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悲慘的故事被弗洛伊德事件喚醒

2021-01-09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專稿: 近日,《洛杉磯時報》採訪了五位因警察暴力執法而失去家人的受害者家屬。受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事件影響,他們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家人受到的不公對待,痛斥美國刑事司法體系中存在的種族主義觀念和暴力執法行為,並表示「美國警方若再不做出改變,悲劇只會一次次重演。」

《洛杉磯時報》報導文章截圖

對一些人來說,講述曾受到的不公對待是堅持抗爭的一部分;對另外一些人,痛失摯愛後的沉默,是對逝者的刻骨緬懷。

這五位失去摯愛的受害者講述的故事,為我們再次掀開美國警界暴力執法給一些家庭帶來的深刻傷害.

「是我們在付給警察薪水,而他們卻要我們的命!正義何在?」

邁克·麥金泰爾是布裡格特·麥金泰爾夫人的獨子,是醫生診斷她無法懷孕後,歷經萬難終獲的「至寶」和「神賜的禮物」。

2017年,兩名警察開槍擊中了邁克的後背,奪去了他年僅32歲的生命。

邁克曾是一名極具天賦的棒球運動員,在一家聯盟隊擔任球手,榮譽加身。一直身體健康的他,2017年時精神突發異樣,舉止怪異且難以入睡。布裡格特說服兒子和她一起從舊金山灣區到薩克拉門託郊區看望祖母,以期換個環境能夠改善邁克的狀況。

然而事與願違,邁克的精神狀態進一步惡化。布裡格特曾電話求助警方,希望他們能幫助她將兒子送去精神病院治療,但她的請求被拒絕了。

一天,邁克和布裡格特在一家購物中心的停車場為瑣事發生爭吵,旁觀者報了警。調查人員稱,邁克用一塊大石頭擊中了一名警察的頭部後,奔向附近的高速公路立交橋。這引發了警方的大規模反應。官方報導稱,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邁克又扔了一塊石頭,擊中了一隻警犬,沿著公路的護堤繼續奔跑。

一名警察把車停在高速公路邊,下車向路對面的邁克開槍。而開槍的這名警察,恰曾接到並拒絕了布裡格特請求救助她兒子的電話。據官方調查,一名警犬管理員也開了槍。

邁克背部多處中彈,當晚經搶救無效身亡。

當地監察長質疑邁克在被槍擊時是否構成致命威脅。隨後,該地警長卻提出解僱監察長並獲得了監督委員會的同意。地方檢察官認定槍擊是合理的。在邁剋死後一年多,警長堅稱他的副手們「按規定行事,合法合規」。案件最終以175萬美元達成了民事和解。

「我的兒子除了逃命什麼也沒做」,失去摯愛的布裡格特稱看到最近喬治·弗洛伊德的視頻時「心都碎了」。更令她痛苦的是,因為該地警長一直拒絕公布事發現場監控錄像,公眾對邁克遭槍擊的過程幾近一無所知。

「是我們在付他們薪水,而他們卻要我們的命!正義何在?」 布裡格特悲憤地說:「每一位因為警察暴力而失去孩子的母親,我與她們感同身受,心與她們同在。他們暴力地奪走了我們所珍視的一切,我摯愛的孩子,我一生的福祉。他們就這樣野蠻地終止了他的生命!」

「他們不過是想要打破既有種族主義的藩籬,『吃』上一塊『披薩』罷了。」

若問加州發起警界改革的元老是誰,非「警察大叔」詹森莫屬。「大叔」的侄子奧斯卡·格蘭特三世於2009年在灣區被一名邊境警察開槍射殺。視頻曝光後引發民眾抗議,該事件還被改編成電影《水果谷車站》。

詹森說,近期弗洛伊德的視頻「催生了太多情感上的痛苦」,但「可悲的是,現實層面上一切都沒有發生改變。」

詹森回憶,侄子被槍殺後的第一年,他一直處於悲憤中難以自拔。猛然間,他意識到自己過往之所以對美國的種族主義視而不見,多歸因於自身受過教育,有一定的社會經濟地位作支撐。他坦陳:「在覺醒的那段日子,我身處多個立場的角力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政治方向,尋求與爭取正義和公平。這一過程重塑了我,令我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以個體的成功來評判這個世界。」

