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龍窯柴燒建盞

2020-12-26 宜興紫砂之家

「龍窯柴燒」絕不是簡單的復古,它是一種泥與火結合的藝術。通過高溫成型,形成獨特的窯變,五彩斑斕,每一款都具有唯一的特徵。

龍窯柴燒花月夜

「龍窯」在燒制過程中要不停的加柴保持高溫,連續兩天三夜六十個小時不休息,遇天氣不好還要適時延長。停燒後還要冷卻三到五天才能出窯。又因使用傳統柴火燒制,所以在燒的過程中有自然落灰,灰土板結在產品身上,出窯時灰頭土臉,難睹尊容,但上水一衝洗立即顯出質樸的本色,更為變幻莫測的色彩蒙上了一層不可預知的神秘。

想要了解柴燒建盞,首先要了解以下幾點:

1、龍窯燒制工藝

龍窯始於商代,又稱長窯,是一種半連續式陶瓷燒成窯,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築,以斜臥似龍而得名。龍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選用松木為燃料,火借風勢,窯溫可達1300度以上,能形成豐富落灰和滋潤肥厚的釉層,且有很好氧化窯氛,燒制的器物色彩變化豐富,透氣性好,材質穩定,且每件器物獨一無二,有很好收藏性和實用性。

2、龍窯柴燒特點

①柴燒不較現代電燒華麗,但古樸有雅韻。

②燒制過程中需要不斷添加木柴,難以保持恆溫。因此釉面氣泡也大小不一,富有層次。

③柴燒用含油脂量高的松柴連燒三天三夜,豐富的油脂使胎體不乾澀,油潤細膩。

龍窯柴燒星漢盞

3、為什麼柴燒盞價更高?

①因為柴燒的燒制過程完全依靠木柴的燃燒升溫,不僅燒制時間長,並且極難控制恆溫,工人們需要不分晝夜守候在旁,不斷加柴。

②燒柴是需要耗費大量木材資源的,森林資源逐年減少,政府嚴禁大量濫伐森林,且我國松木資源有限,但是建盞又需要得到傳承保護,所以只能用雜柴燒制。

4、辨別柴燒建盞

①柴燒建盞的溫度不穩定,釉色因此也不穩定,所以柴燒建盞釉面通常會有深深淺淺的效果。

②木材燃燒室火焰竄入窯內,落灰落在了坯體中,經過了長時間的高溫融合形成了十分自然的灰釉,柴燒建盞溫潤深沉。

5、柴燒建盞的藝術

建盞是一種藝術的傳承,古樸簡單中蘊含著古法技藝的智慧和價值,而不是一種單純的工藝品,不能與市面上廉價絢麗的盞相作比較,市面上廉價絢麗的建盞需要引起注意,謹防假貨。

柴燒所涉及到的柴、水、泥、火、釉都是人類史上最為重要的造物媒介,與中國傳統五行說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在生命意味上有著不謀而合的對應關係。柴窯本身的結構集技術與藝術於一體,是人類智慧與情感的結晶,也是人與自然、神靈進行對話的橋梁。

