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手遊頁面是日本妖怪,為什麼中國妖怪無人問津

2020-12-22 松蝴蝶

一、《陰陽師》手遊傳播日本妖怪文化

2017年2月16日,網易發布2016年Q4及全年財報,第四季度網易營收121億元,同比增長53%,淨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70%,這其中,在線遊戲的淨收入為89.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8%,環比增長35%,成為網易營收增長的最大驅動力。

近些年,網易開始成為國內僅次於騰訊的第二大遊戲廠商。在網易旗下,除了經典遊戲《大話西遊》和《倩女幽魂》外,目前又多了一個爆火的新遊戲《陰陽師》。

《陰陽師》手遊是由網易自主研發的3D日式和風回合制RPG手遊,遊戲劇情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講述了陰陽師安倍晴明於人鬼交織的陰陽兩界中,探尋自身記憶的故事。

2016年9月9日,《陰陽師》在國內開啟全平臺公測,隨後走向海外,迅速成為一款現象級手遊。

網易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丁磊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陰陽師》目前在臺灣、香港、紐西蘭等地都是排名第一的手遊」。隨著日文、英文等版本的逐步發行,《陰陽師》將幫助網易遊戲進一步打開海外市場。

對於《陰陽師》的單項收入,網易並沒有單獨公布,但根據第三方公司App Annie公布的10月份全球手遊指數報告顯示,依靠《陰陽師》,網易已經成功登頂全球手遊收入排行榜的榜首。

實際上,不僅在手遊領域,《陰陽師》手遊在其他領域的話題熱度也非常可觀,在微博,《陰陽師》官方微博發起的「百繪羅衣」式神皮膚設計大賽,只用了短短半個月時間,#百繪羅衣#的話題閱讀量就超過2億,討論量超過了20萬,「陰陽師」之熱可見一斑。

以娛樂的方式,《陰陽師》手遊讓更多人了解了日本的妖怪文化。實際上,日本的妖怪文化早前就廣泛存在於各類影視作品、書籍或遊戲中,比如《龍貓》《千與千尋》等動畫,《百鬼夜行》《百物志》等書籍,《妖怪百姬》等遊戲,而3D手遊《陰陽師》的出現,使日本妖怪文化的傳播有了更為具象且全面生動的呈現方式。

這樣潛在而廣泛的文化滲透,讓很多人誤以為妖怪文化是日本的「特產」,與日本妖怪文化一對比,中國的妖怪文化似乎不值一提。但「搜神館主」張雲提出,中國才是妖怪文化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

張雲,安徽靈璧人,作家、記者、編劇,自號「搜神館主」,嗜妖如命,亦膽小怕鬼。他喜歡野史筆記,也熱愛民間奇談。出版作品有民國妖怪志系列《傒囊·三目之嬰》《山都·幽怨之鈴》;狩夜人系列《雙頭怪佛殺人事件》;憋寶傳奇系列《猴神·大西國寶藏》等等。

在張雲看來,有著最古老妖怪文化的我國,卻沒有一部系統的妖怪百科全書,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為此他耗費十年沉入書中,引用上古到現代各種典籍近300部,按照「統領」「妖」「精」「鬼」「怪」五大類,整理了1080種妖怪及其故事,按照名稱首字母排序製成《中國妖怪故事全集》,為我們還原根植於中國的日本妖怪本來面貌。

無論是代表正能量方面的神明祖靈,還是偏重負能量方面的妖魔鬼怪,被不少人覺得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妖怪文化和妖怪文學,其實同樣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或許我們曾在《山海經》《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等古書中看到過關於妖怪的零星介紹,但作為有著龐大體系的中國妖怪文化,理當有一部專門的書為它們立傳。如果你也對妖怪文化感興趣,這本填補中國妖怪學空白的《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一定不要錯過。

