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靜
(一)
這一年,隨著1997越來越近,香港回歸祖國就在眼前,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在熱切期待著這個歷史時刻的到來。為香港回歸所做的準備,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1月2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在北京成立,統籌特區成立的準備工作;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公告: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組建完成。12月11日,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人選產生,400名推委會委員投票,董建華得了320票,從31個報名者中脫穎而出。
▲1996年12月11日,《明報》號外,香港回歸前,董建華當選為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視覺中國 圖
而一條連接北京和香港的鐵路大動脈,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動工。國家「八五」 計劃的一號工程,當時僅次於三峽工程的中國第二大工程——京九鐵路,在1996年全線通車。
這條長2500多公裡的現代化鐵路大幹線,北起北京,跨越京、冀、魯、豫、皖、鄂、贛、粵、港等9個省級行政區的103個市縣,南至深圳,連接香港九龍。從全面開工到全線鋪通只用了三年時間,接著用9個月時間基本完成站後配套,1996年9月1日全線開通運營。
和超級工程跟下餃子一樣的今天不同,1996年,這條貫通中國南北的鐵路,帶給人們的不是錦上添花的自豪感,而是久旱逢甘霖的欣喜若狂。
(二)
京九鐵路的開通,拉近了內地和香港的距離。不過,在河南,最高興的卻是商丘人民。
1996年9月2日, 《河南日報》一版頭題刊發《京九鐵路全線開通》的報導,同時配發了一幅圖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看到火車開通時禁不住拍手歡慶。 正如這位老奶奶,商丘人對於京九鐵路開通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京九鐵路通車時候的媒體報導。周寅傑 圖
和她一同被記錄進歷史的,還有許多平凡的普通人。商丘市支鐵的「老頭隊」支持京九鐵路建設的故事。在九江召開的京九鐵路全線鋪通慶祝大會上,人們議論較多的是兩個特殊的組織,一個是江西的鐵路施工「姑娘班」,一個是商丘市支鐵的「老頭隊」。
為了更好地研究、支持、服務「京九」建設,幾個老頭1995年四五月份沿京九線南下考察,一連13天,雖然累得「不亦樂乎」,但也樂不可支,他們通過調查和對比,掌握了大量材料,引起了諸多思考。
▲京九線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鐵路工程之一,是中國第五條南北鐵路幹線,它北起北京西站,南至香港紅磡站。 視覺中國 圖
老頭們的事跡和精神,不但感動了鐵路職工,也感動了鐵道部的領導。1996年9月1日,京九全線通車首發式在北京舉行。
張海雲是最初一批客運服務人員,曾擔任商丘火車南站客運總領班。在張海雲的記憶中,當時京九鐵路開通時大家很激動,就跟自己家又蓋了個房子挪個新家一樣高興。畢竟,有了京九鐵路,去北京等地,再也不用先到鄭州乘車了,方便了老百姓。
而京九鐵路的全線開通,使商丘繼鄭州之後成為河南省第二個兩條國家鐵路大動脈(京九、隴海)形成十字交叉的城市。「當時,我們那的老百姓都說『大京九大機遇』『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當時正上高二的陳濤,暑假專門和幾個同學一起,跑到新修好的商丘南站,還特意在那合了影。「商丘是個農業大市,農閒時候很多農民要出去打工,商丘又是個商貿城市,也常常要到北京廣州等地進貨。之前,商丘人到北京和廣州,需要到鄭州轉車,京九鐵路通車後,直接從商丘就可以『北上南下』。」他說,京九鐵路開通後,不僅大大方便了農民出去務工,也極大地促進了貿易發展。他記得,當時他一個親戚做的是鐘錶生意,以前去廣州進貨,都是要先用火車託運到鄭州,自己再找車去鄭州拉貨,京九鐵路通車後,他親戚直接就可以從商丘乘火車到廣州進貨,節省了很多成本。「京九鐵路開通那天,很多很多老百姓自發到商丘南站去見證那個歷史時刻,毫不誇張地說,當時大街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整個商丘都被一種喜悅的氣氛籠罩著。」商丘,因為鐵路通達,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迅速地拉大了城市發展的框架。
