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廳》克倫威爾,權謀政治中的屌絲逆襲

2020-10-29 Zoe

相比於美劇的粗暴情色嗜血,英劇絕對要慢熱許多。去年BBC2套火爆的《狼廳Wolf Hall》就是典型的英式克制。該劇根據英國女作家希拉蕊·曼特爾兩獲布克獎的歷史小說《狼廳Wolf Hall》和續篇《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改編而成,強大的編導(導演:彼得·考斯明斯金)服化道演團隊陣容,從細節上再現了都鐸王朝亨利八世時期的宮廷權力爭鬥,有別於正史中的冷血殺戮,全篇以託馬斯·克倫威爾的視角闡述歷史事件,贏得狼群中人性的呼聲。


對於託馬斯·克倫威爾的家庭,正史上少有記載。只知道他1485年生於倫敦郊外的普特尼,一位倫敦郊區鐵匠的兒子。短劇第一季共六集,導演擅長通過平行歷史敘事、閃回,而由老戲骨馬克·裡朗斯扮演的託馬斯·克倫威爾,每個眼神,每一次臉部抽搐或是冷凝的動作,都耐人尋味。他為何最終在英王亨利八世的宮廷裡掌控了巨大權力,這和曼特爾在書中對他童年形象的構建不無關係。


一個飢餓、焦慮而孤獨的童年:鐵匠父親時常醉酒毆打託馬斯,七歲時,他住在紅衣主教莫頓家,他的叔叔在那兒做廚師。九歲時,他目擊了一位八十歲的異教徒被活活燒死。十五歲時,他在遭受父親毒打後離家出走,此後的十年生活,加入了法國僱傭軍,遠徵義大利,在佛羅倫斯的某家人家做僕人,又在羅馬、威尼斯、安特衛普間旅行,成為銀行家和布商……再回到英國,已是而立之年。


時值亨利八世在位,英國和當時的歐洲諸國一樣,受制於羅馬天主教教廷,晦暗不明之時,託馬斯·克倫威爾曾遊歷諸國的見識令他看到了向上攀爬的契機。他以其精明、和善、野心勃勃,順理成章成為紅衣主教沃爾西的律師和商業諮詢師。沃爾西初見他時,說: 「噢,終於有一個比我還卑微的人出現了!」託馬斯不以為然,隱而不發。此時的沃爾西是他立足英國進入上層的墊腳石,他必須視沃爾西為朋友,聽沃爾西傾訴,為沃爾西分憂。當沃爾西迫於天主教教規,未能如亨利八世所願幫助他與西班牙公主阿拉貢凱薩琳離婚後,克倫威爾及時出現,當他了解到亨利八世想要再婚繁衍皇室子嗣,他開始逐漸靠攏安·博林,四處安插眼線,支持當時的新教改革,大膽建議亨利八世對抗羅馬教廷。最終,英國國會脫離了羅馬教廷,大主教宣布亨利與凱薩琳的婚姻無效,於是他與女侍官安·博林的婚姻由此合法。託馬斯因為安·博林的成功上位立下汗馬功勞,令亨利八世刮目相看,也藉此埋下了個人權謀欲望的種子。


託馬斯·克倫威爾大權在握,自詡只有亨利八世一位朋友。當亨利八世因參加騎士比武意外昏死場面混亂,託馬斯·克倫威爾迅速囑咐手下迎接照管好廢王后凱薩琳之女瑪麗公主。這一舉動,在克倫威爾的角度,唯恐陷入王室紛爭維護正統,而並非私心,卻成為後來安·博林的心梗。片中的克倫威爾,在妻女突然病逝時顯現出為人丈夫為人父親的溫存,囑咐兒子在騎士格鬥中需忘記保全生命最後一刻出擊拼殺,以及他在搬倒政治對手時對其遺孀的憐憫,恐怕只有他的門生更能體察。


託馬斯·克倫威爾不是不知道王權的至高無上不可侵犯,不是不知道伴君如伴虎。作為一個卑微的鐵匠之子,穿梭于波詭雲譎的宮廷,他能做到察言觀色,時刻掌握亨利八世的喜怒哀樂,竭盡全力地扶持亨利,為亨八的欲望付出劊子手的代價,他其實內傷戳戳。譬如,作為亨利八世的首席謀臣,他為瑪麗公主設計了遠嫁西班牙的計劃目的是避免戰爭卻遭到亨利的怒斥和羞辱,他舉起交叉的雙手,沉默走開,鏡頭回向童年,他的鐵匠父親告訴他,雙手交叉可以減輕疼痛。


片中我們看到王后安·博林沒能給亨利八世誕下王子,已成為亨利八世厭棄王后的最大理由。此時的託馬斯·克倫威爾,一邊要應付博林家的宮廷勢力,老貴族權臣們的虎視眈眈,一邊又要為亨利八世出謀劃策罷黜安·博林。其實,無論是在國王亨利還是王后安·博林的眼裡,克倫威爾都是一隻隨叫隨到可以隨時踹死的狗。只是,克倫威爾再一次選擇了亨利。他暗中調查安·博林,設計審判博林家的貴族勢力。都鐸王朝第二任王后安·博林的斬首現場,克倫威爾在人群中抓緊門徒的手臂目不斜視地盯著刀斧手砍掉博林的頭,那一刻,他的內心戲足夠豐盛。