二、妖怪知識知多少

1.妖怪的定義和起源

美國心理學家、童話學家艾倫奇南在《秋空爽朗:童話故事與人的後半生》中說「妖怪可以被解釋為違反文明社會各種慣例的象徵。他們是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式的人物,代表了大自然生成的,無拘無束的力量。妖怪出現前的暴風雨也有類似的涵義。」

「妖怪」一詞,最早出自東晉文人幹寶的《搜神記》卷六中。「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形神氣質,表裡之用也。本於五行,通於五事,雖消息升降,化動萬端,其於休咎之徵,皆可得域而論矣。」

在遠古時期,人們對於那些暫時無法解釋的現象與事物,賦予了自己獨特的想像,他們認為有一種超自然力量讓這一切變得合理,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最初的妖怪學說。

在現代詞典中,「妖怪」被用來指代由草木或者動物等改變而成的精怪,也可以指怪異、反常的事物與現象,如我們常說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中國神話裡,妖怪被分為妖、魔、鬼、怪、精、靈六類。其中「妖」的外貌多為人形或近似人形,且有一定的法術;「怪」則大多數長相奇異,對人有一定危害。

日本雖然借用了中國的漢字「妖怪」,但對其解讀和中國人又不盡相同。

日本著名的民俗學家柳田國男認為妖怪是「失去人的信仰的,墮落的神」;學著掫訪春雄對妖怪的定義是「廣義的精靈,曾經是精靈,失去了人的祭祀而妖怪化」;當代日本權威詞典《廣辭苑》則將妖怪描述為「以人類智力無法說明的奇怪現象或者異樣物體。」

在日本民間,關於妖怪的傳說五花八門,相傳境內生活著大約六百多種妖怪,有資料記載的就有兩三百種,因此日本也被冠以「妖怪列島」之稱。

日本還曾專門設立了除妖的職位一一陰陽師,是的就是那個網易同名遊戲。這個職業的地位在平安時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們搬家、工作,甚至起床和沐浴的時間都要先進行問卜,生怕觸犯禁忌,招來鬼神報應。

2.日本妖怪文化大多起源於中國

據考證,日本70%的妖怪原型都來自中國,剩餘20%的妖怪來自印度,只有10%的妖怪來自日本本土

所以中日兩國的妖怪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最早起源於幹寶《搜神記》的落頭式,在日本被叫做飛頭蠻。

有一些妖怪雖然源於中國,但在日本進行了改造,例如天狗。中國的天狗出自《山海經》,是一隻非常巨大的狗;日本的天狗則作為三大妖怪之一,大紅色的臉,長鼻子,手拿團扇,雙足而行,有著無窮的威力。

典型的日本妖怪包括河童,天狗,妖狐;而中國境內,最為人所熟知的妖怪,主要是龍鳳龜虎與麒麟等神獸。

受道教的影響,中日兩國都有「物老成精」的概念,所以中國的妖怪大多是動物年老,或者陳年舊物容易變成精怪;在日本,則有專門一類付喪神,來指代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後,吸收天地精華、積聚怨念或感受佛性、靈力化成妖怪。

鬼在中日兩國的形象也很不一樣。在中國,鬼大多沒有實體形象,只聞其聲;但在日本,鬼的身長有八尺開外,膚色或紅或青,或黑或黃,一頭捲髮,骨骼健碩,肌肉隆起,頭生兩角,腰圍虎皮,還手執鐵棒,形象非常豐滿。

3.妖怪文化的傳承和影響

中國古時,民間大多信仰鬼神,因而歷朝歷代都有新的妖怪故事不斷湧現,編纂成書的就有《搜神記》《山海經》與《聊齋志異》;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清明節」,專門用於祭祀祖先,實際也和妖怪文化(鬼神)有著深厚淵源。

但在統治階層,妖怪文化更多被用來當作政治手段:統治者會宣揚自己是天子,為了彰顯「君權神授」,統治者不論什麼事,都會興師動眾請示神明,然後再做決定,以便讓人民更好臣服。

