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黑人牧師因批判種族理論脫離美南浸信會,多位教會領袖發聲

2021-01-14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Youtube

之前,美南浸信會神學院主席理事會發表了一份譴責種族主義和批判種族理論的聲明,由此引發越來越多的爭議,教會首任及目前唯一一位黑人主席弗雷德·路德(Fred Luter)與現任主席格裡爾(J.D. Greear)也就此發聲。

路德與美南浸信會很多成員一同支持了《正義、懺悔以及美南浸信會聲明》(A Statement on Justice, Repentance, and the SBC)。聲明認為,「美南浸信會中某些人的行為似乎更關注政治活動,而非努力工作於展示出一個充滿活力、熱愛福音、種族和文化多樣性的願景」。

這份發布於12月18日的聲明表示:「我們與美南浸信會全國非裔美國人團契的兄弟姐妹團結在一起,支持他們於2020年12月11日發表的承認對系統性種族主義的認知,以及他們為了『透過我們對於耶穌基督和彼此的互愛而更好地了解』而進行禱告的警告。」

「進一步說,我們堅決反對美南浸信會內部任何試圖通過福音攪擾種族和解和否認系統性不公正現實的運動。否認系統性不公正將會是忽略罪對個人、社會和制度的影響。我們相信上帝呼召我們以個人身份進行悔改並將其作為教會傳統,但我們的內心對他的呼召變得冷漠,繼續為著金錢、制度和影響力而奮鬥。」

聲明發布之際,正值包括德州休斯頓無牆教會(The Church Without Walls in Houston, Texas)的創始人、高級牧師拉爾夫·韋斯特(Rev. Ralph West)及最近芝加哥進步浸信會教會(Chicago’s Progressive Baptist Church)的查理·達特斯(Charlie Dates)在內的一眾著名黑人牧師公開宣布,因為神學院主席們的立場而切斷與美南浸信會的聯繫。

在最近的年會上,這個由六間神學院組成的神學院主席理事會慶祝接納修訂過的《浸信會信仰與信息》(Baptist Faith & Message)20周年,投票譴責「任何形式的種族主義」,同時也反對批判種族理論,稱與他們的信仰不相符。

「根據美南浸信會目前的對話,我們一同站在美南浸信會歷史上以任何形式譴責種族主義的一邊,我們也宣布批判種族理論、交錯性和批判理論的任何版本都與《浸信會信仰與信息》不相符。」

美南浸信會將批判種族理論定義為一組分析性工具,用以解釋種族在社會中如何及繼續發揮作用。交錯性則是一門個人特性如何對一個人經歷進行重疊和告知的研究。

神學院主席理事會的成員有:東南浸信會神學院的達尼·艾金(Danny Akin)、中西浸信會神學院的詹森·艾倫(Jason K. Allen)、紐奧良浸信會神學院的詹米·德威(Jamie Dew)、西南浸信會神學院的亞當·格倫維(Adam W. Greenway)、蓋特威神學院的傑夫·羅格(Jeff Iorg),以及南方浸信會神學院的艾伯特·莫勒(Albert Mohler)。

莫勒在評論所發表的聲明時指出,基於批判種族理論和交錯性的宣導「在美南浸信會神學院中無容身之地」。

美南浸信會非裔美國人團契的負責人馬歇爾·奧斯貝利(Marshal Ausberry)對主席們的立場表示了失望之情,稱期待與他們會面以「討論我們的關切」。

12月18日,聲稱自己教會與唯一合作夥伴美南浸信會近年處於「相互隸屬關係」的達特斯在宗教新聞社(Religion News Service)發表社論對頁版文章,解釋自己教會中老一輩成年成員最初反對過這種合作關係,但自己答應過他們,說「他們才是老一輩的浸信會信徒」。

達特斯謙卑地接受說,現在知道自己錯了。

他認為:「保守主義是美南浸信會的上帝,且一直都是。對於他們而言,經文中高瞻遠矚的信念就必須意味著對共和黨政治的接納。有它在,因為恐懼『自由』,就摒棄掉批判種族理論和交錯性。也就是說,作為任何一間美南浸信會教會,我們的教會有著與聖經一樣高(如果不是更高的話)的觀點,但他們的是一種不一致的認識論。他們是有選擇性的保守派。」

他在解釋自己的決定時寫到:「但是,美國基督教歷史上的『自由』是什麼呢?對於美南浸信會保守派而言,自由主義是什麼呢?我告訴你們:廢奴,女性參政運動,民權運動,最初反對部分人工流產的美國黑人總統,在他們神學院中非白人的教職員工,以及現在揭示了我們國家處於『法律條文不允許,但事實上如此』隔離的理論。」

