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甄嬛傳》更殘酷:《狼廳》背後的都鐸王朝血腥情仇史

2021-03-01 蒜蓉美劇

tips: 點擊關註上方藍字「牆不住的美劇迷」,或點擊文尾二維碼,輕鬆獲取更多有趣英美影視資訊

都鐸王朝的那些事兒又被搬上屏幕。

此次搬上熒幕的作品名叫《狼廳》,是根據小說家希拉蕊·曼特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的又是亨利八世為了迎娶安妮·博林,不惜休掉糟糠之妻凱薩琳,甚至與羅馬教廷分裂的故事。

天朝人民喜歡清宮戲;腐國人民也類似,都偏愛都鐸戲。都鐸王朝自1485建立,至1603改朝換代,不過118年,算不得什麼長壽王朝,但卻給大腐國留下了三位重磅級的國王和王后,我們熟悉的伊莉莎白一世及其姐姐血腥瑪麗,絕對是英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姐妹花了。而他們的父親亨利八世,更是知名度最高的英國國王。

於是,我們的四爺很忙,他們的八爺也沒閒著。

歷史上的亨利八世和他的影視形象(《狼廳》,Damian Lewis飾演 )

亨利八世之所以出名,歷史學家會說,是因為他立英國國教,並威爾斯於英格蘭,極大提升的英國王權;而老百姓會說,因為他先後娶了六個老婆,其中,砍了兩個,離了兩個,還有一個得病早死,善始善終的就一個,尤其是第一任老婆凱薩琳與第二任老婆安妮·博林的撕逼大戲,豔福滿滿而又宮鬥味十足,擱哪哪火。所以別以為就天朝人民對後宮那些事兒充滿好奇,腐國人民照樣喜聞樂見。前有《都鐸王朝》電視劇,後有群星閃耀的《鳩佔鵲巢》,本世紀剛過十五年,就有兩部描述八爺後宮的大劇,更不用說那些媽媽爺爺輩的老電影了。

亨利八世的六任妻子

只是英國天高路遠,幾百年前那旮旯的勾心鬥角難免讓我們看的有些無頭無尾,因此,本文特地梳理一下這天下第一號離婚案的來龍去脈,以免得未來初入都鐸戲大坑的同學找不到北。

事情還得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包辦婚姻害死人

其實論資排輩,八爺本來當不上國王的,他的上面還有哥哥亞瑟,亞瑟一出生即是威爾斯親王,也就是昭告天下,以後國王的位子就是他的了。八爺的父親是都鐸王朝的建立者亨利·都鐸,想當年英國剛剛結束玫瑰戰爭,國內一片蕭條,在歐洲頂多算個二流屌絲國家。跟很多屌絲一樣,亨利夢想著用傍土豪的方法,來進一步提升自身形象,鞏固王權。

當時的西班牙,剛剛完成光復大業,國家統一,王權鞏固,又撿了一個新大陸的大便宜,在歐洲可謂頭號高富帥,所以,這個國家的公主可是搶手的香饃饃,亨利曬費苦心,終於撮合成了自家兒子和西班牙公主凱薩琳的婚事。

可惜亞瑟沒有享福的機會,結婚僅僅幾個月後,這位太子就病死了(插一句,都鐸王朝的男丁一直都有早逝的習慣,估計是亨利基因有問題)。太子雖亡,國家可不能一日無君。於是,八爺就這樣繼任大統,順帶把自己的嫂子也打包收了(轉嫁一事其實涉及到比較複雜的問題,但大家只需記住嫂子變成了妻子)。

歷史上的凱薩琳王后和她的影視形象(《另一個博林家的女孩》,Ana Torrent飾演)

朕其實只想要個大胖小子

從一開始,八爺的婚事就打上了政治聯姻的記號,而且,當時八爺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正太,按照國人的傳統,凱薩琳一下成了童養媳。不過,夫妻倆一開始處的還不錯,凱薩琳當年二十四歲,據史書記載,她「身材嬌小,窈窕動人,還有一頭美麗的紅色長髮及一雙湛藍的眼睛,風採迷人」,保不齊八爺喜歡比自己成熟的女人。總之他們的婚姻維持了24年,沒鬧過什麼風波。表面上看,絕對是模範夫婦。

