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覆蓋海上"絲綢之路"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中國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圖

  新浪科技訊 10月17日消息,北京時間10月17日00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約26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正常,衛星準確進入近地點212公裡、遠地點41965公裡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亞太九號」衛星是亞太公司首次採購的基於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建造的通信衛星,也是中國航天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是中國航天的第七個衛星在軌交付項目。

  「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採用東方紅四號(DFH-4)衛星平臺,發射質量為5250千克,設計壽命15年,為了減輕重量,首次採用大容量鋰電池,節約80公斤重量,採用了熱控、布局、結構等一系列優化技術,實現衛星效率最大化。

  該衛星共有46路轉發器(32路C波段和14路Ku波段),計劃定點於東經142度地球同步軌道,接替亞太9A衛星,投入正式使用後,Ku波段可覆蓋從東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廣大區域,特別實現了中國周邊海域的完整海洋信號覆蓋,將降低海上「絲綢之路」的海事寬帶通訊價格、增加船舶大數據及海上船舶對外通訊、獲取資訊的能力,助力中國的海洋戰略發展。

  用於此次發射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是現役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可將質量為5500千克的有效載荷送入標準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本次發射火箭相比2012年發射亞太七號衛星的火箭做了一系列改進,提高了火箭的控制系統、動力系統能力,增加了火箭發射的可靠性,在製造精度上大幅提升,使入軌精度再次提高,遠超軌道精度規範要求,實現發射過程全自動化。本次衛星發射是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14次發射,該系列火箭承擔了中國航天現時期所有高軌道的發射任務,其中長三甲系統火箭發射成功率達98%,屬世界領先水平。

  這次發射任務是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於2013年籤署的項目合同實施的。根據合同規定,長城公司作為總承包商,會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及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共同承擔「亞太九號」衛星的設計、建造、總裝、測試和發射任務,並以在軌交付方式向亞太公司交付「亞太九號」通信衛星及相關地面測控設備。

  中國商業航天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經歷過輝煌時期也曾陷入低谷, 2004年,中國航天加強了東方紅4號衛星平臺基礎上的通訊衛星市場開拓,對新興航天國家提供一站式服務,從衛星發射到在軌交付,再到提供人員培訓、保險、融資,形成完整產業體系,已向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巴基斯坦等國家成功交付多顆衛星,近期將還為寮國及白俄羅斯發射衛星。預計正在研發的東方紅5號平臺將於2018-2019年首發,可滿足8噸發射質量及更長壽命要求。

