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攜逆天導演班底,推動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2020-12-24 倪說財經

到底什麼樣子的導演陣容才能堪稱逆天?由北京文化參與出品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由承擔多個國家級大型晚會總導演的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同時延續「一部電影多個片段多位導演」的成功模式,選擇了喜劇見長的5組導演,分別是徐崢、寧浩、閆非與彭大魔、鄧超與俞白眉以及陳思誠。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導演陣容還不夠逆天,我們再來看看這部影片的演員陣容:目前已知道的就有: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佟麗婭、吳京、張譯、徐崢、雷佳音、陶虹、胡歌、孫儷、鄧超、沈騰、馬麗。這幾位無疑都是喜劇界自帶笑點的演員了。

根據了解,《我和我的家鄉》將以短片合集的方式來講述發生在中國的故事,這部影片最為吸睛的地方有兩點,一是它的形式和體量,影片將延續「一部影片多位導演多個片段」的成功模式,同時偏重於地域空間的全覆蓋,其創作思路是人與家鄉、人與親情的主題。

為什麼說這部電影將是部喜劇片?其實在大家看到這些導演之後,完全能夠看得出來,這部電影是喜劇類型。而喜劇作為國內觀眾最喜歡的一種類型,也是這些導演最擅長的一種類型。《我和我的家鄉》的這幾位導演的代表作,全都是喜劇電影。

作為觀眾,大家在國慶假期期間,去電影院看一場喜劇電影,也是一種享受。而且,現在對於喜劇電影觀眾也越來越喜歡,很多觀眾都能感受到喜劇電影的魅力。而且,喜劇電影的娛樂性,也比其他類型的電影高一些。

這樣來看,《我和我的家鄉》不僅有著非常得天獨厚的優勢,據悉北京文化這次還將再度深挖屬於中國影視風格的內容,或將再次打造出無愧於時代的精品電影,延續北京文化一貫的「強共情」電影理念,將觀眾帶入到電影中。除此之外,北京文化還將陸續推出神話史詩電影《封神三部曲》、喜劇電影《你好,李煥英》和《沐浴之王》冒險電影《749局》等等,你更支持哪一部呢?

