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老人騎車環島讓生命有光彩(組圖)

2021-01-14 網易新聞
  首屆復旦大學生電影季開幕 「臺灣味道」濃重 紀錄片《不老騎士》感動觀眾

  17位平均81歲的

老人

,用「摩託車

環島

」的方式來實現人生當中最不可思議的夢想,總路程長達1178公裡。他們其中有2位曾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疾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

《不老騎士》導演華天灝

《不老騎士》劇照

  在首屆復旦大學生電影季-CNEX-AOC【機不可失】紀錄片展映片單上,多部影片出自臺灣導演之手,有濃重的「臺灣味道」。

  作為電影季開幕影片,臺灣紀錄片《不老騎士》4月8日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蔡冠森報告廳放映,這部顛覆了人們對老人夕陽晚景印象的紀錄片,現場笑聲不斷。

  「拍這部片子以前,我從來沒有和爺爺奶奶說過超過5分鐘的話,通過一年多的拍攝剪輯,在這些老人身上我體會最深的就是人情味兒。」 放映結束後,上臺與觀眾交流的導演華天灝說。

  對年輕人和老年人的不同,華天灝深有體會。他舉例說,年輕人過生日,在臉書上收到200多條「生日快樂」,「這和問你『吃飯了嗎』一樣,沒什麼特別。」老人們雖然不太會使用現代設備,但他們寄出張手寫賀卡,也會在過年的時候寄春聯,這是讓華天灝感觸最深的地方。  

給臺灣政治  傳達了美好寄託

  《不老騎士》記錄的是發生在2007年11月13日的一件轟動臺灣的事情。

  在臺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推動下,17位平均81歲的老人,用「摩託車環島」的方式來實現人生當中最不可思議的夢想。他們從臺中出發,一路往南行經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宜蘭、臺北,再回到臺中,總路程長達1178公裡。

  17位老人當中,2位曾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疾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弘道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在即將結束環島時說,「如果嚴格篩選,你們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不合格的,但你們就是這麼普通的老人,完成了這樣一件並不普通的事情」。

  一路上,慢性疾病、身體機能衰退,還有道路上的砂石車、塌方路段,時刻威脅著他們的生命,有位老人甚至騎著騎著睡著了,摔倒在路邊,也沒敢告訴自己的妻子。老人們遭遇身體上和環境上的諸多不適,大家仍笑逐顏開。

  一天,他們來到海邊,一位老人像孩子般興奮大叫:「站在大海邊的感覺很好!海浪撲過來,就像雨點打在身上。」旁邊一位老人馬上說:「那不是海浪,就是下雨了!」所有人哈哈大笑。

  片子中有很多爺爺生動而有趣的對話,他們中有本省人,也有外省人,有的曾經是日治時期的警察,有的是國民黨老兵,「以前我們在戰場上是死敵,現在我們兄弟一笑泯恩仇。」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廣播電視系呂新雨教授認為,導演在影片中給臺灣的政治傳達了一個美好寄託,外省人和本省人的和解、不同政治身份的和解,當然這也是難得的孫子輩的年輕導演和爺爺們的一次對話。片子裡刻畫了很

  生動的老人群像,除了導演的視角,另外一個視角就是片中一個做義工的女孩,她不斷對老人精神和身體狀態進行評議,她不是影片的主角,但是她給了我們一個視角,讓我們從年輕人的角度來看待這些老人。  

「騎士團」精神感動觀者

  個頭高大的導演華天灝,拍該片時只有26歲,他自嘲「實在是太高,所以老人視線都會朝上,很不好看。」

  華天灝1981年生於臺北,畢業於世新大學廣電系,2002年起,著手從事紀錄片、宣傳片、廣告等各種類型的影像製作。他說在拍《不老騎士》前自己是紀錄片的「門外漢」。「團隊裡所有人都不知道怎麼拍紀錄片,當時還買了部好萊塢電影現學拍攝手法。」