達特斯補充說:「至於我和進步浸信會教會,我一直記得哈裡特·塔布曼(譯註:HarrietTubman,美國歷史上一位傳奇黑人女性,參與了很多影響到國家的活動)的話,『我們離開』。神學院主席們聲明的艱巨現實就是,黑人永不會在美南浸信會中獲得完全平等。對於此,我的認識是,這並非承認聲明,而是一種藐視行為。美南浸信會的權力架構希望保持白人統治。他們樂於看到黑人教會傳話筒,其課程不被嚴肅待見的使然保守派黑人教授,或是從未反對過他們優越性觀念的黑人僱員。」

達特斯進而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更具多元化和相關性的基督教團體,因為「無論黑人白人,我們教派中無一人能作為我們當今時代所要求的相關人物和聖經先知」。

在同於18日發表的回應中,格裡爾稱《正義、懺悔以及美南浸信會聲明》為「既親切又重要」。

他說道:「我鼓勵所有有著大使命的浸信會信徒仔細且清醒地考慮這些話語。美南浸信會的成立是基於對種族的不公正和不敬神假設,甚至是我們認識到並摒棄這些不公正,我們認識對任何人都是一種責難的罪卻留下來一條長長的毀滅之尾。它破壞了我們的制度,還以值得自省和謙卑的方式巧妙地塑造了我們的觀點。你看到了一個自以為很明智的人嗎?就連愚人都比他有著更多的希望。作為一個自始至終于謙卑姿態和以上帝成就方式來進行領導的人,我需要我在基督裡有色人種兄弟姐妹,沒有彼此,我們的見證會極大地弱化。」


