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孩子,這次期中考試你的成績很不理想,你的班主任也在電話裡和我進行了交流。我和你交談時,你的一些話令我很失望。
孩子,我對你沒有提出過高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在小學階段在學習上處於中上遊就可以了。我沒有像一些家長一樣,給你報課外輔導班。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你什麼課外輔導班都沒有上過。而且,我也沒有在課外對你提出額外的要求,你只要完成老師的作業就可以了。每年的寒假、暑假,你基本上是在玩中度過的。不少人都說我對你要求過松,應該要嚴格一些。不過,我總覺得,一個人學習成績好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因為學習而失去一切。尤其是童年,一個只埋頭學習的童年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能打下堅實的人生基礎。
我認為,兒童時期,最重要的是樹立起對未來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要養成堅韌不拔的毅力,要經受起挫折;對認準的目標,要用不放棄,持之以恆,堅持到底。
要記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一
一個生活平庸的人帶著疑問去拜訪禪師。他問禪師:「您說真的有命運嗎?」「有的。」禪師回答。「是否我命中注定要勞苦一生且無所作為呢?」禪師讓他伸出左手,指著他的手說:「你看,這條橫線叫愛情線,這條斜線叫事業線,這條豎線就是命運線。」然後,禪師要他跟自己做一個動作,把手慢慢地握起,握得緊緊地。禪師又問:「你說命運線在哪裡?」那人迷惑地說:「在我手裡啊!」「命運呢?」那人恍然大悟,原來命運是在自己手裡,而不是在別的地方。
不少人在人生低迷、不如意的時候,總抱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抱怨自己所處的環境,抱怨自己沒有好父母,抱怨沒有伯樂發現自己。於是,一些人自怨自艾,自暴自棄,或隨波逐流,無所事事;或意志消沉,渾渾噩噩;或萎靡不振,一蹶不起。虛度自己的美好光陰,浪費自己的青春年華,到最後一事無成。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會經受挫折,都會經歷磨難,都要經受考驗。那些成功者能夠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經受住了挫折的考驗,比他人做了更多的努力,付出了更多的心血,經歷了更多的痛苦。「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個人的成績是與一個人的努力分不開的,「一份汗水一份收穫」,古往今來凡是有成就、有建樹的人都付出了平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和心血。
一個人在困境時更應該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努力了,看看自己付出了多少,同成功者相比還存在哪些差距。不要只看到他人的成績,而沒有看到他人的努力與付出。上帝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沒有厚此薄彼。不同的人之所以命運不一樣,那是因為他們後天努力的程度不一樣,付出的勞動不一樣。
王國維曾經說過:「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任何人的一生,都會有低谷,都要經受磨難,不會一帆風順的。只有跨過了低谷,經受住了磨難,才能走向成功。若不能走出低谷,經受不住磨難,將會永遠平庸,永遠無所作為。
二
上初中時,我的數學學得相當好,每次考試幾乎是滿分,其他同學與我有比較大的距離。數學老師給我制定了特殊的分數線,100分的題考90分才算及格。那時這樣的要求對我算不了什麼,但又一次我卻沒有及格。
那是一次普通的測驗,用的是鄰縣的一份試題,老師將題目密密麻麻地抄在黑板上,我們再把題抄在白紙上作。題目不難,我做得也很順利,很快,我就做到了最後一題。當時,我在教室的第一排的最左側,最後一個題是在黑板的右側的最下方。我的視力不好,對最後一個題有些看不清楚,儘管將題目抄上了,但是抄對抄錯自己把握不準,所以做起來也就不太認真,草率地把題目做完了。試捲髮下來了,最後一個題做錯了,我只得了88分。老師用不滿的眼神盯著我,盯得我心裡有些發慌。老師問我最後那個題不難為什麼做錯了,我說自己看看黑板看不清楚。老師說你抄的題目沒錯,怎麼會是看不清楚呢?
