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五謀士之一:真實的軍師祭酒郭嘉

2021-01-13 騰訊網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今禹州)人,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重要的謀士,跟隨曹操南徵北戰十一年。所任「軍師祭酒」一職,曹操初置於建安三年正月,據《通典·職官十一》載:「軍師祭酒,理曹掾屬。」由《三國志·魏書十四》可知,郭嘉終其一生,只任此職。

縱看此前的各部影視劇郭嘉的形象設定,今天在這筆者謹點名兩部近些年的劇,只簡單講一講。

其一,《軍師聯盟》在這部劇中,給觀眾最大的印象就是,郭嘉睿智,深得曹操器重,還是校事府的特務頭子。上文已經提到郭嘉的官職和職能是什麼,筆者要指出的是,曹操治下的校事府主事之人另有其人。因此該劇的設定雖然符合劇情需要,但是容易誤導部分觀眾,對郭嘉的職權和他所任職的軍師祭酒的理解。

其二,《三國機密》在這部劇中,郭嘉放蕩不羈、聰明絕頂、好色且嗜酒。相信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很爽,關於這劇,且不論其才智,僅郭嘉的行為習性就能讓讀過《三國志》或者說喜愛這個歷史人物的觀眾大跌眼鏡。

據記載:「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

由此可見,曹操既更器重郭嘉,也是很讚賞陳群秉正辦事的。大家注意,陳群是廷訴,總不能彈劾同僚的私生活吧,筆者揣測,應該廷訴的是郭嘉的工作作風問題。所以,在此提醒大眾,翻遍史料也是找不出郭嘉有不良生活習慣的記載的。

再說一點網絡中流行的部分說法:

一、郭嘉沒有什麼功績,不值得吹噓。這個說法實在謬誤太甚。

在郭嘉病逝後,曹操在表文中高度肯定郭嘉的功勳:「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禽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逾越險塞,蕩定烏丸,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兇逆克殄,勳實由嘉,」可見,郭嘉的功績是不少的,而且對於曹操來說,郭嘉的策略還很重要。

二、郭嘉的十勝十敗論抄襲荀彧。有句老話叫做:英雄所見略同。

荀彧有四勝四敗論,見載《三國志·荀彧傳》而郭嘉的十勝十敗論載於《傅子》何謂之英雄所見略同,他們的勝敗論有相同的中心思想,但是推論並不盡相同,不存在抄不抄襲之說。就好比一個命題,幾十個學生寫,中心是一樣的,但個人是怎麼推論出來是不盡同的。

三、水淹下邳是荀攸獻策之功。

筆者在此要很不客氣的指責持此觀點的人,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三國志·荀攸傳》白紙黑字記著,下邳久攻不下,荀攸和郭嘉一起去向曹操獻策,最後,引沂、泗之水灌城,城潰而擒呂布。

綜上所述,影視裡和網絡裡所呈現的部分郭嘉形象是錯誤誤導人的,我們應該正視歷史人物,不因大眾言論而對歷史人物有所歧見。史上的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曹操引以為知己,出同騎乘,坐共幄席。