但危機,卻暗流洶湧。

凱薩琳算得上是個賢妻良母型的王后,因此當時也受到了英國國民的愛戴;但她的肚子卻不太爭氣,生來生去也只養活了一個女兒瑪麗,對於王朝而言,沒有男性繼承人絕對是致命傷,但基督教國家不準國王養後宮,宮廷規矩有不能容忍私生子上位,擺在八爺面前的無非就是兩條路,要麼讓女人繼承大統,要麼讓女兒嫁個異鄉人,讓後者做國王。

凱薩琳的女兒瑪麗,後成為瑪麗一世,外號「血腥瑪麗」。右為影視劇中的瑪麗形象。(《都鐸王朝》,Sarah Bolger)

但兩條路都很有危險,都鐸王朝剛建立不久,前朝舊臣世家大族對王位虎視眈眈者不在少數,如果女性繼承王位,搞不好會引發第二次玫瑰戰爭。另一方面,嫁女不是壞選擇,但作為堂堂一國之君,八爺內心一定是不想讓自家江山變成嫁妝,自己背上「二世而亡」的罵名。

除此之外,宗教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按照當時教法,即使是血親的配偶,也被視為血親,所以,八爺和凱薩琳的婚姻一開始就有亂倫之嫌,以至於凱薩琳不得不當眾發誓,自己與亞瑟並未行房,同時教皇也對這樁婚事進行特許,即使如此,沒有男孩的局面讓八爺越來越覺得這樁婚姻背離教法,受到了上帝的詛咒。

他思來想去,似乎只有離婚這一條路可走。

一樁事先張揚的離婚案

歷史上的安·博林和她的影視形象(《另一個博林家的女孩》,Natalie Portman)

1522年,八爺認識了當時還是凱薩琳的女侍官的安·博林,立刻就被這個漂亮可愛的年輕女子吸引,並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地下情。安因為姊姊瑪麗曾是亨利八世的情婦,所以拒絕亨利八世的追求,甚至離開了宮廷回到肯特郡。八爺因此反而對安更加傾心,被迷得神魂顛倒、心癢難耐。安1526年安再度入宮,在1527年雖然已接受亨利八世的追求,但仍堅持不與他行房,避免生下私生子,直到二人正式訂婚。

同時,八爺始著手辦理與凱薩琳離婚手續,並於1527年向梵蒂岡遞出婚姻無效申請。

這裡涉及到了一個常見的歷史常識錯誤,很多人以為天主教是不允許離婚的,其實不然,羅馬教廷確實不認可離婚,但是兩口子實在過不下去的話,還是可以去羅馬辦離婚手續的。之前八爺與凱薩琳結婚前,亞瑟與凱薩琳的婚姻就是被羅馬給取消的。再說,八爺不過是想要個大胖小子,來繼承大統,凱薩琳眼看都過了懷孕的最佳時機,於情於理,離婚的要求並不過分。

可是等離婚申請書遞到羅馬教皇手中時,教皇犯難了。因為之前1527年他曾在羅馬之劫中被西班牙軍俘虜,他不想再得罪勢力強大的西班牙帝國(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是凱薩琳的侄子),況且此一婚姻是前任教皇親自批准的。所以教皇大人拒絕了。

眼看著安博林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八爺開始著急了,為了強迫凱薩琳離婚,逼迫她和瑪麗母女分離,並且不給俸祿。凱薩琳也是繼承了母親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的倔脾氣,死活不同意離婚,新上任的大法官託馬斯·莫爾(就是寫《烏託邦》,說「羊吃人」的那位)也是個牛脾氣,一心一意想讓國王與王后和好如初。

作為君主,八爺開始任命那些願意聽他話的人來執掌大權,如託馬斯·克蘭麥和託馬斯·克倫威爾,而這倆託馬斯都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他們都支持安·博林,另一個,他們都是新教徒。

面對舊臣越來越不合作的局面,八爺開始重用克倫威爾這樣的新教徒,而他們則一步步開始制定有利於王權的措施,1534年春,克倫威爾力促國會通過一系列法案,實質上將王權置於教權之上。羅馬教廷聞之震怒。威脅革除亨利八世的教籍;八爺則硬氣到底,1533年1月,秘密與安·博林結婚;英國國會隨即立法脫離羅馬教廷,英國教會從此轉變為聖公會。大主教克蘭麥接著宣布亨利與凱薩琳的婚姻無效,與安·博林的婚姻合法。6月1日,安·博林加冕為王后。同年7月,羅馬革除八爺教籍。

