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亞太九號」有何突破?達國際主流衛星製造水平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亞太九號」有何突破(深閱讀)

  ●採用整星出口的商業模式;以在軌交付方式交付

  ●首次為國際成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

  ●達到了國際主流衛星製造商同等水平

  ●提升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衛星平臺的國際競爭力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7日使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標誌著我國東方紅四號大容量通信衛星平臺在國際市場領域的重大突破,提升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衛星平臺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亞太九號衛星是一顆用於廣播和通信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服務壽命15年。本次發射任務是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於2013年籤署的項目合同實施的。根據合同規定,長城公司作為總承包商,會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及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共同承擔亞太九號衛星的設計、建造、總裝、測試和發射任務,並以在軌交付方式向亞太公司交付亞太九號通信衛星及相關地面測控設備。

  亞太九號衛星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公用衛星平臺研製,是我國目前自研民商用通信衛星中轉發器路數最多、有效載荷最大的,達到了國際主流衛星製造商同等水平。

  亞太九號通信衛星項目經理魏強說,「這是中國首次為國際成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目前國際市場上約有40家通信衛星運營商,業界將擁有超過兩代衛星及5年以上運營經驗的稱為成熟運營商。

  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業務副總裁付志恆認為,亞太九號衛星發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亞太九號衛星採用整星出口的商業模式,進一步打開了國際成熟運營商的大門,提升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衛星平臺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二是一站式、高質量、高穩定的中國航天商業發射實現較高性價比。亞太九號衛星保險費率創歷史新低,比最初費率降低10%左右,已與國際先進衛星製造商的費率持平,標誌著中國衛星平臺得到保險界的認可,標誌著我國通信衛星領域設計能力、研製能力和質量控制工作得到國際認可。

  三是為後續與國際成熟運營商更深更廣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以往型號,大多數是衛星製造商導向衛星運營商,而亞太九號的研製,為後續對國際成熟運營商市場的開拓積累了豐富經驗。

  亞太公司副總裁陳珣說,亞太九號完整地覆蓋了中國周邊海域,在服務國家海洋戰略、民用和商業艦船的海事呼叫、飛機機載寬帶接入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設計資源,帶寬可以達到2M以上,將網際網路經濟引入海洋。

  據介紹,自1990年至今,中國累計為2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衛星組織實施了41次國際商業發射,發射了47顆衛星,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維亞等國都是由此實現了航天夢想。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20日 04 版)

