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弗洛伊德事件丨美南浸信會主席羅尼·弗洛伊德:唯有基督而非...

2020-12-23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blog.ronniefloyd.com

近日,美南浸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兼執行長羅尼·弗洛伊德(Ronnie Floyd)表示,在5月25日死於明尼阿波利斯的46歲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遭到的明顯是「謀殺」,且只有耶穌而不是政治人物方能解決美國持續存在的種族主義。

6月2日,弗洛伊德在浸信會新聞社(Baptist Press)的社論對版頁面上寫道:「我們親眼目睹了一位黑人在一座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遭到緩慢且殘酷的謀殺。在長達八分鐘的過程中,一名白人警察持續地將膝蓋放在喬治·弗洛伊德脖子上,迫使他的臉部壓向人行道,而這位黑人在過程中不斷呼求幫助和憐憫。最終結果就是:喬治·弗洛伊德以著殘忍、卑鄙且不必要的方式離世。」

6月1日發布的一份獨立屍檢報告結果顯示,弗洛伊德死於窒息。亨內平縣醫檢(The Hennepin County Medical Examiner)在同日也稱弗洛伊德的死亡為兇殺,指出其「在受到執法人員的束縛時同時遭受心臟擠壓」。醫檢辦公室將「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性心臟病」、「芬太尼中毒」和「最近使用了甲基苯丙胺」列為「其他重要條件」。

在線上視頻中被記錄跪在弗洛伊德脖子上的前明尼阿波利斯警官德裡克·喬文(Derek Chauvin)在5月29日被捕,並被指控犯有三級謀殺罪和過失殺人罪。弗洛伊德一家的代理律師呼籲對喬文提請一級謀殺指控,以及起訴在這起由全美範圍內引發抗議和騷亂事件中其他三名涉嫌官員。

作為美南浸信會領袖之一的羅尼·弗洛伊德指出,如今對非裔美國人影響極為嚴重的種族主是「與過去密不可分的」,還提醒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浸信會教派成員們它與聖經上的教導不一致。

弗洛伊德寫道:「我今天想提醒我們,美南浸信會相信且堅持聖經無誤、無錯和自我完整,我們認為聖經上對於我們如何待人說得非常清楚。浸信會信仰信息在第十五條中指出,『基督徒反對種族主義』以及『我們為未能誕生,不可想像安樂死的事說話,因為人的生命是神聖的』(譯註:引自美南浸信會《浸信會信仰信息》2000年中文版)美南浸信會不僅以必須代表人類生命的神聖性而聞名,而且還以必須代表人類生命的尊嚴而知名,無論其膚色如何。」

弗洛伊德認為,政治家無法為種族主義提供解決方案,因為這屬於唯有耶穌才能解決的精神問題。

他寫道:「政府是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政治家也沒法進行治癒撫平,因為這是個人心向背的問題,是個精神層面的問題。耶穌基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我們必須從自己做起。我們需要在對罪的深深地悔改中回歸耶穌基督。除非我們悔改並改變我們彼此看待、彼此交談、彼此對待的方式,否則屬靈上的復興與覺醒是不會來到的。」

之前,美南浸信會的諸多領袖紛紛發表聲明,呼籲在弗洛伊德去世後結束「美國司法領域中的種族不平等」。

由美南浸信會主席J.D.·格利爾(J.D.Greear)及紐奧良浸信會神學院主席傑米·德維(Jamie Dew)共同發表的聲明稱:「儘管我們為我們的執法人員要冒著生命危險為他人著想、維護人格尊嚴和公正而感謝上帝,但我們也感慨某些法務人員濫用職權給需要他們進行保護的人們帶來了不必要的傷害。在喬治·弗洛伊德離世後,我們與少數民族兄弟姐妹一同沉浸在深切哀傷中,為他的家人及朋友禱告,且非常希望能看到濫用武力和司法中任何不公正的地方都將結束。」


