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無難事,只怕用心人,用心做事,心想事成

2020-12-18 悟思必得

一個人做事情取得什麼樣的成就,與用心做事密切相關,無論什麼樣的人,只要對某一項事情有了濃厚的興趣,並能將心思用在做好事情上,這樣長期堅持,最終就能夠取得成績來,做事情貴在用心,貴在入腦,世上無難事,只怕用心人,用心做事,就能成功。

有的人為何把能將事情做得那麼好,做得那麼精,關鍵在於用心和盡力,有了這樣的努力怎不會出成績呢?古人造字把「心」字造得如此生動形象。「心」字寫出來似如一個鉤,也如一把刀,只要你用心就像鉤一樣把喜歡的事情緊緊地連在一起,工作和事業就成了你生活的興趣和全部,也成了你生活的快樂和幸福,你會盡全力戰勝工作中的困難和難題,這就是用心的力量,這也是人心的智慧。

有人說用心如刀,只要是用心做事,就像一把鋒利之刀,可以披荊斬刺,用刀字「開道」,橫掃生活中的困難和難題,有了這把刀,沒有攻不了堡壘,沒有掃不除的障礙,這就是用心,一個人只有用心做事,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做事要用心,切莫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不用心,即使你智商再高,也將事情做不好。

一個人將心思用在哪方面,哪方面就會取得成績。用心就是興趣,用心就是痴迷,用心就是盡責,用心就是一種進取精神,一個人對某項事用心了就會痴迷,就會如痴如醉,做人就看你痴迷什麼?假如你痴迷於書畫,只要堅持,你就能在書畫方面取得成績,說不定還會成為一個書畫家;假如你痴迷於寫作,時間長了,還會成為一個作家,用心可以讓你心想事成。

遺憾的是有人痴迷打麻將,而且是不分晝夜,如此用心,累壞了身體,還輸了錢財,實在不划算。一個人只有痴迷讀書學習,痴迷於琴棋書畫這樣高雅的興趣,人生境界也會高了起來,精神生活也會豐富起來,這才是人生最需要用心的地方。

現實生活中總有人說:「看某某人很精明,某某人很愚笨。」人的精明在哪裡?人的愚笨在哪裡?其實,有些事情並不是聰明和愚笨問題。而是一個人用心的問題。有的人成天把心思用在打自己的小算盤上,考慮的是個人利益,思考的是如何與人斤斤計較,說白了,有的人將心思用在了耍小聰明上,這樣的人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而有人成天將心思用在考慮工作上,樂於吃苦,從不計較,工作兢兢業業,這樣的人做事就會把事情做好。人的心往哪處想,往哪處用就能有哪處得。

在職場上,要求員工愛崗敬業,就是說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幹正事上,一個人只有用心,才能專注,只要用心才會敬業,不管你的智商是高還是低,只要你把心思用在你喜歡的事情上,就會從不會到會,從不精到精,從外行到內行,久之,也是行家理手了。當然一個人的興趣也是培養出來的,有時對某項事並不感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也會有興趣,人做事要用心這是責任所系,也是盡責所需。

做人怕就怕做事不用心,怕就怕心思二用,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對什麼都沒有激情,這也不想幹,那也不想做,如此沒有興趣的人,沒有激情的人,就是懶惰的人,沒有志向的人,也是無所作為的人。