在這些歷史事件中,導演遵循曼特爾的敘事,並沒有試圖重建一個鐵匠之子年少的失落歲月,而是讓克倫威爾的舉止和不得已的陰謀周旋在都鐸王朝宮廷上空。所謂的歷史,無非是人與人之間的狼性競爭,在權謀政治中,更是由歪曲的流言、軼事組裝起來。第一季《狼廳Wolf Hall》的結尾,亨利八世慶祝安·博林的罷黜,擁抱了託馬斯·克倫威爾。鏡頭定格在克倫威爾刻板的臉上,我們看到一張細緻、細膩、自覺、自律並且忐忑不知未來的臉;一個白手起家的下層屌絲,永遠不可能褪去鐵匠之子的身份陰影,也必須將喜怒哀樂隱藏的更深,為王者的王權不停淪為權謀政治世界中的棋子。


題外,劇中安·博林的扮演者氣場上差了很多意思,若是凱拉·萊特利出演,該完美許多。期待第二季《狼廳Wolf Hall》的上映,曼特爾筆下攪動都鐸王朝更加鮮活生動的克倫威爾。

相關焦點

  • 《狼廳》克倫威爾,英國版嚴嵩的通往權力之路
    本文首發於「來之洲」公眾號首先聲明一下,我覺得狼廳不適合對英國歷史不夠了解的朋友看,狼廳是根據一部得了啥啥嚴肅文學大獎的小說改編的,咱中國人看狼廳,就跟外國人看《大明王朝1566》似的,如果對英國的都鐸王朝的歷史一無所知,那看著片子純屬浪費時間。
  • 關於金球獎最佳迷你劇《狼廳》你得知道這九件事
    《狼廳》講述的是克倫威爾如何在錯綜複雜的政治勢力中迅速崛起,攀上權力的頂峰,並扶持了安妮博林成為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的故事。《提堂》緊接著上一部《狼廳》的情節,新王后安妮•博林並沒有如願誕下王子,亨利的眼睛又盯上了狼廳的簡•西摩…此時,宮廷裡流言四起,傳王后不忠、甚至亂倫。託馬斯•克倫威爾,國王的秘書官,早已洞悉先機,只待國王一聲令下,便會扳倒安妮•博林和她的家族。
  • 《狼廳》心驚肉跳
    第一段貶低的多了,其實也不完全,我覺得這種片子是英劇的現代化,也不能完全是古典,總要帶一點不和諧音,要帶點現代性,關於這一點,這個片子非常漂亮,看做政治恐怖片也不為過,看片子從頭到尾就是一種心驚肉跳之感。
  • 2009年布克獎獲獎作品《狼廳》背後的12個黑事實
    >的精明頭腦,《狼廳》詳細描述了克倫威爾從一個鐵匠之子崛起,最終攀上權力巔峰,成為亨利八世的股肱之臣。羅伯遜曾寫過研究克倫威爾的博士論文,並提供給曼特爾一份。作者很快開始向羅伯遜發郵件諮詢,在寫作過程中,會有很多突發奇想。曼特爾非常感激羅伯遜,並在書的扉頁上向她致謝:「獻給我特別的朋友瑪麗·羅伯遜。」6. 她在創作者做了大量研究曼特爾寫道,研究本身是創造性的過程;研究在創作中發展,創作也在研究中推進。
  • 比《甄嬛傳》更殘酷,看《狼廳》背後都鐸王朝的血腥情仇史
    全書以克倫威爾的生平與亨利八世的宮廷為主線,兩線交織,編織了一張反映16世紀初英格蘭政治、宗教及經濟圖景的巨網。在他執掌權柄的10年不到的時間裡,他力促國會通過一系列法案,推行宗教和政治改革,對抗羅馬教廷,解散修道院,削弱和鎮壓地方割據勢力,極大地強化了英國的王權。出於政治目的,也出於個人私心,他介入了亨利八世與其第四任王后、一位德國公主安妮的婚事。安妮面容醜陋、性格拘謹,克倫威爾利用畫師誤導亨利八世,讓亨利八世大為惱怒,最終將其送上了斷頭臺。
  • 對13年來英國人最愛的電視劇《狼廳》,你必須知道的七件事
    歷史亦證明,在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亨利八世的手下,能夠從一個鐵匠之子,苦心經營,最終攀上權力的巔峰,贏得亨利八世的信任器重,克倫威爾是深刻領會了這句拉丁格言的真諦。小說《狼廳》和《提堂》都是以亨利八世的忠臣託馬斯•克倫威爾為主人公,見證了都鐸王朝的波雲詭譎的政治鬥爭、風雨欲來的宗教改革以及勾心鬥角的宮廷秘辛。
  • 歷史劇︱《狼廳》:都鐸王朝男人們的「宮鬥」
    奧利弗·克倫威爾的曾祖父是託馬斯·克倫威爾的姐姐的兒子理察·克倫威爾,在《狼廳》中多次出場。照理外甥和舅舅不會是同姓,劇中理察稱父親去世,又碰上克倫威爾喪妻喪女,便選擇了使用克倫威爾的姓相互慰藉,不再使用父姓威廉士。於是後來就有了護國公奧利弗·克倫威爾,而不是奧利弗·威廉士了。從莎士比亞開始,劇作家們就創作著關於亨利八世的故事。