▲京九鐵路開通後,不僅大大方便了商丘以及周邊地區的居民出行,也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貿易發展。 圖片來自網友:青春樾年華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今年的9月23日,廣深港高鐵正式開通,香港邁入高鐵時代。而京九高鐵也已經於2015年7月15日開工建設,預計於2022年前全線開通運營。
京九高鐵開通後,從北京到香港九龍,時間將從23多個小時縮短至7小時。而對於商丘來說,屆時,商丘高鐵站不僅成為河南省僅次於鄭州市的第二大鐵路綜合樞紐,也是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最大的鐵路樞紐,還是京九高鐵中最大的樞紐站,也是鐵總規劃的京九高鐵唯一的綜合樞紐。陳濤說,現在,從商丘坐高鐵出行,向東需要繞道徐州,向西需要繞道鄭州。等到2020年,京九高鐵的雄商高鐵、商合杭高鐵通車,商丘到杭州會從現在的4個小時減少到2個小時,到北京也會縮減一個小時。「到那時候,商丘人無論『北上』還是『南下』,就不用繞道了,不僅出行更加便捷,商丘屆時會形成「十字型高鐵」,相信對於商丘的商貿經濟發展,會有更多的促進作用。」陳濤說,對於商丘來說,京九高鐵將給城市發展帶來的機遇,值得期待。
也許,1996年9月1日,那個登上報紙的老奶奶,並不知道自己拍手高興的事,到底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她也許並不會預料到十幾年後,變化早已蘊藏在她1996年的笑容裡。
(三)
這一年,隨著世界網際網路蓬勃興起,中國的網際網路也開始從萌芽中長出小苗,一大批年輕人開始了網際網路創業,這些小苗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網際網路一棵棵參天巨樹。
「王志東:你好!
非常高興能再次和你走到一起!
……看來世界的確被internet縮小了,或是你我有緣,又是個嶄新的機會擺在我們面前……」
1996年4月,正在上大學的汪延,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和無限思緒,經過再三思考,從巴黎給王志東寫了這封信。那時,他是四通利方軟體的歐洲市場總代理,而收信人王志東,正是四通利方的創始人,也是後來的新浪網創始人。
如今提起網際網路大佬,一般人不會想起王志東,但說起新浪網,無人不曉,王志東,就是新浪網的創始人。他曾和馬雲、張朝陽、丁磊、馬化騰並稱為「中國IT五大掌門人」。
▲1996年9月16日,北京。網際網路用戶在北京一家網吧上網瀏覽各種網站。 AFP 圖
1993年,王志東創辦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並擔任總經理。和他一樣看準網際網路這個新興產業,開始嘗試向網際網路拓展的人,在當年並不多。從法國巴黎留學歸來的汪延1993年加入四通利方,主持創建成立國際網絡部,並出任部長。而在3年後的1996年6月,四通利方第一個站點利方在線中文網站(www.srsnet.com)正式開通。這,就是新浪網的前身。
利方在線中文網站(www.srsnet.com)的網絡域名現在還是有效的,只是已經沒有了實質性的內容。
彼時,後來作為新浪關鍵人物的陳彤,正在讀研究生。作為鐵桿球迷,陳彤於次年(1997年)4月,來到「利方在線」體育沙龍負責版主工作,從此在新浪工作17年,成為網際網路業界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2000年4月13日——新浪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新浪在中關村崛起,成為全球華人第一門戶網站。
這一年的8月,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張朝陽創辦了搜狐公司的前身——愛特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網際網路公司。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ISP(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用戶接入提供服務。
這一年的馬雲,還在到處推銷他的中國黃頁,但那時候,很多人還不知道網際網路為何物,也因此,他們把到處推銷中國黃頁的馬雲視為 「騙子」。推銷業務屢屢被拒絕的馬雲,在1996年的一天暗自說道:「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會知道我是幹什麼的。」
▲創業初期的馬雲,很多人絕對沒有想到他創辦的「中國黃頁」會成為今天的一個商業帝國。 阿里巴巴 圖
這一年,中國公用計算機網際網路(China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和中國科技網(CSTNET)這國內四大骨幹網均與國際網際網路相連,其中ChinaNet和ChinaGBN獲準進行商業運營。
