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美食•兔餚

2021-02-27 阿兮

我的家鄉就是莊奴老先生心中那座有故事的小城:璧山。

小時候記憶中的家鄉是七十年代老照片似的黑白兩色,那是糧、油、糖、肉都憑票供應的計劃經濟時期,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好像是外婆的板兔。

外婆是「抗戰勝利紀功碑」換成「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那一年從一個家庭主婦投身歷史洪流的。她參加了當時時髦的合作社,在一個冷酒館上班。酒館的樣子在我記憶中大致和迅哥筆下的「鹹亨酒店」類似,賣的幹酒有四五種,涼菜也有六七類吧,冷盤中最頂級的就數這璧山板兔了。據說創產於明朝末年,有「中華第一兔」之美譽。我是時常能吃到一個五分錢的兔頭,吃的時候多半還在心裡感嘆,人間美味呀!時常是多久呢?現在想來,可能是一周左右吧。

作為中國知名的肉兔產地,璧山中國白兔和草兔的養殖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璧山食物較重口味,鮮香麻辣,正適合烹製兔肉。璧山白砍兔是一道歷史悠久的美食,據記載發源於1728年,在抗戰時期就備受周恩來、馮玉祥等人讚譽而名揚四海。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家附近一個叫劉先才的二十來歲的年青人得到了傳承,「財兔」就在小城風靡一時。這種美食的製作過程大致是:活兔宰殺後先用清水煮幾分鐘,去血,保持肉質鮮嫩,再用秘制滷料配方煮一個多小時,讓滷料的香味浸入肉中,吃前半小時再加入荔枝或麻辣口味的拌料。

那時節我已經到重慶城打拼了,周末回家,母親總要去買只「財兔」來犒勞我,且總是笑道: 「財財(老闆小名)老遠就喊劉孃,又插了幾個輪子(很有點優越感)」。 「財兔」一九八六年建璧山向陽菜市場時就開在我家樓下幾十米遠的街上,每天都有人排隊購買。後來在重慶安了家,無論寒暑,每次到小城也要帶上一隻回來,老婆小孩都喜歡那味道。以至於偶爾到璧山因為其他原因沒按慣例帶只「財兔」或「羅板鴨」回家,兒子必然有些失望,老婆自然更是沒什麼好臉色了。這種從唾液腺到胃腺的愉悅,又經歷三十多年浸染,還有老母親到妻兒三代人的愛好,再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食物,的確百吃不厭。

前幾年的某一天去買「財兔」,同行的劉郎說,現在「財兔」的味道沒有從前好了,璧山人都流行吃「唐兔」了。我當然不為所動,後來又聽了另外幾個朋友大致相同的言語,也去南街買過一兩次「唐兔」,感覺除口感稍有不同,還不足以取代心頭「財兔」的位置。有一次聽熟悉內情的廣春詳述,原來「唐兔」也有些傳承,經營了很多年,始終默默無聞,後來似乎是找到了什麼高人施法,又通過很多門路宣傳,在外行和重慶主城,名聲似乎已蓋過了「財兔」。

在璧山,烹兔的方法千變萬化,因此有無兔不成席的習俗。在家鄉的宴席上,「紅燒兔」、「白砍兔」、「紅板兔」、「酸湯兔」、「火鍋兔」、「燒烤兔」、「粉蒸兔」等一道道美食會讓食客口舌生香,垂涎三尺。為了口腹之慾,我們時常周末全家出動,開車到小城,只為去大江龍酒樓吃「香辣兔」和「尖椒兔」,或換個地方到沿河東路老店嘗嘗「西木兔」,找家新店試試「跳水兔」,再逛一陣秀湖,到文廟喝一個時辰青茶,登半天金劍山,回城帶只荔枝味「財兔」,心頭就湧起了股小確幸。

