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裡的雲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張智霖飾演的所有角色我都喜歡。
文初的愁苦,郭靖的憨厚,戚少商的俠義,任鴻飛的霸氣,楊光的陽光,周天賜的「惡搞」,冬蟲草的幽默......
而子健,每每憶起,都是恆久的溫暖。
孩子氣的笑容,深深的酒窩,正直、仗義、真誠。
我欠你拼圖,你欠我承諾,拖拖拉拉,來來回回,糾纏不清。
這是蓉蓉給子健的錄音,也幾乎是劇裡每一個人的戲碼。
遇見你,不能在一起;相愛,可還是要分開;走進另一個人的生活,卻終非良人;回過頭,原來你還在那裡......
子健和蓉蓉如此;永邦和惠芳如此;家立和雪凝也是這樣走過的。
如果你見過喜歡的人(或另一半)最尷尬、最難堪的一面後,你仍然還願意和他/她在一起,無論這種難堪是無意中撞見的,還是自己為了坦誠故事展現的,尤其是雙方都見過彼此的窘境,還仍願意鍾情於對方、不離不棄的話,那無疑是深愛了。
子健多次碰到蓉蓉在生活中被大哥逼迫的窘境,而蓉蓉身為一個無比堅強的女孩也在子健面前卸下心房大哭地傾訴了一場,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現在了子健面前。
真正的愛,它不會因為世俗的眼光而輕易將喜歡的人放棄,它經得住對方的這種尷尬難堪,經得住對方將缺點展露無遺。
若非深刻的愛,這些種種就很容易讓彼此的關係動搖,很容易退而止步。
承康在認清現實之後,終於接受了子健和蓉蓉相戀的事實並且保全了彼此的友情。
子建和蓉蓉之間開始了一段難得的甜蜜溫馨的日子。
還記得子建和蓉蓉一起坐在臺階上,聽蓉蓉講她的童年,蓉蓉問子建:
絕種的人很貴的,你娶不娶得起啊?
子建笑著說:
絕種的人我才不娶呢。
然後惡作劇似地跑開,這份口不對心的甜蜜,這份遲來的幸福,令身為看客的我,亦不自覺地欣然微笑。
然而我還是猜錯了,原來所有的快樂只是幸福幻滅之前的迴光返照,原來子建的一句無心的調笑,竟然一語成讖。
他們兩個分手的原因更多是由於外部的壓力。
難得可貴的是,就算是以普通朋友身份來相處,兩人的相處模式也讓人感到舒服和溫暖,因為兩人三觀上的高度契合,更因為兩人都是善良的人。
子建為了讓蓉蓉幸福,竭力拉攏她與承康在一起;蓉蓉也為了子建開心,勸告子建與雪凝結婚來增加雪凝的安全感。
他們兩人除了都一樣地樂觀、積極、懂得尊重他人意見、從不強人所難,同時兩人都是願意為彼此不遺餘力地付出。
子健和蓉蓉的愛情是該劇的一條主線。
表面上子建與雪凝的感情佔了大篇幅,但是子建與蓉蓉的感情是貫穿了全劇的,只是被導演有意切分到各種細節裡。
他們合而又離,離而又合,在離離合合中,穿插了整個故事情節。
可即使你從他們第一次相遇便知道他們終是要在一起,就連各種的分手橋段怕是大多數人都能信手拈來。
可你還是願意一集一集勤勤懇懇地跟著他們在各種美好初見時十八隻小鹿亂撞;跟著好人含冤入獄時一起鬱結;又為陰錯陽差的等待、錯過而著急;再為各種舊愛新歡的糾結而嘆息;而終於在善惡終有報時長舒一口氣......
我之所以說子健比蓉蓉真實,是因為蓉蓉太過理性。
她勤勞、善良、無私、細心、樂觀、堅強,你幾乎找不到什麼缺點。
她凡事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考慮,哪怕自己喜歡,還是會犧牲自己成全別人。
所以有些人覺得這個人完美得太不現實,太虛假。
其實我也曾一度覺得蓉蓉這個角色被塑造的過度完美,她完全失去了一個女人正常該有的嫉妒、自私、小性子等所有正常情緒化的東西。
但你不得不承認,其實現實生活中像她這樣的人還是存在的,只是確實不多見。
她對承康的幫助,對雪凝的幫助,無可否認,她對待朋友完全是全心全意,以至於最後她為了救雪凝而出車禍導致雙目失明。
但為了不讓他們自責,她還用輕鬆的口吻安慰雪凝跟子健,用「偉大」來形容她也不為過了。
我甚至認為蓉蓉比子健還要堅韌,她對原則的堅持甚至到了決絕的地步,就像她當初堅持與子健在一起時一樣,就像是她讓子健重新站起來一樣,我佩服她的堅持和決絕。
因為在現實中,我們會發現,當我們想要將一件事情實踐到底,或是將一種思想原則貫徹始終時,是一件太難太難的事。
蓉蓉對子健,就如石伊明對齊浩男。
她們都是愛了就深愛,絕不輕易放棄。
她們也都是可以因為愛為對方變得無比堅強。
她們也都不會為了愛而捨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和底線而失去自我。
甚至於齊浩男和羅子健如鑽石般的人格魅力,也是因為有了石伊明和方巧蓉,才得以完善和發揮到極致。
他們,完美地詮釋了「靈魂伴侶」的真正意義。
但也許正是因為子健和蓉蓉太相配了,命運總喜歡捉弄他們,方志勇的死、承康不光明的手段以及雪凝的出現,硬生生地將他們分開了數年之久。
蓉蓉,她從來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面對子健和承康的愛,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在自己面對死亡驚慌失措時遞來熱咖啡的那個人;是在面對自己古惑仔的哥哥和媽媽桑的姐姐面前沒有退縮,借出肩膀的那個人;是在以為自己和壞人在一起有點兒恨鐵不成鋼,有點兒吃醋的那個人。
這樣的細水長流,任承康有怎樣美好的田園耕地做背景的一見鍾情,怎樣殷勤照顧,怎樣慷慨解囊,似乎都太過蒼白。
我沒有偏愛子健,或許第一次看劇的時候確實有偏愛,可是過了十年,二十年,再看,我也只能感嘆。
那樣的境遇那樣的機會給了承康,我相信承康也一定會做到子健那樣,或許更好,那麼結果會不會不同?
