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瑤姬的第二個故事是《神女賦》,以下為原文和解釋。
原文:
《神女賦》 先秦·宋玉
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玉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玉異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夢若何?」玉對曰:「晡夕之後,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記:見一婦人,狀甚奇異。寐而夢之,寤不自識;罔兮不樂,悵然失志。於是撫心定氣,復見所夢。」王曰:「狀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諸好備矣。盛矣麗矣,難測究矣。上古既無,世所未見,瑰姿瑋態,不可勝贊。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五色並馳,不可殫形。詳而視之,奪人目精。其盛飾也,則羅紈綺績盛文章,極服妙採照萬方。振繡衣,被袿裳,穠不短,纖不長,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遊龍乘雲翔。嫷披服,侻薄裝,沐蘭澤,含若芳。性合適,宜侍旁,順序卑,調心腸。」王曰:「若此盛矣,試為寡人賦之。」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飾。披華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奮翼。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近之既妖,遠之有望,骨法多奇,應君之相,視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獨悅,樂之無量;交希恩疏,不可盡暢。他人莫睹,王覽其狀。其狀峨峨,何可極言。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溼潤之玉顏。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視。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質幹之實兮,志解泰而體閒。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宜高殿以廣意兮,翼故縱而綽寬。動霧以徐步兮,拂聲之珊珊。望餘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奮長袖以正衽兮,立躑躅而不安。澹清靜其兮,性沉詳而不煩。時容與以微動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遠兮,若將來而復旋。褰餘而請御兮,願盡心之。懷貞亮之清兮,卒與我兮相難。陳嘉辭而雲對兮,吐芬芳其若蘭。精交接以來往兮,心凱康以樂歡。神獨亨而未結兮,魂煢煢以無端。含然諾其不分兮,喟揚音而哀!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幹。
於是搖佩飾,鳴玉鸞;奩衣服,斂容顏;顧女師,命太傅。歡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採相授。志態橫出,不可勝記。意離未絕,神心怖覆;禮不遑訖,辭不及究;願假須臾,神女稱遽。徊腸傷氣,顛倒失據,黯然而暝,忽不知處。情獨私懷,誰者可語?惆悵垂涕,求之至曙。
解釋:
楚襄王聽了故事以後也想夢見瑤姬,於是和宋玉遊高唐,果然夢見了瑤姬,但是瑤姬沒有從他: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當天夜裡,楚襄王真的在夢中見到了神女,其美貌「上古既無,世所未見」。楚襄王就很激動,「私心獨悅,樂之無量」,但是神女拒絕了楚襄王的熱情,「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幹」,聖潔不可侵犯,最終離去。留下楚襄王「惆悵垂涕,求之至曙」。
*《神女賦》為後世神女的美貌定位:
《神女賦》中之神女,體態嬌麗,衣飾華美,天生麗質。寫其外在時說「其相無雙,其美無極」,連毛嬙、西施這樣的美女都掩面遮羞、自愧不如。繪其內心時說「望餘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意似近而既遠兮,若將來而復旋。」
這些話細膩傳神地將一個恬靜含蓄、美豔聖潔的神女刻畫成形。
《莊子·逍遙遊》中出現過的神女形象較為鮮明,神性也很突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這位神女能超越時空,逍遙自在,是一位恬靜,嫻雅的美人。
而《神女賦》中的神女比《莊子·逍遙遊》進步,其對神女的描寫更加細緻,這裡對楚王作出誘惑突出神女的豔麗。
《神女賦》出現最早較完整的神女的描寫,對神女的形象有典範的作用,所以三國時期曹植所著《洛神賦》即仿照此賦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