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亞太九號」有何突破(深閱讀)
●採用整星出口的商業模式;以在軌交付方式交付
●首次為國際成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
●達到了國際主流衛星製造商同等水平
●提升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衛星平臺的國際競爭力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7日使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標誌著我國東方紅四號大容量通信衛星平臺在國際市場領域的重大突破,提升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衛星平臺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亞太九號衛星是一顆用於廣播和通信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服務壽命15年。本次發射任務是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於2013年籤署的項目合同實施的。根據合同規定,長城公司作為總承包商,會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及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共同承擔亞太九號衛星的設計、建造、總裝、測試和發射任務,並以在軌交付方式向亞太公司交付亞太九號通信衛星及相關地面測控設備。
亞太九號衛星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公用衛星平臺研製,是我國目前自研民商用通信衛星中轉發器路數最多、有效載荷最大的,達到了國際主流衛星製造商同等水平。
亞太九號通信衛星項目經理魏強說,「這是中國首次為國際成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目前國際市場上約有40家通信衛星運營商,業界將擁有超過兩代衛星及5年以上運營經驗的稱為成熟運營商。
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業務副總裁付志恆認為,亞太九號衛星發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亞太九號衛星採用整星出口的商業模式,進一步打開了國際成熟運營商的大門,提升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衛星平臺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二是一站式、高質量、高穩定的中國航天商業發射實現較高性價比。亞太九號衛星保險費率創歷史新低,比最初費率降低10%左右,已與國際先進衛星製造商的費率持平,標誌著中國衛星平臺得到保險界的認可,標誌著我國通信衛星領域設計能力、研製能力和質量控制工作得到國際認可。
三是為後續與國際成熟運營商更深更廣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以往型號,大多數是衛星製造商導向衛星運營商,而亞太九號的研製,為後續對國際成熟運營商市場的開拓積累了豐富經驗。
亞太公司副總裁陳珣說,亞太九號完整地覆蓋了中國周邊海域,在服務國家海洋戰略、民用和商業艦船的海事呼叫、飛機機載寬帶接入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設計資源,帶寬可以達到2M以上,將網際網路經濟引入海洋。
據介紹,自1990年至今,中國累計為2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衛星組織實施了41次國際商業發射,發射了47顆衛星,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維亞等國都是由此實現了航天夢想。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20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