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於駝峰航線的不僅有美機,還有中方48架,殘骸成為路標

2021-01-18 騰訊網

作者:慎獨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抗戰前夕,中國但凡有所見解的軍事家都斷定,中國要想在未來戰勝日本,就必須採用持久戰,利用中國廣袤的國土作為戰略緩衝,憑藉地形節節抗擊日軍,讓資源匱乏的日本在持久戰中消耗光自己的資源。然而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持久戰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中國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去打持久戰。

高山大川是我們的天然屏障

當時的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國,不多的工業根本支撐不了抗戰,要想戰勝勢必要依賴外國的資源。抗戰前,中國與英美德等歐美國家有廣泛的貿易往來,中國得以獲得武器以及戰略物資,為抗戰做準備。比如與德國的貿易,鎢砂與豬鬃換來了德國的武器裝備,才有了德械師。

然而全面抗戰爆發後,日本海陸軍開始封鎖我沿海,通過海路獲得外援的難度加大。滇緬公路與駝峰航線,這兩條線路堪稱中國抗戰生命線。其中滇緬公路開工於1937年底,中國動員了20萬民工與200名工程師,在付出3000人死傷的代價後,於1938年8月建成通車。這條公路在抗戰期間,除被英國封鎖3個月外,僅有13天是無法通車的,堪稱抗戰史中的一個奇蹟。

另外一條駝峰航線,論悲壯毫不遜於滇緬公路,論奇蹟令人難以置信,論故事充滿傳奇。1942年7月,美國應中方要求,由美國陸軍航空隊(美國空軍前身)成立了一個新的航空運輸司令部,由特納上校負責。這個司令部主要由陸軍航空隊組成,加上英國及大英國協的軍隊與勞工,和中國民航的航空公司。這條航線西起印度阿薩姆邦,跨越喜馬拉雅山脈、高黎貢山、橫斷山脈,進入中國的雲南與四川,全長500英裡,約800多公裡。

如果現在有這樣一條民航航線,乘客可以欣賞到中國西南最雄偉的山脈,以及瀾滄江、金沙江、怒江等大河,絕對是一條獨一無二的觀光航線。但在當時,這對飛行員來說就是一條死亡航線。航線所經山峰海拔大多在4500-5000米左右,最高可達7000米,飛機只能在山谷中曲折飛行,如同駝峰,因此被稱為「The Hump」,也就是駝峰航線。

這條航線不僅要把物資運進中國,還要把遠徵軍從國內運往緬甸戰場。根據計算,駝峰航線每個月要運輸7500噸物資,這是個無法完成的任務。運輸最關鍵的是飛機,可當時所有的飛機都無法完全勝任駝峰航線的飛行。飛機只能在山谷中穿梭,而這些山谷高低起伏不定,天氣變幻莫測,對於飛行員來說全程都面臨著生死挑戰。就是這樣,每一架飛機還都不能滿載,只能搭載有限的重量。

為了應對複雜的駝峰航線,美國陸軍航空隊使用了各種飛機,如四發的C-87,以及由轟炸機改裝而來的C-109燃油專用運輸機。C-87飛行高度較高,可以在山峰上方飛行,但事故率較高,非常容易因為結冰而墜毀。而C-109在裝滿燃油後基本就是一個巨大的汽油彈,一旦降落時發生事故損失十分慘重,所以這兩種飛機很快被美國陸軍航空隊拋棄。

高山大川是我們的天然屏障

美國陸軍航空隊的最終答案是C-46與C-47飛機,C-46的航程與最大高度均不如C-47,但勝在載重更大。C-46特點是機身短粗,橫截面大,可以塞進去更大的貨物,比如一輛吉普車或一門105毫米榴彈炮。雖然設計上只能運輸40人,但擠一擠差不多能裝80人。而且C-46適應能力強,可以在簡易機場降落。C-47則擁有良好的飛行性能,經常被用於投放傘兵。這兩種飛機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運輸量,1943年12月達到了12594噸,且在這之後運輸量節節攀升。

C-46運輸機

對飛行員們來說,最大的敵人便是複雜的環境與多變的天氣。因為戰事緊張,很多飛行員都缺少經驗,並且要在1天內多次往返。得不到良好維護的飛機是他們第二個敵人,因為機務人員與零配件嚴重不足,飛機只能在不完好的狀態下起飛,因機械故障而墜毀的情況比比皆是。為此後勤人員甚至乾脆深入山中,沿著航線收集墜毀飛機的殘骸,用於維修其他飛機。

C-47運輸機

駝峰航線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戰略橋梁,這座橋梁可謂是用血肉鑄造而成的。從1942年7月到1945年8月,美國陸軍航空隊損失了1500架以上的飛機,損失率接近80%,犧牲飛行員超過3000人。只有100架飛機的中國航空公司損失飛機48架,犧牲飛行員168人。總共有850000噸物資通過駝峰航線運抵中國,其中中國航空公司運輸了9500噸。

