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影鏡頭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各個價位區間都湧現了不少「黑馬」,有些廠家主打高畫質,有些廠家主打高性價比,這個市場已不僅僅是德日系的天下。市場競爭的最終受益方當然還是用戶,以前高高在上的電影鏡頭開始變得「親民」,租賃市場上有更多不同價位的選擇,部分電影鏡頭的價格甚至到了可以「購買入手」的段位。而這其中,能配合微單使用且方便單兵作戰的入門級電影鏡頭是近來討論最熱門的話題,在院線之外的各種電影感視頻製作中,如何為微單選擇鏡頭?
很多朋友在創作初期會使用熟悉的相機鏡頭來拍攝視頻,畢竟面向平面攝影的相機鏡頭在高解析度方面還是有較高標準,而且可以配合主機實現快速自動對焦,能同時滿足照片和視頻的需求。但動態視頻和靜態照片在鏡頭語言上還是有相當的差別,這導致鏡頭的設計也有不同的方向,聚焦行程、呼吸效應等方面都有差別。
在我們常用的鏡頭之中,副廠鏡頭是必不可少的選擇,還有一些是老款的尼克爾手動鏡頭或佳能FD鏡頭,我們還有一支58mm F2的ZENIT鏡頭,價格不到100美元,但它提供了比我們用過的許多電影鏡頭都更有「電影感」的畫面。這隻俗稱「八羽怪」的俄羅斯頭就是一隻經常被攝影師提及的「有風格的」鏡頭。這支鏡頭擁有機械光圈和對焦環,光圈環可以簡單改裝為無極光圈,焦點環對焦行程長達300°!雖然用它進行拍攝在操作上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是出於不到100美元的價格和「有風格的」的畫質,有些時候還是很願意去嘗試這樣的「騷操作」,只可惜這樣的老頭畢竟還是小眾,並不是誰都有運氣遇到品相好的庫存。
如果這樣的騷操作對於你來說過於痛苦,事實上某寶上就有將一些經典的相機鏡頭改裝為電影鏡頭結構的服務,而且價格不菲,完成一隻經典的相機鏡頭到電影鏡頭的改裝花費幾乎相當於購買一隻二手的這類經典鏡頭。
於是在傳統電影鏡頭之外就產生了異軍突起的入門級電影頭,主打高性價比攝影機/單反微單,根據拍攝主機的檔次、工作流程和項目預算,在各個價位區間都有靈活的選擇。對於使用單反/微單等萬元級別主機並且小團隊或者單兵作戰的朋友來說,入門級電影鏡頭可能是更有吸引力的選擇。
傳統電影鏡頭為了保證大銀幕的畫質,光學設計都傾向於「富餘」,同時為了保證「耐操性」機械設計也相當「厚重」,這些都導致傳統電影鏡頭「大而沉」,與微單相機配合起來頭重腳輕。而專門面向單反/微單快速工作流程的入門級電影鏡頭則不一樣,比如可以為了便攜性而犧牲部分畫質,還比如縮短對焦行程,長達300°的傳統電影頭行程是源自手動相機時代對於手動對焦精確性的高要求而生,在電影製作中對應的是跟焦員和攝影師的雙人操作設計,對於沒有跟焦員單兵徒手作戰的攝影師來說有時反而成了負擔。
部分入門級電影鏡頭基於平面攝影頭改造,它們在外觀上類似於電影鏡頭看起來很專業,配備了0.8標準齒輪的手動光圈環與有焦距標記的焦點環,但是這僅是外觀的改造,可以說錢花在了物理構造而非圖像質量上。了解電影鏡頭技術和電影工作流程的朋友都知道,電影鏡頭不僅要看單只鏡頭的表現,更要看整組鏡頭的物理與光學素質匹配。
SLR Magic在去年NAB期間發布了能解決以上各種痛點的緊湊定焦電影鏡頭方案—MicroPrime CINE。SLR Magic是一家總部設在香港的光學公司,其產品早期以平面攝影鏡頭為主,後來不斷強化電影鏡頭產品線,除了基本的電影定焦組,還有獨具特色的變形寬銀幕定焦組。
SLR Magic MicroPrime CINE定焦組和Anamorphot CINE定焦組
SLR Magic現階段已上市的MicroPrime CINE緊湊定焦電影鏡頭組為4隻,分別為25mm T1.5、35mm T1.3、50mm T1.2和75mm T1.5,還有一隻18mm剛剛上市。MicroPrime CINE的光圈葉片為13片,成像圈直徑44mm,覆蓋全畫幅。
SLR Magic MicroPrime CINE定焦組四隻
