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舟一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失利
9月1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來噩耗,由中國商業固體運載火箭主力—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任務失敗。火箭在發射升空之空之後飛行姿態出現異常,最後連帶衛星一同墜毀,目前正在排查失利原因。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由長光衛星研製,長光衛星是中國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吉林一號光學A星是長光衛星2015年發射的遙感衛星,創造了多項第一,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而吉林一號」高分02C星又稱內蒙古一號衛星,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與內蒙古深度合作的衛星,憑藉其高分辨、大幅寬、高速數傳等特點,可在自然資源調查、生態環境監測、城市建設以及防災減災等領域發揮作用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快舟一號甲」火箭及衛星發生成功 太保產險回應獨家承保
5月12日9時16分40秒,由中國太保旗下中國太保產險獨家承保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搭載「行雲二號」01、02雙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太保產險方面透露,這是第七次為「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提供保險保障服務。
-
快舟一號甲火箭一箭雙星!「武漢號」閃耀太空
(攝影:汪江波)湖北日報訊(記者許曠、通訊員譚青海、李文卉)5月12日9時16分40秒,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行雲二號」01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一箭六星帶來火箭尾跡雲「奇觀」 |衛星|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
12月7日16時5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
-
快舟一號發射失敗的B站衛星,本質是一場秀
就在今天午間12點17分左右,B站衛星上天了。約一個小時後,據北京航天城新媒體中心微博@我們的太空表示,此次發射失利。圖丨微博@我們的太空這顆讓小破站用戶期待,讓行業媒體側目的衛星,搭乘的是首飛的國產火箭快舟11號,同時上天的,還有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星。
-
快舟一號「一箭雙星」,萬物互聯邁出關鍵一步
據環球網報導稱,中國航天捷報頻傳,快舟一號「一箭雙星」,萬物互聯邁出關鍵一步。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使用「一箭雙星」將科工天基物聯網星座中的「行雲二號」01測試星和02測試星成功發射並圓滿入軌。如果說,「行雲工程」能夠完善,那我國將從陸地局限中走出,實現通過衛星進行勘測,更快地了解自然災害、採取自然資源、實施工程等。此外,鑑於「行雲工程」的特殊性,到時候也將可以通過無視地理問題、天氣問題、氣候問題、信號問題等,實現真正的無障礙勘測。環球網進一步指出此次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和「行雲工程」的優勢。
-
海洋一號D星發射 打造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鄭逃逃攝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將大幅提升中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將開啟中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新時代,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吉林一號」衛星航拍阿布達比 法拉利標誌清晰可見 (1/5)
「吉林一號」衛星航拍阿布達比 法拉利標誌清晰可見 (1/5) "← →"翻頁
-
熱烈慶祝「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熱烈慶祝"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成功發射,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順利將包含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在內的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隨後,衛星天線順利展開,衛星對日,收到遙測信號,實現正常運轉,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銅川「絲路衛星」星座首發星「智星一號A星」成功發射
12月22日12時37分37秒,銅川市發射的第二顆衛星——銅川「絲路衛星」星座首發星「智星一號A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13時00分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一箭雙星 快舟·傳祺GS4號運載火箭四月將發射行雲·武漢號衛星
近日,《汽車年輪》了解到,中國航天科工快舟火箭行雲衛星聯合試驗隊分批全部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後將對由武漢生產的「快舟·傳祺GS4號」固體運載火箭進行總裝測試。擬於4月中旬將「行雲·武漢號」衛星以「一箭雙星」的方式送上太空。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發射成功 天儀聯合北航開啟空事衛星時代
00:00紅網時刻11月6日訊(記者 劉馳鋒 通訊員 陳紅微)11月6日11時19分,由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天儀研究院完成的第11次太空任務,發射的第19顆衛星。後續,天儀研究院將儘快完成在軌測試工作,開展衛星應用。北航空事衛星一號衛星。天儀研究院創始人兼CEO楊峰表示,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是我國空事衛星系統的首顆關鍵載荷技術驗證衛星,由北航國家空管新航行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與天儀研究院聯合設計。
-
開啟空事衛星時代!天儀聯合北航發射成功空事衛星一號
> 今天(11月6日)11時19分,由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搭載長徵八號,廈大海絲一號衛星發射,在太空助力海洋研究!
剛剛「海絲一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等單位聯合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高亮 攝)>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海絲一號衛星宣傳片海絲一號檔案
-
運載火箭發射進入快車道,商業發射市場蓄勢待發
1990年4月,公司以長徵三號火箭將美國休斯「亞洲一號」衛星送入軌道,開始中國第一次國際商業發射服務。依託航天科技火箭技術,推出「長徵快車」服務。長城工業依託航天科技一院和八院研製的各型長徵火箭推出「長徵快車」服務,通過星座組網、專享發射、搭載發射和集簇發射(年度定時、定時軌道發射)等形式,為各類用戶提供快速、穩定、可靠的一站式商業發射服務。
-
從海洋一號A星到海洋一號D星 揭秘我國海洋水色觀測衛星家族
海洋一號D衛星三維渲染圖。本文圖片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6月11日,海洋一號D衛星搭乘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衛星太陽翼順利展開,衛星在軌運行穩定,狀態良好,標誌著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開啟了我國海洋水色業務衛星組網觀測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