  但就是這樣幾個「臭皮匠」擊敗了其他競爭的7個團隊,接手記錄「不老騎士機車環島」的任務。這部片子的起初預算只有人民幣4萬元,他們一個人頂三個人用,連給他們開車的都是來幫忙的18歲大學學妹。

  「當時光汽油錢就花了2萬多元,到最後財務基本爆棚。」說到當時的情況,華天灝大笑起來,「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想到錢、想到進院線,你是不會拍好的,所以我覺得院線可能不是紀錄片的最好選擇,電視才是。」

  最終這部紀錄片因溫暖又充滿正能量的情節感動了觀眾,也讓本片獲得臺灣新聞局電影短片輔導金100萬臺幣的支持與肯定,更在進院線後,贏得了千萬票房。

  「我很幸運,片中的這些老人和我們以往見到的老人很不同,他們的個性很突出,很開朗風趣,讓你很容易記住他們。」華天灝說。

  幾位老人裡最有趣的就是81歲的譚德玉,一聽口音就知道是個退伍大陸兵,家住板橋,娶了個客家女人,因為環島活動,不能帶小孫子乘捷運去臺北,中途打了個長途電話問:「乖孫,你想我了沒有?」打完電話之後又因太興奮血壓馬上升到了175,可是「老頑童」依然調侃別人,「你老婆有沒有說很想你呀?」人家回答:「我老婆要是見我說這麼肉麻的話,一個耳光就扇過來。」譚德玉馬上把手伸過去,「握手!我們是同病相憐!」

  就是這樣一個開朗的爺爺,在提到自己從二十幾歲就沒有看到過的大陸的父母兄弟姊妹,老淚縱橫,「等我回去看時,都是墳啦!」

  87歲的賴清炎是騎士團的團長。從日本保甲到各會會長,賴清炎是一位責任心很強的老人。華天灝認為,雖然賴清炎是唯一一位因病沒有走完全程的老人,但他的勇敢和執著正是該片最想要表達的核心精神—「榮耀」。

  出發前的4個禮拜,賴清炎就胃出血,還因胃痛無法打止痛針。在人前他裝著沒事,可是一個人的時候卻看上去很吃力。終於他因血紅素太低,被送進醫院留院觀察,可他的心仍牽掛著他的團員。

  兩天後當他再次歸隊,很多義工都哭了,他們很佩服他堅強的意志力,一直在苦撐的他肩周炎病發,終於又因血紅素低,第二次進入了醫院,團員們這回改變了行程,集體來醫院看望團長,賴清炎像個孩子一樣的哭了,他覺得對不起大家,「帶領的人不在前面衝鋒陷陣自己先倒下了」,「沒有做到盡隊長的責任」,團員們圍在他的床邊,為他祈禱,所有的人都覺得團長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74歲張陳映美是騎士團中唯一的女騎士,張陳映美年輕時是北一女的高材生,長相甜美,講話聲音爽朗,她嫁給了同在騎士團的丈夫張牧師。

  「我平時騎摩託車就是兩條路,一個去買菜,一個去教會。我從來沒想過我會騎這麼遠,我想……應該可以做的吧,那就走!去!」奶奶臉上總掛著笑容,她和老公是騎士團中的一對模範夫妻。「就好像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會有高有低,有時候會遇到風吹雨打,但是你還是一直會走下去。」

  84歲的何清桐非常愛自己的老婆,21年前老婆因腦溢血過世,他在摩託車前放了老婆的一張照片,每到一地,人家送他的花都會獻給老婆,「我老婆很愛花,那時候我就種了很多花,她過世了我就把花都種在了墓地上。在年輕的時候,我經常帶她環島,一年一次,風雨不誤。有一次,她突然問我,阿桐呀阿桐,你還能載著我騎多久啊,我笑著說,我80歲沒有死,我一定會一直載著你,哪知過了兩三年,她就懶得呼吸了。」