在射殺奧斯卡的警官約翰內斯·梅塞爾接受庭審期間,詹森一場不落,每天必到。最終,梅塞爾被判過失殺人罪,獲兩年徒刑。而在其服刑11個月後,於2011年獲釋。

詹森認識到,改變若要成真,只能通過立法。作為州議員,十年來,每一項警界的改革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包括去年警察使用致命武力的標準從「合理」改為「必要」。目前,這一標準已上升至全國範圍進行探討。他還希望建立一個全國資料庫,記錄每一執法人員的不當行徑以防止那些有不良記錄的人從一個機構跳槽到其他機構,規避懲戒。

同時,「大叔」也開始相信,法律不是萬能的。他開始花更多的時間與有色人種青年交心傾談,「他們從小目睹自己的母親受到命運的不公對待,聽著母親的哭泣長大成人。在悲涼的命運面前,他們不禁自問:生活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他打心底理解當前人們的憤怒,「長期以來,美國黑人群體被剝奪了『吃披薩』的機會,他們不過是想要打破既有種族主義的藩籬,『吃』上一塊『披薩』罷了。」

「把我兒子從車裡拖出來的方式有一百萬種,他們卻選擇槍殺了他。」

當數千人因弗洛伊德所受不公湧上街頭時,湯米·特維曼一個人靜靜地待在家中。那一天,是她兒子的生日,也是她兒子被洛杉磯警察槍殺一周年的祭日。

去年6月,湯米24歲的兒子瑞安·特維曼死在了威洛布魯克一處公寓大樓旁。他坐在車裡,兩名警察向他射出30多發子彈。

警署回應稱,瑞安·特維曼因攜帶一把子彈上膛的槍枝和非法持械的重罪被判刑。事發當日,他正處於緩刑期,警察幾周來正試圖逮捕他。

瑞安的家人表示,此起槍擊案是警察在濫用暴力,同時提請民事訴訟。湯米說:「把我兒子從車裡拖出來的方式有一百萬種,他們卻選擇槍殺了他。」

瑞安身後留下了三個幼子,分別為三歲,兩歲和一歲。湯米老兩口常常望著他們,從小小身影上緬懷逝去的兒子。

湯米看著抗議活動的進行,內心苦樂參半。她說:「我看到抗議的人群拿著我愛子的照片,喊著他的名字,我知道他沒有被遺忘。但這也提醒著我,正義還未得到伸張,如此悲劇也發生在了他人身上。」

「為什麼每個人都知道弗洛伊德,卻無人知道我的爸爸?」

2016年,加布墨菲的父親克里斯多福墨菲被加州公路巡警捆綁,戴上手銬,用泰瑟槍電擊喪命。加布的生活就此改變。

根據加布的前足球教練所說,他曾是個「很好的孩子」,是極有潛力拿到獎學金的後衛球員。而如今,17歲的加布對能否拿到高中畢業證都已經不確定了。

「過去我踢球的時候,爸爸總伴在我身邊。」對加布來說,足球是父親和他之間重要的紐帶。父親的猝然離世,令他一度無法站上綠茵場。後來教練沃克說服了加布再次穿上球衣。球場上的競技與汗水的揮灑既幫助他發洩了憤怒,又讓他內心向自己的父親愈加靠近。

加布高三時轉了學,但命運並沒有給這個苦澀的少年一絲甜頭。那一學年,母親出了車禍,他只能在家完成當年的課程學習,告別了綠茵場,僅靠在一家帽子店打工努力掙錢維持生計。「我的高三就這麼慘白地結束了,我再沒有機會了。」

那一年,加布的體重迅速下降,從215磅瘦到了160磅。他在自己的鞋子上刻上了父親的名字,在頭盔上貼了一張反對警察暴力的標語。

看著弗洛伊德的視頻,他忍不住地去比較自己父親的遭遇。加布不明白:「為什麼每個人都知道弗洛伊德,卻無人知曉我的爸爸?」

「他們奪走了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家庭,他們應該真正徹悟,為何整個社會都在怒號!」