這一年,雖然中國網際網路仍處於萌芽期,但嗅覺敏銳的人們,已開始搶佔先機。處在初始階段的中國網際網路,網速緩慢,費用昂貴,應用簡陋,但仍有不少新聞媒體聞風而動,搶佔先機上網(當時稱電子版),為改變網際網路上中文信息匱乏的狀況進行了可貴的探索和努力。聞風而動的不光是新聞媒體,作為中國最早使用網際網路的寺廟之一,這一年,少林寺官方網站就申請了域名,到了2010年,面向海外的少林寺官方網站英文版上線。
1997年1月2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報導,從電子工業部採訪到的數字,到1996年底「我國已有10萬戶網際網路用戶」,接入網絡的計算機達5萬多臺,基於網際網路的一些新鮮事物也隨之出現。
就在1996年,中國出現的一個新事物,至今仍是許多青少年最愛的「社交場所」。這年的11月15日,北京實華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北京首都體育館旁邊開設的實華開網絡咖啡屋,成了中國大陸第一家網咖,這就是以後廣泛出現的「網吧」。
▲1996年11月15日,北京實華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北京首都體育館旁邊開設的實華開網絡咖啡屋,成了中國大陸第一家網咖,這就是以後廣泛出現的「網吧」。 視覺中國 圖
(四)
網際網路為信息修建了「高速公路」,在中國,鋼筋水泥鐵軌也在編織著密布中國的交通網,日新月異。
▲1996年,11月15日,河南省政府正式將新鄭民用機場交接給民航總局,從那一刻起,新鄭機場逐漸成為中國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袁曉強 圖
在河南,這一年,省政府和民航總局正式交接新鄭民用機場。次年,新鄭機場正式建成通航,成為中國國內幹線運輸機場和國家一類航空口岸。作為我省對外開放的窗口,新鄭機場的建成通航,對河南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高速公路建設,也是如火如荼。繼前一年年底連霍高速鄭州到洛陽段建成通車後,這一年京港澳高速公路鄭州至許昌段建成通車,開封至洛陽高速路建成……高速公路,讓城市與城市之間「離得更近了」。如今,全省18個省轄市中有17個省轄市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全省高速公路已基本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1個半小時中原城市群經濟圈,3小時可達全省任何一個省轄市。
說起來中歐班列(鄭州—漢堡),河南人耳熟能詳,但是如果問起來它的起點,就很少有人能說出來了,它的「前世」,在1996年的報紙上也可找出端倪。這一年年初的河南日報,刊登了一則小消息:《鄭州東站實現安全生產500天》。文中提到鄭州東站,是當時「全路特等貨運站,新亞歐大陸橋上最大的貨櫃貨場」,它,現在承擔著什麼功能呢?「這篇報導裡的鄭州東站,並不是現在承載客運功能的高鐵站——鄭州東站,而是貨運站,高鐵東站建成以後,這個站改名圃田西站。」 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一名老職工介紹,很少有人知道的是,2010年,圃田西站的全部國內貨櫃業務搬到了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鐵路內部一般叫它「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2013年之後,「圃田西站」的全部國際業務也搬到了這個站。如今,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作為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18個鐵路貨櫃中心站之一,是中歐班列(鄭州—漢堡)的起點,從這裡發出的貨物運往德國漢堡。
▲鄭州東站見證了河南開放的每一步。 沈翔 圖
交通更加便利了,交通工具的管理也在發生著變化。這一年,鄭州首次有償出讓計程車經營權。當時鄭州有9000多輛計程車,以往完全靠政府行政部門審批計程車經營權。在拍賣會上,3家公司及個人獲得71輛計程車經營權。也是在這一年,鄭州開行無人售票中巴,開了中巴改革的先河。
(五)
改革開放的18歲,正像一個莽撞少年逐漸蛻變成風華正茂的成年一樣,擁抱著無限可能的未來,同時,也在反思著自己的年少莽撞。
攪動起震驚全國「商戰」的鄭州的亞細亞,用了短短幾年,成了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標杆企業,這個全國第一家搞「微笑服務」和嘗試連鎖發展的商業公司,在1996年企圖開創自己的「連鎖霸業」。1996年10月26日,鄭州亞細亞五彩購物廣場開業,這是當時國內最大的零售商場。12月,開封亞細亞開業,連鎖姊妹店達到了6家,似乎一切,都正朝著這艘商業航母規劃好的航向前進。
▲亞細亞五彩購物廣場是王遂舟治下的亞細亞過度擴張的見證和縮影。 袁曉強 圖