以上翻譯自《基督郵報》英文版

相關焦點

  • 報告顯示:2018年美南浸信會會員人數下滑至低於1500萬
    (圖:BP News) 根據最近公布的數據,在2018年,美南浸信會會員人數和敬拜人數出現下降,但資金捐贈有所上升。美南浸信會最新發布的《年度教會檔案》(Annual Church Profile)指出,從2017年至2018年,作為美國最大的新教教派,美南浸信會會員人數出現低於1500萬的局面:減少了19.2萬,會員人數降至約1480萬。每周出席敬拜儀式的人也有所下降,從2017年的約532萬人減少至2018年的約529萬人。
  • 美國最大新教宗派美南浸信會選出首位黑人主席 具歷史意義
    6月18日與19日,美國最大的新教宗派美南浸信會舉行了2013年的年度會議((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Annual Meeting)),選出新任主席弗雷德·路特(Fred Luter),他是該教派首位黑人主席。對此,有評論說「創造了歷史」。
  • 美南浸信會關於批判種族理論的聲明惹眾怒,被指「反智」
    理事會稱:「根據美南浸信會目前的對話,我們一同站在美南浸信會歷史上以任何形式譴責種族主義的一邊,我們也宣布批判種族理論、交錯性和批判理論的任何版本都與《浸信會信仰與信息》不相符。」東南浸信會神學院的達尼·艾金(Danny Akin)、中西浸信會神學院的詹森·艾倫(Jason K.
  • 著名黑人牧師因批判種族理論脫離美南浸信會,多位教會領袖發聲
    路德與美南浸信會很多成員一同支持了《正義、懺悔以及美南浸信會聲明》(A Statement on Justice, Repentance, and the SBC)。聲明認為,「美南浸信會中某些人的行為似乎更關注政治活動,而非努力工作於展示出一個充滿活力、熱愛福音、種族和文化多樣性的願景」。
  • 美南浸信會等主流教會會眾減少 神召會逐增
    據基督郵報報導,美南浸信會在內的主流教會的會眾在減少,但美國神召會今年會眾數目又有增長,是該教會會眾增加的第24年頭。上個月美南浸信會(Southern Baptists)報告,連續七年教會會眾數量下降。根據五月份的報導,美國最大新教教派美國浸信會的人數,從2012年的近1590萬人下降到去年年底的1570萬人。
  • 暴亂還未止息,這些基督徒開始清理和重建城市,唯有愛能帶來真正的改變!
    46歲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被明尼阿波利斯警察殺害事件,掀起了一陣陣抗議浪潮,
  • 歷史丨浸信會的起源與發展
    當然浸信會是反對嬰兒受洗的,堅持的是長成人後,有成熟的心志和選擇才可接受洗禮。當然浸信會中也有諸多的信仰背景區分,我們所探討的是一般浸信會的背景。大約在1905年的時候,浸信會已經在國際上建立了聯盟,並且聯盟組織遍布各大洲。雖然浸信會於17世紀開始發展,但並不是容易的,因為他們要面對不同派別的偏見,所以想要獲得信仰上的獨立自由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和堅持。
  • 美國基督教界就喬治·弗洛伊德事件發聲 呼籲徹底摒棄種族主義
    這起事件促發美國多地抗議示威及暴力衝突,目前已蔓延至30多個城市。 美國基督教界共同表達了對喬治·弗洛伊德事件的憤怒,並呼籲做出永久改變——美國容忍暴力種族主義太久了。 美國全國教會理事會(The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USA):這起事件是暴行。種族歧視依然沒有解藥,白人至上主義在我們的社會中仍然很普遍,仍然沒有解決。
  • ...凱珀尼克|張正義|麥可·布朗|喬治·弗洛伊德|韋斯頓·麥肯尼
    5月26日,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46歲的非裔美國公民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警察執法過程中死亡,他的死亡引發美國多個州市的遊行示威,一名涉案警察也因謀殺罪被指控。在警察執法過程中,手無寸鐵的弗洛伊德被警察用膝蓋持續壓迫頸部將近9分鐘,期間他不斷哀求稱自己無法呼吸,但警察無動於衷,最終弗洛伊德窒息而亡。
  • ...喬治·弗洛伊德|麗莎·本德|耶利米·埃利森|議會|明尼阿波利斯...
    在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殺引發全美暴亂和騷亂抗議之後,其所在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議會成員承諾「解散」該市的警察局,不過,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該市市長則表示,不會完全廢除該機構。綜合美媒4日消息,該市議會主席麗莎·本德和其他幾名議員承諾要徹底改變紐約市維護公共安全的方式。
