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使徒行者2》在騰訊視頻開播,不禁回想起曾經在騰訊視頻播的另一部自製劇《暗黑者2》,相信當時劇中哥特妝的女法醫梁音讓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也對「哥特」這一名詞充滿了各種疑惑。
《暗黑者2》 女法醫 梁音
事實上,「哥特」是一支侵入義大利,瓦解了羅馬帝國的日耳曼部族,文藝復興把中世紀的黑暗時期歸咎於他們,所以把文藝復興之前的中世紀藝術稱之為「哥德式」,而「哥德式」又歷經了後世的多次復興和沉淪,遊蕩於褒貶的邊緣。今天的人們對「哥德式」的解讀各有各的觀點,其中可能有真見卓識,也可能有誤讀誤解。
哥德式印象
不管是正面積極的評價,還是負面批評的態度。至少沒有人對哥德式的第一印象是黑色的提出反對。
典型的哥特服飾搭配
其實還有大家最熟悉的柳釘裝飾
哥特妝和哥特裝
當代哥德式家具藝術
但是如果說哥德式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誌,表現黑暗、恐懼、孤獨、絕望的藝術主題,或許就有分歧了。
不過,形成這種最初印象的緣由主要來自於時下社會在遊戲場景原畫和影視作品中大量描繪這種負面黑暗的調性。高聳、陰森、詭異、神秘、恐怖的設定,蝙蝠、玫瑰、烏鴉、十字架、鮮血、黑貓等道具充斥在廢棄的教堂,破落的古堡,不免讓人毛骨悚然。
哥德式建築
討論哥德式,其實是個很宏偉的命題,所以我們也不可能通過這樣一篇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帖子來系統解讀整個完整領域的哥德式藝術。而且,對於繪畫和雕塑來說,哥德式的特徵並不十分明顯,很多時候即使最專業的美術史學者也很難分辨和定義。那麼我們只能把話題選擇在哥德式藝術表現最突出的哥德式建築上。
哥德式建築的基本構件是尖拱(或稱尖拱券、尖券)和肋架拱頂。
哥德式建築的魅力來自於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即希望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徵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飛升。該種建築雖曾於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被藐視。
巴黎聖徒禮拜堂
哥德式建築也有你想像不到的豔麗
哥德式建築是以法國為中心發展起來的。12世紀是法國哥德式的發生與發展的階段。13世紀,法國哥德式發展至純熟境地,夏特爾大教堂展示了早期哥德式向盛期哥德式發展的不同風格階段。
法國沙特爾大教堂
左右不對稱是哥德式的典型特徵
沙特爾大教堂之後,法國興起大教堂建設高潮,哥德式盛期到來。蘭斯大教堂、亞眠大教堂和博韋大教堂等都是盛期哥德式的偉大作品。
蘭斯大教堂
亞眠大教堂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13世紀中葉以後,哥德式建築愈發向輕盈和繁飾發展。先後出現了輻射式、火焰式等晚期哥德式建築。法國哥德式也播及歐洲各地,並在各地形成不同的風格特徵。
在英國有盛飾式、垂直式。典型的德國哥德式則綜合了法國盛期哥德式和英國垂直式,以密集小尖塔令人目瞪口呆。義大利的哥德式則更多保留有古典和拜佔庭的傳統。
蘇格蘭格拉斯哥大教堂
德國科隆大教堂(最著名的哥德式建築)
葡萄牙巴塔利亞大教堂
不僅僅是教堂,其他的哥德式建築或者建築細節都特色鮮明。
這個旋梯的廊柱纖細,樓梯狹窄,旋弧極小
木質旋梯一樣在極窄空間裡盤旋而上,卻裝飾複雜
總結說來,哥德式建築無非是以下幾個重要特徵:
誇張、奇特、不對稱
輕盈、複雜、多裝飾
哥特電影
話說回來,哥德式在中國這樣的東方傳統文化背景的國家,受眾面還是非常小的。所以我們除了能在北京、青島和上海等城市看到一些18世紀哥特復興式建築(已經不是最初原汁原味的哥德式了),對哥特藝術和文化很少有接觸的機會。
北京西什庫教堂
哥德式特徵還算明顯,但卻是軸對稱建築
不過好在全球電影產業不管市場繁榮與否,每個時期都有哥特電影的上映,這也讓很多對哥德式的神秘充滿好奇的人們可以一窺究竟,雖然哥特電影並不能和純粹哥德式畫上等號。
剪刀手愛德華
驚情四百年(劇照)
吸血鬼女王
殭屍新娘(你沒看錯,就是一部動畫片)
哥特蘿莉塔
看完上面這節,是否還在想原來動畫片也有哥德式?不僅如此,還要安利給宅男們一個新名詞,叫「哥特蘿莉塔」。哥特蘿莉塔,顧名思義就是哥德式風格的蘿莉,其源自歐洲的哥特次文化(由後朋克文化發展而來),經日本吸收後,成為一種與哥特次文化完全不同的藝術風格。
哥特蘿莉塔的風格是結合多種不同的形象而成,除了字面上,以源頭哥特次文化為宗的暗黑,與少女式的純真跟以外,還集19世紀的浪漫主義、玄學主義、神秘主義、超自然主義、怪奇主義、獵奇、法式世紀末思想、耽美主義、古典頹廢主義等等,最終仍以視覺上的華麗為大成。
而且哥特蘿莉塔在精神上不再以「性、暴力、頹廢、反社會」為訴求,開始偏向於主訴「悽美、恐懼、生死、人本、反迷信」。
哥特蘿莉塔的真人Cosplay的照片就不上了,給大家上個手辦吧!
哥特不一定意味恐怖頹廢
可能只是你孤獨叛逆的心
- END -
藝術人文 | 興趣旅行 | 品質生活
* 新浪微博: artplanet藝術星球
* 投稿:hi@artvoi.com
* 商務合作:bd@artvo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