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亞洲影志有幾位導師?
固定導師1,特邀導師2,客座導師n。新亞洲影志發起創辦人郭曉東先生是固定導師,每一期工作坊都會有兩位特邀主講導師,一位是國際導演,一位是國內導演;除此以外,工作坊期間邀請客座導師,來交流做分享。
2.現在市場上工作坊比較多,我應該怎樣選擇?
從理念、背景、師資、特色、品貌、價位、性價比、多方面了解。
——看理念,這個很虛,但很重要。如果理念認同,才有事情往下聊的基礎。對電影的認識不同理念不同:大電影和小電影理念不同,工業製造和小成本製作理念不同,正規軍和野路子也有自己的一些重點。
——看背景和師資。工作坊都在運用自己的資源提供師資,各有其特色。比如「學院
派」「工業製造流」「商業化」「獨立作者系」,如果自己想真的想嘗試拍一部自己的東西,並且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那麼具有實操經驗和已經獲得這方面成功經驗的導師就很有幫助。
——看課程表。這是最簡單的。無論可信度如何,課程表都透露了大量實際的信息。包括時間安排,食宿情況,(這個也會關係到你是否要花額外更多/更少的錢去學習、生活一段時間)當然特別是可以閱讀老師的授課內容等一系列乾貨信息。關於新亞洲影志工作坊課程表有任何疑問歡迎電郵。
——看性價比 看價錢往往是最終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和拍電影一樣,幾個億、幾百萬、幾萬、沒錢都可以拍電影,尤其當你沒錢時更要掂量如何把金子用好。新亞洲影志工作坊以手機結合專業後期設備和技能來製作低成本電影,當你有幸得到大筆資金製作時這些理念依然會發揮作用,幫助你做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3.新亞洲影志導師有何不同?
都是具有實戰經驗的戰神,具有很強的作者意識的導演和製作團隊因為價值觀走在一起。導師團隊在國際電影節的經驗可以幫助大家拓寬視野。為做出影片之後的下一步提供建議。
4.我不是專業背景的,可以來學嗎?
可以。
電影的概念不斷被突破更新,技術門檻已經不是電影製作的必須,無論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照相機又或是攝像機,都只是捕捉影像的工具,新亞洲影志影人會第13期邀請來京的喬治亞導演亞歷山大·科別列奇就用古董級的索尼愛立信手機拍出了驚豔世界的處女作《曇花一夏》,這樣的電影也只有在工作坊可以看到。
5.我是專業背景,可以來學嗎?
可以。
導師以實踐見長,有著不同於院校的經驗和方法,不一定能直接拷貝,但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的方式,或找到自己的榜樣。鼓勵你更有興趣和勇氣。如果你是專業背景,你將在這更快速地進入狀態。
6.關於學費?
具備國際師資和多方經驗,但收費卻有意降低。
與我們的理念有關,也與我們獨特的資源優勢有關。新亞洲影志在一年半的非營利放映交流活動中,促進電影多元生長,尤其是小成本,作者手工作坊式的,創意表達的電影,更會吸引我們的興趣,工業大電影不需要我們加持。因此藝術家和普通人都更適合參與工作坊學習。我們的導師理念近同,是我們一起製作電影的合作夥伴,也願意參與公共教育,因此我們離商業較遠,離文化較近。學費便宜的紅利是我們非常努力的結果。
7. 這次需要我帶什麼設備嗎?工作坊會提供什麼設備嗎?剪輯錄音部分工作坊會提供支持嗎?
可以自帶任何攝錄設備,如疑惑不知該用何設備,請大膽地使用自己的手機進行拍攝;工作坊提供便攜錄音設備和後期剪輯電腦,設備需預約借用,請合理安排拍攝和剪輯時間;攝錄技術協助將有專門的助教輔導,剪輯成片工作將有導師全程參與。
8. 外籍導師如何授課?交流是否暢通?
新亞洲影志工作坊一直採取國際+國內導師共同授課的方式,現場均有翻譯,此次日本導演中村高寬先生本人曾經在北京留學,此前我們雙方都有過愉快合作,因此無疑這也將是一次順利和愉快的交流。不僅如此,工作坊向聾人學員開放,並有手語翻譯參與我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