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系統已覆蓋亞太 "一帶一路"海上運輸更安全

2021-01-18 中國網

中國網新聞5月15日訊(記者 張豔玲)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為發揮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保障「一帶一路」海上運輸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交通運輸部積極推進北鬥系統國際海事應用。目前,北鬥系統覆蓋了亞太地區,航行在亞太海域的船舶已經可以應用該系統。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來,中國積極與國際海事組織、國際航標協會等國際組織溝通,利用亞太地區海事局長會議、中國-東協海事磋商機制會議、東協海事/海運工作組會議等平臺,加強和沿線國家在海上運輸安全方面的合作。

根據瀾滄江-湄公河海事安全監管需求及寮國、緬甸、泰國的合作意向,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在「中國-東協海上合作基金」支持下,於2016年啟動「瀾滄江-湄公河海事安全監管設施建設和管理項目」,將在中國景洪市至寮國琅勃拉邦的瀾滄江-湄公河通航航段沿線,建設8座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基站和8座VHF(甚高頻)基站,開發面向中老緬泰四國的海事安全監管與應急救助系統,實現該航段重點水域的無線通信信號覆蓋,項目完成後,該水域的航行安全將得到極大提升。

為發揮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保障「一帶一路」海上運輸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交通運輸部積極推進北鬥系統國際海事應用。國際海事組織於2014年認可北鬥系統,使北鬥系統正式成為繼GPS(全球定位系統)、GLONASS(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之後第三個取得海事應用國際合法地位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17年3月,可兼容GPS、北鬥系統、GLONASS的多系統船載接收機標準獲通過,北鬥系統國際海事應用的標準工作推進順利。

目前,北鬥系統覆蓋了亞太地區,航行在亞太海域的船舶已經可以應用該系統。在實現全球覆蓋後,北鬥系統將為各國船舶提供全球導航定位和安全保障服務,讓海上運輸更為高效和安全。