相關焦點

  • 於冬 我們應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十四五規劃建議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電影業正在復甦中。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博納影業董事長、總裁於冬進行了專訪。
  • 用鏡頭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北京文化《我和我的家鄉》可期
    北京文化在2017年到2019年的三年時間裡,都保持了每年一部30億+的單片成績,這在中國電影市場是極其罕見的。回顧北京文化的電影項目,幾乎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是對當下電影市場空白類型的大膽嘗試。而此次由宋歌帶領的北京文化參與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將展現出中國全面小康成果,以電影這樣貼近大眾的方式用鏡頭語言講述中國故事,也為接下來的新主流電影創作開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 中國正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為充分發揮交通「先行」作用,團結世界各國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我國政府編寫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  一是闡釋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理念。
  • 金爵電影論壇:推動產業升級 邁向電影強國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更將全力推動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金爵電影論壇的開幕論壇「中國電影產業高峰論壇:光影七十年 共築強國夢」,眾多重量級嘉賓將回望七十年中國電影發展偉大曆程,站在新起點表達再出發志向,全力推動中國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電影大國邁向...
    五中全會的《建議》把「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包含在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之內。對此,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表示,高校在建設文化強國中應該積極作為,像北京電影學院有非常明確的使命,就是為中國培育最高端的電影人才。
  • 北京文化攜導演天團精心打造《我和我的家鄉》
    北京文化在董事長兼總裁宋歌的帶領下在不斷深耕內容的同時,還積極探索多題材多類型的領域,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影視作品完美融合,真正的聚焦於中國人自己的故事,而由其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就是以人與家鄉、人與親情為主題,或將以更生活化的方式弘揚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和中國夢。
  • 中影集團、北京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科人才培養(教學)實踐基地揭牌 植厚新時代中國電影人才根基 實現向電影強國的跨越
    中影集團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宋振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廠長黃軍,北師大資深教授、藝術與傳媒學院創院院長黃會林,藝術與傳媒學院黨委書記路春豔,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於丹等來自中影集團、北師大的領導、專家代表;著名電影製片人、導演韓三平,著名藝術家謝芳,著名導演張華勳、滕文驥、王好為、張鬱強、霍建起、石建都,著名攝影師雲文耀、李晨聲,著名美術師黃寶榮,著名演員臧金生、顏丹晨等中影集團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代表
  • 尊重規律,邁向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電影強國
    ,推動電影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加快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此非虛言,無論從電影總票房、銀幕數還是觀影人次,特別是前景可觀的市場潛力看,中國電影確有驕傲的資本。但也應該清醒看到,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我們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比如,2015年度國內人均觀影只有1次,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的4次左右。
  • 保護創新「火種」,向智慧財產權強國邁進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十二年前,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正式將智慧財產權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 創新出精品 實現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目標
    努力實現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目標(光影視界·「中國電影學派」大家談③)  李道新  近年來,作為國家知識構建、價值訴求和創新工程的一部分,中國電影學派積累了不可多得的經驗啟示,顯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 對焦「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目標,奮力譜寫建設電影強國新篇章
    對焦「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目標,奮力譜寫建設電影強國新篇章 時間:2020.11.1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從旅遊大國到旅遊強國 文化成國產旅遊品牌發展關鍵詞
    中國文化產業對旅遊產業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逐漸成為旅遊體驗的重要元素,提升著旅遊產業背後的文化附加值。 「藉助本土文化優勢與不斷提升的綜合實力,很多中國旅遊企業走向品牌化的經營之路。國產旅遊品牌的崛起,是中國旅遊企業加速實現從『老旅遊』向『新旅遊』時代發展的體現。」
  •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新時期中國電影類型化趨勢論壇開幕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如約而至,久別重逢,只為這一刻的相遇,攜電影榮耀,踏夢而來。業內影人齊聚一堂,共話行業未來,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新時期中國電影類型化趨勢」主題論壇正式拉開帷幕。本次論壇內容從電影類型角度切入,共同探討電影行業未來的機遇與挑戰,梳理中國電影類型化發展,為中國類型電影的開發與創作尋找新思路。
  • 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陳道明: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是電影工作者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2018年末,陳道明當選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在助力中國電影藝術發展的道路上,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陳道明曾說:「如何推動中國電影穩步發展,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是中國電影工作者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 陳道明、張藝謀等大咖將共話電影大國如何走向電影強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記者今天了解到,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陳道明將出席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啟動式。屆時,他將與張藝謀、黃會林、孫向輝、曹寅、傅若清、於冬、吳京等多位電影界不同領域的重量級代表一起,發表感言,共話中國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發展。
  • 北影節「新時期中國電影類型化趨勢」主題論壇探尋類型電影發展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如約而至,久別重逢,只為這一刻的相遇,攜電影榮耀,踏夢而來。業內影人齊聚一堂,共話行業未來,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新時期中國電影類型化趨勢」主題論壇正式拉開帷幕。本次論壇內容從電影類型角度切入,共同探討電影行業未來的機遇與挑戰,梳理中國電影類型化發展,為中國類型電影的開發與創作尋找新思路。
  • 民航局: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
    1月1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獲悉,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中國民航發展階段評估報告》(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這是極具裡程碑意義的重大標誌,是我國民航自2005年運輸總周轉量成功躍居世界第二、成為名副其實的民航大國之後,又一個新的歷史性跨越。
  • 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記者白瀛)國家電影局7日通報,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近日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並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十條政策措施
  •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幕開啟:傳播中國電影文化,引領新時代潮流
    電影節搶票的「秒殺」手速,電影新銳力量受到的特殊關注,直線攀升的市場籤約金額,高峰論壇的前沿理念……十年來,北京國際電影節創造的熱點不斷,影響力堪稱「現象級」,它的「朋友圈」越來越廣,不僅是影迷的狂歡節日,更成為了中國電影與國際電影對話交流的平臺,成為首都乃至國家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肩負著文化傳遞的責任和使命。
  • 北京電影學院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盛大舉行
    融創文化集團孫喆一總裁以及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著名電影導演郭帆先生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 5G技術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董明在致辭中談到,在5G時代,電影人要深入分析國內外電影產業發展對電影科技的新需求、新興視聽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科學技術在電影行業的應用經驗,進而推動新時代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使5G技術助力中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