只能是,借用一句俗套的話——你很好,可是,偏偏不是我想要的。
承康,雖然身為銀行世家的公子哥,但他對人對事的態度都是體貼容忍機靈善良,更難得的是對待感情,也擁有像楊過一樣的痴情與死心塌地。
對蓉蓉的不離不棄、對子鍵的朋友之義、對家庭的責任與矛盾,他其實背負了很多很多的壓力。
但他幾乎沒有失態走偏過,只是默默承受,或者逃避,然後回來的時候仍舊是低低淺笑,未及眼底,已然收斂。
他對蓉蓉愛得低調長久,那些未送出的禮物、未說出的情感、無法做出的解釋,惋惜卻不絕望。
承康按掉蓉蓉的Call機,讓子健一個人從黑夜等到天亮,終於絕望而對蓉蓉放手,這是他面對愛情的一次自私。
他欺騙了自己最好的兩個朋友,因為不敢面對可能承受的所有壓力和困境而選擇幫葉永昌掩蓋真相,逃避現實,這是他面對親情的一次自私。
這樣的兩次自私,讓人對承康也恨不起來,更多的還是同情和理解。
愛與自私其實就隔著一條線,無論是面對家人、朋友還是愛人,這一條線的差別真的很大。
可是這條線又偏偏那麼難以把握,一邊是海闊天空,而另一邊是懸崖峭壁。
當然,我相信蓉蓉也是真心喜歡過承康的。
當蓉蓉和承康做了這麼多年好朋友,終於意識到他的愛早已不再是一次見面的怦然心動,而是在一次、兩次、三次拒絕之後默默付出的點點滴滴,意識到原來這些年,習慣的那杯熱咖啡,那個肩膀早已經是這個人時,她沒有絲毫猶豫,沒有絲毫扭捏地說「不用說了,你追到了。」
只是,這種喜歡,就像雪凝對子健,深深地喜歡,和她對徐家立的那種刻入骨髓的愛是截然不同的。
儘管到最後,蓉蓉離開了承康,但承康還是執著地給予她幫助和關懷,他的溫和善良讓人感動。
子健和蓉蓉的愛情,經得起形形色色的考驗,歷經風雨,亙古不變,我相信這是大部人都嚮往的愛情。
即便中途會分開,但依然心懷感激,默默付出。
愛如果走得夠遠,一定也能和幸福交匯吧。
至於子健和雪凝,也一度是我的「意難平」。
我曾經在寫雪凝這個角色的時候說過:
她傻,她痴,她倔,她傷,她慘,只源於她愛得深,愛到連命都不要了,痴情本不是一種罪過,但一個女人為了男人連尊嚴都放棄了,連自我都失去了,只能讓人覺得可憐。
但再看「健凝戀」,坦白說雪凝的背叛讓這段原本無比甜蜜的愛情黯然失色,甚至失了靈魂。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和她一樣的女人,可以為了愛情拋棄一切。
從喜歡的電影開始,甚至在朋友的婚禮上出現的那個自∣殺事件包括她和葉曉楓之間的談話,雪凝都在闡述她的愛情觀——除了愛情,神馬都是浮雲。
論傷害,葉曉楓受到的傷害比她不知道多了幾倍,不僅被騙了感情,連老爸的性命和自己的整個家業都賠進去了。
可最後曉楓還是堅強地站起來了,和承康並肩作戰,守住了華業。
還有子健的姐姐惠芳,誰敢說她在感情上受的傷比雪凝少?但她依然是劇中從頭到尾三觀最正的人之一。
年輕的時候,誰沒喜歡過幾個渣男呢?
就連閱人無數的叛逆少女葉曉冰在承康被子健誤傷住院又無意中得知蓉蓉和子健真心相愛頹廢時,也對他講起自己曾被一個男人深深傷害的經歷。
可葉曉冰最後說:
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活得更好。
重看《天地》,對「健凝戀」有了一點不同的或者說更深層次的理解,下篇分析。
(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感受溫暖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