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立項引爭議,海神裸體雕像照片遭臉書審查

2021-02-13 藝術新聞中文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被指

未諮詢公眾意見


故宮博物院與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計劃在宣布後,遭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抨擊。由於該博物館將由香港賽馬會資助而繞開了香港立法會的審批,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涂謹申(James To)認為,政府繞開辯論和監督的做法是「絕對不合適的」,並會進一步削弱香港的自主權。而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Carrie Lam)堅稱,香港政府已遵循了所有相關程序。城市規劃師 Camille Lam 則表示,香港政府應該徵詢公眾意見,因為它正在改變西九文化區的規劃——在原本打算建一個演出場所的地方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她還指責政府在沒有任何公開設計競爭的情況下指定了項目建築師。

——《金融時報》

臺北故宮以元旦新展「畫雞名品」迎接丁酉年

 


2017年1月1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酉年大吉-畫雞名品」特展,以17件與雞年相呼應的名畫,迎接2017丁酉年。因「雞」與「吉」發音相近,古人常以雞的形象表示吉慶。展出作品中,宋代的《子母雞圖》畫面其樂融融,慈暉滿溢,寓意五子登科,也是臺北故宮雞年月曆的封面選件。此外,展出作品還包含筆法工謹細膩的明宣宗《畫子母雞圖》,風格清新秀雅的清代居巢之《菊下雞雛》,用筆簡要的明朝沈周作品《雞》,及徐悲鴻在日本侵華期間所繪的公雞圖。徐悲鴻希望通過「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典故,向有志之士發出救亡圖存的吶喊。本次「酉年大吉-畫雞名品」展覽將持續到3月25日。

——臺北故宮博物院

韓國慰安婦紀念雕像重現日本領事館門前

或將被永久留存


一座紀念二戰期間韓國慰安婦的雕像,日前重新立在了韓國釜山市政府附近的日本領事館門前。這座青銅雕像描繪了肩上立著一隻鳥兒的女性,它於12月28日被立在日本領事館門口,以示對2015年日韓對慰安婦這一問題的和解協議的抗議。根據和解協議,日本政府向倖存的受害女性賠償850萬美元並建立相關基金會。然而此協議受到韓國民眾的廣泛詬病——主要原因有賠償金額太低,以及協商過程沒有考慮受害者群體的意見。該雕像曾於12月29日被釜山市政府移走,但在日本現任國防部部長 Tomomi Imada 於12月30日參拜靖國神社後,釜山當局決定將這座雕像重新移回原址,並對於此前將其移走的行為對民眾道歉。

——Hyperallergic

佛羅倫斯將對《大衛》在內的

名作和古蹟實施防震保護措施



包括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大衛》在內的諸多佛羅倫斯歷史古蹟因2016年義大利中部地震受到損壞。對此,義大利各藝術機構紛紛採取應對措施。比如,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Accademia Gallery)館長塞西莉·霍爾伯格(Cecile Hollberg)與義大利文化部長達裡奧·弗蘭切斯基尼(Dario Franceschini)探討並制定了畫廊的地震保護計劃;建築師費爾南多(Fernando De Simone)正在遊說城市委員會新建一座抗震博物館來保存文藝復興時期的名作;菲奧裡聖瑪麗亞歌劇院(Oper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將開展對周邊古蹟的地基、建築材料及穩定性的研究調查。歐洲委員會(The European Commission)已從歐洲團結基金(EU solidarity fund)中撥款30 萬歐元作為對義大利重建工作的初次贈款。

——《藝術新聞》

(The Art Newspaper)

海神尼普頓裸體雕像照片遭臉書審查


法國雕塑家詹博洛尼亞(Giambologna)所作的海神尼普頓(Neptune)巨型裸體銅像,已在義大利波洛尼亞的海神廣場上矗立500年之久。1月1日,義大利作家伊麗莎·巴巴瑞在(Elisa Barbari)個人臉書(Facebook)主頁上傳了該雕像照片,但遭到了臉書網站審查。臉書表示,這張照片包含過多的性吸引和身體裸露元素,其使用違反了網站的廣告條例,就算是出於藝術和教育目的也是不被允許的。巴巴瑞在自己的臉書上回應道:「1950年的學校畢業典禮上,尼普頓的裸體雕像是被遮蓋起來的。或許臉書更希望這座雕像穿上衣服。」其後,臉書改口稱網站有時會對圖片進行不恰當處理,並在一份聲明中解釋到:「我們已經認識到這一藝術形象的歷史重要性。『允許共享』遠比『通過移除照片來保護網絡社區安全』更有價值。」