麗莎·瓦加斯的兒子安東尼·巴爾加斯在兩年前去世,但她對兒子的死因知道的卻不多。

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安東尼離開他在東洛杉磯的家去吃燒烤。幾個小時後,與警察扭打在一起的他,渾身是血地倒在了草地上,終年21歲。

兒子的死徹底改變了這位母親平靜的生活。麗莎成為了一名社區活動家,一名兼職偵探,擠出所有可支配的時間,拼力去證明自己的兒子喪命在警察手中是本可以避免的。

據警方表示,安東尼·巴爾加斯是在警察搜捕三名搶劫嫌疑人時被捕。調查人員認為他沒有參與搶劫,但他逃離了現場,有抵抗戴手銬的企圖。警方後來還稱,安東尼從腰帶上拔出了一把手槍,雙方經過一番搏鬥,他們開槍打死了他。

麗莎堅稱,是警方多次變換說法,她的兒子沒有犯罪記錄,也從未持有槍枝。她回憶,安東尼熱衷於教堂公益,喜歡舉辦燒烤派對,日常還帶著孩子們去聖莫尼卡碼頭釣魚。「他們不僅暴力剝奪了一個熱心公益的好人的生命,還在他離世後試圖誹謗他,污衊他的名譽。」

麗莎已經提起了民事訴訟,通過律師爭取收集信息。目前,有關部門拒絕對此案予以置評。

安東尼離世後,麗莎開始聯繫洛杉磯東部地區一些和她有同樣遭遇的母親,成立了組織。起初,該組織只有七名成員,隨著警察暴力事件的不斷增加,目前共有十五位失去孩子的母親走到了一起。

麗莎說,或因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或因移民身份本就活在擔驚受怕之中,或因害怕受到網絡暴力,一些人選擇沉默地咽下了痛苦。她安撫並寬慰他們:「不要害怕。如果你不想出去喊出你孩子的名字,我們可以替你吶喊,這樣他將被永遠銘記。」

近幾天,她密切關注著弗洛伊德事件引起的抗議活動,希望有關警察暴行的更多信息不會在抗議中被掩蓋。她希望這次能帶來切實的改變: 更好的警察培訓,更多的透明度,更多的政府支持。

麗莎認為,「金錢無法彌補他們對我們所造成的傷害。沒有治療可以修復這種傷害,定罪也不能補償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奪走了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家庭,他們應該真正明白,為何整個社會都在怒號!」(皮奧睿 鄭然)