我這人品嘗佳餚時必觀察它的形色,慢咽它的口味,再琢磨它的流程,腦補它的做法,回家後釆購些食材來試做幾次。當然,有時達到預期效果,有時難免差強人意。逐漸改良過後,少不了邀三兩好友,分享一番。

記得有一次程凱自遠方來我家,還帶了位日本女友,自然是上香茶款待。那女子也就二十多歲吧,相貌和裝扮都與國人無異,只是頭上梳著個精緻的髮髻。叫什麼名字忘了,好像說父親是北海道漁民。她不會中文,只用英語與程凱和娜交流,我則只能靠他們翻譯。那天做的主菜可能是雙椒兔丁,端上餐桌,女子張大了嘴,說了些什麼,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程凱翻譯道: 「她說兔兔那麼可愛,我們那兒只把它當寵物,沒想到你們竟然要吃它」。我心頭想,鯨魚也萌萌的,你們不也殘忍地捕殺蠶食它們嗎?嘴上卻說: 「中世紀的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曾鄭重宣布,剛出生的兔子應該屬於一種魚。當時的宗教戒律要求齋戒期間不得吃肉,除了魚肉、兔肉」。兔肉蛋白質含量比一般肉類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卻低於所有的肉類,也難怪國人對它有「葷中之素」的說法。

人類的祭祀最初大致是對天地、鬼神、生死、疾病、猛獸等的敬畏而形成的。我以為,祭祀活動產生了人類文化、禮儀和美食。在中國古代,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老百姓只能祭祭祖先和灶神。大約是祭祀時香氣升騰,容易被天神接受。神靈和祖宗要聞到飄上天的味道,才知道是否心誠,所以供品要做出色香味美,要分得出級別與種類。屈子《楚辭•招魂》,就是報出菜單:「大米、小米、新麥、黃粱啥都有,酸甜苦辣樣樣可口;肥牛筋燉得很香,還有吳國司廚做的酸辣湯;紅燒甲魚、叉燒羊肉拌甜醬,煮天鵝、燴水鴨,再加點酸漿,滷雞、燜鱉,味道特別清爽;還有油炙的麵包、米餅漬蜂糖」。歷數人間烹調美味,魂兮胡不歸。我聽過一些道士、巫師念經祈福,也大致如此。

話說回來,川菜中有名的回鍋肉、蒜泥白肉,起源就是各種祭祀用的豬肉。祭祀結末後,每家分得一塊,有的人拿回家熬一下油,加豆瓣、辣椒、蒜苗,就做成回鍋肉,有的則加油辣子、蒜泥,涼拌成蒜泥白肉。想來,「財兔」也是以此類方法,逐漸改良而成的吧。