——《獨立報》

(Independent)

策展人葉德晶從威尼斯雙年展

新加坡館中退出


新加坡策展人葉德晶(June Yap)和項目經理梁金城(Neo Kim Seng)日前宣布將從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的新加坡國家館中退出,原因是團隊「在操作方法上有差異」。而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收到國家館團隊的要求,希望葉德晶和梁金城退出項目。國家藝術理事會在去年8月宣布葉德晶和藝術家載昆寧被選上代表新加坡參加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理事會補充說,這個變化是「雙方都同意的決定」,項目仍將「繼續進行」。

 ——《Strait Times》


「藝術和房地產帝國」威爾頓斯坦家族

因違背交易協定沾惹巨額官司


投資巨頭倫恩·布拉瓦特尼克(Len Blavatnik)日前以威爾頓斯坦家族違背價值7900萬的曼哈頓聯排住宅交易協議為由,對大衛·威爾頓斯坦(David Wildenstein)發起訴訟。威爾頓斯坦家族(Wildensteins)被稱為「房地產和藝術傳奇帝國」,據彭博社2016年報導,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館藏中至少有360件來自威爾頓斯坦家族。2016年10月,布拉瓦特尼克與威爾頓斯坦在電話中達成口頭協議,而後威爾頓斯坦家族聲稱由於未籤署書面協議,該交易不能得到保證。一周後,布拉瓦特尼克被告知,這次交易由於未經住宅業主合作委員會的批准而無法繼續進行。對此,威爾頓斯坦家族或面臨2.5億歐元的罰款,以及4年的牢獄之災。

——artnet 新聞

墨西哥現代藝術的複雜性在巴黎大皇宮呈現


法國巴黎大皇宮美術館(Grand Palais)正在進行的展覽「Mexique 1900–1950」中,20世紀前半段的墨西哥先鋒藝術向觀眾呈現出自身的悖論。200件展出作品中的大部分直接受到巴黎先鋒藝術運動的影響——就像歌曲「Hey Jude」的雷鬼翻版,但也表現出與巴黎當時美學趣味想去甚遠的黑暗與激烈特質,如墨西哥藝術家常通過對死亡的慶祝或嘲諷來表達「生命」這一主題。展出作品來自弗裡達·卡洛(Frida Kahlo),迭戈·裡維拉(Diego Rivera),大衛·阿爾法羅·西凱羅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何塞·克萊門特·奧羅斯科(José Clemente Orozco)等藝術家,展覽將持續到1月23日。

 ——巴黎大皇宮美術館

(Grand Palais)

以色列藝術家埃亞·蓋弗

將在國際空間站列印3D雕塑作品



以色列藝術家埃亞·蓋弗(Eyal Gever)與美國的「太空製造」公司(Made in Space,Inc)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發起名為《#笑》(#Laugh)的藝術項目。這座3D雕塑作品預計將於2017年上半年在國際空間站列印完成。《#笑》以音波和人類笑聲為創作基礎上,將成為第一個在太空中創作並繞地球軌道運行的藝術作品。蓋弗表示:「最早的藝術是洞穴壁畫,宣告著人類文明的出現,而《#笑》將成為其21世紀的版本——它精準無誤地收錄了人類的笑聲,使其在宇宙空間中漂浮並等待著被發現。」

——《衛報》

(The Guardian)

米羅與考爾德將在紐約的「星座」展覽中相遇


2017年4月,位於紐約的佩斯畫廊(Pace Gallery)和阿奎維拉畫廊(Acquavella Galleries)將聯合呈現胡安·米羅(Joan Miró)和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的「星座」(Constellation)主題展覽。展覽將把兩位藝術家大致創作於同一時期的作品首次放在一起展出,其中包括米羅創作於1940年至1941年的小幅紙上水粉畫,及考爾德創作於1943年的木製雕塑和活動雕塑,呈現兩位藝術家幾乎在同一時期使用不同的材料對同一概念進行的藝術探索。「他們在創作這些作品時並沒有真正的交流,相反,兩者的創作關係則是在作品完成之後。」阿奎維拉畫廊的負責人埃莉諾·阿奎維拉(Eleanor Acquavella)表示。