活眼硯凹宜墨色,長毫甌小聚茶香

相關焦點

  • 白話建窯建盞龍窯柴燒工藝
    首先聲明一點,本文僅代表習古堂官方的觀點,是我們根據平時燒制龍窯的經驗給大家做一次深入簡出的工藝解釋,方便喜歡建盞的朋友們更好的了解龍窯盞的整個製作工藝。龍窯柴燒建盞應該給它分成兩個部分解釋,一個是窯外的工藝,一個是窯內的工藝。
  • 玉窯龍窯建盞柴燒記-攜盞邂逅於方寸茶臺
    暨志平正在龍窯柴燒點火近期見到暨志平是陪同臺灣陶藝匠人造訪其工作室, 八零後的他,已有些許少年老成之感
  • 柴燒建盞只是一個噱頭嗎?具體的柴燒工序如何?又有什麼意義?
    建盞,作為黑瓷燒制技藝的頂峰,曾經宋徽宗趙佶欽定的御用茶器,在宋代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盞」。雖然經過八百年之久的斷燒,但現在建盞還是重現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而現在從事燒制建盞的匠人當中,根據不同的創作思想和風格,分出了不同的流派。古法「柴燒」便是其中之一。探索柴燒建窯位於福建建陽水吉鎮,故燒制出來的茶器被稱為建盞。以本地特有的高含量鐵元素黏土,燒制風格獨特的釉瓷而著稱,建盞是為代表瓷器,為宋徽宗所喜愛。
  • 何為柴燒建窯建盞?龍窯與倒焰窯柴燒又有何不同?怎麼區分兩者?
    柴燒歷史較為悠久,建盞的燒制一開始就是採用柴燒法,用最傳統的木材進行升溫,而柴燒又分為傳統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有不少盞友剛看到看到這個兩個詞,不知道如何區分兩者,所以我們就來談一談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
  • 無恙窯 柴燒建盞丨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
    #建盞#無恙窯位於福建南平市建陽區,是一座隔斷式的格柵龍窯,公司特聘請楊建平為此窯的燒盞大師。楊建平,建盞工藝美術師,南平市第一屆民間工藝美術名藝人,其作品復古典雅、釉色鮮明、花色獨特,深受海內外建盞愛好者的青睞,多次獲得過國內外工藝獎項,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楊師傅在龍窯柴燒建盞的燒制技藝上尤為擅長,同樣的原料,在相同的龍窯,置於不同的窯位、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燒出的建盞釉色光彩變幻莫測,截然不同。
  • 如何辨別建盞好壞?柴燒、氣燒與電燒,哪個窯爐燒出的建盞較好?
    近些年,建盞行業風生水起,不僅老盞在拍場上屢拍高價,新盞也嶄露頭角,被越來越多的朋友接納與喜愛。然而,新盞市場上魚龍混雜,有些新盞的品質無法與其價格相匹,不少新入門的盞友難免會交幾次"學費"。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如何辨別建盞的好壞,並解答盞友們比較關心的柴燒與氣燒、電燒之間的區別。一、建盞的好壞如何辨別?
  • 柴燒建盞憑什麼價格是電燒的十倍,貴在哪,你更喜歡柴燒還是電燒
    建窯建盞始燒於唐末五代時期,興盛於兩宋及元初。在宋朝的鬥茶風潮下,被推上了至高無上的位置。千年前建盞以鐵胎傲然出世,如今以變幻莫測的釉色卓越超群。加之柴燒而成的建盞古拙質樸,體現了宋代美學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
  • 張晞手繪圖詳解1300℃龍窯,柴燒青瓷為什麼獨一份?
    ▲龍窯,小抱抱美編丹丹製作的柴燒圖景▲9月28日,應姐採訪張晞很多抱抱粉對柴燒過程充滿好奇與樂趣張老師說,素坯準備就序後就進入了柴燒環節柴燒三要件有:龍窯+柴火+匣缽柴燒龍窯需要從窯頭開始到窯身一直燒30個小時左右柴燒龍窯在張晞的老家龍泉寶溪這是一個山青水秀的山村龍窯選擇在背山面水、負陰抱陽的地方龍窯與地面有一定坡度坡度一般是18——22度輕臥婉延山上如龍形「龍窯」也因此而得名柴燒龍窯一般長28米左右整體窯高約2米
  • 我們今天之所以還能見到建盞,應感謝建盞的這七大奇蹟
    我們今天之所以還能見到建盞,應感謝建盞的這七大奇蹟事情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人走了茶也就涼了歷經風風雨雨,建盞的風採依然如故宋人的遺珠當屬千古奇絕的建盞建窯建盞,是天工與人巧的結合。它是宋人審美和飲茶趣味的集中體現。隨著時代的變遷,建盞的輝煌沉睡了幾百年。
  • 原創:古鎮水吉,千年建盞(合集,有增改) 附民國老照片與央視視頻