  在出發前,何清桐默默地在墓地前擲出硬幣,他得到了老婆的同意和祝福,夫妻倆依舊心有靈犀,從此便有了帶著妻子照片上路的環島旅行。現在何清桐兒孫成群,每年春節發紅包也要發120多份。但平時他從不對兒女說他對老伴的思念之情,直到電影上映,兒女們才知曉父親對母親有這麼深遠的愛。在每一次出發前,阿桐伯總是會說,「坐好,老婆,你要幫我看路哦……」

  蘇花公路是全程最難走的一段,貨車遊覽車特別多,對面打來強光經常照得人眼都睜不開。83歲的劉樹發,打過仗,開過飛機,當過幾十年教官,環島遊被撞傷過,「受傷是應該的,不怕死的精神還在!」劉樹發被撞傷時還在安慰隨行醫生,「那時候子彈穿過我的肋下,就差幾釐米,差一點就死了,我也不怕死,日本的沒人敢開的飛機,我也敢開!」在他的眼裡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只有不夠積極努力。

  影片中有一個片段令觀眾五味雜陳。「不老騎士團」一路到達了彰化欣和護理之家(臺灣養老院),護理之家的老人每個人都垂垂老態。當問到住在這裡多長時間的時候,一位86歲癱在床上的老人說,「住了多長時間我都不記得了,住得呆掉了…」不老騎士和義工詢問這些護理院老人有什麼願望時,他們說,沒什麼願望,也不想找什麼人,即使有,也完不成了。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激動地舉起大拇指朝向騎士團的老人,騎士團爺爺將自己的綬帶掛在輪椅老人的身上時,輪椅老人難以控制,激動地哭了。  

「要做自己的時候,社會不給他做了」

  紀錄片完整記錄了17位老人騎摩託的環臺創舉,他們第一次走進平生從未進過的遊戲廳、第一次放飛孔明燈,集體唱著「忘記了已經辛苦了一輩子,只想要看到明天的日頭赤炎炎……」華天灝希望藉此鼓勵不管任何年齡都有做夢、圓夢的權利和能力。「就像『不老騎士團』在片中所說的—你們能做的,我們也能做,只不過我們慢一點兒。」

  放映後,華天灝說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曾經問過賴秀升爺爺這輩子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賴秀升說:「除了84歲還湊熱鬧騎車環島之外,高中的時候,我曾經扮成女生誘抓日本兵賺零用錢。」

  2013年,因為紀錄片《不老騎士》在美國放映,隨後「不老騎士團」受邀赴美從舊金山騎摩託車到洛杉磯。當導演6年後重新遇到這些爺爺們,爺爺中已經走了5位,其中就有勇敢的團長賴清炎,健在的爺爺們很珍惜這次機會,因為他們都認為這有可能是他們人生中最後一次騎上摩託車。

  「二十幾歲你要結婚找工作,三十幾歲你可能要生小孩,照顧家庭,其實人窮極一生忙碌,可能都是在為別人而做,但年紀大了,老人在可能不太需要承擔這些壓力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自己了,可是真正他要開始做自己的時候,這個社會不給他做了,呆在家裡就好了,不要出來,不要跌倒,甚至許多老人,他會越來越懷疑自己真的什麼都做不了了。」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說,「老人其實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無聊,當初想要辦這個活動,就是活躍老化(讓老年人重新有活力),老人要有事做,生命才會有光彩,所以我們就找了一群80歲以上的老人,一起來環臺,我們相信這是終點,對於他們來說,是起點。」