相關焦點

  • 北美觀察丨弗洛伊德事件——「藍與黑」的對抗
    他們需要看到涉事警察真正被判刑,才能看作是弗洛伊德事件的一個了結。美國民權活動家康斯坦斯·馬爾科姆說,指控並不意味著任何事情,只有直到嫌犯坐牢,才算是真正的懲罰。她說,「這樣他們才會明白。」馬爾科姆說,「我們會繼續鬥爭,直到正義得到伸張。」此次弗洛伊德事件之所以能夠讓全美不滿形成了燎原之勢,因為人們的抗議訴求,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
  • 這次也許真的不一樣——外媒資深記者眼中的弗洛伊德事件
    但是同樣的新聞繼續重複,警察毆打黑人的事件和錄像不斷出現。2014年在密蘇裡州的弗格森(Ferguson)事件,2015年在巴爾的摩等等——在所有的抗議活動後,都有相同的變革呼聲和一樣的說法:這次將有所不同。我見過這類劇本的結局。
  • 弗洛伊德事件再次揭開美國種族歧視的傷疤
    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多地出現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數百年來關於美國種族問題、非裔美國人地位不平等的討論重新被點燃。目前,抗議示威活動已經持續了10天,據媒體報導,暴力衝突事件數量已有所下降,一些城市也已經取消了宵禁。但在新罕布夏州樸茨茅斯、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華盛頓特區等地,抗議活動仍在進行。
  • 心靈秘密的探索者弗洛伊德夢的理論
    弗洛伊德夢的理論內容相當豐富,我們前兩次講了夢的性質,也就是夢是人的願望的達成。和夢的表現方式,也就是夢的偽裝。弗洛伊德在講他的方法之前,先批評了古代人釋夢的方法。他稱之為非科學的方法。他舉了兩個例子,其中有一個就是我們在前面介紹過的約瑟給法老解夢的方式。
  • 盧邁:弗洛伊德事件對中國是一個提醒
    弗洛伊德的人生故事已經被媒體講出了幾個版本,但我認為他究竟是對未來抱有某種美好理想的英雄,還是輟學、吸毒的罪犯都並不重要。弗洛伊德是一個標誌。他的遭遇是對非裔美國人生活境況的一種詮釋。弗洛伊德的經歷告訴世人,如果你是生活在美國的黑人,你的一生會遇到很多困難,即便你有美好的願望,也依舊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即使出獄後希望重新開啟一段人生,社會也可能並不給你這樣的機會。
  • 揭秘:弗洛伊德與古柯鹼的故事!
    在弗洛伊德著手進行古柯鹼「臨床試驗」的過程中。成本問題是其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原本,弗洛伊德以為一克古柯鹼的價格是33金幣。結果,他吃驚地發現每克古柯鹼的價格是3盾33金幣。那時,弗洛伊德一個月的收入僅為100盾。昂貴的價格讓弗洛伊德悲觀的預感自己的研究要到此為止了。
  • 美國黑人弗洛伊德死前為何喊出一聲「媽媽」?
    5月25日,世界所有的新聞頭條,我想都已經改成「美國黑人被白人警察暴力致死」了吧,因為20美元的假幣,喬治.弗洛伊德就從此失去了他的生命。在商店中買東西,被店主發現20美元紙幣有問題,而後報警,警察過來後與黑人弗洛伊德糾纏,最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 紐約州總檢察長:弗洛伊德事件後,紐約人不再信任警察
    來源:海外網弗洛伊德事件後,紐約市民眾湧上街頭抗議。(圖源:Getty)海外網7月9日電當地時間周三(8日),美國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發布了一份名為「紐約市警察局回應『弗洛伊德事件』抗議」的報告,根據該報告,該州總檢察長認為,紐約民眾「不再信任警察了」。
  • Netflix懸疑電視劇《弗洛伊德》:劇情色慾迷離,故事穿鑿附會
    故事主人公確實就是那個離經叛道,在19世紀被視為醫學界神棍的弗洛伊德。該電視劇的重點並不是講述年少氣盛、尚未成名的弗洛伊德,在學院受盡眾人的排斥與嘲笑,而是講述他牽涉到一連串驚悚、懸疑,有如墮入迷霧的奇遇。
  • 【雙語】弗洛伊德事件時間線梳理,附佳片推薦及經典臺詞
    May 28: Minnesota governor warns of 『extremely dangerous situation』May 28: Minnesota governor activates National Guard after days of violence5月28日:明尼蘇達州州長在幾天的暴力事件後
  • 弗洛伊德戀母仇父、馬斯洛近親戀愛:4個故事揭開大神隱秘的角落
    這些問題的答案,只要網上隨便一搜,都能找到心理學大師們給出的合理解釋。提到心理學大師,很多人覺得他們很神秘,可以看透別人的心,解開他人的謎。其實,他們並沒有我們臆想的那麼神秘,他們也是人,跟我們普通人一樣,有愛也有恨。《爆笑吧!