在海上搜救方面,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一直致力於推動與東協國家開展海上搜救領域的務實合作,積極推進實施「中國-東協國家海上緊急救助熱線」項目,該項目有利於進一步增進我國與東協國家搜救部門之間的理解與互信,共同提高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相關焦點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這一次,北鬥人再次腦洞大開,開創性地設計了混合星座構型,並於2012年底建成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軌道衛星共14顆衛星構成的北鬥二號系統,實現了全天時全天候為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必須覆蓋全球。  按照傳統衛星管理手段,控制使用好繞飛地球的衛星,需要有遍布全球的地面站。
  • 《海上絲綢之路》獲「亞太廣播聯盟獎特別獎」
    除了中國外,許多國家的廣播電視機構和節目製作公司也生產了不少此類題材的作品。從航運、物產、貿易、科技、文化、民心和夢想等豐富多元的層面,不僅回溯海上絲綢之路曾經的輝煌與文明,更注重凸顯當今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風貌與成就。
  • 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
    這一次,北鬥人再次腦洞大開,開創性地設計了混合星座構型,並於2012年底建成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軌道衛星共14顆衛星構成的北鬥二號系統,實現了全天時全天候為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中國北鬥,服務全球,必須覆蓋全球。按照傳統衛星管理手段,控制使用好繞飛地球的衛星,需要有遍布全球的地面站。
  • 北鬥三號系統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北鬥提供全球服務以來,國家各行各業應用北鬥的信心倍增,全面布局北鬥產業,「北鬥+」「+北鬥」的產業生態體系進一步豐富完善,北鬥規模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應用再上新臺階。 一是新信號催生新產品。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的22納米工藝射頻基帶一體化導航定位晶片,體積更小、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已實現規模化應用。
  • 中國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覆蓋海上"絲綢之路"
    「亞太九號」衛星是亞太公司首次採購的基於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建造的通信衛星,也是中國航天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是中國航天的第七個衛星在軌交付項目。  該衛星共有46路轉發器(32路C波段和14路Ku波段),計劃定點於東經142度地球同步軌道,接替亞太9A衛星,投入正式使用後,Ku波段可覆蓋從東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廣大區域,特別實現了中國周邊海域的完整海洋信號覆蓋,將降低海上「絲綢之路」的海事寬帶通訊價格、增加船舶大數據及海上船舶對外通訊、獲取資訊的能力,助力中國的海洋戰略發展。
  • 瞭望|中國北鬥:創新超車
    北鬥二號系統充分繼承北鬥一號系統用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實現區域導航定位的成功經驗,在國際上首創以地球靜止軌道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為骨幹,兼有中圓軌道衛星的混合星座。北鬥系統高級顧問、原工程副總設計師李祖洪說,對於區域衛星導航系統而言,這種「混搭」組合可以用最少衛星數量實現最好覆蓋效果,已獲得國際認可。
  • 進一步增強「一帶一路」樞紐大港作用 天津港開通「胡志明」航線
    這是天津港集團今年開發的首條「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航線,至此天津港貨櫃航線達到130條,對外服務輻射的國際資源配置樞紐作用進一步增強。經濟要發展,國家要強大,交通特別是海運要首先強起來。天津港地處渤海灣西端,是京津冀和「三北」腹地的海上門戶,距離雄安新區最近,中蒙俄經濟走廊東部起點,「一帶一路」重要海陸交匯點。
  • ...董事長陳融聖和亞太衛星(深圳)總經理李傑談海洋通信衛星應用
    達華智能和亞太衛星合作的福州落地衛星海聯網和「寬帶入海」項目,亞太衛星(深圳)總經理李傑表示,亞太衛星在今年7月份剛剛發射了中國第一顆ku頻段高通量衛星,和國內領先的衛星網際網路公司達華集團深度戰略合作,會把優質衛星資源通過達華落地福建全省以及中國沿海和「一帶一路」地區。
  • 海南瓊州海峽航標實現北鬥遙測遙控全覆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甄明):9月28日,隨著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航標處完成了瓊州海峽定線制中8號和北9號等6座燈浮標的北鬥遙測遙控燈器更換和維護保養作業,瓊州海峽共156座航標遠程監控設備已經全部升級改造完畢,實現北鬥遙測遙控航標的全覆蓋,為航行船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導航助航服務。
  • 在「一帶一路」終點感受歐洲港口的魅力 | 「一帶一路」海外港口...
    相關閱讀:「一帶一路」視野中的德國不萊梅組合港由不萊梅港和不萊梅哈芬港組成的不萊梅組合港,是歐洲最重要的通用港口之一。該港口能為大型貨櫃船提供快速轉運服務,並擁有緊密相連的支線服務網絡,可與腹地建立起高效的運輸連接,以便將貨物繼續運往歐洲主要經濟中心。
  • 服務「一帶一路」,廣輕工「北鬥+」數字供應鏈聯合實驗室揭牌
    為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倡議,2019年12月31日上午,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了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泰國那黎宣大學「北鬥+」數字供應鏈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如何服務「一帶一路」?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財貿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帶頭人繆興鋒教授介紹:「共建『北鬥+』+數字供應鏈聯合實驗室意義重大」。第一個:兩校聯合共同推進高水平「北鬥」+智慧物流應用科學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北鬥」+數字供應鏈這方面人才培養的教學標準共同起草出來。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的「千裡眼」將橫空出世
    據科技日報6月14日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得的消息,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測試、推進劑加注和發射前狀態設置,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也已完成加注前的全部測試工作,功能、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即將於近日擇機發射。
  • 北鬥最後一顆衛星剛上天,就喜提高考作文題!
    央廣網7月7日消息(常璐)2020高考語文已結束,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新鮮出爐,「北鬥」最後一顆剛上天就喜提北京卷作文題。從上世紀80年代提出設想,到1994年北鬥一號建設正式啟動,幾代北鬥人經過30多年的實踐探索,走過了北鬥系統建設?「三步走」發展歷程。第一步,從無到有:建設北鬥一號系統,又叫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第二步,從有源定位到無源定位:建設北鬥二號系統,區域導航服務亞太。
  • 一文讀透北鬥導航技術,終結美國卡脖子?
    歐盟Galileo:歐盟於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計劃,現已基本實現全球信號覆蓋。 中國北鬥:國內北鬥系統建設「三步走」,預計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由於北鬥系統具有短報文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功能,在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後來者居上。kp8ednc
  • 亞太傑出女性聯合會主席王曼酈獲「一帶一路傑出貢獻獎」
    王曼酈女士榮獲「一帶一路傑出貢獻獎」 4月17日在北京舉辦的「2016品牌聯盟(女性)高峰論壇」上,王曼酈女士榮獲「一帶一路傑出貢獻獎」。對此殊榮,王曼酈女士表示:這個獎對我來說別具意義,聯合會將充分調動亞太傑出女性資源,積極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目標,在實現中國夢的基礎上,實現亞太國家乃至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點:一帶一路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已開始,報考人員在2020年12月23日8∶00至12月27日18∶00登錄定西市人社局網站進入「人事考試報名系統」進行報名【報名入口】,報考綜合崗位的,筆試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時事、文史、公文寫作及計算機應用等知識。
  • 葛劍雄: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的機遇和挑戰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的機遇和挑戰」。講這個題目,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現在講的「一帶一路」,不管是「一帶」,還是「一路」,它的全稱都離不開「絲綢之路」。「一帶」指「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所以我們必須弄明白,今天的「一帶一路」究竟和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有什麼關係。
  • 新時代的北鬥:中國智慧 有容乃大
    7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是我國衛星導航事業發展史冊的高光時刻,也是「中國北鬥」向世界人民兌現的莊嚴承諾:建設卓越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 「一帶一路」規劃(雙語全文)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為推進實施「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讓古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亞歐非各國聯繫更加緊密,互利合作邁向新的歷史高度,中國政府特制定並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 全文|國新辦就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情況舉行發布會
    2018年北鬥基本系統建成時,全球服務可用性為95%,如今北鬥全球系統建成後,全球服務可用性已達到99%以上。 【北鬥系統發布的接口控制文件已覆蓋全部7類服務】在前期基礎上,再發布定位導航授時(B2b)、星基增強(BDSBAS-B1C)、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PPP-B2b)、國際搜救共5類服務的接口控制文件,區域短報文通信、全球短報文通信將定向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