雖然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大關聯,但妖怪文化始終無法佔據傳統文化的主流,在我國傳統思想中,同是超自然力量的神仙與妖怪,有著非常明顯的界限,妖怪作為邪惡的象徵,始終只能代表禁錮和負面形象。

加上長期受儒家文化「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影響, 國人內心對鬼神文化大多很排斥,所以即使民間的鬼神傳說肆意流行,鬼神思想始終被敬而遠之,如周作人所說,國人對鬼神只「揖讓而飲」,絕不會像日本人「如酒徒調笑,勾肩捊鼻,以示狎習」

因而在妖怪文化的傳承與研究方面,中國遠遠落後於日本。

在日本,因民族裡「調和中庸」的性格,妖怪與神仙的區分理念並不明顯,日本民俗學奠基者柳田國男就認為「神墮落而成妖」,也就是說妖怪與神被看成同根同源,善惡共存的矛盾體。因而在日本,「怨靈也能成為守護神」,這種思想為後續日本妖怪走向商品化和娛樂化打下了基礎:

日本有一種傳統藝術「能劇」,劇中主角通常就是超現實世界裡的英雄化身;在室町時代,出現了日本最早的專職妖怪畫師,被譽為日本妖怪繪卷鼻祖的《百鬼夜行畫卷》也出自這個時期;每年換季,民眾都會舉行驅鬼儀式,以祈求消除災禍;2月3日是日本的撒豆節,民眾會通過撒豆子驅除「妖怪」,平時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相撲,賽前也會用撒鹽的方式驅怪;日本三大節日之一的孟蘭盆節(也就是鬼節),日本人民都會回家掃墓以求祖先的保護;日本有專門的世界鬼怪大會,來弘揚日本的鬼文化;日本還有大量以妖怪文化為背景的動漫,如《夏目友人帳》《百鬼夜行抄》以及相應的周邊產品,輔助傳播發展本國妖怪文化……

而日本對於妖怪的研究,除了分散在文學、戲劇、繪畫、歷史等多個領域外,還集中於一個專門研究妖怪文化的「妖怪學」。日本學者認為,研究妖怪,實際上是為了研究人,研究人類社會。

探索這類超自然力量,實際也是在豐富和完善我們的文化格局和文化想像,在學習和傳承妖怪文化的方向上,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講好中國妖怪故事,也是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曾有100名中國人接受過妖怪文化的問卷調查,其中93%的人都表示不喜歡妖怪,認為妖怪「可怕」。但在接受相同問卷調查的100名日本人中,有27%的人認為妖怪可愛,45%的人認為妖怪可怕。

雖然認為妖怪可怕的民眾印象還是佔大多數,但是對比可以發現,日本民眾喜歡妖怪的比例明顯較高,這與日本近幾年大力宣揚妖怪文化不無關係。

日本國民三大動畫偶像之一的《怪怪怪的鬼太郎》系列裡,妖怪的形象更多偏向可愛,而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中,龍貓、狸、公爵貓等異類形象也非常深入人心,這些影視作品都讓妖怪文化的接受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作為一種人們潛在意識中的超自然力量,妖怪文化反映了人們思想意識的歷史軌跡,投射著人類對自身的認知變遷,內裡更是隱藏著一個民族深厚的文化意蘊與研究價值。

《陰陽師》手遊的出現,讓更多人了解日本妖怪文化的存在和相關知識,也促進了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進一步的傳播。

作為妖怪文化的發源地,我國也有很多獨具魅力的妖怪文化,只是它們紮根於根深繁茂的中華傳統文化中,需要有心人去蕪存菁,對其中的優秀內容加以承襲,以新的藝術形式呈現在新的時代,從而讓更多國人了解本國的妖怪知識。

如果可以講好中國妖怪故事,實際上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向外傳播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