  作者:黃小河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這部3分鐘短片刷爆全網背後,是17位81歲老人的瘋狂人生
    17位平均年齡81歲的老人。2位曾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疾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在八十多歲的秋天,他們一起為了一個同樣的夢想努力——騎摩託車環島。在很多人的心中,完成環島的騎行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儀式和證明。那這些老人呢?他們中裡,有隨國軍到臺灣已經58年的老兵,卻從來沒有機會把臺灣走遍……
  • 不老騎士:17位81歲老人的致青春
    這則3分鐘長「夢騎士」廣告片早已風靡網際網路請在WIFI環境下點擊收看,流量土豪可隨意該短片改編自臺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於2007年11月23日,發起的【挑戰八十、超越千裡——不老騎士摩託車環臺日記】活動。17位平均81歲的不老騎士環島歷時13天,走過1139公裡。
  • 臺灣寶島騎車看——單車環島紀行
    朱老將近70歲,騎車經驗豐富,是我們單車環島的最資深隊員。 離開新竹市區後,往西南方向,順著海濱公路,到「17公裡自行車道」終點附近的南港賞鳥區休息。 午餐後,繼續臺17南下,過了二仁溪就進入高雄市的茄萣了,繼續前行,在興達港的情人碼頭小憩,謝謝捷安特特別準備的冰涼義豐阿琦冬瓜茶。臺17的西濱公路在茄萣段,會有好幾公裡緊靠著臺灣海峽,騎車時可同時欣賞海景。
  • 豆瓣8.9分,17個80歲的老人,做了全世界最幸福的事
    《不老騎士》記錄了2012年,17位老人完成了為期13天的騎摩託車環繞臺灣島的壯舉。這17為老人從臺中出發,一路往南,行經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臺北,再回到臺中,總行程長達1178公裡。在這17為老人中,有兩位曾經罹患癌症,四位需要戴助聽器,五位患有高血壓,八位患有心臟疾病,每一位老先生都患有關節退化的毛病。
  • 人生80才開始,17位不老騎士的詩和遠方
    那麼,你是否也想知道電影中的不老騎士們,都有哪些不平凡的故事,在環島之旅中,都經歷了怎樣的困難,又收穫了什麼?《不老騎士》講述的是寶島臺灣的17位長者,為了圓一個夢,騎著摩託車開始了13天的環島之旅,去完成那長達1139公裡的旅程!這些平均年齡81歲的長者用行動告訴我們,年齡和過程中的困難,都無法阻止人們去追尋夢想。
  • 臺灣機車正妹騎車從不穿褲子 私下是個乖乖女(組圖)
    臺灣機車正妹騎車從不穿褲子 私下是個乖乖女(組圖) (/11) (共
  • 不老騎士:17位81歲老人的青春壯舉視頻
    這部展示17位81歲臺灣老人騎行環遊臺灣的紀錄片,以及此前根據同一項活動產生的一則臺灣大眾銀行商業廣告短片,還有一本同名圖書,在全亞洲激起了巨大反響。央視《看見》欄目還破天地荒地在節目開頭「免費」完整播出這則商業廣告短片。這都為什麼?全都是因為這些老人用他們的青春夢想打動了世界(紀念片上映時已有幾位老人離世)。
  • 臺灣環島老電影《練習曲》
    ,請點擊本公眾號底部菜單:路況攻略→57318社區 進入瀏覽,這裡還可以發貼喲劇情簡介 大學就要畢業的明相騎上自行車,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行的開始 旅程。 他遇到了藉由影像製造夢想的工作者,專心一意的,想將太平洋的風捕捉入鏡;在花蓮海邊遇見來自立陶宛的年輕女孩,她說她的國家沒有山……;旅程中寂寞的時候,他在海邊彈著吉他,伴著月色和海潮聲,以大地為床,就地而眠;肚子餓的時候,和租遊覽車一邊抗議工廠倒閉一邊旅遊的工廠女工分享便當;疲累的時候,他停駐外公外婆家,一聲「阿公阿嬤」喚起許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遺忘已久的血肉親情……
  • 豆瓣8.9,又燃又震撼,17個80歲的糟老頭,做了全世界最浪漫的事…
    他們歡送的,並不是什麼明星或官員,而是17位普通老人… 這17個老人,將要完成一項壯舉:13天,騎摩託車,環遊臺灣島... 年輕時,一年總有一次,阿桐伯忙裡偷閒,騎著摩託,帶著妻子去環島。丈夫說:以前只顧著賺錢,她病好了,我就想著,是時候去賺靈魂了。 旅途中,兩人騎車速度相當,不快也不慢。
  • 騎車環島,去5個地方做8件事你會愛上臺灣