MicroPrime CINE目前只有E卡口版本,結合E卡口超短法蘭距的特點並注重鏡身體積控制,獲得了和微單機身完美匹配的體積和重量。畫質控的平面攝影師們肯定能挑出槽點,但對於視頻創作來說,這套鏡頭在體積、畫質與操控等方面實現了不錯的平衡。
SLR Magic MicroPrime CINE、索尼A7M3和Wooden Camera微單套件
這套鏡頭聚焦環和光圈環採用標準0.8規格齒輪設計,聚焦行程150°,外觀與體積高度一致,統一高度和口徑,統一光圈環和聚焦環位置,方便在與跟焦器遮光鬥等附件配合使用的時候快速更換鏡頭。鏡頭濾鏡直徑一致,方便視頻拍攝時更換可變ND等附件。
四隻鏡頭重量基本一致,除了25mm那隻稍重50克,其它鏡頭重量都約為700克,比微單機身略重,與單反機身相當,這個重量範圍使得在三軸穩定器上更換同組鏡頭非常方便,無需反覆調平。
SLR Magic MicroPrime CINE、索尼A7M3和飛宇AK2000三軸穩定器
簡單測試SLR Magic MicroPrime CINE的過程中,我們感覺不再需要在功能和質量之間做選擇題,作為一套全畫幅電影鏡頭,其物理構造完全滿足了電影拍攝的使用習慣和工作特點。畫質方面,在注意使用方法的前提下又能獲得極佳的畫質。相信看到這套鏡頭精緻體積的老司機都不會認為T1.2就是它的最佳光孔,而根據我們的使用體驗最佳光孔是收小2檔。
在常用光圈2.8時,無論是暗角,銳度均不遜於經典相機鏡頭,但最近對焦距離是經典鏡頭的一倍,不過視頻拍攝中對近焦的要求並不如圖片攝影那麼高。
再看2.0,SLR Magic MicroPrime CINE 50mm的表現與經典鏡頭58mm F2的ZENIT無論是質感,最近對焦距離,還是焦外虛化都驚人的相似,這堪稱本次測試的最大驚喜,即不用外加調焦橡膠輪這一類虐心的操作,也不用冒著失去它的風險進行電影鏡頭結構的改造。
最後,在全開光孔時,SLR Magic MicroPrime CINE 35mm其焦外旋轉的特殊效果比號稱旋焦之王的「八羽怪」竟更加強烈!加上風格化的暗角,鍾意音樂視頻,概念短片等「風格化」拍攝的筒子們快看過來吧!
帶著驚喜和疑惑,我們用SLR Magic MicroPrime電影鏡頭進行了實戰,分別進行了風光類和人文類的主題實拍。
風光類的實拍我們用SLR Magic MicroPrime搭配索尼A7M3微單,為了收集環境音我們還搭配了羅德RODE的單反麥克風VideoMicro。
由於擔心電影鏡頭較重而且加裝了麥克風,部分需要穩定器的鏡頭我們使用了能最大承重3.2公斤的智云云鶴2手持三軸穩定器,結果證明我們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實際拍攝相當平穩。
A7M3+SLR Magic MicroPrime風光短片:
考慮到平價電影鏡頭可能的應用範圍,我們還在大型人文紀錄片《天時》中使用SLR Magic MicroPrime CINE進行了拍攝,此次搭配的是索尼FS5和ATOMOS的Shogun Inferno監視記錄儀。
《天時·洛陽》索尼FS5+SLR Magic MicroPrime人文短片:
《天時》簡介:《天時》六集系列片分別講述六個不同地域,出身階層各有差別的普通家庭,在2018看似尋常的一年中,在每一個與之命運緊密相關的重要時節當中,拼命生活、努力生長的過程。
《天時·洛陽》
洛陽分集圍繞老城濟世堂膏藥店三代同堂的一家人,故事建立在由父子血緣傳承的家庭關係之上,在家族事業的關係網裡面,每個人都面對著一種不可溝通的局面。
作為SLR Magic第一套均衡了畫質與價格同時又擁有較為完善的電影鏡頭物理設計的產品,無論是在大型人文記錄片還是小清新風格的短片中的表現都做到了「有風格的」電影畫面。如果這符合你的需求,那麼它的價格也一定不會令你失望。年輕人的第一套電影鏡頭,可以哦!
鏡頭擴展閱讀:
本文由影像麥客原創
市場合作請聯繫電話/微信:18515121013
內容轉載請聯繫電話/微信:1851512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