實際上,已經有不少先驅在努力嘗試著開創屬於我國特色的妖怪文化產業。

比如漫畫家夏達,就曾以中國古代故事為背景創作《子不語》漫畫系列,作品以中國古典式畫風和動人的古代神話故事,徵服了中日不少動漫愛好者,還被日本漫畫愛好者稱為「中國最美麗的漫畫」,為中國動漫的創作開闢了新的道路;

又比如中國藝術家文那,曾以根植於佛教以及神話故事的自創壁畫,被奢侈品牌愛馬仕唯一特邀,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辦了一場名為「奇境漫步」的展覽,愛馬仕藝術團隊稱文那的壁畫「有一種從古至今的續存感,很符合愛馬仕的精髓」,而她那些獨創的各類神仙妖怪和異獸圖案,還會出現在愛馬仕的新款奢侈品上,讓全世界時尚愛好者一覽中華妖怪文化。

想講好中國妖怪故事,我們能做的其實還有很多。

比如借鑑手遊《陰陽師》,挖掘我國妖怪形象和題材製作本土特色遊戲;學習日本將妖怪和推理破案相聯繫的電影《姑獲鳥之夏》,將妖怪文化與民眾感興趣的娛樂內容相結合,使其更加容易被接受;又或者結合現有的文化娛樂現象,將妖怪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設立主題博物館,打造相關文化旅遊產業,進行相關文化輸出和滲透……

作為感情與道德衝突的產物,妖怪文化的背後嵌含著民眾無盡的傾訴欲。妖怪的形象和故事,其實就是人們內心想法的縮影,它們不受現實與科學、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被賦予了人所不能及的力量和期許,將人們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裡呈現,充分而全面展現了同時期的宗教民俗、風土人情與人生百態。

期待有一天,中國妖怪文化這朵奇葩能在藝術家們的思想筆尖下自由綻放,從現代視野中迸發出勃勃生機,再藉助其自身蘊含的魔力與治癒力,最終從被人們敬畏的疏離淡漠,轉變為讓都市靈魂得以暫憩的桃源。

到了那一天,或許中華傳統文化才會進一步復甦與傳承,最終發揚光大,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相關焦點

