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599—1658)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出身於英國亨廷頓郡的一個鄉村地主家庭,曾入劍橋大學學習法律,是虔誠的清教徒。
1628年,克倫威爾成為地方議會議員,開始其政治生涯。17世紀30年代,他遷居劍橋郡。由於當地貴族地主經常排乾沼澤地致使農民的利益受損,他幫助農民抵制貴族地主,因而在東部各郡中有一定的聲望。1640年,他作為劍橋郡的代表先後被選入「短期議會」和「長期議會」。他在議會鬥爭中非常活躍,與堅決反對王黨的議員站在一起,參加了18人委員會,起草過《大抗議書》等文件。
1642年,英國內戰開始,克倫威爾站在國會革命陣營方面。初期,國會軍一再失利,克倫威爾親自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並在馬斯頓草原戰役中打敗了國王軍,取得了內戰以來國會軍的第一次大勝,他的騎兵部隊被譽為「鐵騎軍」。1645年,國會接受克倫威爾提出的軍隊改革方案,授權他建立「新模範軍」。這支軍隊以鐵騎軍為基礎組建,紀律嚴明,英勇善戰。在當年6月14日的納斯比一戰中,克倫威爾率領新模範軍殲滅了國王軍主力,取得了第一次內戰決定性的勝利。後來,國王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逃脫,並挑起了第二次內戰,結果很快又被克倫威爾打敗。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英國取消君主制,成立英吉利共和國。由於克倫威爾在內戰中功勞卓著,威望極高,手中還握有軍隊,這種種優勢幫助他在戰後逐漸掌握了英國大權,他擔任了國民會議第一主席。1653年,議會同軍隊的矛盾激化,克倫威爾解散了議會,建立軍事獨裁統治,自任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的護國主。之後,克倫威爾又宣布護國主為終身制,並可以世襲,實際上成為沒有國王頭銜的國王。任內,他曾拒絕國會要其加冕稱王的提議。1658年9月3日,克倫威爾病逝,「護國主」一職由其子繼承。
克倫威爾在英國內戰中為英國資產階級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近代英國的奠基人。但是,他在獨裁統治期間,對外遠徵愛爾蘭,並先後對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發動戰爭,擴張殖民地,爭奪海上霸權;對內鎮壓平等派與掘地派,這些行為也使他受到後人的不少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