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見行動,群眾冷暖掛心上——河口區油地融合發展服務中心...

2020-12-24 湘湘帶你看社會

「前兩天剛下了大雪,今兒你們就給我送來了煤炭,這些年多虧了有你們時時惦記著我們,感謝黨和政府,今年冬天不怕冷了!」80多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陳樹俊老人對前來看望他們的河口區油地融合發展服務中心志願者激動地說道。

天寒地凍,幫扶暖心。為深入推進「亮評比改」工作,提升群眾滿意度,進一步關心關愛結對幫扶村貧困戶,確保貧困戶「溫暖過冬」,12月15日,區油地融合發展服務中心走進義和鎮大英村開展「冬日送溫暖」活動,通過前期對幫扶戶冬日取暖情況進行了摸底走訪後,及時為幫扶戶「雪中送炭」,解決了他們冬日供暖的後顧之憂。

在貧困戶家中,志願者們幫助老人們整理了室內和室外衛生,對院內積雪和冰塊進行集中清理,避免老人出入不慎滑倒,將磚塊、雜物等擺放整齊,對屋內地面、家具及生活設施進行細緻清掃、擦拭、重新布置等,通過志願者們的一個多小時勞動,每一戶貧困老人家中都窗明几淨、庭院整潔,煥然一新。

勞動之餘,志願者們還老人們親切的拉起家常,仔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起居,叮囑他們要保重身體,注意飲食,保持樂觀的心態。同時,叮囑他們要提高安全意識,注意冬季取暖安全,確保不出現任何意外。一聲聲貼心的問候,一句句暖心的叮嚀,讓老人們倍感溫暖。

志願者還在幫扶村開展了普法宣傳活動,向群眾發放《憲法》、《民法典》等宣傳手冊50餘份,同時就與老年人權益息息相關的贍養、繼承、和法律援助等問題進行熱心解答。通過宣傳,有效提高了老年人自我維權意識和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為和諧社會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此次「送溫暖」活動,不僅給予了貧困群眾物質上的幫助,情感上的溫暖,更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鼓舞,暖了群眾的心,近了幹群的關係,為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油助力。(李兵兵 張鳳仙)

