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用美人來形容建盞,那定是一種端莊雅正之美,獨特的光華和斂靜的色調,緩緩穿越古今光影,款款走向時光深處。
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存在共性,美人紅顏易逝、薄命易摧殘,而建盞是瓷器,精巧易碎,兩者都以短暫的美麗裝點著漫長歲月,留下惹人思慕的哀愁。
四大美女圖
歷史上,四大美女都因貌美驚人,卻無奈做了江山社稷、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或王侯將相的棋子,結局難免悽慘悲涼。然而拂去歷史書頁的塵埃,浮現出的還是美人們的窈窕之姿、冰潔之質,也為後世人們對美的思考留下無限遐思。
楊敏師傅
以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為創意主題,親手打造了器型各異的「四大美女」建盞,借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典故,極盡運用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浪漫色彩,為盞友們獻上一套古典雅致、清麗脫俗的「美人」作品。
西施盞
西施生於江南,因沿江浣紗貌美驚人而聞名。據傳說,水中魚兒見到她絕世的美貌都自慚形穢潛入水底,不肯出來,後才有「沉魚」的典故。然而縱然有「沉魚」之貌,也終究難逃被當成花瓶的命運,後來經越王三年調教,精通舞步歌曲,儀態優雅,錦上添花,近乎完美。於是西施就成了吳王日日揣摩、不願放手的"盞"。
西施圖
楊敏老師創作「西施盞」的靈感正是來源於她在江邊浣紗的清麗倩影,釉面顏色偏於亮麗,油滴紋路排列錯落雅致,細觀之下,銀色油滴似乎「湊」成了一簇簇花朵,含苞欲放。器型方面獨具創意,上寬下窄,形似「魚尾」般靈動精巧,又似美女西施嫋嫋婷婷之姿,給人以純潔、朦朧的少女之感。
西施盞
昭君杯
王昭君作為歷史上遠嫁邊塞的和親女子,不僅有著「落雁」之美貌,並且她身上還具備了一種英氣和堅韌。一個嬌弱女子,遠赴匈奴腹地,而後為蠻夷之地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促進了兩國邦交,不得不說她的美像一顆皎潔的寶珠,點亮了塞外的黃沙枯草。
昭君圖
楊敏老師創作「昭君杯」的靈感來源於王昭君遠嫁路上悲悽悵然的思鄉之情,釉面顏色偏於幽暗內斂,金色油滴紋路配以深黑底色,整個意境在色彩對比中渲染的更加濃烈,將沙漠的蒼涼、廣袤之感融入了整個盞身,倒轉形似馬蹄的器型,更增添了一種距離上的遙遠韻味,也暗含了昭君出塞的大義和無奈。
昭君杯
貴妃盞
楊玉環作為「王的女人」,高貴的出身,不僅具備天生麗質的絕美姿容,又有天賦異稟的歌舞才華,真是難令君王棄。然而榮耀過後,難擋命運的激流,王朝的興衰,系縛在一位女子身上,最終香消玉殞,只留下「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千古絕唱。
貴妃圖
楊敏老師創作「貴妃盞」的靈感來源於楊玉環體態豐腴、大氣高貴的傾城之美,「羞花」亦是對楊玉環國色天香的最佳詮釋,整體釉面色澤光潤、細膩,也符合楊玉環膚如凝脂之美,大顆白色油滴紋路配以圓潤典雅的器型,將線條的飽和感刻畫的恰到好處,唐韻宋質,新穎獨特。
貴妃盞
如何?四大美人中的「三位」已逐一亮相,是不是有被驚豔到呢?還有最後一位「貂蟬盞」尚在楊敏老師的創作構思中,已經迫不及待想集齊「四大美人」的盞友們,敬請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