下了課,老師將我叫到辦公室裡,我說出了自己當時的心情。老師聽了後對我說,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都失去信心了,那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好。
三
一年之中,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變化。在不同的季節裡,萬物有著不同的生長變化,春天,萬物復甦生長,生機盎然;夏季,萬物進入了生命的旺季,呈現出勃勃生機;而秋季,到了成熟收穫的季節……
人的一生也同自然界一樣,有著不同的階段,兒童、少年、青年、壯年,老年。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任務,有不同的使命。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生命的春天,應該有春天一樣的使命。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民只有在春天裡,進行了辛勤的耕耘,付出了艱苦的勞動,才可能在秋天得到好的收穫。反之,如果在春天不進行辛勤的耕耘和勞作,那麼到了秋季,只能會是荒野一片,不會有什麼收成。一個人要想成功,也需要在青少年時期付出艱辛的勞動,為自己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有這樣,一個人才有可能在他生命的秋季,取得好的成績,結下累累的碩果。否則,如果在人生的春天不勤奮努力,而是虛度光陰,那麼,他就會在人生的秋季一無所獲。
一個人在生命不同的階段要做不同的事情,完成不同的任務。如果在某個階段沒有做好該做的事情,那麼,以後的事情就很難做下去,時光不能倒流。青少年時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學好知識,鍛鍊好身體,增長才幹,為未來的人生作準備。一個人的未來將會取得怎樣的成績,是成功還是失敗,是與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的學習緊密相聯繫的。如果在青少年時期努力了,為未來做好準備了,人生就可能是輝煌的;否則,人生註定是很難成功的。「機遇都青睞於那些有準備的人」,只有做好了準備,才可能抓住機遇,取得成功。否則,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期,是人生的春天。每一位青少年都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期,認真學習,努力鍛鍊,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
看中央10《OUT LOOK》很受感動,盲人Erik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雙腿下肢被截去的Dana重新駕駛飛機返回了藍天,聾啞人跳起了美麗的千手觀音……。許多正常人都難以做到的事情,這些殘疾人卻把它們變成現實了,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同時,也更被他們堅韌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所感動。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正如Dana所說,「Never get up (永不放棄)」。
中外古今的一些名人,往往是在經歷一次次打擊、挫折後,才更進一步激發出生命的潛能,完成常人難以完成的事情。在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就說過,「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賦《離騷》;左丘失明,厥由《國語》……」,而他自己,也是在身受宮刑、忍受著巨大的屈辱的情況下,完成了無韻之離騷《史記》。
要經受住挫折、打擊,就要有堅強的毅力。而要有堅強的毅力,就要先經受一次次挫折的磨練。不經過一次次的磨練,人就不會變的堅強。山崗上的松樹在狂風暴雨中巍然屹立,,而花園中的松樹往往會被不太強的風吹到,原因就是後者沒有經過暴風雨的一次次洗禮,沒有經過一次次的磨難,沒有把根扎深紮實。
現在,有些年輕人一遇到困難、挫折、不順心的事就精神沮喪、垂頭喪氣,甚至走上自殺的絕路,令人感到惋惜。產生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這些人沒有經受過挫折的磨練。他們在家是小皇帝,過著飯來張嘴、衣來伸手的生活。在學校,他們只是學習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沒有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刻體驗,沒有經過挫折的磨練,一個個同豆芽菜一樣,脆弱,不堅強,經不起風出日曬,經不起任何打擊,一有不順心的事就覺得末日來臨,做出一些令人痛心的傻事。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充滿陽光的,總會遇到溝溝坎坎,總會遇到風霜雨雪,關鍵是看你如何去面對,如何去把握,如何去克服。只有在任何情況下都永不放棄,才會戰勝困難,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五
上帝給予每個人的天分是不同的,有的人天資聰穎,有的人反應遲鈍;有的人過目不忘,有的人需要一遍遍苦讀。但是,天分的優與劣,卻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如果一個人沒有後天的勤奮努力,他即使天分再好,也不會取得成功的。反之,一個天分不太出眾的人,通過後天的努力,也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十分有影響的人物。然而,他小時候的天分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愚鈍。有一天晚上,他在家讀書,一篇文章不知重複過多少遍了,還沒有記住,還在一遍遍地朗讀。這天晚上,他家來了一個賊,躲藏在他家的屋簷下,焦急地等著小曾國藩去入睡,他好偷東西。可是,他等啊等啊,等了半天,曾國藩就是不去睡覺,還是在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他還是沒有背過。那個賊終於忍不住了,跳到曾國藩讀書的窗子前,大聲對他說:「就你這樣笨的人還讀什麼書?我聽你讀書早已經記住了。」說完,他把那篇文章滾瓜爛熟地背誦了一遍,揚長而去了。
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曾國藩的天分實在不敢令人恭維,但他憑著勤奮,最終成為影響中國歷史的人物。毛澤東曾評價說:「吾於今人,獨服曾文正」。而那位賊人,天分可謂不錯,但他一生到底做了什麼,卻無人知道,或許他就在小偷小摸中度過了平庸的一生。
天分只是一個人是否成功的一個條件,可勤奮將會為人生增輝添彩,使人生能結出豐碩的果實。沒有人能只依靠天資聰穎不努力就能成功的。
記住那句老話吧,天道酬勤。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