相關焦點

  • 郭嘉祭酒課堂:我是軍師祭酒,但這跟我愛喝酒沒啥關係
    郭嘉:我愛喝酒與我是軍師祭酒有何關係祭酒最早是一種禮節在大饗宴時,需要有一個長者面向南方酹酒祭神,然後大家才能開席恰飯>比如,曹老闆陣營中的謀士們海了去了,這些人被統稱為「軍師」但是,軍師們的領導——軍事祭酒,即首席軍師,只能有一個沒錯~就是我郭嘉噠~
  • 郭嘉的官職是軍師祭酒,那這個官職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近期一部熱播的電視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將三國裡最厲害的一個謀士郭嘉搬上了大熒幕,用了濃墨重彩之筆描述了郭嘉的神機妙算,鬼神莫測。而郭嘉的官職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軍師祭酒,在歷史上這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呢?
  • 郭嘉做了11年的軍師祭酒,都沒升職,本事平平?
    曹操早期頗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之後,曹操很傷心。荀彧就又為曹操舉薦了一位謀士,這個謀士就是郭嘉。在曹操和郭嘉交談過之後,曹操表示,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表示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就這樣,互相賞識的主臣二人走到了一起。
  • 郭嘉有著天縱之才,深受曹操重用,可是官職只是區區軍師祭酒?
    而說起郭嘉,很多熟悉三國史的朋友都知道,他的身份是屬於古時曹操麾下的一名十分有名的謀士,而郭嘉的才華也被當時的曹操所肯定,更是在輔佐曹操的時候,多次為曹操獻上妙計,最為知名的便是他幫助曹操在北方的官渡戰場上一舉擊敗強敵袁紹,使曹操成為北方新的霸主。
  • 你真的知道 三國時期「軍師祭酒」是什麼意思嗎?
    建安二年的冬天,有一個人物走進了咱們的視野,這個人物後來被稱為曹操的諸葛亮-郭嘉。建安二年的秋天曹操擊敗了袁術,冬天又擊敗了劉表和張秀對宛城的騷擾。這個時候曹操以前最信任的一個謀士(戲志才)死了,於是曹操寫信給荀彧,讓荀彧給推薦一個謀士。
  • 三國第一謀士郭嘉郭奉孝
    很多人則認為郭嘉才是三國裡的最強謀士,「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這是史書給郭嘉的評價。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也說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在我們看來,拋開治民理政,單就行軍打仗方面的出謀劃策而言,作為頂級謀士的郭嘉是強於諸葛亮的。
  • 解謎郭奉孝:神秘的官職「軍師祭酒」到底是幹嘛的? | 劉三解
    上期節目,我們談到了郭嘉擔任的職務,在曹操集團內的種種「祭酒」中,只是排行最末的角色,既不存在曹操為他特設了「軍師祭酒」的情況,也不存在他在眾多謀士之中居首的身份,以及在他的種種「奇謀」言論背後,另有不為人知的玄機。 那麼,他到底是幹嘛的?
  • 郭嘉只是一個軍師祭酒,並且死的還這麼早,為何現在人氣卻這麼高
    在三國中戲份不多的郭嘉,在現實中卻有非常高的人氣,甚至有人把他譽為是魏國的第一謀士。那麼郭嘉為什麼這麼一個英年早逝的人卻可以得到如此大的關注呢。首先要說郭嘉有很大一部分人氣所因為場外因素,在演義中把他當成曹操家族中非常重要的謀士加以渲染。
  • 【武將攻略】軍師祭酒之郭嘉使用解析
    郭嘉,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原隸屬於軍閥袁紹,然紹外寬而內忌,只尊聖賢之道卻好謀而寡斷;致使郭嘉賦閒6年卻未受其重用。後經荀彧推薦而轉投曹操,為曹操屢次設計施謀且算無遺策,繼戲志才後成為曹操重要的首席統謀士,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才華橫溢、不治行檢的郭嘉卻猶如曇花一現,留下遺計平定遼東後英年早逝。
  • 祭酒
    郭嘉有時候會坐在燈下看自己的手。     他是曹公麾下第一軍師,但這雙手沒有碰過冰冷的鐵器,只有經常執筆的地方長了繭子,看起來羸弱又乾淨,它也沾滿了血、系滿了人命,每記下一個名字,世間就可能多一個刀下鬼,每傳出一條消息,不出三日就可能帶來伏屍百萬。那些自命清高的君子們罵他髒汙,說他是攪弄風雲的詭譎謀士。
  • 四大系列之三國四大謀士,諸葛亮、郭嘉、司馬懿、周瑜
    三國時期,名臣良將紛紛登場,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其中謀士和名將是其中最受人們喜愛的群體,三國眾多的謀士中哪幾個可堪稱為最強呢? 諸葛亮,謀士只是他眾多身份中微不足道的一點,他更是一名政治家、軍事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
  • 莫名其妙的「曹魏五謀臣」的概念,以及他們起到的作用和影響
    大家可能都知道曹操集團中有一個組合叫"五子良將",是五個表現比較優秀的武將;另外曹操集團中還有一個由五個謀士組成的組合,被稱為"曹魏五謀臣"。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五個人物。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曹魏五謀臣"的說法出自唐朝史學家朱敬則的論文《隋高祖論》。其中確實提到這些謀士是"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
  • 曹操麾下六大謀士,誰才是第一謀主?不是郭嘉,司馬懿也排不上號
    ,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賈詡和司馬懿六人,那麼曹操麾下這六大謀士,誰才是第一謀主?不是郭嘉,司馬懿也排不上號。  先來看看何謂謀主?簡單點說就是主要謀士,也就是曹操身邊不可或缺和參贊軍務最多之謀士,或者說他的主要職責是出謀劃策,其實這六人之中純粹的謀士也就荀攸、郭嘉和賈詡三人,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 一位鬼才軍師,曹操一生最信任的三國第一謀士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魏國雄主曹操是個很多疑的人,對身邊的將軍、謀士要求很嚴格,很少輕易讚美他人。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的,曹操曾公開表示:「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這人當然就是有著「鬼才」之稱的郭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了。在傷心之餘,梟雄曹操讓荀彧推薦一位謀士來接替戲志才的位置。
  • 曹魏的一位謀士,深受曹操器重,曾擔任曹真、司馬懿的軍師
    就文臣謀士來說,則有司馬懿、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陳群等人。其中,在曹操的謀士之中,杜襲明明勞苦功高,卻沒有相對應的名氣,也即經常被人們所忽略。杜襲(生卒年不詳),字子緒,潁川郡定陵縣(今河南省襄城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官吏,東漢末年潁川「四大名士」之一,濟陰太守杜根的孫子。杜襲的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在前代很有名氣。
  • 三國第一謀士——郭嘉
    曹操第一謀士郭嘉,破呂布,敗袁紹,平定北方……其智謀堪與諸葛亮媲美!郭嘉21歲的時候,在朋友田豐等人的鼓動下,投奔到袁紹帳下。
  • 軍師聯盟|十大謀士誰最強?
    ▲一生熱血為誰湧《軍師聯盟
  • 三國軍師謀士精準排名
    歷史每個時期都有謀士軍師,但是三國時期卻是軍師最多也是最讓人提起的話題。今天就說說三國各位軍師的才能分析排名一下。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郭嘉,他在三國究竟有何表現
    郭嘉,傳說中三國的第一鬼才,那麼多人喜歡郭嘉,首先是因為《三國演義》以及周邊小說遊戲,先入為主之後,愛屋及烏,連正史中曹操集團的兩大謀士荀彧的清雅
  •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郭嘉在追隨曹操平定北方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官渡之戰,以及勸曹操東徵呂布、劉備,乃至奠定曹魏一統北方的格局,而他死後曹操在局部作戰上卻是敗多勝少,以至於曹操赤壁大敗哭奉孝,引得眾謀士自慚形穢,郭嘉在行軍作戰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