中航運輸機

這條航線到後期已經無需導航,因為在晴天時,墜毀在下面的飛機反射的光就可以引導飛行員到達目的地,這些滿是墜毀飛機的山谷也被稱為「鋁谷」,附近村寨的居民的日常用具很多都來自飛機殘骸,成為一種獨特的戰爭記憶。不少飛行員在墜機後得到了當地居民的援助,感受到了戰爭同盟之間的友誼。

相關焦點

  • 美國防部:二戰中約600架飛機在駝峰航線墜毀
    這位名叫姚金宇的小商人到緬甸北部做玉石生意時,聽說中緬邊境的原始森林中有無數的二戰飛機殘骸,激起了他的探險欲望,單槍匹馬到森林中尋找。據《國家記憶》作者章東磐說,姚金宇就帶一袋米、一口鍋、幾雙鞋,不顧危險,靠一己之力在幾年內找到一些飛機殘骸,但最終因無力償還債務,以自殺了結了自己的生命。這是無數尋找二戰飛機殘骸故事中最令人動容的一個,說明人們沒有忘記當年的歷史。
  • 駝峰航線:「二戰」時最危險航線 一夜失蹤13架飛機
    一夜間就有13架飛機失蹤最慘烈的一次是在1945年1月6日,對於駝峰飛行隊來說那無疑是黑色的一天,僅一夜間就有13架飛機失蹤,因為他們遭遇了一場百年難遇的特大風暴,狂風中還夾雜著雨、雪、冰雹。據那天在加爾各答中航總站通訊臺值班的黃明回憶:「收到的電報時斷時續,一開始地面並沒有太當回事,駝峰上空哪一天沒掉過飛機?
  • 初步確定墜毀飛機是飛越駝峰航線的C-109燃油運輸機
    C-109  C-109是從B-24轟炸機改裝而來的燃油專用運輸機,所有武裝彈藥均被拆卸,機身內安裝有8個油罐,能夠裝載2900加侖高辛烷值航空汽油,主要負責為「飛虎隊」供應油料等補給。  駝峰航線  二戰期間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始於1942年,終於1945年。
  • 挺進駝峰航線尋找墜機殘骸 探尋駝峰英雄軌跡車隊成都出發(圖)
    華西都市報訊 (記者曾潔見習記者 楊力 攝影 陳羽嘯)1944年,一架編號為41-24688的C-87型美軍運輸機在「駝峰航線」執行任務時,墜毀在西藏林芝境內海拔4000多米的無人區,長眠冰川深處至今已71年。
  • 40餘件"駝峰航線"墜毀飛機殘骸找到 散落冰川深處
    40餘件"駝峰航線"墜毀飛機殘骸找到 散落冰川深處 2015-08-11 09:59:27來源:四川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抗戰中,駝峰航線曾造成1500架飛機墜毀,為何還要堅持使用
    駝峰航線誕生於二戰期間,是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承擔著為抵抗日本侵略者運送戰略物資的重要任務,因此被人們譽為空中抗戰「生命線」。這條航線由於要穿越像駝峰一樣起伏的喜瑪拉雅山脈,因此被稱作「駝峰航線」。那麼,在這條「生命線」上,有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 抗日戰爭時期的駝峰航線:最悲壯的死亡空運線
    駝峰航線西起印度阿薩姆邦的汀江等地,向東橫跨野人山、高黎貢山、怒山、怒江、瀾滄江,進入中國的雲南高原或四川省。印度汀江至中國昆明航線長約800公裡,山勢海拔在4500-5500米上下,山峰起伏連綿,猶如駱駝的峰背,故而得名「駝峰航線」。
  • 駝峰航線:二戰中最危險的空中運輸線,中國堅持抗戰的空中生命線
    在航線運行初期困難重重,沒有經驗的補給軍官會下令將飛機裝至「填滿」而不顧載重上限。合適的導航設備與無線電信標以及受過訓練人員極度匱乏。雖然空運指揮部內有一些有經驗的民航以及軍用運輸機飛行員,但其他人大都是剛受過飛行訓練,飛行時間很短,對在惡劣條件下駕駛多引擎運輸機幾乎沒有經驗,這些更加重了駝峰航線上的墜機率。
  • 尋找盟軍飛機殘骸(組圖)
    駝峰航線作為二戰時期盟國向抗戰中的中國輸送戰略物資的 「空中生命線」,因其艱難險阻而使無數的美國飛機墜毀在中國西南邊陲。在中國人民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一組車隊從成都出發前往西藏,把仍在林芝易貢鄉若果冰川沉睡的「最後一架美國運輸機殘骸」帶回。昨日,「銘記·致敬——探尋駝峰英雄軌跡」公益活動在建川博物館啟動。  歷史回放  約1500架美國飛機墜落中國西南  二戰時期,美國開闢了著名的「駝峰航線」,因其路經綿延山脈,故稱「駝峰」。
  • 「銘記·致敬——探尋駝峰英雄軌跡」公益活動啟航
    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由新華社圖片中心、北京分社,聯合建川博物館、上海快鹿投資集團、電影《大轟炸》劇組聯合發起的「銘記·致敬——探尋駝峰英雄軌跡」公益活動7月28日正式啟航。 「我們不會忘記給予中國人民道義和物質等方面支持的國家和國際友人,不會忘記同中國軍隊並肩作戰、冒險開闢駝峰航線的美國飛虎隊。」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講話指出,「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各國人民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的寶貴貢獻!」 此次公益活動將奔赴高寒藏地,找尋當年「駝峰航線」墜毀的美軍飛機殘骸。
  • 隱藏在昆明鬧市的「駝峰記憶」
