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個社會存在的諸多的事情通過網際網路被更多的人知道時,每個人的發言權利便開始不斷擴大,人們開始喜歡對某一件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進步,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是能看到某些自命清高的憤世嫉俗者,他們憤怒的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後被人稱為「鍵盤俠」。
筆者記得,在《道德經》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大致的意思就是每一件事都有它相反的兩個方面,有益處就會有壞處,我們不能片面地看待我們做出的每一個舉動,也許你今天肆無忌憚的行為,日後就會成為你招致禍端的起因。
其實,如果你對《道德經》有一定的了解,你就會發現,在這本書籍中,辯證看待事物是他的核心思想,它總是試圖從事物的不同角度給人們建議,讓人們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認識到世間萬物的多樣性,並學會包容不同意見,如果你能理解這一點,也許那些憤世嫉俗的言論便能減少一點。
但與老子所設想的相反的是,人們往往只能看到事情的一個方面,並且拒絕承認事情的另一方面,他們總是樂於聽取自己的主觀意見,如果他只用這種主觀意見指導自己的行為意識,那還可以說一聲固執,但更有甚者他要求別人也按照自己的主觀意識行事,這便產生了人生的矛盾與禍患。
對於那些自命清高的人來說,他們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愛炫耀,他們習慣讓人們知道自己的想法,當發現人們與他們的觀點不一致的時候,他們並不會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而是對他人的不同觀點充滿了鄙夷,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這些人的缺點開始暴露無遺。
當你盡力去炫耀的時候,其實就代表了你是一個並不謙遜的人,而在炫耀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你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暴露出來,過分的張揚總是會讓一個人的缺點無限放大,個人的醜陋一面也會隨之彰顯,日積月累之後,這些缺點的暴露就會導致一些矛盾出現。
但是這並不是說,一個人不可以特立獨行,不可以有個性,我們需要搞清楚的定義是自命清高與特立獨行,有個性的人並不意味著他沒有一顆純樸淡然之心,而這一點前者顯然是沒有的,也正是因為他們沒有這一點,在社會上更容易招致人們的記恨,而這樣的情緒積攢多了之後,諸事不順似乎也就找到原因了。
在這個社會中,其實最可怕的就是招致其他人的嫉妒,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當你總是處處在炫耀自己,並不能很好的尊重他人時,你無法確定這種招搖會引起多少人對你的不滿,甚至不能知道你所招惹的人有多少人可以在背後陷害你,所以可以有個性,但要時刻謹記不過分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