總經理王遂舟制訂的發展規劃是:「2000年前,在全國開設1000家連鎖商場,達到年銷售額500億元,排名全國商界第一,綜合實力進入全國最大企業前十名,成為對中國經濟有重大影響的國際託拉斯。還要在北京或上海建造亞細亞摩天大廈,至少高120層,象徵亞細亞這樣一個歷史豐碑。」
在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裡寫道:這些發展規劃經過專家的論證,被無比莊嚴地公之於眾,沒有人對這樣的目標表示懷疑,這似乎是一個靠狂想就能實現理想的年代。
也是在這一年,鄭百文上市,成為鄭州市的第一家上市企業和河南省首家商業股票上市公司。鄭百文從此聲名大振,被譽為當地國有企業改革的新星和率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典型,各種榮譽表彰紛至沓來。
然而,衰敗似乎就發生在一夜之間。在被推舉為改革典型的第二年,鄭百文即在中國股市創下每股淨虧2. 54元的最高紀錄,而上一年它還宣稱每股盈利0. 448元。1999年,鄭百文一年虧掉9. 8億元,再創滬深股市虧損之最。
1996年3月5日,「鄭百」老樓功成身退。與鄭州市民相伴40多年的鄭州市百貨大樓,在這一天正式開始拆除。這一年,金博大城橫空出世,成了當時國內綜合指標最高最大的民用項目。
2000年3月3日,信達公司一紙訴狀把鄭百文告向法院,申請鄭百文破產還債,成為我國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的首例破產申請。
▲鄭百文代表著河南上市企業的一段心酸往事,也給投資者和企業的經營者敲響了警鐘。 視覺中國 圖
如今,它們都已沒有了往日風光,甚至已經消失,成為了歷史中的符號。當人們對發生在消費品市場上的故事津津樂道的時候,事實上,當時的中國企業是「冰火兩重天」。1996年,預算內國有企業的淨銷售利潤率降低到歷史最低點,虧損總數是1985年的28.6倍。相對比,全國鄉鎮企業的產值增長22%,中外合資企業的所得稅增長40%。
這一年,是《破產法》頒布的第十個年頭。從1986年到1990年,全國破產的國有企業只有121家。而在1996年,企業破產總計6232家。
(六)
出生於1977年的朱紅偉,是土生土長的鄭州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剛上初中,在他的記憶裡,那時候流行的飲料是一種鄭州本地產的桃汁,還有北冰洋、雪菲力等汽水。「我那時候住校,一周生活費只有15~20元,這些飲料雖然只有幾毛錢,但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很少喝。」他說,後來,有了可口可樂,最初是外地生產的罐裝可樂,「我記得當時一罐可樂一塊多,當時對於我來說,完全是『奢侈品』。」朱紅偉說,再之後,可口可樂在當時鄭州的西開發區(現在的高新區)開廠,市場上開始有了瓶裝的可樂。
他所說的這家鄭州的可口可樂公司,就是1996年開業的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這也是可口可樂在中國營運的第17家公司。當時,在《河南日報》的報導裡寫道:「可口可樂這一享譽世界的名牌產品落戶中原大地,這將對河南軟飲料市場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996年的投產的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 視覺中國 圖
事實的確如此。2017年6月,在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頒獎盛典上,鄭州太古可口可樂作為可口可樂中國系統唯一一家、全國飲料行業獲獎的三家企業之一,榮登「中國輕工業成長能力百強企業」榜單。
一土一洋,它們在1996年,同時攪動著中原大地。
城市和農村,迎來更多新的發展機遇。鄭州、漯河被確定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濮陽市獲得「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撤銷孟縣設立孟州市,由焦作市代管;撤銷永城縣設立永城市;鞏義、靈寶等8個縣(市)躍入全國科技百強縣;我省全年夏糧總產突破200億公斤……這一個個變化和機遇,在未來,將影響著當地的發展。
(七)
這一年,在離河南千裡之外的廣州,一個來自河南,開過拖拉機、挑過糞的農村娃,也在掀起一陣風雲。
1996年,許家印創立恆大集團。他憑著此前數年所積累的經驗,首開廣州金碧花園樓盤,創造了廣州乃至中國地產史上第一個奇蹟:當年徵地、當年報建、當年動工、當年竣工、當年售罄、當年轟動、當年入住、當年受益。
許家印因此一舉成名。2009年,恆大集團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就在2018年8月28日,許家印再次成為中國首富。
