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地球就是那麼神奇,除了人類界有「怪咖」亮瞎眼,植物界也藏匿著各類奇葩「怪客」。你造嗎?有時候它們外表看似一株正常的小植物,其實它們的小觸角正在伸縮蔓延開,你有沒有聽到它們在角落唏唏低叫……噓!
7月25日下午,在瑞安電影城5樓,準備已久的空氣鳳梨植物展終於與瑞安市民們見面了。
記者來到展會現場,親身觀賞了這些植物界裡的「精靈」們。走進展覽廳,三面純白色的背景牆帶給人純淨的視覺感受,剩下一面背景牆是巨大的瀑布噴繪,加上現場流水鳥鳴的音效,讓人仿佛身臨在拉丁美洲的熱帶叢林之中。整個展廳沒有任何欄杆、一米線或玻璃的阻擋,大家可以近距離地欣賞這些奇妙的植物。此時,50多位參觀者正在策展人Martin Siaw的帶領下,去認識每一顆不同的空氣鳳梨。其中有帶著孩子來的爸爸媽媽們,有對植物有興趣愛好的年輕人們,更有前來「開眼界」的老年人朋友。
「這顆植物名叫『紅寶石』,大家猜猜,它為什麼叫『紅寶石』呢?」Martin Siaw指著一顆懸掛在半空中、類似針松的手掌大植物。大家有的探頭去瞧,有的繞著走了一圈,有的掏出手機拍攝,有的直勾勾的看著Martin Siaw等待答案。「因為等到它開花的時候,當中部位的所有葉子,全都會變成鮮豔的血紅色,非常美麗。」他這麼一說,大家恍然大悟。
「我們每日都會在這更換展出一樣『鎮展之寶』,今天展出的這顆名叫『空鳳王』,從美國洛杉磯坐著『頭等艙』來到這裡,它是世界一級保護植物,瀕臨絕種。」Martin Siaw 說,「大家現在看它似乎個頭不大,但它從種子培育成現在腦袋大的個頭,已經有32歲了,最大的時候可以達到6個成年人手牽手那麼大的體積。」Martin Siaw這邊講解著,從展廳門口又蜂擁進一批參觀者。「這次展覽為我們瑞安更加增添了文化的韻味,真希望今後能在家門口看到更多這樣『高大上』的展覽。」參觀者張女士說。
此次展覽不像常規的展會生硬地把展品呈現在觀眾眼前,而是用藝術設計的角度營造出植物在自然界的生長環境。展覽參與者,瑞安電影城一負責人介紹,「此次展覽不放小臺牌、不帶嘜,這一切正是植物學家的獨特用意,他希望這次展會就像一朵花的生命歷程,布展時她只是花蕾,開展初期她開始慢慢吐芯,舒展花瓣,展會中期她綻放生命,千嬌百媚,展會結束她優雅謝幕。植物的種類很多,他不願意讓觀眾了解的僅僅停留在花名、花期、習性等這些書本上枯燥的知識,而是通過看、聽、摸等角度激起人們對植物的喜愛和尊重,他不願意自己看起來像站在講臺上拿著話筒講解的高冷的植物學家,他更願意用誇張的肢體語言,熱情洋溢的講解把對植物的愛與尊重向瑞安人民傳遞。」
一位參加展會的女孩,在聽完Martin Siaw聲情並茂的講解後,向這位來自新加坡的植物學家深深地鞠躬表示感謝。
據悉,這次展覽持續一個月,每天下午2時至晚上8時,歡迎市民們前往瑞安電影城5樓,感受夢幻般的植物世界。
(記者 李心如)
回頭看看小編用手機隨意拍下的空氣鳳梨照片(未經過美圖),確實是越看越美!這些植物中的小精靈與水晶確實很相配!
也許本來就不是缺少美,而是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在植物展現場,artin Siaw的解說極富有感染力。
新聞連結:策展人Martin Siaw和他的空氣鳳梨
策展人Martin Siaw,新加坡籍,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酒店管理系,從小痴迷於植物。2014年,他帶領印加花園團隊已成功舉辦了「上海多肉植物展」、「上海奇特植物展」、「北京設計周印加花園展」等。
Martin Siaw介紹,空氣鳳梨是屬於鳳梨科的植物,它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唯一依靠空氣,就能生長的植物。這些奇特植物無須被種植在土壤中,通過葉面的絨毛吸收空氣中的水氣和氮化合物就可以快活生長,是「懶人植物界」中最為神奇且富有魅力的一支,比為人熟知的多肉植物更容易打理,形態也更酷炫。
為突出空氣鳳梨僅依靠空氣,無需紮根於土的神奇植物特性,此次展覽以充滿現代感與史無前例的半空懸掛的方式進行展示。也是歷史上空氣鳳梨展中展品最豐富、最珍貴的植物展匯,展品共涵蓋近2000多株稀有空氣鳳梨植物。其中包含著名植物學家Mark Dimmitt教授的個人稀有藏品和植物母本、John Arden大師的植物母本,以及美國熱帶雨林苗圃創始人Paul Isley大師培育35年第一次開花的雜交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