——佩斯畫廊

(Pace Gallery)

*本文圖片及信息提供自相關媒體,不代表本刊觀點,具體信息以官方網站為準。


Copyright © 2016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藝術新聞/中文版》為The Art Newspaper獨家授權現代傳播集團的出版物,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轉載和翻譯,否則權利人將根據智慧財產權法追究法律責任。


《藝術新聞/中文版》

主編:葉瀅

編輯部主任:陸曉凡

   資深編輯:徐丹羽

     編輯:黃天然

助理編輯:何佩蓮

出版人:曹丹

助理執行出版人:安娜

聯繫相關編輯,可以電郵至:

編輯名字拼音@modernmedia.com.cn

theartnewspaper@modernmedia.com.cn

www.tanchinese.com


相關焦點

  • 中建香港成功中標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工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坐落於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多利亞港,是故宮博物院在內地以外地區,首個以「故宮」名義興建的場館。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的重點文化項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從立項開始就受到了中央政府以及香港各界的廣泛關注,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訪問香港時,更是見證了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籤署合作協議的歷史時刻。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北有北京故宮博物院。雕梁畫棟,堆金彩畫,稀世珍寶,匠人工藝……紫禁城見證六百年歲月流轉,故宮博物院沉澱九十五載寒來暑往,故宮文化凝聚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美。南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
  • 【網絡】FB撤銷越戰照片禁令 照片現裸體引爭議
    著名社交網站Facebook前不久封殺了一張來自越戰的照片,封禁理由是該照片出現了裸體。這一決定引起了軒然大波。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主體結構竣工,將展出800件故宮文物
    博物館預計將於2022年中開幕,屆時將有約800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11月18日,主體結構竣工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林鄭月娥在出席儀式活動時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博大的願景和使命,致力於推動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研究和欣賞,促進世界文明的對話。博物館背靠祖國,紮根香港,放眼世界,與故宮博物院合作,致力於開拓弘揚中華文化。
  • 故宮拍裸照引爭議 攝影師:沒影響他人
    北京故宮博物院每天遊人如織,一名攝影師近日卻成功在故宮裡避開人潮,為女模特拍攝一輯三點全露裸照,尺度之大引起網友爭議。  針對網友「褻瀆文物、傷風敗俗」等質疑,攝影師通過個人微博回應稱,創作沒有影響任何人。
  • 大事件,絕對大事件,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成立了!
    香港文化界支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新華社香港1月3日電(記者周雪婷)由香港多個民間文化藝術團體組織發起的「支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聯盟3日召開記者會,對特區政府計劃在西九龍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表示支持
  • 上新了,故宮!揭秘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智慧」建造密碼
    揭秘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智慧」建造密碼 2020-11-1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周聽香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計劃2022年中對外開放!
    11月18日,位於維多利亞港沿岸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正式竣工。博物館預計於2022年中開幕,屆時有約800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介紹,目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就展品清單的商討已經完成,策展團隊已經挑選了故宮約800件文物,準備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展覽中展出。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封頂 預計2021年底完工
    央視網消息:2017年6月,香港特區政府與故宮博物院籤署合作協議,建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策展的手法展出故宮博物院及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機構的珍藏。18日,位於維多利亞港沿岸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竣工。博物館預計將於2022年中開幕。屆時將有約800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
  • 香港行政長官出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儀式致辭