【來源:河口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口區營造良好油區環境 助力油地融合共建發展
    河口區油地融合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協助魯勝公司魯平採油廠管理區完成公司註冊「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不分時間的為我們解答疑問,從一步步指導完成公司註冊到今天辦理營業執照,全程為我們提供超前服務、跟蹤服務。要不是你們的幫助和指導,我們還真不知道到底需要什麼資料、怎麼辦理,落戶河口真是來對了!」
  • 東營市油地校融合發展綜述之一
    以激勵政策拉動共建,以精準招商促進油田產業鏈轉型升級,不斷推動油地校產業融合向縱深發展如果說一種資源可以崛起一座城市,那麼產業融合的思想,同樣可以改變一座城市。東營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油地校共建史。2019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臺《油地校深度融合發展激勵政策》,圍繞支持油田油氣主業和非油產業發展研究制定了具體措施,更是推動了油地校產業融合不斷向縱深發展。「讓油田產業資源就地發展」是東營區油地校融合長期以來的目標。
  • 一點一面一補充 精準扶貧在行動
    扶貧工作無小事,群眾需求是核心。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水滴)黨委(下稱水滴公司黨委)結合公司相關保障業務平臺優勢,積極用好組織力,牢牢把握「救助個體、扶持區域、幫扶特定群體」的戰略思路,有針對性地進行項目設計。
  • 姚希煌:駐村幫扶顯真情 精準扶貧見成效
    姚希煌在貧困戶家中走訪(右一)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委辦二級主任科員姚希煌,派駐到靖州太陽坪鄉地芒村任第一支部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他帶領當地群眾發展產業,時刻把困難群眾的冷暖記在心頭,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謀福祉,為黨旗添光彩。
  •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助力扶貧攻堅
    該縣致力把電商產業打造成為經濟新增長點,先後制定出臺了《推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實施方案》《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電商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農村物流配送解決方案》等,為確保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創建工作規範有序推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 縣區發展最亮點:東營8月份各縣區成績單出爐
    加強電商元素聚集和政企精準對接,推動電商龍頭企業、知名企業共同帶動傳統企業補齊線上發展短板,新孵化培養電商企業25家。開展"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網紅直播帶貨等培訓活動,已舉辦25場,參與7000餘人。在京東雲(東營)數字經濟產業園上線東營區特產館,推廣史口燒雞、粗布床單等40款產品,推動電商助農扶貧。京東雲(東營)數字經濟產業園集聚各類電子商務企業88家,今年已實現產值破億元。
  • 馮雷:把村民當親人,精準扶貧做到群眾心坎上!
    140公裡——駐地與家之間的物理距離;138戶572人——精準扶貧的工作目標。馮雷,也從群眾曾經認為的「組織派下來的人」,變成了村民口中的「自家兄弟」!這個關于堅守、奉獻、責任和創新的故事,還需要從2018年3月說起。靖西市湖潤鎮多吉村是廣西移動的定點幫扶村之一,被選拔為服務該村的第一書記,可謂是移動公司黨性較強的精英員工。當時,廣西移動百色分公司馮雷就被組織選拔派駐靖西市湖潤鎮多吉村擔任第一書記。
  • 發揮牽頭作用 推動融合發展
    「正是這筆『茶葉通』貸款雪中送炭,使我們公司產值由當年的580萬元,發展到現在的8400萬元,成為西鄉的茶葉龍頭企業,可以讓500餘戶茶農脫貧。」陝南綠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十分感激地說。  據了解,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為滿足貧困地區企業和群眾發展產業的資金需求,人行西安分行積極發揮金融扶貧工作牽頭作用,突出央行特色,引導金融資源定向、精準配置到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為陝西省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今年上半年,陝西省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餘額1430億元,同比增長22.2%。
  • 實施增減掛鈎 服務精準扶貧
    實施增減掛鈎 服務精準扶貧 2020-12-22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脫貧·行動】群眾「點菜」~政府「下廚」~阿壩州繪就產業扶貧...
    【脫貧·行動】群眾「點菜」~政府「下廚」~阿壩州繪就產業扶貧美麗畫卷!產業扶貧是解決貧困地區群眾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也是脫貧的必由之路。今年以來,阿壩州將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頭戲、主戰場,全面實施「一戶一策」精準到戶扶貧政策措施,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構建起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產業基礎。
  • 精準扶貧,兼濟天下——第六屆北大光華「一帶一路」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北大光華「一帶一路」發展論壇再度發揮平臺號召力,集結戰鬥在扶貧工作一線上的各界代表,暢談企業家和企業在共享發展理念指導下,發揮技術與市場優勢,帶領群眾創新創業,回顧近年來國內尤其是西部扶貧產業的發展歷程與成果,梳理問題、分享經驗,為決勝2020年,實現消除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好紮實的攻堅準備。
  • 群眾冷暖 初心使然——記駐東馬坊鄉東馬坊村第一書記蔡斌珍
    群眾冷暖 初心使然——記駐東馬坊鄉東馬坊村第一書記蔡斌珍編輯時間:2020-11-14 瀏覽次數:7 次 曾經是一身戎裝的蔡斌珍現任職於山西省環境應急中心,2019年5月,為響應國家精準脫貧攻堅任務,他胸懷赤誠之心,心繫貧困群眾,舍下了年僅一歲的小兒子和剛剛升入小學的大兒子
  • 「講述」一位「第一書記」的三十而立:精準扶貧路上的無悔青春
    2年時間,在當地黨委政府和省委幫扶工作隊堅強領導下,在蘇州姑蘇區和社會各界傾力支持下,我團結帶領小圈村堅持科學規劃,實施「以村部為點的便民服務提檔升級工程、以中心路為線的基礎設施綜合改造工程、以產業圈為面的特色產業培育工程」點線面結合立體式扶貧,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形成「高效農業、加工製作、光伏發電、農機合作、農村電商」5大產業項目,建立「產業帶創業,創業促就業,就業保增收」小圈村長效脫貧機制
  • 12個典型項目一覽,教育部直屬高校這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2013年學校與蒲城縣建立定點扶貧結對幫扶關係以後,學校接續選派3任駐村第一書記,與閆家村黨支部班子一道引入並發展金銀花產業,通過黨建引領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綜合施策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產銷對接鞏固脫貧成果,扶貧育人實現校地共建共贏,逐步探索出了一條「高校+地方政府+村黨支部+村級股份合作社+貧困戶」的「五位一體」精準產業扶貧新路子。
  • 將扶貧責任扛在肩上 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
    面對工作和生活條件的雙重壓力,統計局駐村扶貧工作隊時刻牢記組織的重託,用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投身扶貧事業。把駐地當作自己的家,起早貪黑,走村上戶,深入農戶調查摸底,訪貧問計,短短數月,足跡踏遍了幕阜新村的每個角落,共計走訪未脫貧戶、已脫貧戶、黨員和村民組長400餘戶,切實獲取了扶貧工作第一手資料。
  • 【共產黨人13】大槐鎮黨群服務中心黨支部:以學立身,服務群眾
    大槐鎮黨群服務中心支部民主生活會大槐鎮人大辦公室主任 陳日暉:「黨支部每個月都組織一節黨課學習,通過學習,增強黨性修養,不斷提高我們黨員幹部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政治素質。」黨支部是黨和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要通過黨的組織和黨員來實現。
  • 「哭臉」向「笑臉」的幸福轉變——清鎮市扶貧「情緒牆」跟蹤服務...
    3月份以來,清鎮市聚焦困難群眾問題在哪裡、基層組織作用發揮在哪裡、解決辦法在哪裡的思路,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以建檔立卡貧困戶較多的村為重點,將貧困戶跟蹤服務與扶貧「情緒牆」有效結合起來,實現貧困戶跟蹤服務精準化、貧困戶信息詳細化、工作情況簡潔化、
  • 精準扶貧: 將幸福陽光灑向淮水之濱
    從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從加大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力度,到謀劃攻克深度貧困堡壘……解碼脫貧攻堅興旺之路,奧秘就在於:不變初心,方得始終。以村部改造為切入點,強組織樹新風曾經,興旺村村部年久失修,外觀破舊,辦公條件簡陋,周邊環境較差,是韓橋鄉8個行政村中最差的一個。
  • 勝利創新孵化器:搭建油地橋梁 打造油地融合創新服務平臺
    今年以來,東營將人才制度改革攻堅列為全市重點攻堅任務,聚焦聚力健全人才制度體系,打出招才引智「組合拳」,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即日起,大眾網推出招才引智系列,大力推廣先進企業的優秀經驗做法。
  • 智慧公共法律服務終端讓群眾盡享智慧司法便利
    11月29日下午,由青海省司法廳主辦,西寧市司法局、城西區司法局、城中區司法局、城北區司法局、城東區司法局協辦的「開展公共法律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集中宣傳活動在西寧市中心廣場拉開帷幕。青海省司法廳黨組成員、援青辦主任王林介紹,此次活動以「開展公共法律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主題,開展「法援惠民生,扶貧奔小康」「尊法守法攜手築夢」宣傳活動,針對扶貧對象、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組織西寧市及四區法律援助中心,設立法律援助諮詢受理點,開展精準法律援助服務,大力宣傳「法援惠民生,扶貧奔小康」活動,為脫貧攻堅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