相關焦點

  • 黃家駒: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諺語大家並不陌生,父母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出自於宋代陳元靚的《事林廣記》。《事林廣記》中記載:世上無難事,人心自不堅。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下決心去做,就一定能克服困難。
  • 爸氣男團|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孩子,這次期中考試你的成績很不理想,你的班主任也在電話裡和我進行了交流。我和你交談時,你的一些話令我很失望。孩子,我對你沒有提出過高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在小學階段在學習上處於中上遊就可以了。我沒有像一些家長一樣,給你報課外輔導班。
  • 《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原文】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
  • 《辯護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場關於"正義"的辯護
    而小宋的個人成長經歷也是非常的勵志,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稱一名優秀的律師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對自己認定的事情有著固執的堅持最後他的結局雖然是被逮捕了,但是他一直是我們心中的英雄。&34;他就是這樣如蘭的人。
  • 用心做事,事半功倍;用心做人,少走彎路!
    」一個人即便天資不夠聰穎,乃至有些愚笨,但倘若做事處處考慮周到、精細翔實,那麼,這便是一個能人了。聰明之人,容易陷入驕矜,於是凡事自恃聰明,往往就少了那麼點用心,也不乏聰明反被聰明誤者。況且,聰明的人不可能事事聰明、時時聰明,而世上的事,也並非僅靠聰明二字就可以。反倒是愚笨之人,正因為不夠聰明,也無可自恃之處,只好低調樸實,事事用心,處處用心,時時用心。於是,用心的人反而日積月累、水滴石穿,終會在人生的某個節點,將素常的四平八穩,變成一鳴驚人。
  •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重溫「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是啊,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國家的發展、國力的強盛,恰好印證了偉人的這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2020年註定是個特別的年份!2020年的9月9日,也就註定更加比往年來得特別了!在此祝福我們的人民,祝福我們的祖國!也在此感恩我們所有打下美好江山的英雄偉人們,以及無數的平凡英雄們!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世上無難事,只怕調剎車?
  • 《怪獸大學》: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電影通過通力合作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彼此真誠、互相之間無隔閡,才能把總能力發揮到最大
  • 只要用心去做,無論輸贏都是精彩
    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用心做事,並非只是馬馬虎虎將事情做完,而是真正的去思考、去研究,以達到最佳效果。做任何事,用心和不用心的結果是天壤之別。 用心去做,無論成功與否,你都會有所收穫。即使收穫的不是成功,你也會收穫經驗,並且無悔於自己的人生。反之,你不用心去做,而是為了應付,你會獲得什麼?
  • 《脫口秀大會》王勉:世上無難事,只要肯逃避
    在《脫口秀大會》中,王勉聊到了關於「逃避」的話題,他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逃避,而且他總是用一件事來逃避另一件事。
  • 這世上沒有無用的東西,所謂無用只是放錯了位置
    想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這樣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學會。可是,他錯了,不管他再努力,收效卻總是甚微。再見面仍然是結巴,酒桌上仍然是一杯就暈,如坐針氈。很多人趨之若鶩的酒攤,於他去是熬煎。看著靈巧自如的同事,愧疚得不能自已,自信心和敏感的心靈一次次被打碎。大家都說他跟別人不一樣,內秀害羞,不像個男孩子。他暗暗恨自己,這樣笨,這樣無用,簡直一無是處。
  •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
    微博帳號「新京報」提到一個故事:登山測量隊員第二次衝頂無果後,交會測量隊員並沒有下撤,而是在荒無人煙的交會點一口氣待了11天10夜。狹小的帳篷、簡易的餐食、融雪化水、強烈的紫外線讓他們的野外生活更為艱辛。數據已經公布,珠峰長高了意味著什麼?新華網《珠峰「身高」為什麼算了這麼久?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王勉炸場張博洋淘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我看了《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第七期,王勉炸場的那段脫口秀,講的就是逃避,用非常幽默的形式講人為了逃避是如何無所不用其極。大家看一下這段視頻,不僅好笑,還很打動我這種習慣性逃避患者:楊天真笑到完全無法停下來,我記憶中我上一次笑成她那樣,還是十幾年前上高中的時候看《天天向上》裡歐弟說醫生給自己做手術的那一段。
  • 用心做事用心對人是最好的營銷
    但是裡面雜亂無章,車開進去,東面一整面牆下堆積著亂七八糟的各種東西,地上放著各種髒兮兮的凳子,油桶,抹布,拖布……,牆上釘著個保險的條幅,上面覆蓋了厚厚的一層塵土,只能看到條幅紅色的底色,掛的歪歪扭扭,還特別長,房頂上各種無章法的繩索和電線。西面一排貨架,各種維護保養車輛的產品東倒西歪的放著。怎麼看怎樣像個廢棄的倉庫,跟老闆的毫無生機的臉相得益彰。
  • 書香有線丨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讀《逆商》有感
    毛主席說過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重點就在這個「肯」字。只有我們願意去面對困難,去攀登人生的高山,哪怕一次次跌倒墜落,也依然有重新攀登的勇氣,那就必然沒有我們戰勝不了的事情。這也正是《逆商》這本書所要告訴我們的——沒有人的人生是順風順水的,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在困境中不斷突出重圍的勇士。所以都去做人生的勇士吧,不求一帆風順,只求乘風破浪!
  • 18個奇怪的興趣,讓你感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微信頭像:一勤天下無難事,一懶世間萬事休
    勤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勞可以讓我們豐衣足食,可以讓我們生活無憂,一勤天下無難事,一懶世間萬事休,勤能補拙,我相信一個勤勞的人,只要肯付出,那收穫一定也是滿滿的,勤勞的人上天都會對它格外的照顧,天道酬勤,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記康巴什二中優秀教師群體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記康巴什二中優秀教師群體王玉瓊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大家好!面對辦學種種困難,充滿朝氣、富有理想的二中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奮進中的二中人大膽創新,銳意改革,在變革中求突破、求發展。充分發揮康巴什區小班化教學的優勢,在課堂教學管理上分層教學,走班上課,在課堂教學中推進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切實尊重因材施教的教育規律,為每個孩子提供量身定製的教育,真正實現教育的公平和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