同時,八爺開始快速鎮壓對其宗教政策不滿的人。部分不妥協的修士被拷問並處死,一些主要異議者被判處叛國罪,於 1535年在泰伯恩刑場斬首。包括託馬斯·摩爾,政府高層遭到清洗。天主教教產被充公,白花花的銀子統統流向國庫。國王的措施遭到了很多百姓的反對,約克鎮甚至爆發叛亂,最後被血腥鎮壓。

機關算盡太聰明,卻算不過頭頂青天

人們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用在安·博林身上再適合不過。八爺逐漸發現這個曾經把他迷得神魂顛倒的女人,身上的優點確實乏善可陳,相比相夫教子的凱薩琳,安的性格更適合於現代社會,言辭尖銳、個性潑辣,甚至頻頻幹政。顯然,這讓一個習慣了「大姐姐」式夫人的八爺開始鬱悶煩躁起來。

最令八爺失望的是,當安生下肚子裡的孩子時,居然又是個女孩!

本來八爺對自己將有兒子這一願景深信不疑,在孩子尚未出生時,連名字也取好了,就叫亨利,慶賀王子降生的詔書和各種典禮都已經全部準備好了,結果弄得大家好不尷尬,於是龍顏大怒,取消了慶祝王子降生的馬上長矛比武大賽。

但事已至此,女兒畢竟是骨肉,該富養還得富養,名字也起好了,叫伊莉莎白。再說,安還年輕,一次不行,再試一次唄。

歷史上的伊莉莎白和她的影視形象(《伊莉莎白:黃金年代 》,Cate Blanchett)

但安在生下伊莉莎白之後,多次懷孕,但全部流產,而且幾次胎死腹中的都是男嬰,八爺的耐心與好感就在一次次的期望與失望中消耗殆盡。1536年1月29日,當王后再次流產,恰好趕上了前王后凱薩琳的喪禮。亨利八世看了看死嬰,冷冷地扔了一句「我知道上帝不會賜給我兒子了」。

就在安失去寵愛的時候,朝中的大臣開始密謀策劃扳倒這個不招人喜歡的王后,他們充分利用亨利厭倦安的心理,開始扳倒安的勢力,首先是安身邊的詩人、歌手,先後被指控與安通姦,接著兩名朝臣和亨利八世的侍從被指控同樣的罪名。最後是安的兄弟喬治,被控與安近親通姦和叛國罪遭逮捕,在嚴刑拷打下,最後所有人都承認,安王后有不忠的行為。

1536年5月2日午餐時,八爺讓侍衛從格林威治宮把正在養身體的安拖出來,逮捕關入倫敦塔。5月19日安因通姦叛國,強姦幼女,製造假幣,精神疾病,等18項罪名被斬首。

安被處死後第二天,亨利八世隨即與簡·西摩訂婚,十天後正式結為夫妻,珍·西摩成為新王后,她的女兒伊莉莎白成為私生女,被趕出王宮。

簡西摩終於為八爺生下了一個男孩,愛德華王子。這個王子也成了亨利八世唯一的男性繼承人。但命運的弔詭之處在於,在八爺駕崩後,這個小王子只當了六年的國王,便於15歲時去世。英國的王冠在經歷了後繼者「血腥瑪麗",也就是凱薩琳女兒的混亂統治後,又傳到了安的女兒伊莉莎白的手中。最終,這個母親被汙為「妖女」,恨不得人人而誅之的伊莉莎白女王,成就了大英帝國的一代盛世。

還真不知道八爺陰府要如何面對無頭的安·博林。

1您若喜歡本次推送,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2「牆不住的美劇迷」推送內容為原創,歡迎來稿,郵箱地址benjaminbamboo@gmail.com

