛星研製部門也展開了相應的預先研究。1974年5月19日,一封信遞到了周恩來總理的面前,信中詳細闡述了中國發展通信衛星的重要意義,建議由國家統一組織安排中國的通信衛星研製問題。
  • 力爭上郵 |《衛星通信技術》課堂 8.通信衛星
    ,並對衛星的軌道、位置、姿態進行監視和校正;監控與管理分系統:其作用是對在軌道上的衛星的通信性能及參數進行業務開通前的監測和業務開通後的例行監測與控制,其中包括轉發器功率、天線增益、地球站發射功率、頻率和帶寬等,以保證通信衛星正常;地球站分系統:包括地球站和地球站的通信業務控制中心,每個地球站都包含其中天
  • 中國成功發射「亞太7號」通信衛星
    簡介:  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2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約26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正常,衛星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失手「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發射失利
    新華社酒泉9月12日電 9月12日13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發射成功 天儀聯合北航開啟空事衛星時代
    00:00紅網時刻11月6日訊(記者 劉馳鋒 通訊員 陳紅微)11月6日11時19分,由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天儀研究院完成的第11次太空任務,發射的第19顆衛星。後續,天儀研究院將儘快完成在軌測試工作,開展衛星應用。北航空事衛星一號衛星。天儀研究院創始人兼CEO楊峰表示,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是我國空事衛星系統的首顆關鍵載荷技術驗證衛星,由北航國家空管新航行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與天儀研究院聯合設計。
  • 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當晚21時35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口令下達。遍布全國的測控網開始陸續接收到火箭上的遙測信號,地面觀測站的工作人員一直在緊張地監聽著衛星。通信線路中"跟蹤正常""信號正常"的報告不斷,運載火箭的運行很順利,如果那段熟悉的"東方紅"曲調傳來,就意味著衛星的發射成功。終於,監聽系統中傳來了這來自太空的中國之聲。
  • 海洋一號D星發射 打造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鄭逃逃攝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將大幅提升中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將開啟中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新時代,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熱烈慶祝「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熱烈慶祝"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成功發射,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順利將包含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在內的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隨後,衛星天線順利展開,衛星對日,收到遙測信號,實現正常運轉,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亞太6D衛星是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
    2020-07-10 00:31:14來源:FX168 【亞太6D衛星發射成功】2020年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銅川「絲路衛星」星座首發星「智星一號A星」成功發射
    12月22日12時37分37秒,銅川市發射的第二顆衛星——銅川「絲路衛星」星座首發星「智星一號A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13時00分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厲害了我的國
    中國「天通一號」有多優秀?1顆可抵美銥星72顆,傳輸比美還要快。大國威武,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科技不斷進步,中國夢,我們的夢,厲害了我的國。  天通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是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天通一號02星入軌後,將與天通一號01星組網運行,構成空間段。
  • 一個明星的誕生|紀念「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中國獨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並成功地進入地球軌道,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此,中國正式跨入航天時代。與會的120多位各方面的領導和專家,對發射人造衛星的目的、任務進行了反覆論證。中科院衛星設計院衛星總體組提出,這顆衛星計劃用來為發展我國對地觀測、通信廣播、氣象等各種應用衛星取得必要的設計數據,具體任務是測量衛星本體的工程參數、探測空間環境參數、奠定衛星軌道測量和無線電遙測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