翻譯自《基督郵報》原版英文版

相關焦點

  • 美南浸信會關於批判種族理論的聲明惹眾怒,被指「反智」
    作為橡樹崖聖經團契(Oak Cliff Bible Fellowship)的高級牧師、首位從達拉斯神學院獲得神學博士學位非裔美國人的埃文斯稱:「美南浸信會2019決議委員會的成員們未經我的了解或許可,就在他們《基督教領袖們對於批判種族理論的近期聲明確認》(Affirmation of Recent Statements from
  • 美國最大新教宗派美南浸信會選出首位黑人主席 具歷史意義
    6月18日與19日,美國最大的新教宗派美南浸信會舉行了2013年的年度會議((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Annual Meeting)),選出新任主席弗雷德·路特(Fred Luter),他是該教派首位黑人主席。對此,有評論說「創造了歷史」。
  • 美南浸信會等主流教會會眾減少 神召會逐增
    據基督郵報報導,美南浸信會在內的主流教會的會眾在減少,但美國神召會今年會眾數目又有增長,是該教會會眾增加的第24年頭。上個月美南浸信會(Southern Baptists)報告,連續七年教會會眾數量下降。根據五月份的報導,美國最大新教教派美國浸信會的人數,從2012年的近1590萬人下降到去年年底的1570萬人。
  • 喬治·弗洛伊德事件丨美南浸信會主席羅尼·弗洛伊德:唯有基督而非...
    圖源:blog.ronniefloyd.com 近日,美南浸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兼執行長羅尼6月2日,弗洛伊德在浸信會新聞社(Baptist Press)的社論對版頁面上寫道:「我們親眼目睹了一位黑人在一座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遭到緩慢且殘酷的謀殺。在長達八分鐘的過程中,一名白人警察持續地將膝蓋放在喬治·弗洛伊德脖子上,迫使他的臉部壓向人行道,而這位黑人在過程中不斷呼求幫助和憐憫。最終結果就是:喬治·弗洛伊德以著殘忍、卑鄙且不必要的方式離世。」
  • 報告顯示:2018年美南浸信會會員人數下滑至低於1500萬
    美南浸信會最新發布的《年度教會檔案》(Annual Church Profile)指出,從2017年至2018年,作為美國最大的新教教派,美南浸信會會員人數出現低於1500萬的局面:減少了19.2萬,會員人數降至約1480萬。每周出席敬拜儀式的人也有所下降,從2017年的約532萬人減少至2018年的約529萬人。
  • 美國一眾牧師譴責襲擊國會大廈:「這不是耶穌對我們的安排」
    事後,多位牧師和基督教領袖發出了禱告呼籲。暴力照片顯示,抗議者們破壞了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的辦公室,打碎窗戶,劫掠藝術品,並且還暫時控制住了參議院會議廳。在一片混亂中,一名女性因為試圖突破並進入到眾議院會議廳而被警方開槍擊斃。根據大都會警察局(Metropolitan Police Department)的說法,有三人出現「醫療緊急情況」而身亡。
  • 蒂姆·凱勒:批判理論並非聖經裡的公正,它將惡放錯了位置
    著名神學家蒂姆·凱勒(Tim Keller)最近論及在一些基督教圈子流行的批判理論問題。
  • 歷史丨浸信會的起源與發展
    二,發展以浸信會為背景發展的教會是迅速的,但發展迅速的同時一些分歧和派別又出現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阿米尼烏斯教派的學說,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普通浸信會。這種學說實則是一個神學體系,以神學家雅各阿米尼烏斯的名字命名,這種學說所主張的是人類的自由意志。
  • 2019年去世的十位基督教事工領袖和影響力人士
    這份名單大多是以美國基督教為中心,在冊的部分人造就了歷史,部分人成為新聞頭條,還有人影響了教會中的很多人。以下就是2019年去世的10位著名基督徒。他們包括有多產作曲家,傑出辯護家,事工組織創立者及爭議性暢銷書作家。
  • 核心課程 I 浸信會基礎05:教會的體制
    假設你現在在教會沒有職分,你也永遠不打算在教會擔任任何職分。你不想當長老也不想做執事,死也不想做。那麼聖經所教導的帶領模式跟你有什麼關係?【回答:希伯來書13:17告訴我們要幫助我們的領袖來帶領教會,如果我們正確理解教會的體制,我們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的帶領者。既然我們要建立的是一個會眾制的浸信會教會,我們就應該知道教會全體成員是教會的最終權柄所在。
  • 黑人教會對黑人文化的影響
    傳教士也會使用自由的承諾來轉換奴役的非洲人。許多被奴役的人被告知,如果他們悔改,他們可以作為傳教士回到非洲去。雖然多神教信仰與統治西班牙殖民地等地區的天主教相比,更容易與統治早期美國的新教基督教教派融為一體,但受奴役的人們不斷將自己的敘述讀入基督教文本,並將他們以前信仰的元素納入基督教框架。出於這種文化和宗教的文化適應,黑人教會的早期版本誕生了。
  • 美浸聯會差派來華的第一位傳教士叔未士:一生心繫中華福音事業,被稱為宣教先驅
    1837年,有位華人受洗歸主,成為浸信會在華首位信徒。入學者多為貧寒子弟,也有不少流浪兒、婢女。他(她)們從叔未士夫婦那裡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更認識了基督的大愛。不僅很多人信了主,有位叫楊慶的弟兄日後更是成為一位牧師。1842年,叔未士前往香港,於上環百步梯設宏藝書塾傳揚福音。由於經濟上的需要,叔未士只好邊傳道,邊兼任《中華友報》副編輯。次年,皇后大道建立浸信會首個教堂。
  • 荷蘭浸信會團體正走向合併
    在走向合併的路上,荷蘭兩家浸信會教派取得穩步進展。自2011年以來,經過多年的激烈談判,兩家教派的領導人於最近籤署了一份《意向聲明》,同意在不久的將來組建合一組織。雙方所屬牧師都在聲明上署名。就雙方在2018年下半年合併之路來說,兩家教會的成員會議也已經核准了這一進展。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談同性婚姻
    2016年11月24日臺灣婚姻平權修法「公聽會」上,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退休牧師、前玉山神學院教授陳南州的發言(視頻附後):
  • 當教會即將關門 ——觀電影《眾聖徒》
    牧師麥可和妻子以及兒子一起搬到了田納西,他預計不會停留太久,因為教區委派他前來處理關閉教會的各項事情。這是主教們一致的決定,但神顯然另有安排。一群大約70人的緬甸克倫族難民因緬甸內戰而剛剛抵達美國。他們是基督徒,曾在緬甸參加過緬甸聖公會的聚會。他們在異國他鄉既無工作又擔心害怕,在葉文(Ye Win)的帶領下,他們來到「眾聖徒」教會尋求幫助。
  • 約翰·麥克阿瑟牧師因疫情中重開教會遭批評 辯駁稱教會「除了傳播...
    圖源:Facebook/Shepherds' Conference 對於加州州長紐瑟姆第二次的封鎖令,約翰·麥克阿瑟牧師決定重開教會
  • 「如果我的祖父活著,他會希望我們饒恕兇手」——美國查爾斯頓教會槍擊案追蹤
    本周一《境界》刊發了《今夜,我們都在查爾斯頓 ——白人青年教堂射殺9黑人之後》一文之後,引發了全球讀者家人們強烈迴響,閱讀數也突破10萬人,為回應讀者的熱切關注,《境界》特編譯整理了美國主流媒體對該事件及後續的相關報導,同時還原主流媒體所忽略的信仰背景,以饗讀者。歡迎繼續與《境界》互動,發表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