  • 從手遊《陰陽師》看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陰陽師》手遊能如此迅速地在遊戲圈中流行起來,除了遊戲本身給人的出色體驗,其宣傳方式也功不可沒。而最直接的宣傳方式,就是人際傳播即直接宣傳。通過《陰陽師》 玩家的介紹,肯定能為遊戲帶來一批新用戶。由此可推,人際傳播可以用於一種遊戲的傳播,自然也能對一類文化 的傳播有所裨益。 (2)報紙、書籍等文本類。
  • 休閒陰陽師來襲 陰陽師妖怪屋今日全平臺公測
    網易陰陽師IP新遊《陰陽師:妖怪屋》今日在全平臺同步開啟公測,作為擁有超高期待值的陰陽師IP衍生作品,在歷經一年多的測試和打磨之後,這款全新輕養成休閒手遊終於正式與玩家們見面了。
  • ​《陰陽師》手遊妖怪文化大起底 你不得不知道的六大妖怪
    姑獲鳥又名夜行遊女、產女、鬼鳥,是起源於中國《玄中記》和《本草綱目》裡的傳說之物。吸魂奪魄粼光閃耀,一度號稱「天帝少女和「九頭鳥」(遊戲《古劍奇譚》裡就曾出現過此類妖怪)。流傳到了日本,姑獲鳥就變成了死於難產的「產女」,因為尚未見到孩子就死去,母親的執念使其變成了妖怪,到處搶奪別人家孩子。  姑獲鳥到日本後,戰力和地位一落千丈。
  • 郭敬明要對《陰陽師》手遊下手了?
    最近郭敬明的新電影《陰陽師》官宣了,這個消息使很多《陰陽師》手遊的玩家開始恐慌:電影《陰陽師》會不會使得自己心愛的式神被毀?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中國不僅有日本妖怪的粉絲後援團,以日本妖怪為元素設計的商品更是比比皆是。令國人尷尬的是,有著粉絲後援團的日本妖怪,其源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比如大天狗。有著日本漫畫第一人的水木茂曾經說:「日本妖怪至少70%來自中國,日本本土的妖怪不過10%。」
  • 陰陽師妖怪物語:大妖酒吞童子竟是人變的?!盤點那些個性十足的日本妖怪 | 日本物語
    但是這款富含日式元素的手遊最近卻被貼吧微博等平臺的網友戲稱為【起源師】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在【陰陽師】這款手遊中登場的式神以及妖怪全部都是出自於日本的妖怪傳說,而在陰陽師之後或同期開始運營的諸多手遊中,有很多也是以日本傳說中的妖怪為主題。再加上【陰陽師】的玩家群體實在是過於龐大,即使是一些完全不懂日本文化,不了解日本妖怪的小朋友們也在玩。
  • 為什麼日本妖怪風靡全球,中國妖怪卻鮮為人知?
    據考證,在日本八百萬神靈裡,本土妖怪僅僅佔10%,從印度傳入的妖怪佔20%,而剩下70%的妖怪,都是從中國東渡而來的。01中國「移民」日本的妖怪們混得咋樣?品種繁多的妖怪,以及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妖怪故事和傳說,構成了中華文明中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撐起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半壁江山。甚至深刻影響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形成。03為什麼中國妖怪不出名?作家張雲曾經去參加漫展,看到一群孩子打扮成妖怪模樣。
  • 隔壁日本的妖怪,有多少是來自中國的?
    16年末,手遊《陰陽師》風靡全國,熱度持續一年有餘。 中日妖怪連連看 據說日本的妖怪有70%都來源於中國,經過歷史和民間的演繹變得本土化。 早在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中國的《山海經》就已經問世了,後來陸續又有大量的志怪作品,如《神異經》《博物志》《搜神記》《後搜神記》《酉陽雜俎》《太平廣記》《閱微草堂筆記》等。 日本也有大量的專著和繪本來描述妖怪百鬼,如《夜窗鬼談•東齊諧》《今昔物語集》《百鬼夜行》等。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一、為什麼妖怪文化在國內是封建迷信,在日本卻百鬼夜行?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衝擊和受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妖怪文化受到極大的破壞,還被貼上了「封建迷信」「腐朽落後」等標籤。到了現代,妖怪文化逐漸被遺忘和淡化,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的民俗文化顯得淡漠和無視,對老一輩人信仰的妖怪鬼神也少了一份敬畏。而在我們鄰國日本卻出現百鬼夜行的現象,對於妖怪文化來說,日本的許多商品都有百鬼元素,與之相關的文藝作品、影視作品也不在少數。
  • 從安倍晴明到郭敬明:日本陰陽師的文化漂流
    在二次元文化席捲東亞的這幾年,陰陽師因為極高的辨識度以及獨特的服裝,吸引了更加年輕的群體,他們玩陰陽師的手機遊戲、在漫展上cosplay陰陽師裡的角色,並且將屬於日本的陰陽師文化進行了一些本土化改造。為什麼年輕人會愛陰陽師?陰陽師到底是什麼?