3 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二維碼,關注本號,輕鬆獲取更多有趣英美影視資訊

相關焦點

  • 比《甄嬛傳》更殘酷,看《狼廳》背後都鐸王朝的血腥情仇史
    投稿郵箱:media@sosoq.org /《為你讀書》第十四期 / 「狼廳」文 | 芳雅音 | 陳煜蕾  恐懼會造成失職,而失職會帶來更大的恐懼,到了最後,當恐懼終於變得太大時,人的精神便屈服了。對於喜歡歷史的朋友來說,都鐸王朝是英國歷史上無比精彩的篇章。
  • 歷史劇︱《狼廳》:都鐸王朝男人們的「宮鬥」
    2019年5月22日,英國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宣布,希拉蕊·曼特爾都鐸王朝三部曲的終篇《鏡與光》(The Mirror and the Light)即將在2020年3月與讀者見面。前兩部著作《狼廳》和《提堂》讓曼特爾在2009年和2012年兩度斬獲布克獎,成為第一位憑藉系列小說獲得布克獎的作者。
  • 美劇《都鐸王朝》人物賞
    2009年10月《狼廳》獲布克獎後,次年3月又捧得全美書評人協會獎,對於一本大部頭的歷史小說來說,同時包攬大英國協及北美大陸英語文壇兩項最權威的文學獎項實屬不易,而且,該書還創造了多項銷售奇蹟:至2010年7月,其精裝本在英國已售出21萬5千冊,全世界有30多個國家引進版權,總計銷量超過20萬冊,堪稱「史上最暢銷的歷史小說」。
  • 【Wolf Hall Season 1 |狼廳 第一季】
    英國的宮廷史,最受矚目的莫過於都鐸王朝(一般指1485年-1603年間,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後,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統治時期。相比諾曼、金雀花、蘭開斯特,約克、斯圖亞特、漢諾瓦、溫莎等九個王朝,都鐸王朝是最有話題性和戲劇性的一支。看英劇《狼廳》,觀眾需腦補簡明英國史。都鐸王朝的開創者亨利七世坐穩英格蘭王座後,令其長子亞瑟·都鐸迎娶西班牙公主凱薩琳,亞瑟很快病死,其弟亨利因政治原因續娶寡嫂,後繼位稱亨利八世。凱薩琳為亨利八世生下女兒瑪麗,即後來成為恐怖血腥代名詞的"血腥瑪麗"。
  • 都鐸王朝那些事之:16世紀英國國王是這樣寫情書的
    2012年布克獎獲獎小說,史上最暢銷歷史小說《狼廳》續集,「都鐸三部曲」第二部, 寫盡英國歷史上最華彩的篇章,廣闊瑰麗的都鐸王朝,暗潮洶湧的宮廷鬥爭,一個人對人是狼的時代,一個天生是贏家的無名小卒,從鐵匠之子最終成為亨利八世的重臣
  • 【英國歷代君主】都鐸王朝君主
    THE TUDORS都鐸王朝關於這段歷史的美劇英劇很多,比如《都鐸王朝》《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狼廳》《伊莉莎白一世》《風中的女王》等等,感興趣的可以去看噢/winkThe Dudors 劇照HENRY
  • 《狼廳》狼廳
    根據兩屆布克獎得主,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的熱銷歷史小說《狼廳》Wolf Hall和《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改編,講述了亨利八世統治下的都鐸王朝宮廷權力鬥爭的故事。
  • R級別《都鐸王朝》85%劇情尊重歷史
    以他的人生為主題拍攝的美劇《都鐸王朝》於2010年落幕,雖然也講述了亨利八世的政治、情愛與權力鬥爭,但對這部大製作歷史劇來說,宮廷風雲背後的歷史變革,才是整部劇集的精華所在。而飾演亨利八世的喬納森·萊斯·梅耶斯更是以英俊、冷酷、性感的形象一舉成名。
  • 《都鐸王朝 第四季》歷史中所謂的香豔
    看了都鐸王朝看了隔壁bbc拍的狼廳,感覺美劇的演員真養眼,但是還是英劇更接近歷史畫像。  本知道歐洲宮廷史不乏香豔橋段,但是借英倫之風反覆演繹回味最具戲劇性的大概還是亨利八世的故事。  其實這部戲人物刻畫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將香豔情史和一系列如瘟疫、宗教改革以及戰爭相結合。
  • 從美劇《都鐸王朝》開始