  • 在弗洛伊德事件中,這些名人的雕像都變得面目全非...
    好在這些塗鴉很快就被一群志願者清理。其中一位志願者在接受《每日郵報》的採訪時表示,他來到這裡之前剛剛下班,聽說了雕像被毀壞的消息後,他還是決定帶著清理工具來到議會廣場。他覺得這麼做(清理塗鴉噴漆)是對的。  溫斯頓·邱吉爾曾領導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勝利,因此深受愛戴。在英國,人們將邱吉爾形容為一個啟發世人的政治家、作家、演講家和領導者。
  • 第二個「弗洛伊德事件」?7聲槍響,美國又亂了!
    種族矛盾再次深刻地撕裂了美國社會,這起槍擊,會成為第二個「弗洛伊德事件」嗎?  7聲槍響!3名幼童目睹非裔父親遭槍擊  當地時間23日早上,29歲的布萊克和他的父親老布萊克交談時,透露正準備為自己兒子,也就是老布萊克的孫子慶祝8歲生日。
  • 國際觀察丨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大分裂!「是審視悲慘失敗的時候了」
    在辭職事件發生之際,該警局正面臨州人權調查,以及面臨減少撥款和解散的呼籲。該事件不僅給警民之間帶來了站隊分化,還成為美國社會進一步分裂的催化劑。從5月25日弗洛伊德被「跪殺」至今的20多天裡,美國的種族矛盾進一步加劇,更大的分裂和分化正在形成。
  • 平克弗洛伊德豬跑了,整個故事都是著名的搖滾樂事件
    著名的搖滾樂隊英國PinkFloyd(平克弗洛伊德)於出版了一張名為《動物》的專輯。專輯封面是一隻巨大的粉紅色充氣豬,後來成為樂隊的籤名符號。倫敦希思羅機場的所有飛機都為這個封面停飛。在飛豬事件之後,團隊回到發電站,繼續為專輯封面拍照。這次,他們帶走了神槍手,通貨膨脹是平穩的,豬被捆得緊緊的,然而天空並不美麗,只有藍天沒有雲。鮑威爾最後決定把豬P放在第一次拍攝的電站照片上,可能是使用的軟體版本比較落後,效果有點僵硬。鮑威爾表示「不要仔細看」。
  •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導讀
    弗洛伊德的理論引發了人們的興趣以及厭惡。儘管批評聲不絕,但人們不能否認弗洛伊德取得的成就:他系統地解釋了古老的釋夢藝術,從中發展出無意識精神分析的方法,用來治療精神疾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夢似乎是神秘的,但對弗洛伊德而言,夢是有含義的:他將夢視為加密之後的無意識欲望。1900年《夢的解析》出版之前,弗洛伊德就開始記錄並分析自己的夢。
  • 喬治·弗洛伊德事件丨美南浸信會主席羅尼·弗洛伊德:唯有基督而非...
    6月2日,弗洛伊德在浸信會新聞社(Baptist Press)的社論對版頁面上寫道:「我們親眼目睹了一位黑人在一座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遭到緩慢且殘酷的謀殺。在長達八分鐘的過程中,一名白人警察持續地將膝蓋放在喬治·弗洛伊德脖子上,迫使他的臉部壓向人行道,而這位黑人在過程中不斷呼求幫助和憐憫。最終結果就是:喬治·弗洛伊德以著殘忍、卑鄙且不必要的方式離世。」
  • 性愛大師弗洛伊德:天天研究「啪啪啪」,但最愛是TA
    Anyway,這些成就看上去就不明覺厲,總之弗洛伊德確實是一個從小開掛到大的學霸無疑了,是名副其實的「天才」、「別人家的孩子」。也許天才往往與常人的最大區別就是敢想吧。在那個「談性色變」的歐洲,弗洛伊德大膽地提出了人類的「幼兒性行為」理論。
  • 「I can't breath」——好一個《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近日,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非裔美國人死亡事件所引發的騷亂持續升級。根據現場目擊者和路人拍攝的視頻顯示,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數名警察將被戴上手銬的弗洛伊德按倒在地後,其間,弗洛伊德不斷掙扎、哀求,大聲呼喊 「我不能呼吸了 ,求你不要殺了我。」但警察無動於衷,最終弗洛伊德陷入昏迷後送醫搶救,並在醫院不治身亡。
  • 解讀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和讚許,避免被父母懲罰,就會壓抑那些和規範相牴觸的本能欲望,所以這些欲望就沉入了無意識中,平時我們察覺不了,但是它們還是存在的,於是在我們睡覺的時候,也就是意識中的審查者弱化的時候,這些無意識本能的欲望就會浮現出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夢。比如,弗洛伊德是這麼解釋關於裸體的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