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農村老人聊天,說起了姻緣之事。突然,老人說:有些男女即便是很有緣分,但無奈是「前世燒了斷頭香,今生相遇難成雙」啊!
啊哈!老人居然蹦出了這麼一句頗具經典的語句,不由得使我驚訝不已。但我還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裡的真實含義,於是,便請老人解釋一下,老人說:
一、前世燒了斷頭香
古代信佛的人都會把燒香念佛當成一門功課來做。因此,每天必然都會燒香。然而,有些人敬佛的心並不真誠,會抱著一種敷衍的心態。原則上來講,一旦香折斷了之後,是不能用來燃香敬佛的,是需要扔掉的。但是,有些人還會繼續利用折斷了的香來燃香敬佛,這種折斷了的香就叫「斷頭香」。
按照迷信的說法,使用「斷頭香」敬佛,來世是要遭報應的,要麼是妻離子散,要麼是斷子絕孫,因此,許多佛教徒是不會使用「斷頭香」來敬佛的。
在元人雜劇《看錢奴》第三折中有這麼一句戲詞:「這都是俺前生業,可著我便今世當,莫不是曾燒著什麼斷頭香了嗎?」還有,在《救孝子》第四折中有這麼一句戲詞:「可著我半路裡孤孀,臨老也還行絕命方,一家冤障,莫不是我前生燒著什麼斷頭香了。」
這兩齣戲的主角都是沒有子嗣的,為斷子絕孫之人。還有《西廂記》第二折中有這麼一句戲詞:「若今生難得有情人,是前世燒了斷頭香。」說的是和情人不得團圓的故事。
當然,這些都是迷信的說法,並沒有什麼科學根據可以佐證,因此,這句話應該當作一句玩笑話來看待。
二、今生相遇難成雙
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因為上輩子沒有誠心敬佛,所以,佛要懲罰自己,從而使自己今生今世都難以與有緣人走到一起。
那麼,為什麼要這樣下定義呢?
據稱,佛家是非常講究因果關係的。佛教有輪迴之說,佛家認為:種什麼因,受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教是非常講究「無我」的。佛教認為「我」就是主宰,而「無我」就是沒有主宰的意思。佛教會把原因和結果當作先後相繼、彼此制約的一對範疇,是自然界運行的必有規律。
那麼,既然佛教將因果關係看得非常重要。那佛家就會認為一個人在前世的時候對佛不尊敬,拿著「斷頭香」去敬佛,佛就會很生氣,佛就會在今生懲罰他與有情人不能相見,讓他終生飽受相思之苦。
其實,這種說法也僅僅是凡人對佛的猜度,是唯心的。假若人世間真的有佛的話,佛也會大度地對待眾生,是不會因某某前世燒了「斷頭香」而去懲罰某某的。因為佛曾經說過: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嘛!佛怎麼會與凡人計較呢?所以,這些僅僅是凡人對佛的猜度而已。
「哦!這句話原來是這個意思啊!」聽老人講到這裡,我才算是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我覺得這位老人真的不簡單,滿腦子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