    唐英年主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陳智思主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南祿主席(香港賽馬會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早安!我十分高興出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完工儀式,與大家一起見證博物館邁向落成啟用,又走近一步。
  • 文化視點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竣工 計劃2022年中開幕
    【據新華社香港11月18日電】位於維多利亞港沿岸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18日正式竣工。博物館預計將於2022年中開幕,屆時將有約800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的定位是一座世界級的中國文化藝術博物館。
  • 【危機案例】故宮女模「裸拍」事件輿情分析
    近日,一組在故宮博物院拍攝的裸體照片在網絡流傳。一位年輕的女模特全身赤裸,立在潔白的殿階下擺出種種造型。其中一張照片中女模特騎坐在螭首上。這組網絡熱傳的照片引起了巨大爭議。照片最早由微博名為「WANIMAL」的博主發布,5月17日,他發布了標籤為「我在故宮博物院」和「我在慶陵(明十三陵)」等多張照片。照片經媒體轉載發布後,引發關注。有網友認為拍得很藝術,但更多網友表示質疑。「故宮允許麼?」
  • 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羅浮宮…世界級博物館展傳世瑰寶來助興
    責編|鹿鳴註: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今年推出多個重量級展覽。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羅浮宮…世界級博物館展傳世瑰寶來助興。打頭陣的展覽名為「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的八百年」,展品來自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巴黎羅浮宮,該展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 吸引眾多媒體採訪-中新網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9/9) "← →"翻頁 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吸引眾多媒體記者採訪拍攝
  • 故宮公開「女模裸照事件」 王動裸模拍照過程曝光
    故宮方面同時表示,坐在文物建築螭首上進行拍照,不僅違反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嚴重影響了故宮博物院應有文化氛圍,更是對文物本身和文化遺產尊嚴的破壞,應當受到全社會的譴責。近幾日以來,此事件廣受媒體和社會關注,為此我院特作如下說明:  攝影師在故宮為女模特拍裸照 被指褻瀆文物  王動  故宮拍裸照引爭議 攝影師:沒影響他人  北京故宮博物院每天遊人如織
  • 「矮化」臺北故宮還想改名「華夏博物館」?臺當局新提議被罵「頭殼...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為推行所謂的「組織改造」,臺當局又把主意打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據臺媒26日報導,臺「行政院」欲將臺北故宮改隸「文化部」,由所謂「二級機關」降為「三級機關」,更有民進黨籍「立委」建議將其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消息一出,立即在島內引發質疑。
  • 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華文網站榕樹下關停|文藝周報
    過去的一周文藝關鍵詞有:女詩人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華語網絡文學鼻祖網站榕樹下關閉伺服器,故宮文華殿9月舉辦蘇軾書畫特展,諾獎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遭白俄羅斯國家調查員傳喚,費蘭特新作《成人的謊言生活》出版……# 女詩人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近日,女詩人餘秀華在微博上給歌手李健寫的情詩引發討論。
  • 故宮內拍攝大尺度人體裸照,低俗還是藝術?
    」的新聞引起巨大的爭議。香港街頭而此次在故宮的拍攝,面對網友的質疑,王動在其個人微博上公開回應,「拍裸照,完成創作不是什麼新鮮事」,並稱「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昨日,面對發酵的輿論,當事攝影師王動在微博上回應稱「放棄這裡,各位再見,六一愉快。」對於此次拍攝裸體照片事件,故宮相關負責人表示,此事為突發事件,故宮博物院事先並不知情。
  • 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漫畫引發雅俗爭議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6月起展出了臺灣已故漫畫家鄭問的作品。臺灣典藏雜誌社社長對此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不應該舉辦屬於通俗文化的漫畫展。此番觀點,有些人深以為然,但也遭到一些漫畫家和愛好者地反駁。去年3月,臺灣知名漫畫家鄭問因心肌梗塞去世,在其弟子的申請下,今年6月,鄭問個人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對此,臺灣《典藏》雜誌社長,文藝評論家簡秀枝日前在網絡上發表個人意見。她表示,在藝術評論上,漫畫至今仍不是一種純粹藝術。而臺北故宮博物院是知名博物館,並非商場,展覽應以藝術創作為主,而不是通俗文化的漫畫展。簡秀枝的觀點引發業內人士熱議。
  • 臉書CEO暗「踩」推特遭批
    臉書CEO暗「踩」推特遭批鄭昊寧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著手「整治」社交媒體之時,美國社交媒體巨頭臉書的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說,臉書與競爭對手推特「不一樣」。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28日播出對扎克伯格的訪問,後者提及臉書對用戶上傳內容的審查,稱「我們的政策與推特不一樣」。按照扎克伯格的說法,臉書的政策「有別於其他技術企業」,「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核查政治人物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