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家休息偶然的機會,我看到由空政電視藝術中心拍攝的36集空軍題材電視連續劇《絕密543》正在熱播。這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特別推出的獻禮劇。該劇首次揭秘了60年前人民空軍一段鮮為人知的艱苦卓絕的戰史,真實再現了當年543部隊在山野戈壁激揚青春、千裡追殺鑄就忠誠的豐功偉績,書寫了人民空軍歷史的不朽篇章。今天我就為您說說這支光榮的部隊。
地空飛彈兵二營,毛澤東一生中唯一一次成建制地接見一個營的全體官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高空高速轟炸機、偵察機等先進航空武器應運而生,殲擊機和高炮已難以勝任防空作戰,於是,更新型的防空武器--地空飛彈開始孕育。
四十年代末期,世界上第一批地空飛彈開始服役。但在剛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遼闊國土上,還沒有地空飛彈的影子。五十年代後期,退踞臺灣的國民黨空軍裝備了美制高空高速偵察機,他們憑藉先進的飛機性能和高空優勢頻頻進犯中國大陸領空,中國政府雖發出一次又一次嚴正警告,但美蔣方面並沒有任何收斂。中國領導人憤怒了,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外交部長陳毅激動地說:「就是脫了褲子典當,也要把尖端武器搞上去」。
一九五六年三月,中國政府果斷決定,在經濟條件相當困難的情況下,為保衛領空安全,要先於原子彈、人造衛星,組建中國地空飛彈部隊。同年八月,中國政府作出決策,從蘇聯引進了薩姆-2飛彈。一九五八年十月,中國第一支地空飛彈部隊在北京郊區清河的一座禮堂裡宣告成立,代號543。地空飛彈部隊最初只設兩個營:即第二營和第三營。為加速人才培養,一九五八年九月,中國成立第一所地空飛彈專業學校,為培養專業人才打好基礎。至此,地空飛彈部隊組建工作基本完成。
543所有成員都是從各個部隊選拔上來的人才,當他們進入「543」部隊後,就被要求告別親人,斷絕與家人的一切往來,從此開始一段特殊的使命。蘇聯的薩姆-2飛彈陣地都是根據戰防需要固定部署的。而根據兩國協議,對方初次援華的武器有限,只夠裝備三個營,無法全面覆蓋我們廣袤的國土領空,戰士們就進入荒野深山、大漠戈壁,首創防空飛彈陸地機動的戰術,用遊擊加伏擊的戰法,抗擊U-2等敵機的襲擾。
後來,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斷絕了薩姆-2飛彈兵器配件的提供和技術支持。在二營長嶽振華的帶領下,543部隊用一套故障累累的教學用老舊兵器擔負戰備任務,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飛彈伏擊戰。新組建的這支部隊在當時並未向外界公布,一九五九年十月七日,當一架臺灣空軍RB-57D型高空偵察機飛入中國大陸被擊落後,世界為之震驚,但當時無人知道創造這個奇蹟的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只知道它有一個神秘的代號:「543」。
三年後的九月九日六時,一架先進的美制U-2高空偵察機從臺灣進入大陸,不久,即在江西省南昌市郊上空被擊落。這是中國地對空飛彈部隊組建以來首次擊落先進的美制U-2飛機。它再次令世界感到驚異。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許多外國記者追問當時的外交部長陳毅:中國究竟是用什麼神秘武器打下的U-2飛機?這位元帥幽默地回答說:「我們是用竹竿捅下來的」。
周恩來得知擊落U-2飛機的消息後,當即打電話祝賀,他說:「很好,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美國U-2飛機前幾天侵入蘇聯境內,他們只提了一個警告。我們把這種飛機打掉了!」中國國防部再次頒嘉獎令,給二營記集體一等功。北京各界甚至召開萬人祝捷大會,毛澤東等領導人還在中南海接見了二營營長嶽振華,詳細聽取擊落敵機的全部過程,並要求有關部門總結經驗,加快發展這種新型武器,把這支部隊建設好。
中央的支持和傳奇式的戰鬥紀錄,使這支部隊鬥志更加高昂。他們發揚「全營一桿槍」的精神,利用八秒的近快戰法和打「時間差」等戰術,屢建奇功: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一日,飛彈二營擊落U-2高空偵察機一架;一九六四年七月七日,飛彈二營擊落U-2高空偵察機一架;一九六五年一月十日,飛彈一營擊落U-2高空偵察機一架;一九六七年九月八日,飛彈十四營擊落U-2高空偵察機一架;一九六七年九月十七日,飛彈三營擊落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一架;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二日,飛彈二營擊落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一架;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八日,飛彈六營擊落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一架;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八日,飛彈五十營擊傷米格21偵察機一架;一九八七年十月五日,飛彈九十七營擊落米格21偵察機一架。
當時全世界只打下來7架高空偵察機,543部隊就打下來包括U-2在內的5架,轟動世界,更成一時之謎。
早在一九六四年七月,當毛澤東聽到二營擊落第四架敵機時風趣地說道:「蔣介石就那麼幾架飛機,不夠打的嘛!」他問周恩來:「這個部隊在哪裡,我要見他們。」七月二十三日,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地空飛彈部隊二營的全體官兵。這是毛澤東一生中唯一一次成建制地接見一個營的全體官兵。
在新的歷史時期,空軍地空飛彈兵以軍委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指導,以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為己任,堅持作戰需求牽引,突出戰備基礎建設,加速武器裝備發展,探索出針對未來作戰特點的戰法成果及訓法體系,創造了我空軍地空飛彈兵實彈射擊史上10項第一。地空飛彈兵充分發揮技術人才密集的優勢,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相繼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隊伍。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防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下更大氣力推動科技興軍,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為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黨的十九大報告更是將科教興國戰略確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科教興國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從一定意義上說,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關係子孫後代,涉及千家萬戶,和廣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迎接未來知識經濟的挑戰,教授良好的教育,已逐漸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的命運。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深知肩上重擔和責任,我們要學習地空飛彈兵二營「全營一桿槍」的精神,爭做優秀的人民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撰稿:德育處 楊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