商業變幻,金融業也在發生著變化。這一年,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直屬支行正式開業;中國投資銀行河南分行更名為鄭州分行,並由國家專業銀行體制改為現代商業銀行體制;鄭州城市合作銀行掛牌成立,這是鄭州市第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八)
在1996年舉辦的亞特蘭大奧運會金牌榜上,美國、俄羅斯、德國分獲前三,中國代表團獲得了16金22銀12銅的成績,金牌、獎牌榜均列第四,實現了衝擊第二集團首位的預定目標。兩位河南籍桌球運動員引起了世界的注目。
▲薩馬蘭奇輕拍鄧亞萍臉頰的瞬間已經成為中國體育史上的經典。 新華社發
鄧亞萍複製了四年前的奇蹟,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也因此被稱為「桌球女皇」。在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單決賽結束後,出現了體育史上的一個經典鏡頭。薩馬蘭奇為蟬聯奧運會冠軍的鄧亞萍頒獎,他緊緊握住鄧亞萍的手,並用右手輕輕地拍了拍鄧亞萍的臉頰。這動人的場面令人感慨萬千,一個運動員能得到薩馬蘭奇一次頒獎已屬十分榮幸了,而鄧亞萍獲得這樣的殊榮竟達5次。也是在這次奧運會上,剛滿20歲的中國桌球小將劉國梁以3:2戰勝隊友王濤,為中國隊首次奪得奧運會桌球賽男子單打的金牌。
2003年6月~2017年4月,劉國梁收拍執教,先後出任中國桌球男隊主教練、中國桌球總教練。教練員時代的劉國梁帶領中國桌球隊獲得了三十多項國際賽事冠軍。如今,當年那個青蔥小夥,已經成為「不懂球的胖子」,仍是國乒的一面旗幟。
也是在這一屆奧運會上,繼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奪冠後,沉寂了12年之久的中國女排,在「鐵榔頭」郎平率領下,終於再度殺入了奧運會決賽。但無奈的是,中國女排決賽中面對的對手是正處於巔峰期的衛冕冠軍古巴隊,1∶3的比分讓中國女排獲亞軍。從1995年被聘為中國女排主教練,但始終未能帶領球隊重奪得世界冠軍的郎平,於1998年辭職。時光流轉,從2009年到2013年,中國女排再次陷入低谷,2013年5月,郎平再次出山執教中國女排,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以主教練身份率領中國女排奪冠。
▲2016年8月20日,巴西裡約熱內盧,2016裡約奧運會女排頒獎儀式上郎平與女排隊員慶祝奪冠瞬間。 視覺中國 圖
(九)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一些新科技的出現和發展,也往往帶來一些「不確定」。
1996年的7月5日,世界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多莉的誕生標誌著生物技術新時代來臨。它的誕生,引發了世界範圍內關於動物克隆技術的熱烈爭論,甚至引發了公眾對於複製人的想像,她在受到讚譽的同時也引起了爭議。如今20多年過去了,人類當年恐懼的事情,並未發生。
▲多莉(Dolly,1996年7月5日 - 2003年2月14日)是一隻通過現代工程創造出來的雌性綿羊,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克隆的人工動物。 視覺中國 圖
人工智慧,如今已經成為熱詞走入大眾視線。但在1996年,人們還沒有意識到人工智慧將為生活帶來什麼改變。這年的2月17日,首次西洋棋人機大戰落下帷幕,世界棋王卡斯帕羅夫以4:2戰勝了「深藍」計算機。卡斯帕羅夫以為「電腦要想真正打敗我,還得再等幾年」,沒想到,就在1997年的5月,被「深藍」戰勝。這件事也引發了人工智慧是否會威脅人類的大討論。
技術並未停止發展,討論也並未停止。2016年和2017年,谷歌人工智慧「阿爾法狗」分別戰勝世界著名圍棋選手李世石和柯潔。繼人工智慧「深藍」在象棋比賽中戰勝人類冠軍後,「人工智慧會不會取代人類」的討論再次引發。但與此同時,人像識別、自動駕駛、智能搜索……人們也越來越多地享受到人工智慧帶來的便利。
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發展,與人類未來發展會發生的碰撞,一切,在那個時候,已經初現端倪。
(十)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有人在1996年從高峰選擇歸於平淡,也有人在挫折裡找到新的方向。越來越開放多元化的價值觀,給了不願按部就班的人更多的選擇。
這一年,一部名為《天路》的電視劇開始熱播,它的主題曲《青藏高原》短時間內便迅速獲得了大眾的關注及喜愛,火遍了大江南北。演繹這首藏族風格歌曲的河南姑娘李娜,和這首歌曲的詞曲作者張千一,在此前從未涉足過西藏這片土地。而就是這樣的倆個人,憑藉著對藏族文化的喜愛及嚮往,合力打造了這一曲天籟之音,成為人們心中對於青藏高原最完美的詮釋。
出家的李娜令人唏噓,但是她演唱的《青藏高原》至今仍被奉為經典。
這一年,在文娛圈,還有一位河南姑娘大放光芒。馬豔麗,這位身材高挑的河南姑娘,原本要走的是一條運動員的道路,排球運動員、賽艇運動員……可是,造化弄人,在一次訓練中她受傷,從此結束運動員生涯。而在時尚界,卻因此出現了一顆新星。1995年底,馬豔麗參加上海國際模特大賽並獲得了冠軍,1996年,這位姑娘「衣錦還鄉」,受到家鄉人民歡迎。