相關焦點

  • 菜譜 | 火鍋兔、尖椒兔...論顧客超愛的兔餚的N種做法!
    冷吃兔璧山的丁家兔、香草兔、璧山兔大足的火鍋兔,永川的薑絲兔,江津的尖椒兔等很多店家,看中了兔餚的市場潛力以各種美味的兔餚為招牌菜,比如火鍋兔接下來,小編就來說說火鍋兔的製法鍋裡倒入菜油和色拉油 (按照 1∶1 的比例),再下入自製豆瓣醬、花椒、餈粑海椒、老薑、八角、山柰、香果、香松、肉桂、甘草、川貝、丁香、茴香、草果等20多種純天然香料,小火炒約1小時至出香便成。
  • 一菜一餚皆是故鄉情懷,獨一無二的家鄉味,最懷念的家鄉味!
    有一種曾經的味道總是念念不忘,它是記憶中的家鄉的味道,食物承載思鄉之情,那地道的家鄉味,對於漂泊異鄉的遊子來說,總是會成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在我的理解裡,家鄉的味道從小處說其實是家庭的味道,是母親的飯菜,父親的嘮叨,是兄弟姐妹的相互關心和支持。有食物有情懷,連接著記憶,它是心中獨一無二的家鄉味兒,讓記憶和思念攜同家鄉情懷,讓食物與味蕾,同回故鄉。
  • 家鄉美食101,哪個是湘大學子心中的c位呢?
    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大多數Xtuers都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在翼寶看來啊,回到家鄉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打卡好久沒吃的家鄉美食!今天,翼寶就搜集了幾個地區的特色美食,大家來猜猜有沒有屬於你家鄉的味道吧!看到這些有些眼熟的食物,你有沒有想起這是哪裡的美食呢?
  • 517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X叄食堂旗艦店聯合活動
    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與叄食堂旗艦店聯動地方美食商家代表,打造家鄉的味道一城尋一味專場活動,就在這個「天貓尋味季」,和我們一起,尋找「家鄉的味道」吧。5月13日,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全年發布會在成都寬窄巷子召開,全國知名地方特色美食匯聚於此,打造「超級美食街」的行業盛會。
  • 家鄉美食不僅僅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家鄉情懷,智哥分享家鄉美食
    家鄉美食不僅僅是一種味道,也是一種記憶,更是一種對家鄉的情懷。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款屬於自己的家鄉美食,當我們在外時間久了就會十分懷念它。我是農村智哥,土家族,來自重慶秀山,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記憶中的家鄉美食:1、油粑粑油粑粑也叫油城兒,是武陵山區土家人的特色美食;是土家族逢年過節製作的食品,小朋友們甚是喜愛的零食,其味外面焦脆、裡面香軟。
  • 酷狗直播揭秘雲海餚雲南汽鍋雞湯做法,新手也能秒變大廚
    3月25日,雲南菜品牌雲海餚做客酷狗直播特別策劃「酷狗雲享樂」的【大牌雲美食】欄目,在線揭秘招牌菜——汽鍋雞湯的做法,授出獨家熬製秘籍,助力廚房小白輕鬆進化為熬湯大師!通過直播間的鏡頭,雲海餚的主廚和兩位店員熱情向大家展示了家庭版汽鍋雞湯所用到的食材,包括鐵腳麻雞、姜、枸杞、大棗等。
  • 「沁湖魚宴」18980份魚餚發放中……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王文宇、陳孖川)12月22日,在武漢科技大學裡,18980份魚餚被端上餐桌。據悉,武科大建校時間為1898年,學校提供的魚餚數量和學校建校時間呼應。當天中午12時許,記者在武科大青山校區籃球場看到,領取魚餚的師生排成了長隊、依次刷「校園卡」,花費1分錢領取,可供領取的魚餚有清蒸魚頭、幹煸魚塊和紅燒魚塊三種,不到一會兒,清蒸魚頭已經領完了。
  • 鋒味雙廚齊聚三亞雲裳餚
    鋒味雙廚齊聚三亞 雲裳餚餐廳美食呈現11月27日,海南三亞半山半島業主餐廳進行了一場「山珍海味宴」直播秀,《鋒味》雙廚蘇啟勝和李兆基在直播中把原生態的雲南食材和三亞美食進行融合創新,用最精湛的技藝烹調最地道的雲南風味。