  • 《狼廳》Wolf Hall, 有情與無情之人
    《狼廳》則向我們揭示君主制政治個人情慾、宗教信仰和黨派鬥爭交織的複雜性。我對《狼廳》所描繪的亨利八世統治下的英國社會和政壇最大的印象就是人的獸性。群眾在看兩次斷頭的時候的表現就像當年北平菜市場斬戊戌六君子時群眾的反應一樣,不但愚蠢,更表現出一種嗜血性。
  • BBC十三年來收視最高劇集《狼廳》登陸ICS!
    ICS帶你看時下最火的英劇《狼廳》!A: 講了英國歷史上著名弄臣克倫威爾如何在錯綜複雜的政治勢力中迅速崛起,攀上權力頂峰的故事。(不能劇透更多了!)Q: 為什麼叫《狼廳》?A:「人對人是狼」 ,其他請在劇中自行體會~Q:聽說查爾斯王子也是粉絲?A:是的!歐巴馬追《紙牌屋》,查爾斯王子追《狼廳》!
  • 《狼廳》克倫威爾--身背重物前行
        託馬斯.克倫威爾,BlackSmith's son,Low Born,身背年少受虐,妻女病亡的負重,寄身心於大主教沃爾西的麾下,然而主教大人無法幫助亨利八世從無子的婚姻中解脫,政敵們將他置於死地,克倫威爾減緩了沃爾西的悲劇,但不能阻止大主教走向末路。
  • 【Wolf Hall Season 1 |狼廳 第一季】
    這部最新英劇是根據兩屆布克獎得主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的熱銷歷史小說《狼廳》(Wolf Hall)改編而來,而這只是有關書中主人公託馬斯·克倫威爾的三部曲小說的首部,其後還有《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及正在創作的《鏡與燈》(The Mirror and Light)兩部,共同展現了亨利八世時代的政治風雲。
  • 《狼廳》:一個國王的離婚案及其他
    長篇歷史小說《狼廳》是英國女作家希拉蕊·曼特爾「克倫威爾三部曲」的開篇之作,出版於2009年,摘得了當年的布克獎。這原本已是奇事,因為在多數人眼中,歷史小說以情節和通俗性取勝,很難滿足布克獎在文學方面的高標準,偶爾能有一部衝進短名單已屬不易,怎麼可能真的獲獎呢?
  • 《狼廳》沒有龍的權力遊戲
    那麼好,現在開始談狼廳。很幸運的是,我把科目三已經通過了,歷時五十天,這的確我得說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現在就還差一個科目四了,科目四本來這周是可以考的,但是由於學校辦公室人員說什麼「科三的成績還沒有發到學校之類的原因」,便阻止我約考科目四,無妨,再等一周也無妨。考完科三之後,這兩天我看了看《狼廳》這部劇,還有《葉問4》這部電影。順便和森一起打發了很多時光。
  • 《狼廳》,《羅馬》之後的又一歷史劇神作
    狼廳 Wolf Hall (2015)
  • 13年來收視率最高的英劇 《狼廳》背後的故事不簡單
    《狼廳》海報。本屆金球獎中,獲得最佳迷你劇獎的是一部英劇《狼廳》,而這部只有6集的迷你劇一經上映就吸引了大量觀眾,該劇平均一周的觀眾數量達到440萬,收視率高達15.8%,更成為BBC2套自引入現代收視率統計13年以來,收視率最!高!的一部電視劇!而且這部劇居然是一部政治性極強的歷史劇!
  • 《調包富少的逆襲》屌絲王子的逆襲
    影評第544話《Ala》——屌絲王子的逆襲印度影片《Ala》於1月11日在美首映。本片講述了一個屌絲王子逆襲的故事。屌絲王子並不是你想像中的苦大仇深,輕鬆愉快捧腹的同時,屌絲逆襲:贏取白富美,出任CEO,人生走向巔峰。
  • 比《甄嬛傳》更殘酷:《狼廳》背後的都鐸王朝血腥情仇史
    此次搬上熒幕的作品名叫《狼廳》,是根據小說家希拉蕊·曼特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的又是亨利八世為了迎娶安妮·博林,不惜休掉糟糠之妻凱薩琳,甚至與羅馬教廷分裂的故事。天朝人民喜歡清宮戲;腐國人民也類似,都偏愛都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