這一年春節,河南電視臺「96春節電視文藝晚會」首次以現場直播的形式,播出了這場長達3個小時,共有27個節目組成的大型電視文藝晚會。這年,河南電視臺和河南廣播電臺上星,河南也有了自己的衛星電視。
這一年,在河南文壇,二月河完成了他的帝王系列最後一部《乾隆皇帝》,並獲得1996年全國十佳長篇小說獎。此前出版的《雍正皇帝》,在這年6月,被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520萬字的帝王系列「落霞三部曲」炙手可熱,好評如潮,圖書多次重版,名聲遠播海內外。
也是這一年,一顆文壇新星冉冉升起,她就是喬葉。從1993年開始發表第一篇文章的喬葉,兩年多的時間裡,她的「青春美文」在全國各地的報紙和期刊上遍地開花。1996年,她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協會,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部散文集《孤獨的紙燈籠》,發行兩萬餘冊。「喬葉」這個名字火了,全國各地的信件都來了,還有人跑到村裡,上門拜訪他們通過散文認識的喬葉老師。《孤獨的紙燈籠》和她後來的《坐在我的左邊》、《迎著灰塵跳舞》等散文集,成為那個年代許多小女生的枕邊書,這個不漂亮卻執著堅強的、被稱為「青春美文作家」的喬葉,擁有了一大批70後和80後的粉絲。2007年,當年那個鄉鎮中學女教師,當選為河南作家協會副主席,是當時國內最年輕的省級副主席,2015年喬葉再次當選河南作協副主席。
▲1996年,喬葉和奶奶還住在楊莊的老宅子裡。 受訪者 供圖
(十一)
1996年上大學的夏冬,至今還記得,他繳了1500塊學費。而前幾年,他親戚中上大學的,不僅不用掏學費,學校給學生還有補貼,畢業包分配,農村出來的孩子還能「農轉非」……
「劃定一條錄取線,同一地區實行同一錄取標準」,當時叫「並軌」。1996年,全國高校開始正式試行招生「並軌」,取消招生自費生,「自費生」逐漸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
說起來招生制度的「並軌」,如今的大多數人並不熟悉。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高等教育一直被賦予了一項重要職能:培養國家幹部。那時候只要能考上大學,就是國家的「準幹部」,在學校吃「皇糧」,不花家裡一分錢,學校還會給學生補貼,畢業包分配,農村出來的孩子還能換成「城市戶口」……
▲1996年7月7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進入第一天。考生在應試。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新華社記者 李俊東攝)
1985年,改革邁出了第一步,原國家教委規定,高校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國家計劃外的自費生,實行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並存的「雙軌制」。
1994年,原國家教委下發文件,不再按照國家任務招生計劃和調節性計劃分別劃定錄取分數線,實行統一錄取分數和收費標準,畢業後也不再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即所謂「招生並軌」。這份文件的發布,成為了中國大學教育改革的一道分水嶺,對高考招生改革影響之深遠持續到今日。
與高校招生並軌相適應的,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式的改變。這一年3月1日的人民日報,報導了我國第一個高校畢業生人才市場——中國中原畢業生人才市場,二月二十八日在鄭州開業。而當年的中國中原人才市場,規格很高,是由人事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同組建的。報導中說,這個市場將按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的要求,為部分高校畢業生擇業提供場所和信息。這年從鄭州大學經濟法學專業畢業的顏景獻,從輔導員手裡領到了一張「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推薦表」。「其他學校和專業的情況我不太了解,但是我們學院這一屆已經不再『包分配』,大家都是自己找工作。」他和幾個同學一起,拿著自薦信,到人才市場轉了幾圈,但是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那時候年輕,剛從學校出來,意氣風發,想法多,想給人生更多的選擇,而不是按部就班。當時的感覺是,不再『包分配』,反倒沒了那麼多束縛,加上當時人才還比較缺,我們找工作並不太難。」他說,他們班的同學,除了進入檢察、法院系統當公務人員的,還有做律師、當高校教師的,還有人選擇了自主創業,他和另外兩個同學到了媒體工作。「因為這種『雙向選擇』,我們一個班同學畢業後的人生道路,變得五花八門。」