  • 陰陽師x鬼滅之刃聯動將啟 平安京、妖怪屋、百聞牌或同步上線
    不僅觀影人數超過2053萬人次,累計票房也超過了《你的名字》,以高達275億日元的成績僅次於《千與千尋》,位列日本影史票房第二名。繼520發布會上網易官宣陰陽師全IP手遊將與《鬼滅之刃》展開聯動,至今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的光景,期間各種傳言和猜測從未停止過。曾有人預測,《鬼滅之刃》10月上映期間人氣最高,最適合進行聯動。結果如今已經12月了,眾人的猜測依舊未能實現。
  • 真是讓人沉迷卻又無法摸透|日本妖怪文化
    但日本和中國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中國側重於神魔,而日本更側重於妖怪。     在日本,有關妖怪的傳說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貫穿了整個日本歷史,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的「妖怪」原型大部分出自中國《山海經》《搜神記》《淮南子》等書中。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2016年,網易上線了手遊《陰陽師》,立即便在我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同時,《陰陽師》背後的各種日本妖怪文化也在玩家中流行起來,隨即日本的「妖怪文化熱潮」藉助遊戲橫掃日本甚至世界。最早起源於幹寶《搜神記》的落頭式,在日本被叫做飛頭蠻。事實上,日本妖怪中,只有少數是「土生土長」的,很多都是舶來品。尤其受中國的影響最多。所以關於日本的妖怪,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日本的妖怪百分之七十都來自於中國,百分之二十來自於印度,只有百分之十來自於本土。
  • 日本正宗妖怪題材 角川《妖怪百姬》11.8公測
    伴隨著妖怪題材手遊在國內掀起的熱潮,日本原產的正宗妖怪題材代表作——《妖怪百姬》登陸中國,11月8日正式公測。《妖怪百姬》開發商日本角川締造了最火爆的日系二次元遊戲——《艦隊Collection》。
  • 與大胸妖怪們週遊日本:《妖怪百姬團》開啟事前登錄
    角川書店近日公布了一款RPG原創手遊《妖怪百姬團》(妖怪百姫たん!),遊戲講述了主角週遊日本各地收集巨乳(或貧乳)美少女妖怪,並打倒與妖怪為敵的利器士的故事,畫面表現風格與最近頗為熱門的新番動畫《桃劍》有幾分相似。遊戲已經開啟了事前登錄頁面,將於10月登陸iOS平臺,採用了下載免費+內購道具的收費方式。
  • 日本為何痴迷於妖怪文化?
    京都城最北端的一條道上,名叫「一條通」京都人把「一條通」以外的地方稱之為異界之地那路口會有百鬼夜晚出沒京都人都忌諱那條路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京都城裡有個號稱日本姜子牙之史上最強陰陽師其名曰安倍晴明,擁有青龍
  • 玩過陰陽師的朋友們,你們了解日本的妖怪志嗎
    近幾年最火爆的手遊之一《陰陽師》,是以日本知名小說家、2012年第46屆吉川英治文學獎獲得者夢枕獏的同名小說《陰陽師》系列為底本開發製作的。這款手遊,勾起了很多人對妖怪志的好奇。。。遊戲中的人物穿的和服,出現的鳥居,神社,櫻花,出現的各種妖怪,無不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 妖怪類手遊排行榜-妖怪題材類手遊
    最近妖怪題材的遊戲越來越火,這類遊戲中有非常多種類的妖怪,獨成一派的鬼怪文化,收到了很多人的喜歡,那麼適合妖怪題材類手遊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妖怪類手遊排行榜,喜歡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口袋妖怪卡牌類手遊哦。
  • 日本妖怪圖鑑:為什麼日本會妖怪遍地走?
    不得不說,日本動漫中赫赫有名的妖怪形象還真的不少:犬夜叉、鬼太郎、夏目友人帳、龍貓,還有妖怪的剋星——陰陽師等等。「妖怪」這一形象似乎在日本找到了生存發展的沃土,時至今日,在日本共有400多種妖怪。日本還在海外舉辦過妖怪漫展,反響熱烈。那麼,為什麼日本人對妖怪,對妖怪文化如此看重呢?妖怪文化的發展在日本可以分成原始時代、平安時代、室町時代、江戶時代。
  • 日本有妖怪美術館你聽說過嗎!裡面到底有什麼妖怪?
    妖怪文化在日本文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日本民間,有大量關於各種妖怪的傳說,還有很多著作也是關於妖怪的,比如《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最開始,妖怪的起源不得不講到日本人對於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習慣把自己害怕的,解釋不了的,控制不了的力量都統稱為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