    若想燒出建盞這樣獨特的析晶黑釉瓷碗,並將產品行銷到各地,成為風靡全國、暢銷海外的流行品,其產地需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一、周圍要有足夠的燃料,以應對大規模燒瓷的能量消耗;二、要有適宜的地理環境,即有傾斜度但是斜率不會太高的山坡,以便建造一定規模的龍窯;三、要有便利的運送渠道,即發達的交通以供外銷
  • 薪 柴 燒 誌
    薪火相傳,柴天改物。為提高產量及利用熱效率的引導,於是將數個窯間相連,採用斜坡式築窯,將第一窯室燒成時產生之熱氣,引入第二窯室,再由第二窯室引入第三窯室、第四窯室,以此類推,於是在熱空氣上升原理下,並以逐漸補柴燒窯之方式操作,此種類型之窯,因依山坡而建,外型又特殊,有登坡爬高之意故稱為【登窯】。登窯為中國最古老及傳統的窯爐之一,在大陸稱為【分室龍窯】或【階級窯】。
  • 三顧堂堂主談紫砂:開放式柴燒作品為什麼是獨一無二的?
    開放式柴燒是使木材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窯內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體之上,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這種釉的效果,與一般的人工添加釉水明顯不同。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產品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留下了烈火曾經駐足過的痕跡,自然而無粉飾之氣,不會重複且很難預期它燒窯的成果。
  • 建盞擁有這3個不可思議的高光時刻,青瓷與白瓷紛紛表示望塵莫及
    紺黑的建盞,立即變為最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輝許多年。自此,宋人於茶於器的審美情趣和美學風尚,發生了重大變化。建盞這麼厲害你知道嗎?1.皇帝親自下場背書宋代有名的文藝皇帝宋徽宗趙佶(1082-1135),可謂是皇帝中為盞痴狂的第一人,其在所著《大觀茶論》中談道建盞:"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 眾籌丨一位建盞大師,一生致力於讓流到日本的「國寶」回家
    現在,一條生活館為大家帶來的「天賦異彩之七彩流星」柴燒建盞,是陸金喜近期復原出的得意之作。  這款建盞,是陸金喜根據他最擅長的曜變盞的斑紋特徵,微調燒制手法柴燒而成。  古法建盞多為柴燒,是在1300℃以上的窯火中靠松木柴純天然燒制的,一次上釉,一次燒成,人燒一半,天燒一半,成色紋理都非人力可控。  這種情況下,成品率自然特別低,要燒成常見的成色都很考驗技藝,更別提萬裡挑一、偶有所得的異彩盞。  放在如今,建盞燒制者雖多,卻不見有人能燒出極品異彩盞,它幾乎就成了博物館裡才能窺見一二的稀世文物。
  • 建盞大師排名
    日本天目:鐮田 幸二(人間國寶 頭銜)林 恭助(複製曜變天目專家)安藤 堅(複製曜變天目專家)水出 勝(非專業燒制建盞
  • 吉州窯龍窯開窯 展示千年傳統燒制工藝成果(多圖)
    12月12日,在吉安縣吉州窯景區舉行了吉州窯龍窯開窯儀式,數百件精美的瓷器從窯爐中取出,引來陣陣讚嘆。  12月1日,第二屆上海國際陶瓷柴燒藝術節吉安縣分會場在吉州窯遺址公園內舉行,當天對龍窯點火復燒,經過三天三夜的燒制和多天的冷切後,龍窯開窯亮寶。
  • 什麼是建盞,建盞是什麼
    在晚唐五代時期,建窯僅是一個生產青釉器和醬釉器的普通窯場,後改燒釉面無斑紋的黑釉茶盞,為建盞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從青釉→醬釉→普通黑釉→建盞釉,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其顯著特點是,坯與釉的氧化鐵含量越來越高,釉層越來越厚,使燒制工藝難度加大,生產成本提高。宋代初期建盞的出現,反映出鬥茶藝術對茶具的講究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 如何鑑別柴燒自然落灰釉?
    一、柴燒分類       總體來說,我們可以把柴燒分成三大類:(一)古法柴燒(罩燒)建水龍窯柴燒(人工施釉,罩燒)(二)現代柴燒(裸燒)      所謂現代柴燒,是器皿在製作好泥坯後不施釉直接入窯,木柴燃燒後木灰中含有鉀鈉鈣等元素
  • 為什麼幾十塊的建盞買不到?九塊九和幾百上千的建盞差別在這3點
    建盞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理保護標誌之後,埋沒於土中上百年的古老招牌一躍成為金字招牌,建盞強勢出圈後,魚目混珠的現象也多了。▲打碎的建盞次品此外,燒制建盞所用的窯爐電窯、氣窯還有花費更巨大的柴窯,都是有成本的,因此建盞的價格更不會低到沒有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