    騎著自行車環島?我體力不行,我可能會死;騎車環島可能給我一個月我都騎不到吧,等等... 臺灣有專門的環島1號線,可以參考,沿途該走的地方,都能走遍。而且臺灣有的火車是可以上自行車的,有專門的車廂,所以你不用擔心體力問題,騎行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消遣啦。
  • 17個80歲不老騎士環臺騎行13天:追求夢想時,你會忘記你幾歲!
    影片中,17個平均年齡在81歲的老人,懷揣著10歲的夢想,完成了一次20歲的旅行——騎著摩託車進行1178公裡的環臺灣島旅行。他們當中,2位曾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疾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儘管如此,他們依然選擇出發,完成這次充滿挑戰、卻夢寐以求的旅行。下面讓我們來認識這些不老騎士吧!
  • 平均年齡81歲老人騎摩託車13天環島1139公裡,告訴你人為什麼要活著
    短片故事源於一次重逢——5位年過80歲的老人,相聚在昔日好友的追悼會上,對著大家年輕時候在海邊的照片,勾起了他們騎摩託車環島旅行的夢想
  • 17個80歲老人踏上「不要命」的旅程,看完不好意思說自己老了
    在中國臺灣,有一群80歲的老人決定「發起夢想」。17位騎士,年紀最大的89歲,最小的71歲,2位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6個月準備,摩託環島騎行13天,1139公裡,從臺南到臺北,從黑夜到白天。只是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瘋狂追夢!這17位「不老少年」,究竟如何改寫了生命的議題?
  • 林青霞哭著為他打call,17個80歲老人讓人不好意思說自己老了
    在中國臺灣,有一群80歲的老人決定「發起夢想」。 17位騎士,年紀最大的89歲,最小的71歲,2位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年輕人有夢,老人也應該有夢,老人的夢是什麼呢? 看到爺爺們走進一家養老院送溫暖的那一刻,感覺自己是有罪的。
  • 騎車老人腿部被卡公交車底 消防隊員迅速救援
    圖說:嘉定消防救援被卡老人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夏韻) 今天凌晨開始,申城出現降雨天氣,小雨一直持續到上午,雨天路滑,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今晨6時29分左右,嘉定區勝辛路嘉安公路路口發生一起公交車與電瓶車相撞事故,騎車人倒地,腿部被卡。事故發生後,嘉定消防城南消防站迅速到場,最終將老人成功救出。嘉定區消防救援支隊城南消防救援站趕到現場時,天空仍飄著小雨,地面溼滑。一名騎電瓶車的老人躺倒在公交車車頭下,腿部被卡,整個人無法動彈。
  • 當你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你會像他一樣騎上機車去環島嗎?
    去年發現身患肺腺癌末期,癌細胞擴散至各器官,無法進行手術,標靶治療也沒效,醫生預估只剩半年的時間,面對殘酷的事實,黃先生沒向命運低頭,平常愛騎重機的他,準備與妻子一同完成人生第三次,也許也是最後一次環島計劃。
  • 騎車老人掉進4米多深坑 幸「盔」保護到位,無生命危險
    最終老太被救了上來,所幸沒有生命危險。這是昨天記者從鎮江新區交警部門了解到的一件突發事件。據民警介紹,老人沒有受到重傷的原因主要是老人所戴的一隻頭盔幫了大忙。據了解,前天中午12時許,一李姓老太騎電動三輪車到新區大港看望老伴。當她騎行至新區臨江西路時,發現前方道路上多了不少減速帶,旁邊還有不少柵欄。老太繼續騎車闖過減速帶、穿過柵欄。
  • 人為什麼要活著 臺灣老人騎摩託車環島
    影片名叫《不老騎士》我認為這是一篇「騎行千裡,感動萬千」的影片。捌零後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捌零後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影視策劃製作公司,致力拍攝和製作企業專題片、企業宣傳片、影視廣告片、公益宣傳片、個人形象片、電商廣告、音樂MV、愛情MV、婚慶拍攝、微電影等,大型活動現場攝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