    這是駝峰航線53號運輸機的機翼,機翼上依稀還能看到印有「中國航空公司」字樣。1996年從中緬邊境的高黎貢山運回昆明後,就一直陳列於此。圍繞這段機翼及53號運輸機的歷史,這裡建設成「大觀駝峰紀念館」供市民遊客免費參觀。圖為市民在參觀大觀駝峰紀念館 劉冉陽 攝 「當時飛機殘骸在大山深處被找到,這段機翼歷經千辛萬苦,耗費了大半年時間才運到昆明。」
  • 多次飛越駝峰航線雲南最後的飛虎隊老兵離世
    他是雲南省最後一名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飛虎隊隊員。  95歲飛虎隊老兵去世  立志救國改名「建航」  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負責人朱俊坤23日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雲南省最後一名曾經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飛虎隊隊員陸建航因病於5月19日16時20分在雲南昆明逝世,享年95歲。
  • 飛機殘骸發現屍體,一男一女來自中方,死因未明?
    飛機殘骸發現屍體,一男一女來自中方,死因未明!據外媒在1月17日報導了解,就在昨天,冰島一處景點突然發現兩具遺體,據悉這兩人都來自我方,中駐冰島大使館已經迅速啟動了領保應急機制,配合當地警方調查兩人具體的死亡原因,與此同時大使館也在官網發布了友情警示,凡是前來冰島旅遊的中方遊客,最好視天氣情況謹慎出行,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報導指出死亡的一男一女都很年輕,大約在20歲左右,而該「飛機殘骸」景點不止發生過一次類似意外,16年6月,10人在景點附近車禍身亡
  • 不到1分鐘,張積慧擊落2架美機,美「空中英雄」身死
    1952年2月10日,美國空軍戴維斯少校率領第4聯隊的18架F-86戰鬥機,掩護2批16架F-84、F-80戰鬥轟炸機,對軍隅裡附近的鐵路線進行轟炸。 說起這個戴維斯,著實不簡單。他是美空軍高度讚譽的「百戰不倦」「特別勇敢善戰」的「空中英雄」。
  • 多架中俄軍機飛入韓國防空識別區?中方:未進入領空 不針對第三方
    有韓國媒體提問,昨天多架中俄軍機飛入韓國防空識別區,中方通報是例行訓練,韓國外交部對此事表示遺憾。中方對此有何評論?「關於你提到的問題,中國國防部已經發布了消息,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趙立堅回應。他指出,防空識別區不是領空,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飛越自由。在此次訓練中,中俄兩國軍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沒有進入他國領空。
  • 印尼墜毀客機:已找到部分殘骸和遇難者遺體 | 3D還原失事過程:1...
    當地時間9日14點36分,這架客機從印尼雅加達國際機場起飛,14點40分左右與地面失去聯繫,在離開雅加達約4分鐘後,在不到1分鐘內高度下降了超過10000英尺。之後被發現墜毀在雅加達千島群島區域的海域。
  • 駝峰通航向威翔航空訂購2架CTLS運動飛機
    5月19日消息,四川駝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簡稱:駝峰通航)與威翔航空昨日在成都洛帶機場籤訂了購機協議。   駝峰通航擬引進2架CTLS輕型運動類飛機,用於飛行培訓、私人飛行及低空遊覽項目。預計今年6月底交付。
  • 外交部回應美偵察機擅闖我演習禁飛區:是赤裸裸的挑釁行動,立即停止!
    8月26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U-2高空偵察機擅自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實彈演習禁飛區活動一事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國防部發言人已經就此作出回應。美U-2高空偵察機擅自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實彈演習禁飛區活動,嚴重幹擾中方正常演訓活動,嚴重違反中美海空安全行為準則及相關國際慣例,極易引發誤解誤判甚至造成海空意外事件,是赤裸裸的挑釁行動,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此類挑釁行動,以實際行動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
  • 藥農上山採藥回途中,意外發現飛機殘骸,竟是二戰美軍援華軍機?
    廣西藥農的意外發現有一天,廣西的兩位藥農在幹完農活後上山採藥。這兩位藥農都是上山採藥的常客了。等到他們爬上懸崖後,發現附近有很多藥材,這讓兩位藥農喜出望外。很快,兩位藥農就拿起手中的工具開始採藥。然而,兩位藥農採藥竟然忘了時間。到了太陽下山,天色漸漸暗下來後,兩位藥農就開始尋找回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