    有一部鼻血的暴力美劇叫《都鐸王朝》,一共四季。故事講訴了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時期宮廷的腥風血雨和愛恨情仇。亨利八世是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君主,這部劇可能叫《亨利八世》還更合適一點。不過,這些都不影響我們了解歷史。更何況劇中男女演員不僅顏值高,演技還爆棚。看這樣的古裝三級片,不,歷史劇,絕對是一種很好的學習途徑,哈哈哈。
  • 《狼廳》克倫威爾,英國版嚴嵩的通往權力之路
    本文首發於「來之洲」公眾號首先聲明一下,我覺得狼廳不適合對英國歷史不夠了解的朋友看,狼廳是根據一部得了啥啥嚴肅文學大獎的小說改編的,咱中國人看狼廳,就跟外國人看《大明王朝1566》似的,如果對英國的都鐸王朝的歷史一無所知,那看著片子純屬浪費時間。
  • 關於金球獎最佳迷你劇《狼廳》你得知道這九件事
    歷史亦證明,在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亨利八世的手下,能夠從一個鐵匠之子,苦心經營,最終攀上權力的巔峰,贏得亨利八世的信任器重,克倫威爾是深刻領會了這句拉丁格言的真諦。小說《狼廳》和《提堂》都是以亨利八世的忠臣託馬斯•克倫威爾為主人公,見證了都鐸王朝的波雲詭譎的政治鬥爭、風雨欲來的宗教改革以及勾心鬥角的宮廷秘辛。
  • 《都鐸王朝》全四季
    這位國王可謂都鐸王朝的靈魂人物,從政治貢獻到豐富的個人生活,給正史官和八卦戲劇文學家們都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政教權收歸國王一人所有算是他最大的政績了吧,英格蘭新教的誕生使得英國成為歐洲率先脫離天主教廷幹涉的新鮮土壤,這是否為今後工業革命誕生於英國奠定了理論基礎呢?
  • 《狼廳》克倫威爾,權謀政治中的屌絲逆襲
    去年BBC2套火爆的《狼廳Wolf Hall》就是典型的英式克制。該劇根據英國女作家希拉蕊·曼特爾兩獲布克獎的歷史小說《狼廳Wolf Hall》和續篇《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改編而成,強大的編導(導演:彼得·考斯明斯金)服化道演團隊陣容,從細節上再現了都鐸王朝亨利八世時期的宮廷權力爭鬥,有別於正史中的冷血殺戮,全篇以託馬斯·克倫威爾的視角闡述歷史事件,贏得狼群中人性的呼聲。
  • 【影評】BBC美劇《都鐸王朝》系列
    以答主對歷史上的都鐸王朝有限的認知來看,《都鐸王朝》連續劇對歷史的還原度是相當之高的。
  • 都鐸王朝之母瑪格麗特如何幫兒子登上王位?
    由於他的軟弱,英格蘭在亨利五世時代取得的豐碩戰果喪失殆盡,陷入血腥的玫瑰戰爭之中。1471年5月,他在倫敦塔內被愛德華四世殺害。人物關係是不是很複雜?那就回過頭再讀一遍,因為下面會更複雜。當時,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爆發了「玫瑰戰爭」。
  • 《狼廳》,《羅馬》之後的又一歷史劇神作
    狼廳 Wolf Hall (2015)
  • 《都鐸王朝 第四季》Life is cruel, life is beautiful.
    ############################################################################### 劇情設計很精巧,比如5任事發的時候先是承認被追求(傻姑娘虛榮心)否認發生關係,接著被舊情人、仕女逐步揭露,到最後必死無疑時的舞、行刑前說自己更希望作為情人的妻子而死(這個是史料吧)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 《狼廳》:一個國王的離婚案及其他
    長篇歷史小說《狼廳》是英國女作家希拉蕊·曼特爾「克倫威爾三部曲」的開篇之作,出版於2009年,摘得了當年的布克獎。這原本已是奇事,因為在多數人眼中,歷史小說以情節和通俗性取勝,很難滿足布克獎在文學方面的高標準,偶爾能有一部衝進短名單已屬不易,怎麼可能真的獲獎呢?
  • 《都鐸王朝 第四季》都鐸落幕 王朝開始
    寫在前面吧,事實上亨利八世死後,都鐸王朝的好戲才剛剛開場,然而受限於時代背景、受眾的文化程度以及劇組的追求和預期,將此系列的重點放在了亨利八世和他的女人們身上,就如同大陸層出不窮的套殼宮廷戲上。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開始,相信如果世界依舊和平,將來還是會有對那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解讀更深刻的劇本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