相關焦點

  • 「亞太九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商業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新篇章
    「亞太九號」實現周邊海域全覆蓋「亞太九號」衛星採用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發射質量為5250千克,設計壽命15年,有32路C波段、14路Ku波段轉發器,定點於東經142度地球同步軌道,將接替「亞太9A」衛星。
  • 「亞太九號」正式在軌交付香港衛星運營商
    「亞太九號」衛星設計有6個波束,可以實現波束間切換,並裝載32路C波段和14路Ku波段共計46路衛星轉發器,其在進一步提升亞太系列衛星通信服務功能的同時,也將為國家的海洋戰略及「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多支持,市場前景廣闊。  「亞太九號」是香港亞太公司首次採購基於「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建造的通信衛星,也是中國航天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
  • 中國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覆蓋海上"絲綢之路"
    「亞太九號」衛星是亞太公司首次採購的基於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建造的通信衛星,也是中國航天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是中國航天的第七個衛星在軌交付項目。  「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採用東方紅四號(DFH-4)衛星平臺,發射質量為5250千克,設計壽命15年,為了減輕重量,首次採用大容量鋰電池,節約80公斤重量,採用了熱控、布局、結構等一系列優化技術,實現衛星效率最大化。
  • 北鬥三號第二顆IGSO衛星升空 這顆「愛星」有何不同?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題:北鬥三號第二顆IGSO衛星升空 這顆「愛星」有何不同?新華社記者胡喆6月25日凌晨,第四十六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作為北鬥三號第二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英文縮寫IGSO衛星,也被業內人士親切地稱為「愛星」。
  • 長徵三號乙成功發射亞太6C衛星:7月交付後將接替亞太6號
    這是我國第10顆整星出口的商業通信衛星,也是我國第二次向國際成熟運營商提供整星產品,標誌著「中國製造」在國際成熟通信衛星運營商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並在國際化道路上再邁關鍵一步。通過該衛星的研製,五院實現了在現有可用頻率資源情況下,面向不同用戶提供C、Ku、Ka多種服務區和靈活的應用方式,以一流的技術和卓越的品質為用戶提供服務,進一步贏得了客戶信賴。從亞太9號到亞太6C的持續合作,表明五院通信衛星得到了國際主流衛星運營商認可,為今後通信衛星全面進入世界主流衛星運營商市場奠定了基礎。
  • 衛星商戰:中國亞太7號把生意做到美國國防部
    但我出生在法國,由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製造。這家公司與我的「哥哥」亞太6號的製造商法國阿爾卡特宇航公司有血緣關係。2005年6月,亞太6號升空兩個月後,阿爾卡特宇航公司與阿萊尼亞宇航公司合併組成阿爾卡特阿萊尼亞宇航公司,公司後來被賣給泰雷茲集團。我們亞太系列衛星,有好幾顆都與法國的這家公司有緣。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例如Space X的「獵鷹9號」火箭的標準發射報價為0.56億美元,約為美國同類火箭發射的1/3;「獵鷹重型9號」火箭發射報價約1億美元,同級別的重型「德爾他4號」火箭則高達3.5億美元。增加火箭載荷和復用次數降低成本。按照公眾號「小火箭」2017年的估算公式,認為獵鷹9號預計在發射10次之後退休,此時維修保養費用與第一級火箭的殘餘價值比較接近。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C衛星
    5月4日0點6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亞太6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亞太6C衛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的第12個國際在軌交付項目,依據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於2015年10月籤署的亞太6C衛星在軌交付合同實施,將用於亞太等地區的衛星通信和衛星廣播服務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張克儉強調,2020年是高分專項數據應用推廣建設的關鍵年,要強化數據應用推廣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體系效能,推進遙感應用產業發展;要以問題為導向,深化機制創新,打造國家級遙感數據共享應用服務平臺;要加強國際數據交流共享、國際產品生產服務等核心能力建設,進一步塑造「中國高分」國際合作核心品牌,促進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轉變;要進一步加強高分工程多類衛星的聯動應用,將實踐檢驗成功的「
  • 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太空「集結」完畢 陝西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共有30顆組網衛星,西安分院為其中的20顆衛星提供了全部的有效載荷系統,包括導航載荷、報文通信載荷、全球搜救載荷等全部8大類有效載荷。  北鬥三號衛星的有效載荷達到了100%部件級國產化的水平,是中國人在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的典範。
  •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我國正躋身國際一流通信衛星...
    ——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這標誌著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科研人員在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後合影留念。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供圖  自2019年12月27日由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後,實踐二十號衛星在短短9天內完成了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並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的在軌試驗驗證,取得了重要試驗成果,具體包括:太陽翼完成一次展開和二次二維展開動作;完成七次變軌,成功抵達地球同步軌道;矢量調節機構解鎖成功,為後續電推進系統的順利點火奠定基礎;雷射終端在軌解鎖成功,後續將開展高速相干雷射通信等一系列試驗
  • 嫦娥二號衛星與地球間距離突破6000萬公裡
    目前,已成為我國首個人造太陽系小行星的嫦娥二號衛星與地球間距離突破6000萬公裡,再次刷新「中國高度」。衛星狀態良好,繼續向更遠的深空飛行。  嫦娥二號是我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星,2010年10月1日發射,已經超期服役2年多。
  • 「亞太7號」背後的衛星商戰
    美國大兵要租用中國衛星。今年5月,美國國防部透露,將會繼續租用中國商業衛星「亞太7號」,為美軍非洲司令部提供通信服務。而美共和黨議員卻認為,此舉將嚴重威脅美國的情報安全。  這則消息在引發舌戰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多人對「亞太7號」的興趣。在此,我們將對其出身、運營以及身價等進行詳解。
  • 亞太衛星深度報告(下):核心投資邏輯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研製的通信衛星在承載能力、輸出功率、使用壽命、靈活性以及適應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目前我國衛星製造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夠滿足不同條件下商業衛星的運營需求,滿足衛星安全平穩運行的質量要求。
  • 北鬥獎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王永泉校友榮獲這項大獎!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自1994年北鬥一號系統工程立項至今,26年奮鬥,終成北鬥!這一壯舉的背後離不開每一位工作者的辛勤耕耘與開拓創新!
  • 埃夫特旗下埃華路機器人與東方紅衛星戰略合作,深耕航空航天領域
    隨著國家星網計劃、天地一體工程推進,衛星網際網路進入新基建實施階段。中國商業航天正值體制轉型的歷史機遇,消費級航天產品有望迎來一波又一波迅猛的發展。   在全球衛星網際網路激烈競爭態勢下,國外一些商業航天公司已經在解決衛星批量製造的技術問題,實現衛星流水線批量生產。中國商業航天產業起步較晚,但正在突破傳統生產模式,通過標準化、模塊化設計開始邁向全面的智能製造。
  • 不忘初星-亞太6號衛星榮休
    美國在90年代末就開始針對中國制定了航天產品的出口管制政策,不允許含有美國零部件的衛星使用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對長徵火箭承攬國際衛星發射服務設置了重重障礙。長徵運載火箭是國際市場上性價比最好的運載火箭,亞太衛星公司作為長徵火箭的最大和最忠實海外用戶,一直堅定不移地力挺和選擇使用長徵運載火箭。
  • 揭秘嫦娥二號的"七種武器"|衛星有三種可能結局
    聚焦嫦娥二號任務五大關節點    新華社四川西昌10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嫦娥二號任務是我國實施的第二次月球探測,也是全世界第127次月球探測。作為我國探月工程二期工程技術的先導星,嫦娥二號衛星擔負著探月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之間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任務實施過程有五大關節點。
  • 中國衛星為國際防災減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卓越貢獻
    7月中旬,應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組織緊急事務官的數據請求,中國調動高分一號、二號、三號等遙感衛星對印度洪澇災害區域進行多次成像工作,同時安排專人查詢歷史存檔數據,及時將相關數據提供給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為印度洪災監測提供空間技術支持,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 中電科風華觸控螢幕邦定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集多工序於一體的工藝
    中電科風華觸控螢幕邦定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集多工序於一體的工藝 作者: 51Touch     時間:2018-01-15     源於:未知    總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