這一年,河南的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得如火如荼。中原大學,原名中原業餘大學,是改革開放後鄭州第一所民辦業餘大學(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這所學校最初從事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其實就是自考、電大、函授大學的輔導站,後移重點於招收高中應屆、往屆畢業生,也招收初中畢業的預科生。
如同過眼雲煙一般,中原大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唯有這封從鄭州寄出的信還殘留著一絲絲的回憶。
後來,中原大學改名為中原專修學院,2010年,河南省教育廳對全省81所高校進行了年檢,正式註銷了鄭州中原專修學院的辦學資格。而同一時期的黃河科技大學、中原職業大學等民辦學校,後來逐漸發展壯大,改名為黃河科技學院和鄭州科技學院。如今,再提起中原大學,知道的人已經不多,它早已淹沒在歲月中。
這一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基本建立。4月9日,河南首次發布省直機關考試錄用公務員的公告,一下子就吸引了四千名報考者參加筆試。在領導幹部的選拔上,這一年也採取了新舉措。我省公開選拔副廳級領導幹部,面向全省公開選拔20個省直單位的20個職位。報名人數達2006名,通過條件審核的1791名,8月25日,近1500人參加副廳級考試筆試。經過層層選拔,最終錄取了28人,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
也是在這一年,河南行政學院掛牌,與河南省委黨校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兩種職能並存的辦學體制。
(十二)
▲1996年5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深入永定縣城郊鄉指導扶貧工作。 新華社 發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愛拼才會贏》是晉江最為流行的歌曲,也是晉江人的精神寫照。1996年8月21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走進了以鞋材製造為主要產業的晉江市陳埭鎮四境村。當時,四境村已是遠近聞名的「寬裕型小康村」,村裡正打算建立福建第一個專業鞋材市場。1996年至2002年,習近平七下晉江,從晉江發展的實踐中提煉出「晉江經驗」。習近平總結說:「要在新世紀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就必須像晉江人民那樣,堅持振奮精神勇於拼搏,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發揮優勢善於拼搏,在拼搏中取勝、在拼搏中發展。」是的,「晉江經驗」帶給我們的拼搏精神依舊沒有過時,而且永遠也不會過時。
1996年,當時的你在幹什麼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策劃 | 胡楊、趙瑞瑩
執行 | 夏繼鋒
協辦 | 河南省檔案局(館)
編輯 | 杜卉
校對 | 劉天保
圖片統籌 | 袁曉強
商務合作 | 15803875102
【你好!河南40年】1978:劉震雲考上北大 許家印落榜 你在哪?
【你好!河南40年】1979:回郭鎮為鄉鎮企業打好模板 鄧麗君製造那年「抖音」
【你好!河南40年】1980:挑著扁擔挑出上市公司 迪斯科搖出80芳華
【你好!河南40年】1981:少林寺成就螢屏經典CP 湯玉祥上崗鄭州客車廠
【你好!河南40年】1982:《少林寺》一毛錢票價一億元票房 二月河發話「我要寫康熙」
【你好!河南40年】1984:三所辦成了中國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黃河大學
【你好!河南40年】1986:洛漂隊穿越長江 崔健吼出《一無所有》 春都火腿「起舞」
【你好!河南40年】1987:費翔「一把火」真火,王仁民向全球華人倡議建炎黃二帝像
【你好!河南40年】1988:「搶購風」席捲全國 河南一廳長棄官從商上人民日報
【你好!河南40年】1990:鄭州「商戰」爆發 電影《焦裕祿》熱映
【你好!河南40年】1991:黃面的風靡街頭 鄭州開庭首起「民告官」案件
【你好!河南40年】1993:釋小龍遇見大導演 洛拖女工出專輯
【你好!河南40年】1994: 《梨園春》初登螢屏 BP機滴滴聲響遍鄭州
【你好!河南40年】1995:中國網際網路元年 「文學豫軍」閃亮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