  隨著我國衛星技術發展,除了通訊衛星,遙感衛星領域也實現突破,現已向委內瑞拉提供了遙感衛星。在傳統的發射服務方面,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高可靠性、高性價比贏得了國際客戶的注意,低軌道衛星與微小衛星提供搭載服務將成為未來的提供服務方向。(郭禕)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射亞太9號通信衛星 覆蓋全球75%人口地區(圖)
    10月17日0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   10月17日0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圖為發射前倒數計時。
  • 中國成功發射「亞太7號」通信衛星
    簡介:  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2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約26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正常,衛星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C衛星
    5月4日0點6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亞太6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亞太6C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採用東方紅四號平臺,設計壽命15年,搭載包括C、Ku、Ka頻段共45路轉發器。
  • 長徵三號乙成功發射亞太6C衛星:7月交付後將接替亞太6號
    新華社 圖科技日報5月4日報導,記者4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獲悉,5月4日0時0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亞太6C衛星發射升空。該衛星計劃於7月正式在軌交付。「替代星」勇爭市場亞太6C衛星由五院抓總研製,是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為亞太6號衛星準備的替代星,可覆蓋中國、東南亞、澳大利亞以及美國夏威夷等國家和地區。其在軌交付後,將接替亞太6號為亞太地區用戶繼續提供高質量通信廣播服務。
  • 遠望7號船精準測控亞太6C通信衛星
    新華網南京5月5日電(魏龍、楊林海)我國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後,遠望7號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為衛星準確入軌運行提供了重要測控支撐。    據介紹,火箭升空飛離祖國陸基測控視線後,天鏈中繼衛星和遠望7號船在太平洋上空搭接海上測控弧段,遠望7號船及時捕獲跟蹤,並利用測控數據計算相關飛行參數,同時完成了各類信息交換傳輸,圓滿完成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星箭分離後衛星測控任務。
  • ...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亞太6D衛星是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
    2020-07-10 00:31:14來源:FX168 【亞太6D衛星發射成功】2020年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董事長陳融聖和亞太衛星(深圳)總經理李傑談海洋通信衛星應用
    10月12日,達華智能(集團)董事長陳融聖和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總經理李傑做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演播室,詳細解讀強強聯手打造的基於數字海洋的「三網一中心」衛星海聯網工程。
  • 不忘初星-亞太6號衛星榮休
    2005年4月12日,搭載50路C、Ku頻段轉發器的亞太6號衛星使用中國長徵三號乙火箭發射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完美演繹了長徵運載火箭發射「歐洲化」通信衛星的首秀。在隨後的7~8年時間裡,長徵運載火箭又陸續發射了5顆歐洲製造商製造的「歐洲化」通信衛星,其中都蘊含亞太6號衛星的開創性貢獻。
  • 人保財險主承保「亞太7號」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5日訊 2012年3月31日18時27分,亞太7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人保財險作為首席承保人承保了亞太7號衛星發射加一年在軌保險,保額2.55億美元,承保比例88.24%。
  • 亞太7號衛星新增資源幾乎全部被預租預定
    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2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為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他告訴中新社記者,亞太衛星利用市場運作,通過市場和客戶調研,前瞻謀劃、布局未來發展,制定出「亞太7號」接替「亞太2R」的完整計劃,從而實現在接替過程中,不僅沒有客戶離開,而且「亞太7號」新增的衛星資源,在發射前就幾乎全部被客戶預租或預定。
  • 衛星商戰:中國亞太7號把生意做到美國國防部
    亞太7號自述:一顆商業衛星的旅程我的名字叫「亞太7號」,目前是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下稱「亞太通信」)運營的一顆商業通信衛星,主要功能是為大家提供電視傳輸、衛星通信服務,以及電視直播和跨洲際通信廣播服務,服務範圍涵蓋亞非歐及澳大利亞等地區。
  • 亞太衛星深度報告(下):核心投資邏輯
    其中,母公司中國衛通運營中星6A、中星6B、中星6C、中星9號、中星9A、中星10號、中星11號、中星12號、中星15號、中星16號等10顆在軌衛星,亞太通信運營亞太5號、亞太6號、亞太7號、亞太9號、亞太6C、亞太5C等6顆在軌衛星(亞太5C和亞太6C已經陸續完成了對亞太5號和亞太6號的接替任務)。
  • 「亞太7號」背後的衛星商戰
    美國大兵要租用中國衛星。今年5月,美國國防部透露,將會繼續租用中國商業衛星「亞太7號」,為美軍非洲司令部提供通信服務。而美共和黨議員卻認為,此舉將嚴重威脅美國的情報安全。  這則消息在引發舌戰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多人對「亞太7號」的興趣。在此,我們將對其出身、運營以及身價等進行詳解。
  • 《海上絲綢之路》獲「亞太廣播聯盟獎特別獎」
    本屆亞太廣播聯盟獎最引人關注的是,亞太廣播聯盟大會組委會在評獎活動中專設了「亞太廣播聯盟獎特別獎——絲綢之路·國際傳播獎」。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積澱的絲綢之路,多年來一直是紀錄片創作的熱門題材。改革開放後,中國參與的第一部國際合作紀錄片,就是1980年中央電視臺與日本NHK聯合攝製的《絲綢之路》。
  • 「鑫諾六號」升空接班「鑫諾三號」 信號覆蓋亞太
    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據新華社電 9月5日0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送入太空,並將接替鑫諾三號開展工作。正在駐西昌部隊調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觀看了發射。
  • 亞太9號獨特性能助力載人深潛新紀錄
    本篇就不再贅述它的科普、深潛的技術,而是重點介紹這麼深的海底,奮鬥者是如何將4K高畫質電視畫面實時傳回北京,和亞太9號衛星獨有的一項性能扮演的作用。眾所周知,無線電波無法傳過萬米水深與海面進行通信。「奮鬥者」以往都是採用聲學通信,利用聲波在海水傳播來實現雙向通信。這種通信方式比較原始,能傳送的信息量很小。
  • 揭秘「亞太九號」有何突破?達國際主流衛星製造水平
    這是我國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標誌著我國東方紅四號大容量通信衛星平臺在國際市場領域的重大突破,提升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衛星平臺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亞太九號衛星是一顆用於廣播和通信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服務壽命15年。本次發射任務是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於2013年籤署的項目合同實施的。
  • 「亞太九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商業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新篇章
    「亞太九號」實現周邊海域全覆蓋「亞太九號」衛星採用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發射質量為5250千克,設計壽命15年,有32路C波段、14路Ku波段轉發器,定點於東經142度地球同步軌道,將接替「亞太9A」衛星。
  • 「亞太7號」覆蓋亞太、中東、非洲及大部分歐洲
    美國租用「亞太7號」衛星用來幹什麼?這顆衛星到底會不會給美國的軍事機密帶來安全威脅呢?央廣新聞記者採訪了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盧建恆,他表示,由於客戶的相關信息涉及商業機密,自己不便作出回應。但盧建恆介紹了衛星的相關情況。「亞太7號」隸屬香港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其主要股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 北鬥系統已覆蓋亞太 "一帶一路"海上運輸更安全
    中國網新聞5月15日訊(記者 張豔玲)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為發揮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保障「一帶一路」海上運輸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交通運輸部積極推進北鬥系統國際海事應用。目前,北鬥系統覆蓋了亞太地區,航行在亞太海域的船舶已經可以應用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