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第 54 屆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獎頒獎典禮在四川成都舉行。本屆亞太廣播聯盟獎最引人關注的是,亞太廣播聯盟大會組委會在評獎活動中專設了「亞太廣播聯盟獎特別獎——絲綢之路·國際傳播獎」。
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積澱的絲綢之路,多年來一直是紀錄片創作的熱門題材。
改革開放後,中國參與的第一部國際合作紀錄片,就是1980年中央電視臺與日本NHK聯合攝製的《絲綢之路》。
2013年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以來,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絲綢之路題材的廣播電視節目創作更呈井噴之勢。
除了中國外,許多國家的廣播電視機構和節目製作公司也生產了不少此類題材的作品。
經過評選,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頻道選送的作品《海上絲綢之路 》獲「亞太廣播聯盟獎特別獎—絲綢之路·國際傳播獎」紀錄片類最佳節目獎。
此外,還有來自中國、哈薩克斯坦、阿聯、新加坡和美國的其他紀錄片作品獲獎。
亞太廣播聯盟(The Asia-Pacific Broadcasting Union,簡稱ABU)總部設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廣播電視領域專業國際組織,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成立以來,有力推動了亞太地區廣播電視的共同發展。
目前,亞廣聯已經擁有近70個國家和地區的270多個成員機構。為鼓勵亞太地區廣播和電視節目製作,亞廣聯設立了新聞、娛樂、電視劇等多項節目大獎,在每年召開的大會上頒發,是目前亞太地區最具權威性的廣播電視評獎活動。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頻道牽頭,聯合廣東臺和泉州臺製作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第一部全景式反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大型紀錄片,也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重點項目。
全片歷時兩年攝製完成,分為七集,每集50分鐘。從航運、物產、貿易、科技、文化、民心和夢想等豐富多元的層面,不僅回溯海上絲綢之路曾經的輝煌與文明,更注重凸顯當今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風貌與成就。
在敘述手法上,《海上絲綢之路》以歷史脈絡為背景,現實故事為主體,古今交匯、中外交融,用富有衝擊力和感染力的視覺語言、生動鮮活的人物故事與案例,形象地闡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開放融合、互利共贏、睦鄰友好、和平發展之路,更是一條勾連中國夢與世界夢的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大通道。本片既傳承歷史的基因,又記錄時代的風貌,更為觀眾描繪未來的宏圖。
從2016年5月首次播出以來,目前《海上絲綢之路》已在境內外二十多家電視媒體播出。在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期間,《海上絲綢之路》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與央視紀錄頻道CCTV-9同時多集連播,引發全國範圍乃至海外的廣泛反響和好評。
該片在央視播出後,《求是》雜誌2017年第12期載文「展現絲路精神的力作——評大型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對該片予以充分肯定。
國際傳播方面,《海上絲綢之路》已在巴基斯坦國家電視臺PTV World和PTV Global頻道、新加坡StarHub TV、馬來西亞Astro衛星電視網、緬甸Sky net電視臺、美國中文電視臺英文頻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ustralia Plus TV等多家境外媒體播出,覆蓋海外收視人群超過3億。
該片播出後獲得國內外觀眾的廣泛好評,傳播效果顯著。如新加坡StarHub TV來函表示:「該片內容豐富,品質精良,其中新加坡企業在上海自貿區得到發展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受到新加坡觀眾諸多好評」。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發來感謝信,稱「該節目受到了巴民眾的熱烈歡迎,為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起了積極作用」。
《海上絲綢之路》還將編譯成多個語種版本,陸續在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主流電視媒體播出,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