  • 家鄉義縣美食推薦
    大家好,我是老張,我的家鄉在義縣,十一回家鄉,感謝好朋友們的盛情款待,吃到了想吃好久的美食,我的家鄉雖小,卻是美食眾多。這次老張給大家推薦兩款有代表的特色美食,一個是東北的酸菜銅火鍋,一個是義縣回民烤羊腿。
  • 米兔·具大英美食講堂②——牡蠣全席
    具大英深知前輩想要的不過是喝酒罷了,所以想到了去品嘗美食的方法。那麼他們吃了什麼美食呢?今天就為大家帶來這道美食盛宴——牡蠣筵!具大英關心獨居世宗的前輩沒有家人照顧,便帶前輩來吃了大補的牡蠣宴:這美味又健康的牡蠣盛宴讓你垂涎欲滴了嗎~下周同一時間米兔·具大英美食講堂再見!
  • 美時美刻|品味慢生活,我在寬肚茶餚等你
    坐落在雁塔區融鑫路8號巷子裡的寬肚茶餚就是這樣一個可以品味慢生活的地方~ 除了這些擺件,還有許多細節無不透露著茶餚詩書酒茶的文化氛圍。
  • 中江籍烹飪大師劉衝話說家鄉坨坨魚
    勤勞智慧的中江人民歷代相傳的一大批風味美食更是享譽巴蜀,風靡神州,讓每一位品嘗過中江美食的食客齒頰留香而印象深刻。當然,由於船上設施簡陋,有了魚,要烹製出美味的魚餚自然也是不小的難題。但勤勞智慧的船幫人家最懂得就地取材,久而久之,各家互相切磋烹魚技巧,就逐漸形成了一道獨特風味的船家魚餚。那時,船幫人家趕船,總會帶上一兩個裝滿泡酸菜的泡菜罈,以解決一日三餐的下飯菜。泡酸菜與魚也就在此時就這樣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自然而然也就成就了一道名餚「中江坨坨魚」。
  • 《雖有嘉餚》相關知識點匯總
    雖有嘉餚戴聖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雖有嘉餚》原文1、運用類比手法:從「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到「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的道理。
  • 家鄉美食數餃子
    在家鄉的所謂美食中,餃子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是流淌在家鄉父老血液裡的美食記憶。
  • 文言文——雖有嘉餚
    雖有嘉餚戴聖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 明星是怎樣安利家鄉美食的?
    說到自己的家鄉美食,每個人都成了滔滔不絕的宣傳大使,明星們也不例外。吳宣儀:海南的辣椒鹽蘸芒果絕對不是黑暗料理,很好吃的!新疆三美,古力娜扎秒變新疆背饢少女,你們不來一個嗎?新進春晚主持佟麗婭:「幸福的烤包子」 每到新疆必吃~迪麗熱巴:誰都不要跟我搶酸奶疙瘩!
  • 鄰裡相聚 分享家鄉美食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王雪敏 通訊員 魏英 王源鋒)日前,由民治街道樟坑社區居委會主辦、樟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協辦的「情暖冬至,幸福鄰裡」美食交流系列活動,吸引了廣大社區居民參與。
  • 「美食周」開幕,哪些家鄉美食會滿足你的味蕾?
    在生活中,唯有兩件事情不可辜負,那便是愛與美食。美食有情,風土難離,在這個秋風瑟瑟的季節裡,我們總是會懷念起家鄉那碗熱氣騰騰的熱湯麵,又或者媽媽包的三鮮餃,也或是那刺激味蕾的九宮格。美食與味蕾的觸碰,不再是吃貨們的心滿意足,還有著對家鄉的點滴思念。
  • 嵐皋女孩5年手繪千幅家鄉美食美景圖宣傳家鄉
    在嵐皋,有一個95年出生的女孩邱萌,她用5年時間手繪千幅家鄉安康九縣一區美食美景圖,用這種獨特的方式推介家鄉,用「指尖」表達對家鄉的熱愛。邱萌這是我家鄉的特產富硒魔芋,我用手繪的方式把它畫了一個系列的插畫,就是從它挖掘出來一直到最後呈現出來的產品樣子。
  • 家鄉美衛 | 家鄉美食-合集
    文/劉四強我的家鄉在湘中腹地,那裡山清水秀風光好。山上樹木蔥綠,灌木叢生,野草茂盛。童年時代的我,特別喜歡爬山,除了欣賞山上美景外,更喜歡到山裡摘野果子,採野蘑菇。每年春天,山上的野竹筍、野香椿、蕨菜、水密花等都長勢喜人,這些都是我童年的美食。尤其是用水密花與糯米做成的粑粑,味道特別香甜可口,可以說是童年最美的味道,至今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