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灣、桃花山、金雞坪,起伏的山巒色彩斑斕,層疊的梯田,猶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田園畫卷,每年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賞梯田觀美景,梯田建設已成為彭陽生態建設一張靚麗的名片。
說起梯田景觀,很多人會想到分布在雨水豐沛地區的哈尼梯田、龍脊梯田等。鮮有人知的是,位於黃土高原上的寧夏南部山區彭陽縣,曾經一度「山像和尚頭,有溝無水流」的全國重點水土流失區,經過幾十年「治山改水」,也打造出別有風味的梯田美景。
彭陽縣金雞坪梯田公園位於寧夏南部六盤山區。當第一縷晨光跳出山巔,無人機穿過翻騰的雲海,鏡頭下層疊的梯田在雲霧繚繞中忽隱忽現,宛如仙境。雲消霧散後就能清晰看見,一層嫩黃、一層深綠的梯田,如多彩緞帶從山腳盤繞至山頂,與一圈圈蜿蜒的田間道路相呼應,好似大自然留下的「指紋」。
如此美不勝收的景象讓人難以相信,這裡曾經荒山禿嶺、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百姓生活貧苦。「1983年彭陽建縣之初,全縣200多萬畝農田中,平整一些的耕地不足3萬畝。」陡坡地一畝地產糧不足百斤,廣種薄收。為了生存發展,彭陽縣在生產實踐中堅持小流域綜合治理,通過改坡造地、修建梯田、建設淤地壩、封育造林等一系列「治山改水」工程,有效解決了坡耕地水土流失問題,實現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
截至2018年底,全縣林木累計保存面積達到203.87萬畝,森林覆蓋率由建縣初的3 %提高到27.5%,累計治理小流域106條1779平方公裡,治理程度由建縣初的11.1 %提高到76.3%,達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的治理效果。
勤勞智慧的彭陽人民用一鍬一鍬的艱辛,一代一代的堅持,變荒山禿嶺為千山一碧,昔日的「三跑田」變成「三保田」,糧食畝產量倍增。貧困群眾發展林下經濟、庭院經濟、草畜產業、生態旅遊等特色產業也有了廣闊空間。
梯田景觀如今成了美麗鄉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2014年,彭陽旱作梯田入選「中國美麗田園」。近年來,彭陽縣文化旅遊部門還通過種植作物差異化、品種多樣化、花期錯位化、景觀季節化,建設了「五彩景觀梯田」,目前全縣梯田面積達70多萬畝,以「看山花、賞瀑布、遊梯田」為特色的生態旅遊正逐步發展。
漫山遍野望不到盡頭的梯田,疑是「元陽」落六盤。彭陽是一個梯田的海洋, 人類精心締造的梯田,從溝底蔓延至山頭,從東山延伸到西山,層層疊疊,橫無際崖,像時光的枕頭,像歲月的年輪,深沉而內斂,有點高深莫測,有點曲高和寡。幾乎所有的山都是梯田。層層疊疊的梯田形成的各種曲線美輪美奐,種植的各種作物泛起千層綠浪,地梗上山桃、檸條、山杏整齊成行,依次吐蕊,偶有紅瓦村舍點綴其間,整個高原猶如一卷巨幅染色山水畫。
一片千姿百態的梯田,就是一曲感動天地的酒歌;一條條牢固的田埂,就是大自然的五線譜;一雙雙好動的手,彈響了天地,彈奏了血汗斑斑的過去,譜寫今日如火如荼的生活,試唱遠方的鳥語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