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就是莊奴老先生心中那座有故事的小城:璧山。
小時候記憶中的家鄉是七十年代老照片似的黑白兩色,那是糧、油、糖、肉都憑票供應的計劃經濟時期,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好像是外婆的板兔。
外婆是「抗戰勝利紀功碑」換成「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那一年從一個家庭主婦投身歷史洪流的。她參加了當時時髦的合作社,在一個冷酒館上班。酒館的樣子在我記憶中大致和迅哥筆下的「鹹亨酒店」類似,賣的幹酒有四五種,涼菜也有六七類吧,冷盤中最頂級的就數這璧山板兔了。據說創產於明朝末年,有「中華第一兔」之美譽。我是時常能吃到一個五分錢的兔頭,吃的時候多半還在心裡感嘆,人間美味呀!時常是多久呢?現在想來,可能是一周左右吧。
作為中國知名的肉兔產地,璧山中國白兔和草兔的養殖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璧山食物較重口味,鮮香麻辣,正適合烹製兔肉。璧山白砍兔是一道歷史悠久的美食,據記載發源於1728年,在抗戰時期就備受周恩來、馮玉祥等人讚譽而名揚四海。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家附近一個叫劉先才的二十來歲的年青人得到了傳承,「財兔」就在小城風靡一時。這種美食的製作過程大致是:活兔宰殺後先用清水煮幾分鐘,去血,保持肉質鮮嫩,再用秘制滷料配方煮一個多小時,讓滷料的香味浸入肉中,吃前半小時再加入荔枝或麻辣口味的拌料。
那時節我已經到重慶城打拼了,周末回家,母親總要去買只「財兔」來犒勞我,且總是笑道: 「財財(老闆小名)老遠就喊劉孃,又插了幾個輪子(很有點優越感)」。 「財兔」一九八六年建璧山向陽菜市場時就開在我家樓下幾十米遠的街上,每天都有人排隊購買。後來在重慶安了家,無論寒暑,每次到小城也要帶上一隻回來,老婆小孩都喜歡那味道。以至於偶爾到璧山因為其他原因沒按慣例帶只「財兔」或「羅板鴨」回家,兒子必然有些失望,老婆自然更是沒什麼好臉色了。這種從唾液腺到胃腺的愉悅,又經歷三十多年浸染,還有老母親到妻兒三代人的愛好,再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食物,的確百吃不厭。
前幾年的某一天去買「財兔」,同行的劉郎說,現在「財兔」的味道沒有從前好了,璧山人都流行吃「唐兔」了。我當然不為所動,後來又聽了另外幾個朋友大致相同的言語,也去南街買過一兩次「唐兔」,感覺除口感稍有不同,還不足以取代心頭「財兔」的位置。有一次聽熟悉內情的廣春詳述,原來「唐兔」也有些傳承,經營了很多年,始終默默無聞,後來似乎是找到了什麼高人施法,又通過很多門路宣傳,在外行和重慶主城,名聲似乎已蓋過了「財兔」。
在璧山,烹兔的方法千變萬化,因此有無兔不成席的習俗。在家鄉的宴席上,「紅燒兔」、「白砍兔」、「紅板兔」、「酸湯兔」、「火鍋兔」、「燒烤兔」、「粉蒸兔」等一道道美食會讓食客口舌生香,垂涎三尺。為了口腹之慾,我們時常周末全家出動,開車到小城,只為去大江龍酒樓吃「香辣兔」和「尖椒兔」,或換個地方到沿河東路老店嘗嘗「西木兔」,找家新店試試「跳水兔」,再逛一陣秀湖,到文廟喝一個時辰青茶,登半天金劍山,回城帶只荔枝味「財兔」,心頭就湧起了股小確幸。
我這人品嘗佳餚時必觀察它的形色,慢咽它的口味,再琢磨它的流程,腦補它的做法,回家後釆購些食材來試做幾次。當然,有時達到預期效果,有時難免差強人意。逐漸改良過後,少不了邀三兩好友,分享一番。
記得有一次程凱自遠方來我家,還帶了位日本女友,自然是上香茶款待。那女子也就二十多歲吧,相貌和裝扮都與國人無異,只是頭上梳著個精緻的髮髻。叫什麼名字忘了,好像說父親是北海道漁民。她不會中文,只用英語與程凱和娜交流,我則只能靠他們翻譯。那天做的主菜可能是雙椒兔丁,端上餐桌,女子張大了嘴,說了些什麼,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程凱翻譯道: 「她說兔兔那麼可愛,我們那兒只把它當寵物,沒想到你們竟然要吃它」。我心頭想,鯨魚也萌萌的,你們不也殘忍地捕殺蠶食它們嗎?嘴上卻說: 「中世紀的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曾鄭重宣布,剛出生的兔子應該屬於一種魚。當時的宗教戒律要求齋戒期間不得吃肉,除了魚肉、兔肉」。兔肉蛋白質含量比一般肉類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卻低於所有的肉類,也難怪國人對它有「葷中之素」的說法。
人類的祭祀最初大致是對天地、鬼神、生死、疾病、猛獸等的敬畏而形成的。我以為,祭祀活動產生了人類文化、禮儀和美食。在中國古代,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老百姓只能祭祭祖先和灶神。大約是祭祀時香氣升騰,容易被天神接受。神靈和祖宗要聞到飄上天的味道,才知道是否心誠,所以供品要做出色香味美,要分得出級別與種類。屈子《楚辭•招魂》,就是報出菜單:「大米、小米、新麥、黃粱啥都有,酸甜苦辣樣樣可口;肥牛筋燉得很香,還有吳國司廚做的酸辣湯;紅燒甲魚、叉燒羊肉拌甜醬,煮天鵝、燴水鴨,再加點酸漿,滷雞、燜鱉,味道特別清爽;還有油炙的麵包、米餅漬蜂糖」。歷數人間烹調美味,魂兮胡不歸。我聽過一些道士、巫師念經祈福,也大致如此。
話說回來,川菜中有名的回鍋肉、蒜泥白肉,起源就是各種祭祀用的豬肉。祭祀結末後,每家分得一塊,有的人拿回家熬一下油,加豆瓣、辣椒、蒜苗,就做成回鍋肉,有的則加油辣子、蒜泥,涼拌成蒜泥白肉。想來,「財兔」也是以此類方法,逐漸改良而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