  • 【雙語】弗洛伊德事件時間線梳理,附佳片推薦及經典臺詞
    May 28: Minnesota governor warns of 『extremely dangerous situation』May 28: Minnesota governor activates National Guard after days of violence5月28日:明尼蘇達州州長在幾天的暴力事件後
  • 美國白人開始Cos弗洛伊德了
    ·弗洛伊德,以與喬治·弗洛伊德死亡姿勢類似的體態趴在地上。 相關平臺見狀,沒有給事件擴散的機會,紛紛撤下了#George Floyd Challenge#的標籤,刪除了相關視頻。 但事件並未結束,黑人老哥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並對此做出了反擊。
  • 弗洛伊德事件再次揭開美國種族歧視的傷疤
    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多地出現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數百年來關於美國種族問題、非裔美國人地位不平等的討論重新被點燃。目前,抗議示威活動已經持續了10天,據媒體報導,暴力衝突事件數量已有所下降,一些城市也已經取消了宵禁。但在新罕布夏州樸茨茅斯、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華盛頓特區等地,抗議活動仍在進行。
  • 這些悲慘的故事被弗洛伊德事件喚醒
    受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事件影響,他們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家人受到的不公對待,痛斥美國刑事司法體系中存在的種族主義觀念和暴力執法行為,並表示「美國警方若再不做出改變,悲劇只會一次次重演。」《洛杉磯時報》報導文章截圖對一些人來說,講述曾受到的不公對待是堅持抗爭的一部分;對另外一些人,痛失摯愛後的沉默,是對逝者的刻骨緬懷。
  • 徐曉鴻牧師應邀參加世界浸信會聯盟第二十屆大會
    據中國基督教網消息,2010年7月28日至8月1日,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秘書長徐曉鴻牧師應邀參加了在美國夏威夷火奴魯魯市舉行的世界浸信會聯盟(Baptist World Alliance)的第二十屆大會,大會主題為「聆聽聖靈」。
  • 北美觀察丨弗洛伊德事件——「藍與黑」的對抗
    他們需要看到涉事警察真正被判刑,才能看作是弗洛伊德事件的一個了結。美國民權活動家康斯坦斯·馬爾科姆說,指控並不意味著任何事情,只有直到嫌犯坐牢,才算是真正的懲罰。她說,「這樣他們才會明白。」馬爾科姆說,「我們會繼續鬥爭,直到正義得到伸張。」此次弗洛伊德事件之所以能夠讓全美不滿形成了燎原之勢,因為人們的抗議訴求,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
  • 弗洛伊德女兒一句「父親改變了世界」,讓人心碎
    喬治·弗洛伊德的最終屍檢報告公布,涉事警察將面臨二級謀殺指控。弗洛伊德最終屍檢報告公布死於心臟驟停,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據美媒3日報導,明尼蘇達州亨內平縣發布喬治·弗洛伊德的最終屍檢結果,死亡由心肺驟停或心臟停止造成。
  • 麥當娜兒子用麥可·傑克遜歌舞紀念喬治·弗洛伊德,視頻卻挨批
    本周,46歲的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遭遇警察暴力執法而死,該事件引發眾怒,人們舉著「黑人的命也是命」、「我無法呼吸」等標語,要求為弗洛伊德討回公道。抗議活動從明尼阿波利斯市迅速蔓延到全美。政客名人們也紛紛為此事件發聲。
  • 視頻丨「我有一個夢想」57年後 數萬美國民眾抗議遊行:別再殺害我們
    遊行主題為「把你的膝蓋從我們脖子上挪開」,由老一代民權領袖、美國非裔浸信會牧師阿爾·沙普頓組織,邀請了馬丁·路德·金之子馬丁三世和許多受害者家屬參加。集會上,阿爾·沙普頓說:「我們來到林肯紀念堂是因為林肯先生曾經承諾過(人人生而平等),但諾言已被打破,我們受夠了!」馬丁三世表示這次遊行是為了追求久遠的目標,他呼籲推動結構性社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